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為何猜中孩子動機,行為仍沒改善?

2021/05/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常會以為,要先對孩子的行為動機做出正確判斷,才有辦法「對症下藥」。
事實上,縱然你自認早已掌握他行為背後的動機,但你做出的回應,孩子可能還是不埋單。相反地,即使大人當下無法準確知曉孩子的行為代表什麼,還是有辦法可以做出不錯的處置。
為什麼會如此?
我們從三個部分來討論:孩子的外在行為、孩子的內在動機、大人如何回應。
「不合作、不遵守規則、對抗、挑釁….」這些都是我們常用來描述孩子行為的用語。但仔細看,這些詞已經帶有我們的價值判斷。
如果我們認為孩子發怪聲就是在「挑釁」,大人火就上來一半了,剩下所想的往往是如何樹立權威和壓制他。
如果我們認為發怪聲只是在「尋求關注」,我們會想到:「要刻意忽視他」。而當你假裝沒聽見他的聲音,他看到你沒看他,他的行為變得更加誇張,甚至敲起桌子。
這裡的重點不是要我們完全捨棄判斷,而是要留意:
1. 我們的判斷帶給我們自己哪些負面的情緒?
2. 我們因著這些負面情緒,會如何影響我們做出回應?
3. 我們的回應是否真有幫助我們達成教養目標?
如果我們除了「尋求關注」,還能解讀孩子「害怕不被大人看見」。我們的回應必定不是只有「刻意忽視」。因為你知道,你的忽視,無法幫助他緩解他的恐懼。
因此,同樣的行為,可以有不同的解讀,並產生不同的情緒。況且,我們對孩子的「了解」和「行為動機判斷」,可能不一定正確。
某些情況下,你甚至永遠無法確認哪個是才是「真的」、「正確的」。(如果你很執著在這點,又無法相信孩子或其他人跟你講的任何「證據」…)
例如:你要求孩子回到家先把書包放好,他卻開始跟你鬧脾氣。
原因可以有:挑戰規則、肚子餓不耐煩、迫不及待想去玩、先前跟你不愉快他在記仇、他放學前被老師罵...等。
你直接問孩子原因,他跟你講其中一種,但不代表其他原因就沒有影響他,只是他自己沒有意識到。
大人如果太糾結原因,就易落入「孩子的話到底能信幾分?」的掙扎中。
那麼,如何在不太確定孩子行為背後動機下,做出有信心的行動回應?
首先,我們可以運用「不帶價值判斷的行為描述」,來讓自己的內在保持客觀覺察(這是對自己說的話,不是對孩子說的):

「我看到(或聽到)孩子的一些行為和反應,我猜他是… 我感覺到我自己…」

上述的例子會變成:
「我看到書包沒有放在我提醒的位置上(「亂丟書包」已帶有價值判斷),我猜他是對這個規則不滿,我感覺到我有點生氣。」
「我猜他是餓了,我感覺到焦慮。」
這樣的中性行為描述,是在提醒我們:「我們的情緒反應,可能來自於我們的價值觀、以及我們對孩子的判斷。」而「猜」這個字,是讓我們意識到動機判斷都只是暫時的假設而已。(這裡不使用「讓」這個字,因為不是「他讓我覺得...」)
這就是為什麼做出回應前,不必非要有個「正確」的動機判斷。因為動機假設在過程中會一直反覆修正。當我們在行動回應的同時,孩子接下來的反應就能讓我們獲得更多的訊息(用觀察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問),幫助我們更貼近他的內在。
簡言之,與其懊惱是否真的猜中動機,不如保持穩定的心情持續跟孩子互動,效果要來的更好。
中性行為描述能幫助我們穩定心情,可以更客觀地觀察到孩子面臨的各種情況。注意力就不會鎖死在自認為的孩子動機與他的種種不配合上,自然而然能做出較有效的處置和回應。
其次,孩子惡意以外的動機也應該被考量進來,尤其是行為隱含的善意。
例如:沒有放好書包是因為迫不及待想去玩。玩本身是中性的,只是孩子沒有用對方法,沒先跟大人商量;發怪聲有可能是孩子感受到團體太沉悶,想讓氣氛變得活潑,但不知道這麼做反而讓大家反感。
當善意被大人看見,孩子會感受到大人是懂自己的、能看重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不是一味地被要求、被評斷。孩子會更願意與大人合作。
大人要時時記得,最重要的目標應該是:改善孩子的不良行為。(而非當柯南)
比起猜中動機,「孩子的安全感」及「大人的安全感」才更是教養裡的關鍵。
因為孩子的安全感提昇了,即使他還不知道自己行為的原因,他也會減少不良行為。由於他感到安全,他不再焦慮恐懼,也就不需要自動化連結負面情緒及相關不適切的行為(像是發飆、哭鬧、盧,這些是他過去自動化的刺激反應連結)。
而孩子安全感的來源又來自大人自身的安全感。
意即,當我們能放下「你到底想怎樣」、「你為什麼就是這麼不聽話」的焦慮,孩子會感受到你的安定和信心。此時,教養文章裡所示範的回應語句,孩子就會埋單。
林維信心理師
林維信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專長學齡兒童與青少年諮商、戲劇療癒方案、人際與潛意識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