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僧人心態》 做一個時刻用心活在當下的人

2021/05/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的外在身分就像一面灰塵滿布的鏡子。
第一次照鏡子,看不到被掩蓋了的真我和價值。
清除這層身分可能會感到不愉快,但唯有灰塵消失以後,
你才能看到自己真實的樣子。』-《僧人心態》/ 傑,謝帝
《僧人心態》是一本讀完後,會讓人想放在身邊,作為江湖行走,或日常生活碰上心理過不去的疑難雜症時,隨時可以翻閱取經、強大內心的心靈維他命。
"做自己"應該是時下最流行的標語,有人說"生命最大的成就,就是成為真正的自己",但什麼是自己? 卻是一個很大的命題。絕大多數人包括我,或許都在宣揚著"做自己"的列隊中,大張旗鼓、貌似自信昂揚的闊步前行,但....總是走著走著,眼前就不時飄來一陣遮蔽視野的霧靄,耳邊不時傳來自我懷疑的喧囂鼓陣,內心不時出現猶疑不安的隱隱騷動,因為"自己"終究還是個寫意的超現實,心目中對於理想自我的輪廓,想像起來非常豐滿,實際上對它的了解卻是非常骨感。
年紀尚輕時,對於"做自己"的理解,是能坦率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並能勇敢的拒絕不喜歡或不擅長的事,不知道這樣的想法,是不是與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們,認為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想法如出一轍? 但不得不說"自己"其實是個有機體,會隨著年齡與閱歷增長,不斷成長變化,只有時刻觀察與貼近它,才能做出最恰如其分的滾動式應變。了解與探索自己,是每個人一輩子最重要的課題,但面對如此變幻莫測、搞怪矛盾又躁動的自己,該從哪裡下手審視,才能好好窺它個一二呢?
答案是-情緒。
書中作者謝帝說到他第一天進入僧人學校時,看到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僧人,正在教一群五歲孩子的情景,十歲的小僧人散發出一股強大的氣場,有著成年人的鎮定自若。
『你在幹什麼啊?』 謝帝問。
『我剛上完第一堂課。你們開學第一天都學什麼呀? 』 小僧人說。
『學字母和算數。你們呢? 』
『我教他們的第一件事是如何呼吸。』
『為什麼? 』 謝帝問。
『因為人從出生到死亡只有呼吸與你同在。你的親朋好友、國家都會改變,只有呼吸與你同在。』
十歲小僧人又補充道:
『你有壓力時候,什麼會改變? 呼吸。 你生氣的時候。什麼會改變? 呼吸。』
『我們會隨著呼吸的變化體驗每一種情緒。』
所以觀察情緒的破口,就是從一呼一吸的動作開始。從自己呼吸的頻率樣態,觀照自己當下的心境與情緒變化,因為情緒大小起伏的秘密,也許可以從面部表情騙過眾人,但呼吸間總是能夠露出端倪,一旦發現自己因為雷霆大怒、情緒高張、焦慮恐懼,而造成呼吸急促窘迫時,適時的從調節呼吸開始,慢慢找回控制情緒的力量,一旦確切掌握這樣的技巧並能運用自如,那麼相信不管是在職場還是日常生活中,因為情緒失控而使自己墜入自責悔恨深淵的情況,一定能大大避免,並能為生活帶來更多正向的能量循環。
《僧人心態》內容文字摘錄
小時候不懂的如何面對恐懼,只能任由它漫天蓋地的肆意滋長,都說”想像力是帶領人們飛向天際的翅膀”,老師總是鼓勵孩子們要培養豐富的想像力,但任由想像力往黑暗的世界橫生,為自己帶來無端的恐懼,實在也是一件不智之舉;除了負面的想像力可能帶來恐懼之外,書中提到的觀點:
恐懼的肇因: 執著
恐懼的解藥: 抽離
『當我們追溯到恐懼的根源時,大多數人會發現原因往往與執著息息相關,也就是擁有和控制事物的需求。』
-《僧人心態》/ 傑,謝帝
《僧人心態》內容文字摘錄
如能正視並接受生命的本質即是”無常”,放下對萬事萬物緊握在手的控制欲,學習從執念中抽離,帶著佛家常言「因上努力,果上隨緣」的信念,任何事物在自己能掌控的範圍內盡全力把握,至於其他的一切就隨緣吧!看淡得失,縈繞在心的恐懼感也就會不知不覺地淡化了。
《僧人心態》內容文字摘錄
最後,想要分享在本書中很喜愛的一個”愛的迴圈”概念,作者提到『每當你付出任何能量,包括愛、恨、憤怒、善意,之後都會收回,無論以任何形式。』;為何對此概念特別有感? 因為有過親身體驗,去年寒冬在網路上不經意看見為孤單老人送上年夜飯的愛心活動,於是不假思索地認捐,隨後老天又以統一發票中獎的巧合形式等值給予回饋,雖說一切也許只是偶然,但只要相信自己所付出的能量,終有一天會以各種方式收回,我們也就能更不求回報的付出、不計得失的給予!

《僧人心態》
作者:謝帝(Jay Shetty)
譯者:周家麒
出版者: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ISBN: 978-986-175-567-0

Yahoo奇摩購物中心
https://tinyurl.com/yzvszbr7
https://tinyurl.com/yf3ewxue
微笑女王
微笑女王
自由文字工作者,為創造觸動人心的文字而努力,為遇見同頻共振的靈魂而欣喜;感謝在這個空間停留駐足的每一個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