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急性壓力與焦慮,職能治療師如何協助?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自AOTA的整理指引
職能就是生活,好好重新規劃新生活就是職能治療的過程
隨著政府發布的三級警戒延長,好好規劃新生活會是現階段重要且最有效率的事情。AOTA(American Occupa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在2020提供了一個處理急性壓力與焦慮的指引,目標對象就是一般人,如同這幾天遭遇全國三級警戒需要好好待在家的每個人。面對壓力與焦慮時,建立習慣和常規非常重要,當生活中缺少外在刺激時,專注力可以投射的地方跟著變少,這時候對於疫情的恐慌會隨著身處的環境資訊變多而一再的被擴大,很容易會造成所謂「急性壓力」及焦慮的狀況。
六個指標行為的因應及解決方式
“你有以下的狀況嗎?覺得疲勞、對於挫折的耐受度降低、生理或情緒上的勞累、肌肉緊繃、覺得社交被隔離、睡眠習慣被改變、容易不專心或健忘、覺得自己是不是生病了、覺得人生無望、憂鬱、生產力/做事效率降低…當以上的項目擁有的越多表示可能有急性壓力的徵兆!!”
(1)常覺得沒有希望、社交隔絕而有憂鬱的狀況
急性壓力和暴露在創傷中可能會有短期甚至長期的影響,創傷知情介入(Trauma-informed approaches)可以提供一些介入的方式以及處理暴露在創傷及壓力的狀況:
找個安全的空間(不一定是具體的地方)能讓你暢所欲言的說出內心的話。
  • 嘗試開始寫下自己的心情記事(日記),內容可以有關自己的各種心情,也建議寫下感恩的清單,每天花時間去想一天內值得感恩的事情。
  • 可以加入一些自己喜歡的線上討論社團,研討內容可以是關於自己工作或是有興趣的事物。
  • 當對於工作相關問題有疑問時建議能夠及時的與同事或上司討論,不要讓自己過度煩惱。
  • 建議如果有較嚴重的心理狀況還是就醫處理(AOTA則是建議在雇主端能夠建立不同的Trauma-informed training處理)
(2)睡眠狀況不佳而影響到生理狀況及情緒反應
在一天結束後大腦需要花時間統整資訊及重建,前一天缺少睡眠除了會讓接下來的一天昏沉外,也會增加壓力、身體負擔,且更容易在生活或工作中犯錯。
減少一天螢幕使用時間,尤其避免在睡覺前使用
  • 可以改變電子設備的光線設定,或是給予抗藍光的調整
  • 減少刺激性的食物攝取,像是咖啡因、辛香辣等食物
  • 睡覺時間與起床時間都要與生活、工作明確的分割,建立睡前與起床的儀式感
  • 剛睡醒時,身體的壓力賀爾蒙最低,此時可以給自己一小段寧靜的時間正念練習、冥想或靜坐
  • 營造一個舒適、容易入睡的睡眠環境(例如:減少光線、聲音)
  • 若有嚴重的失眠問題,建議還是就醫處理
(3)焦慮增加以及對於挫折耐受度降低
壓力經常會增加我們的焦慮還有減低我們對情緒的調節能力,因為誘發了我們交感神經系統的 fight or flight的反應,以下有自我調節的方式供參考:
  • 一天中花一些時間做「深呼吸」,深呼吸能夠啟動我們副交感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能夠平復我們過快的心跳及緊張的情緒反應
  • Be mindful,用正念的狀態及心態(專注在當下、不評判)嘗試正念行走、正念飲食,並花時間進行正念練習、冥想、靜坐
  • 建立同儕的支持,在工作一天結束後可以花時間與同仁討論、分享一天的經驗,資訊上的支持或情感上的支持都好
  • 生活中樂於分享自己的感受,不論口語或非口語的都可以
(4)不健康的飲食
壓力容易造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另一種說法是你的飲食狀況是壓力呈現的表現,以下有一些關於飲食的建議:
  • 好好計畫你一天的飲食時間
  • 可以利用手機設定吃飯的時間,記得要規律
  • 盡量避免單一碳水化合物、高糖量及咖啡因的攝取
  • 複合式碳水化合物可以減低壓力賀爾蒙及調節血糖
(5)肌肉緊繃及無法放鬆
處在有壓力的狀況下,除了身體會有反應、壓力賀爾蒙提高外也會大大降低我們的免疫力,這時候很容易有覺得自己要生病了、疲勞還有身體緊繃的狀況,有些呼吸系統的疾病也是歸因在缺乏運動還有長時間壓力所造成的。
  • 在行程表上要有運動時間的規劃,目標可以設定每天15-20分鐘開始,當沒有做到時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繼續嘗試總會成功
  • 花一些時間到戶外
  • 利用body mapping增加自己對身體的覺察、面對壓力及焦慮時身體的反應(此部分可以用正念練習中的身體掃描進行練習!!)
  • 多利用感官,讓自己放鬆,像是聽音樂、自己按摩、芳香療法等
(6)工作效率降低,容易分心、健忘
當大腦將情緒系統因為壓力及焦慮的反應過度放大時,容易影響我們執行功能的運作,而分心、健忘有時候也是因為缺乏睡眠所導致。
  • 建立你的日常生活作息表
  • 妥善安排你的時間
這六項問題,其實每個人可能符合各自一小部分,當自己有些焦慮跟壓力時身體通常會是最先反應的,但我們生活太容易習慣這種有壓力的感覺,所以對於壓力的覺察已經降低很多,習慣自己心跳很快、不能停下來的這種感覺,這些都是健康的慢性殺手,職能治療師往往都是帶著病人如何重新過生活,面對疫情,我們卻時重新面臨了不一樣的生活挑戰,而重新規畫並且能夠找到身心平衡是重整生活的第一步,生活改造是我們擅長的,希望可以藉由以上簡單的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幫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疫情與心情:測試你的焦慮程度,寫出你的真實感受一場史無前例的疫情,使我們必須強迫自己去適應不同於以往的生活型態,難免會大大影響自己的心情。這個單元我們將帶孩子回顧在疫情肆虐之下的遭遇和改變,並且捕捉內心的感觸。
Thumbnail
avatar
鴻雁
2021-09-28
從疫情期間WFH看NPO對員工的信任與管理隨著已經有Delta病毒的案例,實在覺得無論是哪個行業都至少該開始規劃與研擬WFH的可能性與執行策略,但為什麼在之前疫情嚴峻的時期,會有些NPO會無法果斷的執行WFH呢?可能就與對員工的信任與管理習慣有關。
Thumbnail
avatar
George Judge
2021-09-09
書籍推薦|心理韌性:顛覆起跑點迷思,教出有耐挫力、熱情與目的感的孩子書名:心理韌性:顛覆起跑點迷思,教出有耐挫力、熱情與目的感的孩子 作者:陳品皓 出版社:親子天下 陳揚的小小介紹:     心理韌性就是心理學的堅韌性(Resilience),這一詞的字根是來自於拉丁文「resilire」,意旨回彈或重新回復之意,也是泛指人或物體具有彈性、韌性或
Thumbnail
avatar
陳揚 諮商心理師
2021-06-28
有暫停時間魔力的深田恭子,也敵不過沈重的壓力:在疫情與工作壓力之下的日本群像電視帶狀新聞節目,大篇幅地報導深田恭子事務所的聲明:「深田恭子去年春天開始身體狀況不佳,本月初醫師診斷出罹患『適應障礙症』……目前以治療病情為重,工作暫時全面停止。」 在這則新聞之前的廣告時段裡,深恭正在宣傳著有提振精神功效的強效維他命……
Thumbnail
avatar
龍貓大王
2021-06-02
台灣,平安!疫情期間在家的壓力調適 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反思這幾天在家防疫時,是如何調適壓力,重新找回內心的平安
Thumbnail
avatar
Lîm Uí-thîng
2021-05-23
COVID-19後疫情時代下的世界樣貌與採購即戰力2018全球經濟放緩,同年中美貿易大戰,2020 COVID-19的疫情延燒,都影響了供應鏈的運作,讓全世界忙的不可開交。採購面對供應危機、風險疲於奔命下讓採購深感供應管理的脆弱已成了營運持續的不定時炸彈。加上AI、認知科技和自動化發展速度加快,因此採購人員必須再造自身的學習能力才足以應對未來所需。
Thumbnail
avatar
白宗城CPSM,PMP
2020-07-27
疫情下半場,怎麼面對焦慮感與無力感?—一個心理師的建議(下)我們不是被追趕的,也沒有必要封閉內心的,疫情對人心裡造成的傷害無法被量化,痛苦亦然。但是上述的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跳脫無時間感和無力感的窠臼之中,一如往昔我們在每次道別時都說些祝福的話語,灌注對生命的希望感在其中,面對無助與無能為力時,生命才彰顯他真正的質樸和光采。
Thumbnail
avatar
廖璟瑜
20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