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青少年如伴虎,爸媽該如何修練才能安然度過青春風暴期?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青少年的大腦尚未發育完全,荷爾蒙常常影響青少年的大腦運作,因而做出各種令大人難以理解的行為,很多時候,我們看著孩子長高長壯,就以為他的心智會隨著體型全方位成長,但掌管理性的前額葉沒那麼快發展完成,情緒一來便無法抵擋。

雖然我自己沒有青少年的孩子,不過看著我大姊四個小孩一路從小長到大,經歷了不同的階段,也著實有一些感觸。

還記得我的小姪女有一次跟她姐姐吵架,主要是因為小姪女的生活習慣不好、影響到姐姐的整潔生活,兩個吵了 沒多久,她們媽媽突然跳出來主持公道,跟著數落我小姪女,結果後來就換成小姪女跟他媽媽嘔氣,媽媽不斷的訓斥、她就不斷地頂嘴回去,搞得她媽媽怒氣爆表。

我後來私下跟她說:「 其實你也不需要這樣子頂撞你媽媽,順著她也就沒事了。」 結果她說:「 我是故意的, 我也知道我這樣子會影響到大姐,可是關媽媽什麼事, 每次聽他這樣念我, 我就很想 故意氣他, 看他生氣我就很爽」

我很驚訝,第一個是她寧可玉石俱焚,選擇兩敗俱傷的方式進行溝通,第二個是原來孩子不是不懂,只是看她想不想去做,簡單來說就是看心情 。

這幾年看著我大姐帶小孩, 聽網路抱怨青少年有多麼的難帶,讓我也不禁有點感到害怕(因為我也有兩個兒子),雖然目前都還是幼稚園可愛的階段,可是想到青少年這個風暴時期離我越來越近,心情總是有一點忐忑不安,這次剛好看到了這一本《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煉》,也算是我的一個先修課吧。

作者彭菊仙老師寫了多本親子書籍,也育有三個兒子,整本書用了許多的案例,來引導我們捨去不適當的思維與想法,其實當了爸媽的我們誰沒有青少年的時期過?只是我們年紀大了,過了那一段荷爾蒙衝撞的時期,早已忘記當初的我們是多麼的青澀無知;當然,時代背景不一樣了,以前也沒有那麼多外在刺激吸引著我們,時代的變化與長大後的失憶讓我們難以理解、也難以防範孩子的暴衝。

我從中抽取了一道修練題「一個大人教不好,爸媽就來二打一?」分享給大家: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節錄書中兩種方法:

  1. 雙親有一方失控,另一方就少說多做,溫柔奉茶、及時帶開
  2. 若有意見分歧,在孩子面前也須及時住嘴,等心平氣和時再私下討論

遠離情緒爆炸的現場真的很重要,除了避免說出傷人傷己的話,也能讓自己情緒平穩多活好幾年,以前曾看過一本書,說養男孩的媽媽壽命比較短,因為都被氣短了!

這次我選擇分享這個章節,是因為我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就是豬隊友的搗亂拆台,因為第一胎老大照書養,所以我訂了很多規矩,但是阿嬤總不一定會接受,總是偷偷放行,這對我來說很困擾,可是和前任( 當時的老公)在討論時,他總是覺得:「哪那麼誇張。」我要給他看有關教養的文章,他也是視而不見。

老實說,就是那種平常沒什麼插手,可是真的有事情有衝突發生的時候,他就會狀況外地認為是我太嚴格,這類豬隊友著實讓人很困擾,已有研究顯示,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一致,才能有效建立孩子的規矩。

raw-image


這篇很歡迎大家轉發給自己的另一半(XD),畢竟教養是一條長久又艱辛的路,如果另一半總是變身豬隊友,教養起來一定是事倍功半。

這本書極力推薦給家有青少年的爸媽,裡面不僅有提到網路手機成癮,連戀愛、人際溝通等問題都有提到,作者提到這個階段的爸媽最難、最難做到的就是放手,但是終究我們都需要放手,因為唯有這樣,孩子和我們才都能成為獨立的個體。



購書連結:

若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個愛心讓我知道哦^_^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沛孺的沙龍
145會員
57內容數
用手繪漫畫型態分享知識心得,每次只講一本書的其中一章節,挑起你對書籍的興趣,一三五更新,和我一起踏入書中世界吧!
陳沛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09
自從FB更名為Meta之後,越來越多人認識元宇宙,進而認識區塊鏈、比特幣、NFT等,但願意深入研究的人們相比之下仍是少數,多的是因為看到好多人因虛擬貨幣翻身致富,於是好奇想透過買幣、炒作、玩遊戲來賺錢的投機者,只是在不清楚市場與背後機制就貿然闖入,自然可能會被當成「韭菜」來收割,或是遇上詐騙
Thumbnail
2021/12/09
自從FB更名為Meta之後,越來越多人認識元宇宙,進而認識區塊鏈、比特幣、NFT等,但願意深入研究的人們相比之下仍是少數,多的是因為看到好多人因虛擬貨幣翻身致富,於是好奇想透過買幣、炒作、玩遊戲來賺錢的投機者,只是在不清楚市場與背後機制就貿然闖入,自然可能會被當成「韭菜」來收割,或是遇上詐騙
Thumbnail
2021/12/09
創作者經濟、斜槓等概念興起,越來越多人希望能用興趣來變現過喜歡的生活,因此大家希望在社群媒體上創造聲量,才能吸引人流、進而獲取金流,但目前平台上吸睛的話題早已被講爛、晚期進入者也難以超越前人聲量,加上抄襲、社群媒體演算法影響能見度、創作被抽成種種已是目前常態,感覺變現之路越來越窄,而此時出現了NFT
Thumbnail
2021/12/09
創作者經濟、斜槓等概念興起,越來越多人希望能用興趣來變現過喜歡的生活,因此大家希望在社群媒體上創造聲量,才能吸引人流、進而獲取金流,但目前平台上吸睛的話題早已被講爛、晚期進入者也難以超越前人聲量,加上抄襲、社群媒體演算法影響能見度、創作被抽成種種已是目前常態,感覺變現之路越來越窄,而此時出現了NFT
Thumbnail
2021/11/04
在商業世界中,這是一本人人都需要試著理解的書,怎麼說呢?​ 商業世界是以物易物、以技能換金錢、以oo換xx,總之就是有給有得、交換才能過活的概念,但世界很複雜,並不是給多少就獲得多少,可能給了100只獲得50、20、甚至是負的都有可能... 遊戲規則是什麼呢?我們每個人生活中有許多目標,每個目
Thumbnail
2021/11/04
在商業世界中,這是一本人人都需要試著理解的書,怎麼說呢?​ 商業世界是以物易物、以技能換金錢、以oo換xx,總之就是有給有得、交換才能過活的概念,但世界很複雜,並不是給多少就獲得多少,可能給了100只獲得50、20、甚至是負的都有可能... 遊戲規則是什麼呢?我們每個人生活中有許多目標,每個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時的我,常常被媽媽突如其來的脾氣嚇個半死,深怕媽媽生氣,於是成為照顧大人情緒的孩子(親職化小孩),也就是媽媽眼中的乖小孩,聽著父母的建議長大,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少有自己的意見。 直到有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小時的我,常常被媽媽突如其來的脾氣嚇個半死,深怕媽媽生氣,於是成為照顧大人情緒的孩子(親職化小孩),也就是媽媽眼中的乖小孩,聽著父母的建議長大,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少有自己的意見。 直到有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教養是堂懷疑是否有最適解的存在,但也在追尋的過程中學會與自己的和解。 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作者:陳品皓 禾禾文化工作室出版 五種情境,21個生活應用,從父母及老師角度切入。這樣就能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嗎? 無法! 但會是個方向與嘗試,而父母或許就是在這樣的嘗試與陪伴之中,孩子就慢慢
Thumbnail
教養是堂懷疑是否有最適解的存在,但也在追尋的過程中學會與自己的和解。 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作者:陳品皓 禾禾文化工作室出版 五種情境,21個生活應用,從父母及老師角度切入。這樣就能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嗎? 無法! 但會是個方向與嘗試,而父母或許就是在這樣的嘗試與陪伴之中,孩子就慢慢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們家有兩寶,大女兒發展得快,沒兩歲就講話清楚,從小除了偶爾少根筋,其他大致不必操煩,在學校表現也算優異,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小女兒就不一樣了,她長得小,發展得慢,做事掉東掉西,都是按照自己的個人觀點,常弄得老師與家長啼笑皆非,她總是一句「沒有關係啦!」帶過所有的問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們家有兩寶,大女兒發展得快,沒兩歲就講話清楚,從小除了偶爾少根筋,其他大致不必操煩,在學校表現也算優異,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小女兒就不一樣了,她長得小,發展得慢,做事掉東掉西,都是按照自己的個人觀點,常弄得老師與家長啼笑皆非,她總是一句「沒有關係啦!」帶過所有的問題
Thumbnail
女兒開學一個多月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小學開始有考試吧!這也是她最無法適應的事情。有時早上叫她起床,她總說著:「她不想去學校,好想回幼兒園...」,女兒的個性比較好勝,考試希望自己都沒有錯誤,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回家後看到我們做父母的雖然嘴巴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點就好」,
Thumbnail
女兒開學一個多月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小學開始有考試吧!這也是她最無法適應的事情。有時早上叫她起床,她總說著:「她不想去學校,好想回幼兒園...」,女兒的個性比較好勝,考試希望自己都沒有錯誤,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很大,回家後看到我們做父母的雖然嘴巴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一點就好」,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不管是哪一個時期的年齡層,若孩子當下不懂或走偏了趕緊從旁協助,馬上導正回來,盡量與孩子是朋友之間的互動模式,相互尊重,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親子關係。 畢竟人不是一開始就會知道怎麼當媽媽、也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爸爸,更不是一開始知道怎麼當孩子,都是長期的互動溝通、相處下來的感覺。 一起熟悉
Thumbnail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情緒的地方,手足之間有衝突是很正常, 是幼兒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應該從中引導孩子在處理時該怎麼做。 《作伴小編今天要來與大家說說「處理孩子手足衝突小方法」💥 爸比媽咪們可以跟著做做看,一起優雅的化解這場戰爭吧🙌
Thumbnail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學習情緒的地方,手足之間有衝突是很正常, 是幼兒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應該從中引導孩子在處理時該怎麼做。 《作伴小編今天要來與大家說說「處理孩子手足衝突小方法」💥 爸比媽咪們可以跟著做做看,一起優雅的化解這場戰爭吧🙌
Thumbnail
華人的家庭時常對於越界或是破壞秩序和規則反應非常猛烈,兩方都非常硬弄得兩敗俱傷。如果父母就沒學過溝通妥協,甚至也不覺得需要對孩子這麼做,自然面對家中的衝突時就拉開了距離,也難以真的落實關係和保護的功能。
Thumbnail
華人的家庭時常對於越界或是破壞秩序和規則反應非常猛烈,兩方都非常硬弄得兩敗俱傷。如果父母就沒學過溝通妥協,甚至也不覺得需要對孩子這麼做,自然面對家中的衝突時就拉開了距離,也難以真的落實關係和保護的功能。
Thumbnail
青少年的大腦尚未發育完全,荷爾蒙常常影響青少年的大腦運作,因而做出各種令大人難以理解的行為,很多時候,我們看著孩子長高長壯,就以為他的心智會隨著體型全方位成長,但掌管理性的前額葉沒那麼快發展完成,情緒一來便無法抵擋...
Thumbnail
青少年的大腦尚未發育完全,荷爾蒙常常影響青少年的大腦運作,因而做出各種令大人難以理解的行為,很多時候,我們看著孩子長高長壯,就以為他的心智會隨著體型全方位成長,但掌管理性的前額葉沒那麼快發展完成,情緒一來便無法抵擋...
Thumbnail
最近因為有個媒體要拍紀錄片,跟著我參加了不少活動。導演有一次與我在私底下聊天時感慨:「看來你的孩子,比較不正常!」  因為他發現我的雙胞胎女兒很喜歡跟著爸爸媽媽參加大人們的聚會,與他看到的絕大部分青少年都不同,通常大孩子都不喜歡跟大人在一起,不是扳著一張臉,就是躲到一旁自顧自的玩手機,幾乎不可能快樂
Thumbnail
最近因為有個媒體要拍紀錄片,跟著我參加了不少活動。導演有一次與我在私底下聊天時感慨:「看來你的孩子,比較不正常!」  因為他發現我的雙胞胎女兒很喜歡跟著爸爸媽媽參加大人們的聚會,與他看到的絕大部分青少年都不同,通常大孩子都不喜歡跟大人在一起,不是扳著一張臉,就是躲到一旁自顧自的玩手機,幾乎不可能快樂
Thumbnail
挫折就拍桌子、得不到的玩具不交給你轉頭丟出去、不喜歡的小朋友靠近或者拿玩具就揮手打臉、喜歡打拔拔,然後偶爾可能還會把氣出在自己身上打自己的臉。 這些,是快到3歲的女兒會表現出來的,所觀察到的「暴力傾向」。 即使覺得孩子還小,有些狀況無傷大雅,但若是女兒的行為超出自己的理解範圍時,忍耐的底線難免失控
Thumbnail
挫折就拍桌子、得不到的玩具不交給你轉頭丟出去、不喜歡的小朋友靠近或者拿玩具就揮手打臉、喜歡打拔拔,然後偶爾可能還會把氣出在自己身上打自己的臉。 這些,是快到3歲的女兒會表現出來的,所觀察到的「暴力傾向」。 即使覺得孩子還小,有些狀況無傷大雅,但若是女兒的行為超出自己的理解範圍時,忍耐的底線難免失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