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垃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遇到感情問題
才發現不是感情問題

而是自己本身從原生家庭到同儕相處甚至出社會後
那些沒有去圓滿的關係和自己沒有好好去轉化負面情緒所導致
心靈上的不安全感

最近透過規律運動 懶得動就做瑜珈 然後固定時間冥想
加上為了考試平時誦經迴向
其實就只是為了尋求安定感
雖然有點效果 但我情緒還算是容易起伏不定的

還在練習找到和自己情緒能自在相處的模式
最近也在心煩時 放下手上工作 先做個週邊環境清潔稍稍丟掉情緒垃圾

但我發現 當家人丟給我情緒垃圾時
我很不耐煩
我沒能力解決日常生活瑣事帶給家人的情緒垃圾
只能聆聽愛莫能助 但我也很排斥聽一大長串情緒垃圾
大概就是自己沒有辦法去消化別人的情緒垃圾
自己也習慣收納自身的情緒垃圾 向來少跟別人傾吐
就自己想辦法 聽音樂散步 慢慢一點點丟掉

欸斗 ~~ 其實我不曉得要怎麼跟這個世界相處
家人朋友甚至自己
以前的我很嚴重 現在是還好
但是 還是會有格格不入的感覺

沒有辦法讓自己融入在任何環境中
不知道怎麼形容 可能就是沒辦法做到專注於當下
所以才會這樣 ?

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那就慢慢來吧

我想先安定自己的內在小孩
讓自己和自己內在小孩能好好和平共處
在和外界環境好好的溝通



avatar-img
陳水牛的沙龍
2會員
1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規律運動真的讓心情變好❤️
陳水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起床整個悶悶的 做完例行公事  在附近走走 前一晚看的影片中 若權說到一個方法  在大自然界中走走 可以幫助自己心情沉靜下來  也教了幾個和大自然互動的方法 我隨手拾起三個石頭  影片說把自己心中最想放下的意念 投射在石頭上  然後帶回家放床頭  等到自己覺得已經可以放下了 再把石頭埋到土壤
再度又因為太在乎的人給予的回應 影響自己的情緒 最近好像容易多說多錯  意外地踩到別人的雷 植物醫生讓我明白 原來我內心的不安和焦慮 真正的源頭不是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 而是在乎和重要的人 忽略了自己 那種不被重視的感覺 才是我真正不安和焦慮的來源 喜歡的人其實一直都沒有變   變的人是我 從
如果說每個人的人生都像一棵樹 從種子萌芽到小苗最終成長為一棵大樹 最根基的部分  就是滋養我們成長的土壤 土壤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 而生命所需的陽光空氣水 則是我們遇到的同儕、師長還有大到整個社會 這些都滋養我們成長   風吹雨打甚或旱澇等 則象徵生命必經之淬鍊過程 最近接觸到土壤相關知識
「咖達..咖達..」腳步聲隱隱約約從遠處傳來,一片黑暗寂靜的長廊,我走著。     等待七點的晚自習,現在才六點初,冬天總是暗的比較快,為了響應節能減碳,學校規定只有上課期間能夠開燈火,沒有手電筒也沒有手機,大家放學後早就相約去打球回家之類類的了,全校現在只剩下我一個人,我扶著走廊欄杆摸黑前進。
     靜靜地躺在草地上,我望著天空,心臟撲通通跳著,微風徐徐,青春已逝,我已經不是當年十七八歲的毛頭小子,我是個再平凡不過的上班族,兩個孩子的爹,也是她的丈夫,好久沒有像這樣在操場上跑跑步了,我好累,真的好累。     高中聯考考上了理想大學,然後再到國外去留學,回國後和現在的老婆認識,努力的
原來幽暗的空間裡,一盞燈亮了,他坐著,專注在眼前的這團泥土,輕輕拍打,再淋上些許的水,使陶土吸附在拉坯機上的輪盤,踩下踏板,大拇指掐進土裡,順時鐘向上拉提,熟練地將旁邊的工具刀拿起,切除作品上方不平整的部分,放下工具刀繼續作品修飾,原本寂靜的空間,除了機器發出的聲響,那首“鄉間小路”也悄悄的出現了。
一起床整個悶悶的 做完例行公事  在附近走走 前一晚看的影片中 若權說到一個方法  在大自然界中走走 可以幫助自己心情沉靜下來  也教了幾個和大自然互動的方法 我隨手拾起三個石頭  影片說把自己心中最想放下的意念 投射在石頭上  然後帶回家放床頭  等到自己覺得已經可以放下了 再把石頭埋到土壤
再度又因為太在乎的人給予的回應 影響自己的情緒 最近好像容易多說多錯  意外地踩到別人的雷 植物醫生讓我明白 原來我內心的不安和焦慮 真正的源頭不是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 而是在乎和重要的人 忽略了自己 那種不被重視的感覺 才是我真正不安和焦慮的來源 喜歡的人其實一直都沒有變   變的人是我 從
如果說每個人的人生都像一棵樹 從種子萌芽到小苗最終成長為一棵大樹 最根基的部分  就是滋養我們成長的土壤 土壤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 而生命所需的陽光空氣水 則是我們遇到的同儕、師長還有大到整個社會 這些都滋養我們成長   風吹雨打甚或旱澇等 則象徵生命必經之淬鍊過程 最近接觸到土壤相關知識
「咖達..咖達..」腳步聲隱隱約約從遠處傳來,一片黑暗寂靜的長廊,我走著。     等待七點的晚自習,現在才六點初,冬天總是暗的比較快,為了響應節能減碳,學校規定只有上課期間能夠開燈火,沒有手電筒也沒有手機,大家放學後早就相約去打球回家之類類的了,全校現在只剩下我一個人,我扶著走廊欄杆摸黑前進。
     靜靜地躺在草地上,我望著天空,心臟撲通通跳著,微風徐徐,青春已逝,我已經不是當年十七八歲的毛頭小子,我是個再平凡不過的上班族,兩個孩子的爹,也是她的丈夫,好久沒有像這樣在操場上跑跑步了,我好累,真的好累。     高中聯考考上了理想大學,然後再到國外去留學,回國後和現在的老婆認識,努力的
原來幽暗的空間裡,一盞燈亮了,他坐著,專注在眼前的這團泥土,輕輕拍打,再淋上些許的水,使陶土吸附在拉坯機上的輪盤,踩下踏板,大拇指掐進土裡,順時鐘向上拉提,熟練地將旁邊的工具刀拿起,切除作品上方不平整的部分,放下工具刀繼續作品修飾,原本寂靜的空間,除了機器發出的聲響,那首“鄉間小路”也悄悄的出現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有人說:必須立即把緊繃的情緒發洩出去,尤其是直接發洩在那些使我們憤怒的人身上。 我嘗試過這種方式,但長遠來說,這樣做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不錯,我們必須先清除自己的情緒垃圾,但不是丟到別人的院子裡就算了事。何況如果能有效處理自己的情緒,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情緒垃圾,令人不知所措。 情緒是上天神
Thumbnail
情緒像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有時讓人喘不過氣,甚至打亂了我們前進的方向。越是想壓抑,情緒卻越是頑固;越是想逃避,它卻越緊追不放。其實,真正的疲憊,不是來自外界的挑戰,而是我們心中那場無休止的內耗。 學會與情緒共處,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解放。當我們接受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試圖對抗它們,生活的壓力
憂鬱的情緒,已經陸續持續了兩個多星期。 很多自己對自己的不實指控,又陸續回來了。 總是很累、不想做任何事、不想運動。 變得多愁善感、情緒總在低落, 也不太想跟人聯繫。 卻又,不敢跟任何人說自己的狀況。 在家也努力保持愉悅心情。 怕他人的反應,會像我的父母一樣,我的情緒造成他們很
Thumbnail
在與人對話後腦袋不停回想重複剛剛互動的內容,曾是我的日常狀態,這樣的焦慮一直伴隨著我,直到我開始練習發現-『是什麼讓我不自在?』 我的焦慮讓我不停得挖空自己,不停追求一個無以名狀的狀態,和好像達到了就會安心的目標。我開始練習停止想要表現成什麼樣子,就讓自己以原本的面目過活。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忽視了自身的情緒和心理健康。長期不梳理情緒可能導致情緒失控、人際關係受損,甚至身心健康下降。相對地,習慣性地梳理情緒,能有效減輕壓力、促進健康與幸福感。本文將介紹不梳理情緒的影響及梳理情緒的多種方法,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有人說:必須立即把緊繃的情緒發洩出去,尤其是直接發洩在那些使我們憤怒的人身上。 我嘗試過這種方式,但長遠來說,這樣做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不錯,我們必須先清除自己的情緒垃圾,但不是丟到別人的院子裡就算了事。何況如果能有效處理自己的情緒,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情緒垃圾,令人不知所措。 情緒是上天神
Thumbnail
情緒像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有時讓人喘不過氣,甚至打亂了我們前進的方向。越是想壓抑,情緒卻越是頑固;越是想逃避,它卻越緊追不放。其實,真正的疲憊,不是來自外界的挑戰,而是我們心中那場無休止的內耗。 學會與情緒共處,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解放。當我們接受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試圖對抗它們,生活的壓力
憂鬱的情緒,已經陸續持續了兩個多星期。 很多自己對自己的不實指控,又陸續回來了。 總是很累、不想做任何事、不想運動。 變得多愁善感、情緒總在低落, 也不太想跟人聯繫。 卻又,不敢跟任何人說自己的狀況。 在家也努力保持愉悅心情。 怕他人的反應,會像我的父母一樣,我的情緒造成他們很
Thumbnail
在與人對話後腦袋不停回想重複剛剛互動的內容,曾是我的日常狀態,這樣的焦慮一直伴隨著我,直到我開始練習發現-『是什麼讓我不自在?』 我的焦慮讓我不停得挖空自己,不停追求一個無以名狀的狀態,和好像達到了就會安心的目標。我開始練習停止想要表現成什麼樣子,就讓自己以原本的面目過活。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忽視了自身的情緒和心理健康。長期不梳理情緒可能導致情緒失控、人際關係受損,甚至身心健康下降。相對地,習慣性地梳理情緒,能有效減輕壓力、促進健康與幸福感。本文將介紹不梳理情緒的影響及梳理情緒的多種方法,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面對不快負面情緒,通常我會自己忍受排解,不會無端去遷怒他人,不會想找人訴苦抱怨,也不會主動去關心他人。 自己已經累積很多煩悶事了,不想還要吸收他人的 當有人找我抱怨訴苦時,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解決啊!都是成熟懂事的成人了不是嗎?我心裡都會這麼想著。 抱怨訴苦也是在說他人壞話,我會盡力不要成為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