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僧人心態》 做一個時刻用心活在當下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的外在身分就像一面灰塵滿布的鏡子。
第一次照鏡子,看不到被掩蓋了的真我和價值。
清除這層身分可能會感到不愉快,但唯有灰塵消失以後,
你才能看到自己真實的樣子。』-《僧人心態》/ 傑,謝帝
《僧人心態》是一本讀完後,會讓人想放在身邊,作為江湖行走,或日常生活碰上心理過不去的疑難雜症時,隨時可以翻閱取經、強大內心的心靈維他命。
"做自己"應該是時下最流行的標語,有人說"生命最大的成就,就是成為真正的自己",但什麼是自己? 卻是一個很大的命題。絕大多數人包括我,或許都在宣揚著"做自己"的列隊中,大張旗鼓、貌似自信昂揚的闊步前行,但....總是走著走著,眼前就不時飄來一陣遮蔽視野的霧靄,耳邊不時傳來自我懷疑的喧囂鼓陣,內心不時出現猶疑不安的隱隱騷動,因為"自己"終究還是個寫意的超現實,心目中對於理想自我的輪廓,想像起來非常豐滿,實際上對它的了解卻是非常骨感。
年紀尚輕時,對於"做自己"的理解,是能坦率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並能勇敢的拒絕不喜歡或不擅長的事,不知道這樣的想法,是不是與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們,認為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想法如出一轍? 但不得不說"自己"其實是個有機體,會隨著年齡與閱歷增長,不斷成長變化,只有時刻觀察與貼近它,才能做出最恰如其分的滾動式應變。了解與探索自己,是每個人一輩子最重要的課題,但面對如此變幻莫測、搞怪矛盾又躁動的自己,該從哪裡下手審視,才能好好窺它個一二呢?
答案是-情緒。
書中作者謝帝說到他第一天進入僧人學校時,看到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僧人,正在教一群五歲孩子的情景,十歲的小僧人散發出一股強大的氣場,有著成年人的鎮定自若。
『你在幹什麼啊?』 謝帝問。
『我剛上完第一堂課。你們開學第一天都學什麼呀? 』 小僧人說。
『學字母和算數。你們呢? 』
『我教他們的第一件事是如何呼吸。』
『為什麼? 』 謝帝問。
『因為人從出生到死亡只有呼吸與你同在。你的親朋好友、國家都會改變,只有呼吸與你同在。』
十歲小僧人又補充道:
『你有壓力時候,什麼會改變? 呼吸。 你生氣的時候。什麼會改變? 呼吸。』
『我們會隨著呼吸的變化體驗每一種情緒。』
所以觀察情緒的破口,就是從一呼一吸的動作開始。從自己呼吸的頻率樣態,觀照自己當下的心境與情緒變化,因為情緒大小起伏的秘密,也許可以從面部表情騙過眾人,但呼吸間總是能夠露出端倪,一旦發現自己因為雷霆大怒、情緒高張、焦慮恐懼,而造成呼吸急促窘迫時,適時的從調節呼吸開始,慢慢找回控制情緒的力量,一旦確切掌握這樣的技巧並能運用自如,那麼相信不管是在職場還是日常生活中,因為情緒失控而使自己墜入自責悔恨深淵的情況,一定能大大避免,並能為生活帶來更多正向的能量循環。
《僧人心態》內容文字摘錄
小時候不懂的如何面對恐懼,只能任由它漫天蓋地的肆意滋長,都說”想像力是帶領人們飛向天際的翅膀”,老師總是鼓勵孩子們要培養豐富的想像力,但任由想像力往黑暗的世界橫生,為自己帶來無端的恐懼,實在也是一件不智之舉;除了負面的想像力可能帶來恐懼之外,書中提到的觀點:
恐懼的肇因: 執著
恐懼的解藥: 抽離
『當我們追溯到恐懼的根源時,大多數人會發現原因往往與執著息息相關,也就是擁有和控制事物的需求。』
-《僧人心態》/ 傑,謝帝
《僧人心態》內容文字摘錄
如能正視並接受生命的本質即是”無常”,放下對萬事萬物緊握在手的控制欲,學習從執念中抽離,帶著佛家常言「因上努力,果上隨緣」的信念,任何事物在自己能掌控的範圍內盡全力把握,至於其他的一切就隨緣吧!看淡得失,縈繞在心的恐懼感也就會不知不覺地淡化了。
《僧人心態》內容文字摘錄
最後,想要分享在本書中很喜愛的一個”愛的迴圈”概念,作者提到『每當你付出任何能量,包括愛、恨、憤怒、善意,之後都會收回,無論以任何形式。』;為何對此概念特別有感? 因為有過親身體驗,去年寒冬在網路上不經意看見為孤單老人送上年夜飯的愛心活動,於是不假思索地認捐,隨後老天又以統一發票中獎的巧合形式等值給予回饋,雖說一切也許只是偶然,但只要相信自己所付出的能量,終有一天會以各種方式收回,我們也就能更不求回報的付出、不計得失的給予!

《僧人心態》
作者:謝帝(Jay Shetty)
譯者:周家麒
出版者: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ISBN: 978-986-175-567-0

Yahoo奇摩購物中心
https://tinyurl.com/yzvszbr7
https://tinyurl.com/yf3ewxue
avatar-img
5會員
8內容數
集結好書,融會所感, 提供愛書人們,一個飛行前的輕裝導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笑女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能從攜手經營”家庭企業”的合夥人,變成”老欸啊 !明仔載愛呷菜”的老伴,一起走過十次總統大選,一起邁入齒牙動搖的老年,一起笑看年輕往事如過眼雲煙,一起學習怎麼說再見,這樣的幸福,有幸得知,人生足已!
在設計產業擔任文案多年,尚不敢稱之專業,但也從無數專案累積與各類產業客戶的合作經驗中,習得一些設計與企劃執行上的實務歷練。在這個年代人人都會寫字,卻未必真正領會文字的奧秘,一個字詞的運用、一個標點的置入,就能變換出截然不同的情緒、口氣和語境。  在書店中會遇見什麼樣的書其實也是緣分,比如就像這一本《
能從攜手經營”家庭企業”的合夥人,變成”老欸啊 !明仔載愛呷菜”的老伴,一起走過十次總統大選,一起邁入齒牙動搖的老年,一起笑看年輕往事如過眼雲煙,一起學習怎麼說再見,這樣的幸福,有幸得知,人生足已!
在設計產業擔任文案多年,尚不敢稱之專業,但也從無數專案累積與各類產業客戶的合作經驗中,習得一些設計與企劃執行上的實務歷練。在這個年代人人都會寫字,卻未必真正領會文字的奧秘,一個字詞的運用、一個標點的置入,就能變換出截然不同的情緒、口氣和語境。  在書店中會遇見什麼樣的書其實也是緣分,比如就像這一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我到底是什麼樣子?從外貌上看去?從內心看去?什麼才是我?怎樣才像我? 自我絕非是單一面向的,但一定需要向內探索,只有誠實面對自己,也才能平衡「本我、自我與超我」,我們會看見生命更高屠次及無限可能,我想對自己說:「一個有生命底蘊的人,會逐漸歸於平靜、沉穩、寬容。」
Thumbnail
透過呼吸將專注力回到自身當下,陪伴安定身體與情緒,重新選擇不被情緒慣性牽著走。當內在平穩後,靈魂便能有一份清晰,透過合適的路徑去連結內在的生命力與深層渴望。對於同個經驗就可能產生新的感受與應對解決之道,同時會對自己有個驚艷感動,彷彿改變成為一個嶄新的人。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外界的風吹草動所影響,心情起伏不定。然而,一個內心強大、深諳自我之人,卻能在風雨中巋然不動。我們不禁要問: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答案在於內心的成長與心靈的鍛鍊。只有當你真正喜歡自己、了解自己,你才能在任何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全感。 一、了解自己:走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僧人心態》Think Like A Monk: Train Your Mind for Peace 作者是被稱為數位時代心靈導師的傑‧謝帝,在本書要帶我們擁抱「僧人心態」,一步一步的引導我們去訓練自己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生活。👇🏻 1️⃣認識自己:身分認同 ✨用「猴心/僧心」的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覺醒之旅上的探索過程,提出了一些思考的問題,並分享了作者在朋友身上的一些觀察和體悟。文章強調了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敞開心靈,接納內在的靈魂轉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自我察覺的第一步。這句話道出了自我成長與內心探索的重要性。人生中,我們往往忙於追求外在的成功、滿足他人的期待,卻很少靜下心來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不僅是認識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更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渴望、價值觀以及內心深處的真正感受。 不斷探索 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反
Thumbnail
我到底是什麼樣子?從外貌上看去?從內心看去?什麼才是我?怎樣才像我? 自我絕非是單一面向的,但一定需要向內探索,只有誠實面對自己,也才能平衡「本我、自我與超我」,我們會看見生命更高屠次及無限可能,我想對自己說:「一個有生命底蘊的人,會逐漸歸於平靜、沉穩、寬容。」
Thumbnail
透過呼吸將專注力回到自身當下,陪伴安定身體與情緒,重新選擇不被情緒慣性牽著走。當內在平穩後,靈魂便能有一份清晰,透過合適的路徑去連結內在的生命力與深層渴望。對於同個經驗就可能產生新的感受與應對解決之道,同時會對自己有個驚艷感動,彷彿改變成為一個嶄新的人。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變數和挑戰的世界裡,我們常常被外界的風吹草動所影響,心情起伏不定。然而,一個內心強大、深諳自我之人,卻能在風雨中巋然不動。我們不禁要問: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答案在於內心的成長與心靈的鍛鍊。只有當你真正喜歡自己、了解自己,你才能在任何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全感。 一、了解自己:走
Thumbnail
常聽人說,從此案到彼岸,想要回歸到純真的赤子之心,是我們的彼岸,而學習認識我們的情緒與思維,則是我們的起步。簡單說,啟示告訴我們這過程就是從**了解自己**、**改變自己**、**要求自己**到**回歸自己**的過程。但這過程應該要怎麼前進,須要什麼要素呢。嘗試來聊聊看。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僧人心態》Think Like A Monk: Train Your Mind for Peace 作者是被稱為數位時代心靈導師的傑‧謝帝,在本書要帶我們擁抱「僧人心態」,一步一步的引導我們去訓練自己過著平靜而有目標的生活。👇🏻 1️⃣認識自己:身分認同 ✨用「猴心/僧心」的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人們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並從中學習和成長。深入探討了恐懼、憤怒、生命力量的某種紊亂失調以及人類心臟的相關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覺醒之旅上的探索過程,提出了一些思考的問題,並分享了作者在朋友身上的一些觀察和體悟。文章強調了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敞開心靈,接納內在的靈魂轉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