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教育怎麼教-Part 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上一篇我們講了情緒教育的第一步『認識情緒』,當我們和孩子一起對情緒有足夠的瞭解後,我們便有機會在面對事件情境時,知道「我怎麼了?」、「我心裡不舒服的感覺是怎麼一回事?」,進而有機會能夠將自己的狀態傳遞給他人,讓對方能夠理解。

因此,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第二步:表達情緒,讓我們陪伴著孩子透過口語而非行為的方式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吧!

第二步:表達情緒

不知道你對情緒的表達熟不熟悉,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孩子是不斷地在表達情緒的。舉例來說,當孩子說:「我這次數學考70分」,你覺得他的情緒是如何?單看句子上我們看不出情緒在哪,但如果我們知道這個孩子是全班的第一名,你是否可以猜想到他的情緒應該是什麼呢?那如果我們知道他是全班第一名但很樂天不計較成敗的孩子,你覺得他的情緒又是什麼呢?

孩子的許多話語裡,可能都藏有一些情緒在,如果只是單單聽見句子表面的意思,我們實在猜不到孩子的情緒感受是什麼。因此「理解」成為了你們親子之間連結的橋樑,當你對他的狀態有足夠的理解,我相信在不同的言語當中,你可以知道他的狀態與情緒是什麼,就算不知道,因為你們親子關係夠好,你其實也可以嘗試直接「詢問」他,這是簡單核對我們對他理解的方式。

上述在講的主要是要讓你能夠確認孩子的情緒狀態。當有一些事件發生時,你才可以透過你對他的理解,幫助他講出他心中的情緒感受,進而增進你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同時也會是一種示範,讓孩子理解到「原來我是這樣的心情」。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教育孩子透過「我訊息」去做表達。「我訊息」是一個很簡單卻常在情緒上很難做到的表達方式,它需要透過意識化的練習,才可以比較熟練的運用。「我訊息」適用於任何人際關係當中,除了孩子的表達外,親密關係之間的表達也很合適,因為他是一種建設性的溝通方式。

我訊息公式為:事件→感受→需求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因為媽媽對哥哥比較好而生氣,我們可以教孩子清楚的說「媽媽只幫哥哥拿東西,我覺得很難過,我也想要媽媽幫我拿東西」,這樣是一個很清楚的表達,用這樣的表達來替代孩子坐在地上哭或生悶氣的行為。而你也可以回應(但後半部可以說明你的限制或抱歉)「我看到你生氣,我很心疼,可能我剛剛沒有注意到你也需要幫忙,真的很抱歉」。

而我相信,這個例子永遠都只會出現在課本當中,在現實世界當中我們很少會這麼穩定、和平的跟孩子講話,趕上班、兩個孩子同時哭鬧、昨天跟老公/老婆吵架等,都會讓我們沒辦法好好地跟孩子做溝通,除此之外,這也不會是我們平常使用的語言。

因此我們只需要記得「我訊息」的核心態度在於「清楚表達情緒感受及自我需求」,表達情緒在於讓人理解你的狀態(以及什麼事情讓你有這種情緒),自我需求則在於透過溝通,讓對方能夠瞭解我們的內在需要。我們很常遇到的是,只表達情緒但沒能講出需求的,最後常演變成情緒勒索,也就是透過情緒來索求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者是讓對方只感受到情緒,依然不明白該怎麼和你互動相處。

「我訊息」可以透過表格來進行練習,您可以上網搜尋我訊息的相關文章,然後繪製「事件—感受—需要」來跟著孩子一起練習,這是一個不容易的表達方式,因為我們常常在情緒當中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或所講的話,但是如果有一個架構能幫助我們與孩子共同思考、練習,如此一來也能夠讓孩子情緒表達更加順利。當孩子越能夠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同時需求也有得到適切的回應,孩子當然也會經常使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我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屋裡有光|心理師夫妻的心理話
33會員
26內容數
屋裡有光|心理師夫妻的心理話
2024/09/25
|讓育兒這件事,回到我們一起共好的生活裡| 身為新手父母的我們也照顧孩子一段時間了,育兒這條路上真是充滿驚喜與挑戰,總是被孩子的出其不意逗樂,也被孩子的變化多端搞的昏頭,每每拿起手機回憶起那些點滴,嘴上都會掛著淺淺的笑容,我想那是成為父母而有的痕跡,讓我們不要忘記生活走過的足跡。
Thumbnail
2024/09/25
|讓育兒這件事,回到我們一起共好的生活裡| 身為新手父母的我們也照顧孩子一段時間了,育兒這條路上真是充滿驚喜與挑戰,總是被孩子的出其不意逗樂,也被孩子的變化多端搞的昏頭,每每拿起手機回憶起那些點滴,嘴上都會掛著淺淺的笑容,我想那是成為父母而有的痕跡,讓我們不要忘記生活走過的足跡。
Thumbnail
2024/09/09
暑假即將進入尾聲,老師們的「鬼門開」、家長的「鬼門關」即將到來。你和孩子準備好要上學了嗎?前陣子與樂嶼。cheerful island親子共好空間合作辦了場「孩子我陪你上學趣—談入學適應與親子陪伴心法」講座,分享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入學適應,因應著即將開學,我們也將講座的概念整理下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4/09/09
暑假即將進入尾聲,老師們的「鬼門開」、家長的「鬼門關」即將到來。你和孩子準備好要上學了嗎?前陣子與樂嶼。cheerful island親子共好空間合作辦了場「孩子我陪你上學趣—談入學適應與親子陪伴心法」講座,分享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入學適應,因應著即將開學,我們也將講座的概念整理下來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3/08/04
延續上一篇和大家分享的學會感受的重要與理解生存反應後,還有哪些面向是我們面對孩子碰到性騷擾事件或想預防事件發生可以做的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Thumbnail
2023/08/04
延續上一篇和大家分享的學會感受的重要與理解生存反應後,還有哪些面向是我們面對孩子碰到性騷擾事件或想預防事件發生可以做的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情緒,它們如同彩虹一樣,擁有多彩的顏色,都有自己存在的原因。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歡笑、感到高興,同樣也曾經憂慮、感到悲傷。孩子們也是如此,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情緒,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不管是生氣、高興、悲傷,還是其他情緒,都應該受到尊重和理解。當我們的孩子感到生氣時,不要急於制止他們,也不要讓
Thumbnail
情緒,它們如同彩虹一樣,擁有多彩的顏色,都有自己存在的原因。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歡笑、感到高興,同樣也曾經憂慮、感到悲傷。孩子們也是如此,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情緒,這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不管是生氣、高興、悲傷,還是其他情緒,都應該受到尊重和理解。當我們的孩子感到生氣時,不要急於制止他們,也不要讓
Thumbnail
「我的孩子似乎不太會表達情緒,常常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愣在原地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好像平常會壓抑自己的情緒,突然間在一個時刻就會不知為何大哭起來」 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孩子沒辦法自己表達情緒的情況,事實上,引導孩子情緒表達是一個複雜的歷程,不是單純把情緒開口說出來而已。
Thumbnail
「我的孩子似乎不太會表達情緒,常常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愣在原地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好像平常會壓抑自己的情緒,突然間在一個時刻就會不知為何大哭起來」 在臨床上經常會遇到孩子沒辦法自己表達情緒的情況,事實上,引導孩子情緒表達是一個複雜的歷程,不是單純把情緒開口說出來而已。
Thumbnail
孩子情緒教育學習的第一個環境,往往是自身家庭。 可是往往我們都不太讓我們的孩子學習貼近自己的情緒,而是常常告訴他「不要生氣、不要難過、不要想這麼多、不要再哭了.......不要.......不要......不要......。」 但不知道你試過幾次,當你對孩子說「不要」的時候,他會好好聽從? 情緒教育
Thumbnail
孩子情緒教育學習的第一個環境,往往是自身家庭。 可是往往我們都不太讓我們的孩子學習貼近自己的情緒,而是常常告訴他「不要生氣、不要難過、不要想這麼多、不要再哭了.......不要.......不要......不要......。」 但不知道你試過幾次,當你對孩子說「不要」的時候,他會好好聽從? 情緒教育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當孩子情緒失控,但趕著出門、趕著重要事情時,怎麼辦?」 這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孩子亂發脾氣時,孩子卡在情緒中,找方式,讓孩子動一動,讓孩子練習不卡在當下情緒裡,運用這個原則: 「動起來可讓孩子穩定下層情緒腦,並開始連結上層理性腦」 協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建立調節情緒的大腦迴路。 比如:
Thumbnail
以前我會提出所有假設,一一跟他確認,引導他為情緒命名,也覺得找到原因好“對症下藥“。但孩子逐漸大了,我希望從衝突的過程裡,他能慢慢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從中學習去溝通,找到更適當的應對與解決方法。 因此這個過程裡,可以逐漸幫助孩子去了解:
Thumbnail
以前我會提出所有假設,一一跟他確認,引導他為情緒命名,也覺得找到原因好“對症下藥“。但孩子逐漸大了,我希望從衝突的過程裡,他能慢慢覺察到自己情緒的變化,從中學習去溝通,找到更適當的應對與解決方法。 因此這個過程裡,可以逐漸幫助孩子去了解:
Thumbnail
📷 孩子情緒失控一直以來是我們煩惱的排行榜,安撫哭鬧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每當我們想要幫助孩子,卻常常失敗、力不從心,甚至還動了怒火、發了脾氣。其實孩子之所以情緒失控,一方面是孩子的表達能力尚未成熟,不知道該怎麼用說來表達情緒,另一方面可能是想要得到大人的關注,所以選擇用哭鬧來表達。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
Thumbnail
📷 孩子情緒失控一直以來是我們煩惱的排行榜,安撫哭鬧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每當我們想要幫助孩子,卻常常失敗、力不從心,甚至還動了怒火、發了脾氣。其實孩子之所以情緒失控,一方面是孩子的表達能力尚未成熟,不知道該怎麼用說來表達情緒,另一方面可能是想要得到大人的關注,所以選擇用哭鬧來表達。 兒童教育專家金伯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講了情緒教育的第一步『認識情緒』,當我們和孩子一起對情緒有足夠的瞭解後,我們便有機會在面對事件情境時,知道「我怎麼了?」、「我心裡不舒服的感覺是怎麼一回事?」,進而有機會能夠將自己的狀態傳遞給他人,讓對方能夠理解。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講了情緒教育的第一步『認識情緒』,當我們和孩子一起對情緒有足夠的瞭解後,我們便有機會在面對事件情境時,知道「我怎麼了?」、「我心裡不舒服的感覺是怎麼一回事?」,進而有機會能夠將自己的狀態傳遞給他人,讓對方能夠理解。
Thumbnail
不管是學生、家長或是老師,我們都知道情緒教育是很重要的課程,但情緒教育到底該學什麼?該怎麼學?這常是我們一大難題。接下來幾篇分享,我們將提供一些步驟及建議給大家參考,協助各位在情緒教育這條路上能有些依循,您可以參考其內容,融入到您的教養或教育理念當中。
Thumbnail
不管是學生、家長或是老師,我們都知道情緒教育是很重要的課程,但情緒教育到底該學什麼?該怎麼學?這常是我們一大難題。接下來幾篇分享,我們將提供一些步驟及建議給大家參考,協助各位在情緒教育這條路上能有些依循,您可以參考其內容,融入到您的教養或教育理念當中。
Thumbnail
    在教學現場我們很常遇到情緒失控的孩子,怎麼安撫都沒辦法讓他穩定下來。以下有一些步驟可以讓各位做參考,但要強調的是「態度比技巧還要更重要」,所以在做這些步驟時,請帶著「理解」的態度陪伴孩子一起度過失控的狀態。
Thumbnail
    在教學現場我們很常遇到情緒失控的孩子,怎麼安撫都沒辦法讓他穩定下來。以下有一些步驟可以讓各位做參考,但要強調的是「態度比技巧還要更重要」,所以在做這些步驟時,請帶著「理解」的態度陪伴孩子一起度過失控的狀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