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青少年如伴虎,爸媽該如何修練才能安然度過青春風暴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青少年的大腦尚未發育完全,荷爾蒙常常影響青少年的大腦運作,因而做出各種令大人難以理解的行為,很多時候,我們看著孩子長高長壯,就以為他的心智會隨著體型全方位成長,但掌管理性的前額葉沒那麼快發展完成,情緒一來便無法抵擋。
雖然我自己沒有青少年的孩子,不過看著我大姊四個小孩一路從小長到大,經歷了不同的階段,也著實有一些感觸。
還記得我的小姪女有一次跟她姐姐吵架,主要是因為小姪女的生活習慣不好、影響到姐姐的整潔生活,兩個吵了 沒多久,她們媽媽突然跳出來主持公道,跟著數落我小姪女,結果後來就換成小姪女跟他媽媽嘔氣,媽媽不斷的訓斥、她就不斷地頂嘴回去,搞得她媽媽怒氣爆表。
我後來私下跟她說:「 其實你也不需要這樣子頂撞你媽媽,順著她也就沒事了。」 結果她說:「 我是故意的, 我也知道我這樣子會影響到大姐,可是關媽媽什麼事, 每次聽他這樣念我, 我就很想 故意氣他, 看他生氣我就很爽」
我很驚訝,第一個是她寧可玉石俱焚,選擇兩敗俱傷的方式進行溝通,第二個是原來孩子不是不懂,只是看她想不想去做,簡單來說就是看心情 。
這幾年看著我大姐帶小孩, 聽網路抱怨青少年有多麼的難帶,讓我也不禁有點感到害怕(因為我也有兩個兒子),雖然目前都還是幼稚園可愛的階段,可是想到青少年這個風暴時期離我越來越近,心情總是有一點忐忑不安,這次剛好看到了這一本《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煉》,也算是我的一個先修課吧。
作者彭菊仙老師寫了多本親子書籍,也育有三個兒子,整本書用了許多的案例,來引導我們捨去不適當的思維與想法,其實當了爸媽的我們誰沒有青少年的時期過?只是我們年紀大了,過了那一段荷爾蒙衝撞的時期,早已忘記當初的我們是多麼的青澀無知;當然,時代背景不一樣了,以前也沒有那麼多外在刺激吸引著我們,時代的變化與長大後的失憶讓我們難以理解、也難以防範孩子的暴衝。
我從中抽取了一道修練題「一個大人教不好,爸媽就來二打一?」分享給大家:
節錄書中兩種方法:
  1. 雙親有一方失控,另一方就少說多做,溫柔奉茶、及時帶開
  2. 若有意見分歧,在孩子面前也須及時住嘴,等心平氣和時再私下討論
遠離情緒爆炸的現場真的很重要,除了避免說出傷人傷己的話,也能讓自己情緒平穩多活好幾年,以前曾看過一本書,說養男孩的媽媽壽命比較短,因為都被氣短了!
這次我選擇分享這個章節,是因為我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就是豬隊友的搗亂拆台,因為第一胎老大照書養,所以我訂了很多規矩,但是阿嬤總不一定會接受,總是偷偷放行,這對我來說很困擾,可是和前任( 當時的老公)在討論時,他總是覺得:「哪那麼誇張。」我要給他看有關教養的文章,他也是視而不見。
老實說,就是那種平常沒什麼插手,可是真的有事情有衝突發生的時候,他就會狀況外地認為是我太嚴格,這類豬隊友著實讓人很困擾,已有研究顯示,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一致,才能有效建立孩子的規矩。
這篇很歡迎大家轉發給自己的另一半(XD),畢竟教養是一條長久又艱辛的路,如果另一半總是變身豬隊友,教養起來一定是事倍功半。
這本書極力推薦給家有青少年的爸媽,裡面不僅有提到網路手機成癮,連戀愛、人際溝通等問題都有提到,作者提到這個階段的爸媽最難、最難做到的就是放手,但是終究我們都需要放手,因為唯有這樣,孩子和我們才都能成為獨立的個體。

購書連結:
若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個愛心讓我知道哦^_^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5會員
57內容數
用手繪漫畫型態分享知識心得,每次只講一本書的其中一章節,挑起你對書籍的興趣,一三五更新,和我一起踏入書中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沛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得不說,這書名取的真是太好了!畢竟這是每個人心中的願望,這是一本專為投資理財小白所設計的書,講得十分淺顯易懂,非常適合社會新鮮人、或是越級打怪基礎不扎實的人(就是我)。
不知不覺,這本書讓我沉迷了,它雖然被歸類在商管書,但講的卻是人性在在的謬誤,這是一本可以讓你學著操弄人心、也可以學著避免謬誤的書,它就是「不當決策」。
拖延症發作該怎麼辦?不怕,一個大絕招瞬間KO它! 也和大家分享後續知識圖像化的規劃內容哦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是一本易懂、但不好上手的書,老實說,甚至讓我一度想逃避,為什麼?因為它讓我必須誠實面對、認真思考心中想要的親子關係。
我們人生就像是艘巨大的輪船,有的人一輩子都停泊在原地,有些人很努力添加燃料、可是齒輪運轉了幾圈就掉了、無法前進,有些人加了燃料、齒輪運轉流暢,卻在正順利的時候更換齒輪,導致整艘輪船沉沒,該怎麼樣才能順利前進,我想《飛輪效應》會是一本解方。
常聽人說:「人之所以和動物不一樣,是因為我們擁有理性。」聽起來挺有自豪感,但:「我們真如同自己所想的這麼理性嗎?」
不得不說,這書名取的真是太好了!畢竟這是每個人心中的願望,這是一本專為投資理財小白所設計的書,講得十分淺顯易懂,非常適合社會新鮮人、或是越級打怪基礎不扎實的人(就是我)。
不知不覺,這本書讓我沉迷了,它雖然被歸類在商管書,但講的卻是人性在在的謬誤,這是一本可以讓你學著操弄人心、也可以學著避免謬誤的書,它就是「不當決策」。
拖延症發作該怎麼辦?不怕,一個大絕招瞬間KO它! 也和大家分享後續知識圖像化的規劃內容哦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是一本易懂、但不好上手的書,老實說,甚至讓我一度想逃避,為什麼?因為它讓我必須誠實面對、認真思考心中想要的親子關係。
我們人生就像是艘巨大的輪船,有的人一輩子都停泊在原地,有些人很努力添加燃料、可是齒輪運轉了幾圈就掉了、無法前進,有些人加了燃料、齒輪運轉流暢,卻在正順利的時候更換齒輪,導致整艘輪船沉沒,該怎麼樣才能順利前進,我想《飛輪效應》會是一本解方。
常聽人說:「人之所以和動物不一樣,是因為我們擁有理性。」聽起來挺有自豪感,但:「我們真如同自己所想的這麼理性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現在的父母,就是我們這個年紀的,甚至比我們年輕的,我很難理解他們對小孩的教養方式,也許我們兩個都不是父母所以不懂。。。我每天在店裡見到那些年輕媽媽對小孩一直哄一直哄,就著“不能對小孩say no”的宗旨教育小孩, 最後就像你說的,培養出一個動不動就鬧情緒的人。。。當然啦,我媽以前動不動就發癲鬧人也是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親子衝突,已經歷經了4年 我家孩兒的青春(叛逆)期,戰線也拉太長了 愛妳,不代表要順著妳,;要求妳,是希望妳往好的方向走 我努力了,但結果不如預期,未來,妳就纂著老媽曾經的碎念往前走吧 我要試著放下,我也有我剩下的人生要過呢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被孩子們的爭吵聲喚醒,心中不禁感嘆:為何他們不能和平相處? 我們通常視爭吵為負面事件,卻忽略了其中的成長機會,從每次衝突中,孩子學習溝通、理解與共處,父母的角色是關鍵。 本文探討如何引導兄弟姐妹走出爭執的陰霾,達成理解與和諧,閱讀全文,快來看看如何讓家庭變得更溫馨吧! 從爭吵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現在的父母,就是我們這個年紀的,甚至比我們年輕的,我很難理解他們對小孩的教養方式,也許我們兩個都不是父母所以不懂。。。我每天在店裡見到那些年輕媽媽對小孩一直哄一直哄,就著“不能對小孩say no”的宗旨教育小孩, 最後就像你說的,培養出一個動不動就鬧情緒的人。。。當然啦,我媽以前動不動就發癲鬧人也是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親子衝突,已經歷經了4年 我家孩兒的青春(叛逆)期,戰線也拉太長了 愛妳,不代表要順著妳,;要求妳,是希望妳往好的方向走 我努力了,但結果不如預期,未來,妳就纂著老媽曾經的碎念往前走吧 我要試著放下,我也有我剩下的人生要過呢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被孩子們的爭吵聲喚醒,心中不禁感嘆:為何他們不能和平相處? 我們通常視爭吵為負面事件,卻忽略了其中的成長機會,從每次衝突中,孩子學習溝通、理解與共處,父母的角色是關鍵。 本文探討如何引導兄弟姐妹走出爭執的陰霾,達成理解與和諧,閱讀全文,快來看看如何讓家庭變得更溫馨吧! 從爭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