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不敢為天下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敢為天下先」這句話,原出自老子。
所謂「不敢為天下先」,是以不敢、不敢,才去「敢」。什麼意思呢?
當面對一個生死存亡的抉擇時,首先得在不敢、不敢的過程,經過深思熟慮,權衡事後,怎樣做才是合理(理者,禮也,指法理、情理、天理),然後才去「敢」!這是《易經》的思維。
過去的文化科,大家都讀過「潛龍勿用」這句話。語出自《易經•乾卦》。龍,象徵是很有本事、很有能力的;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潛呢?蓋天時、地利、人和這些條件,都不在你的掌控中,如果強行為用,輕則自暴其醜,重則自絕後路。故此,必須在勿用、勿用的處境下,留待時機成熟才「用」。
老子另一句話:「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就是在不爭、不爭的情況下,在合理的情況下,大家都認為是你該得到的,那你才去爭吧。
諸位,昔日孔子哂子路「不讓」,不讓就是爭呀!
謹此共勉!
(寫於2020-11-3)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22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善若水」這句話,恐怕有人誤解為「像水一樣善於流竄,避險免截」。這不是老子的原意,更談不上什麼智慧。
「天生天養」這句俗語,乍聽覺得消極,自生自死;但從另一個角度想,那是船到橋頭自然直啊!
老子有兩句話,乍看難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為什麼聖人會不仁呢?
老子說: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俗語說:「一醉解千愁」;可李白又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那麼,究竟是「解千愁」呢?還是「愁更愁」呢?總之,酒,乃穿腸之物也!  
「上善若水」這句話,恐怕有人誤解為「像水一樣善於流竄,避險免截」。這不是老子的原意,更談不上什麼智慧。
「天生天養」這句俗語,乍聽覺得消極,自生自死;但從另一個角度想,那是船到橋頭自然直啊!
老子有兩句話,乍看難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為什麼聖人會不仁呢?
老子說: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俗語說:「一醉解千愁」;可李白又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那麼,究竟是「解千愁」呢?還是「愁更愁」呢?總之,酒,乃穿腸之物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題目:道德經第七十三章─疏而不失   原文:勇於敢則殺,勇於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這一章是說明勇敢有兩種,一種是過於勇敢的行為會遭致死亡;另一種是勇敢不逞強容易生存下來。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將軍之勇﹕作決斷的能力。勇於負責、勇於承擔!子曰:仁者必有勇(憲問)。所以「將軍之勇」紮根於膽識——有見識方能有膽:正確的時間點作正確的判斷!涵蓋:設置「停利點」、「停損點」暨「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   ★設置「停損點」: 易中天:人生如果走錯了方向,停下來就是進步!——人生90%的痛苦,來源於不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
Thumbnail
儒家學派大師孔子認為,君子應該沒有要爭的事情,但如果有必要的話,就應該以射箭比賽的方式來爭搶。他主張爭搶應當侷限於正式的技藝比試,比如射箭、寫文章等。此外,孔子還指出爭搶與上尊下卑、上使下順的規則和禮儀相衝突,容易造成混亂。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題目:道德經第七十三章─疏而不失   原文:勇於敢則殺,勇於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這一章是說明勇敢有兩種,一種是過於勇敢的行為會遭致死亡;另一種是勇敢不逞強容易生存下來。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將軍之勇﹕作決斷的能力。勇於負責、勇於承擔!子曰:仁者必有勇(憲問)。所以「將軍之勇」紮根於膽識——有見識方能有膽:正確的時間點作正確的判斷!涵蓋:設置「停利點」、「停損點」暨「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   ★設置「停損點」: 易中天:人生如果走錯了方向,停下來就是進步!——人生90%的痛苦,來源於不
Thumbnail
安住好自己的心,如天地般無私的愛養萬物,如水般不爭的來行”善”的真諦,如此才能真正親近萬物,成為萬物之所需,善助對方的同時成就自己的價值。而其中”不爭”的意涵,則是道裡最關鍵的特性之一。如何做到不爭呢?老子在本章以負面表述的方式,說明人在求道、學習、處事的過程,人心容易掉入”爭”的情境。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不爭不是躺平啃老,是精進自己,不再與人爭論是非對錯。 不論是家庭工作,很多時候事緩則圓,不決定也是一種決定。當下若有情緒,任何決定都是錯。 經典中一段記載,引人深思。 「世尊,你如何渡過(輪迴的)暴流呢? 「朋友,不滯留也不掙扎,我便渡過暴流。
Thumbnail
儒家學派大師孔子認為,君子應該沒有要爭的事情,但如果有必要的話,就應該以射箭比賽的方式來爭搶。他主張爭搶應當侷限於正式的技藝比試,比如射箭、寫文章等。此外,孔子還指出爭搶與上尊下卑、上使下順的規則和禮儀相衝突,容易造成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