關於生涯規劃、價值觀的選擇,艾兒莎在之前的文章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觀念,對於生命的目的,我們總是在不斷的思考、探索,「我人生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或許持續在大家腦中縈繞,如果自己能把這個問題想得更清楚,或許我們會更能好好把握接下來的生命與時光!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是一本把企業管理的研究成果,套用在人生規劃上的暢銷書。作者是以破壞式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他在哈佛商學院開的課程,跟同學分享了各種不同的管理理論和模式,幫助學生思考,激發創新和成長需考量到的不同層面,引導同學從這些理論的觀點,來檢視與探討,公司是怎麼走到當下的狀況,該採取怎麼樣的管理手法來達成目標。
當時他在哈佛商學院學期的最後安排了他認為最重要的一堂課,用企業理論來討論人生中這三個問題:
- 我要怎麼做,才能保證自己熱愛我的工作?
- 我要怎麼做,才能擁有幸福圓滿的家庭和人際關係?
- 我要怎麼做,才能堅守正直的個人原則,免除牢獄之災?
全書也以這三個問題分成幾個章節來討論,分享如何運用課堂上的這些理論,來做人生的各種決定。
如何熱愛我的工作?
畢業離開學校後,工作就佔了我們人生一大半的時間,選擇什麼樣的工作,也代表著很大一部分的我們選擇了什麼樣的生活。作者提出了可以運用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提出「動機理論」來判斷,我們如何能在職場中獲得成功、如何熱愛自己的工作。你對工作是否滿意,包含了兩種因素:保健因素和動機因素。
保健因素與動機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地位、薪水、穩定度、工作環境、公司管理政策等,這些因素一旦缺乏了,你會對工作不滿意。而「動機因素」指的包含挑戰、成長、認可、責任、意義等,一份有挑戰性、會讓你成長、獲得肯定與意義感的工作,才是真正激勵你的因素。
即使保健因素都滿足了,也無法讓你熱愛這份工作,頂多是不討厭而已。找工作時最常見的保健因素就是薪水,但不斷追求高薪,也不一定會帶來快樂。必須把不利於健康的因素找出來設法解決,才能減少你對工作的不滿。但減少了你對工作的不滿,只代表你對這份工作但厭惡感消失了,不代表真的熱愛這份工作。
我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過度重視「成功的裝飾品」,以為那些能讓我們快樂,像是更高的薪水、更尊貴的頭銜,因為有了這些,就會受到身邊的人注目,晉升「成功人士」,但如果只重視這些,始終會少了一些什麼。如果我們可以發覺出其中的動機,從工作本身獲得意義感與成就感,獲得學習與成長,也許會得到真正的滿足。
你可以試著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 我目前做的工作有意義嗎?
- 這個工作是否能給我成長的機會?
- 我可以學到新東西嗎?
- 我有機會得到認可和成就嗎?
- 我能擔負更多的責任嗎?
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
做未來的生涯規劃時,如果你希望你的策略可以成功,就要說得出「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