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這個世界,不要匆匆而過。 」
——羅伯.沃克《觀察的藝術》
【概要】
這是一本能夠讓你實際應用的書籍,書中提供了131個「練習觀察」的方法,讓讀者能夠實際練習,讓無聊二字從此從字典中消失,親身體會如何透過「觀察」為人生帶來轉變。
【作者】羅伯.沃克(Rob Walker)
專欄作家與記者,書寫的領域包含設計、科技、商業、藝術及其他各種主題,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等,同時任教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的設計產品藝術創作碩士班(Products of Design MFA Program),目前定居於紐奧良。
【難易度】
易,想像有131則小故事,要順著看、跳著看都行,但要實際應用才有意義的書
【分類】
設計思考、創意練習
【分享】
大家好這裡是紅說,紅說是一個分享書的地方,專門分享一些不一定實用,但一定有趣的書籍。!
終於!嚴肅了兩集以後,終於回歸我們這個比較屬於「有趣」範疇的書籍了!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一本書叫做《觀察的藝術》,簡而言之就是教導人要如何「觀察』的一本書。書中提供了131種方法,而這些方法除了是作者本身自己的經驗,也由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導演、設計師等所提供的。這麼多的方法中,有些看起來很簡單,但實行起來並不是這麼容易。
像是其中一個方法是某位藝術史老師給學生的一堂課,要求學生用「久到令人痛苦的一段時間」觀看一件作品。而這段時間究竟是多久呢?答案是三個小時,真的有夠久。他指出,當你用非常緩慢的速度觀看一件作品,會開始注意到一開始沒有注意到的意義與可能性。
書中提到的131個觀察的方法,我認為並不是全部都屬於觀察的範疇,有的更像是提供一種汲取靈感的方式。如果你想要學習「觀察」的讀者,這一本書的方法已經非常足夠;有些想要提升自己、卻苦無謬思的設計師,這本書除了教讀者如何觀察,也有部分內容偏向教你設計思考的方法,因此也適合需要這方面幫助的人閱讀。
而有些方法或許有讀者在人生中有過這樣的經歷,無形中已經在從事「觀察」這樣的遊戲,那這邊就恭喜這些讀者,你們是有認真的去品味這個世界的。那如果讀者從來不明白觀察為何物,那也不需要氣餒,我等等會跟大家分享觀察的好處,而這本書會告訴你如何去練習,所以一起看下去吧!
》何謂「觀察」
「觀察」就字典上的解釋,「觀」,指看、聽等感知行爲,「察」即分析思考。
由此可見,觀察並不只是像我們過去認為的「觀看」。因為除了視覺,別忘了我們有其他感官,包含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些感官都是能夠促成「觀察」這個活動的來源哦。而若只是單純的接收外在的刺激,並沒有作進一步思考的話,那並不算是觀察哦!假設今天你聞到了好宜人的花香味、聽到了一個刺耳的動物叫聲、或是覺得草皮躺起來好舒服喔。當這些外在刺激,僅停留在你的感官世界,而並無對其作深入的探討,那這這稱作「感受」
但若今日,你開始更深究去想,這花香是從哪裡傳來的呢?是這個季節才有嗎還是只是我都沒注意到?這個動物聲音好刺耳,是因為音頻高嗎?還是分貝太大造成的?草皮躺起來好舒服,是只有這種草皮躺起來舒服嗎?還是因為今天我心情特別好嗎,做甚麼都快活?當你的感覺接收之後,試著去「留心」,引發了疑問以及思考,那便是提升到了「觀察」的層次了。 感官就像水道,而世界就像水,觀察則是一把勺子,你是要讓水匆匆流過,還是願意取一點起來端詳?
》學會觀察的好處
讓生活增添趣味
自然會有讀者有疑問,即使我不懂觀察,我依舊活到了這把歲數,那懂不懂觀察又如何呢?
確實如此!世上大部分的事情其實也都是如此,今天不會攝影也不會怎樣,但會了你能更精準地記錄當下的故事;沒在看書不會怎樣,但看了能讓你增廣見聞;不懂觀察其實還真的無所謂,但是啊,懂得觀察就像是學會了一種才藝,人生是會因此充滿趣味的!套一句耳熟能詳的廣告台詞
現在因為是疫情的關係,大多數人大部分時間只能待在家中,雖然微解封了,但餐廳依舊不開放內用,多數場所又是關閉的狀態,似乎也無處可去。在家久了會覺得好悶,大嘆這個人生還真是窮極無聊,已經快要瀕臨極限! 但實際上,僅僅在家中也能變得非常有趣哦,不需要任何的器材,不需要任何額外的開銷,(好像在推銷甚麼課程)只需要具備其中一種感官能力就能開始讓生活變有趣了。.
在家中待了這麼久,一切看似一成不變的東西,實際上卻千變萬化,可惜的是,我們往往我們會因為習以為常,而去忽略掉一些細節。現在,我想問讀者,你的窗簾上的花紋是什麼樣式的?你手邊的延長線有幾個插頭?有辦法馬上回答出來嗎,是不是其實有難度。
我知道這例子舉的很爛,但是我想要表達的,就是其實我們所知甚少。因為腦袋的專注力是有限的,倘若今天不演化出「習以為常」這個模式,那我們每天看的東西都會是新鮮、是未知的,同時也意味著我們需要耗神來了解這些明明「每天都在看的新東西」,那人類文明就不用前進了。
但今日,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安逸的年代,對事物「習以為常」的本能,反而成了一種阻礙,往往會因此忽視掉許多未曾留意的面向,讓你以為世界不過如此,但實際上世界可不只如此,唯有透過觀察,跳脫了「習以為常」的框架,才會有機會發現世界竟是如此有趣。
之前有個前輩跟我說過一段話:「學習就像是結蜘蛛網,當你學得越多,結的網越密以後。往後看到一件事情、聽到一段話、看到一個畫面,你的網就能捕捉到更多獵物,能吸收更多的資訊。」正所謂「買越多,中獎機會越大。」而觀察也是如此,當你透過觀察的練習,在未來只要有新的事情出現。你能捕捉問題的速度就越快,思考的範圍越廣,因為常常在觀察,你早就變得非常習慣思考問題了。
學習專注,習慣思考
而我會認為,其實「觀察」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能力,一個很大的原因,來自於智慧型手機的遺毒。科技發展之下來的文明病,就是「注意力缺失」。
我們的生活早被科技所影響、所佔據。睡前滑手機,睡醒也先滑手機,好像不滑手機就搶不到先機。我們的生活中,貌似再也無法容忍出現一點空白,洗澡要聽音樂、刷牙要看YouTube、吃飯要滑IG。早已無法單純地、專注地只做一件事,變得好像一定要同時做兩件事,才能夠滿足被聲光刺激養大胃口的你我了。
我們再也無法專心做一件事,因為滑手機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你同時滿足操縱的慾望以及得到完成事情的快感,動動手指就彷彿掌控一切、吸收了一切。相較之下,其他的事情就顯得枯燥許多,既不能馬上看到成果,又必須花更多時間,不如滑手機,於是我們仍在滑手機。
在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教人怎麼一點一滴培養習慣的一本書《原子習慣》,或是告訴你一心二用絕對不會是有效率好選擇的一本書《深度工作力》。兩本暢銷書中都有提到,想要高效率的做一件事,方法就是「隔絕一切會干擾你專注的事物」。確實很有道理,但卻不完全符合現狀,但事實上在這個時代,如果只是隔絕,恐怕也未必能夠順利專注,為甚麼我會這麼說?原因是為什麼呢?
答案就是因為許多人已經「太習慣被分心」,因為那已經變成自然而然的經驗了,我們自願又抱著喜悅的被干擾被分心,就算隔離誘惑也靜不下來,因為腦中依舊充滿聲光效果。
那怎辦?所以!這再次彰顯出了觀察的重要性。這也跟觀察有關太扯了吧?!是的,「微相關」,開玩笑的,其實關聯性蠻大的。試想,當我們在思考的時候,如果一直被打擾,那思考是不是會很難進行?好不容易靜下心來的思考的狀態,一次次的被打斷,每次都得花更多的精力回到專注的狀態,其實是很耗神的。
前面有提到其實觀察本身就是「感官伴隨著思考」,因此觀察往往也是在跟自己對話的一個過程,需要靜下來才有辦法進行。而觀察練習,就像是在進行一場遊戲,不需要有壓力的進行,一周安排個一兩次,或是每當自己感到無聊的時候開始觀察練習,從「觀察」的這個遊戲中習慣靜下來,習慣思考,等到時候需要做些需要專注力的事情,屆時你早已得心應手!
》實戰演練!
說了這麼多關於為何我們需要觀察,以及觀察能夠帶來的好處,總算進到大家最期待的環節,也就是實戰演練了,方法有131種,這邊跟大家分享我最喜歡的兩種,並且有操作過的兩種。
留意可以是藝術品的東西
大家有沒有到美術館或是展覽場去欣賞過藝術品?會不會常常納悶為甚麼這算藝術?為甚麼我都看不懂藝術?藝術史發展至此,從現代藝術之父杜象在小便斗簽上自己的名字,宣稱這是一件藝術品開始,藝術與日常生活的界線就已模糊地看不清了。
日前有則
新聞。有個外國大學生,或許也想玩玩這樣的把戲,惡搞將眼鏡放在展館內,居然真的吸引到部分民眾的駐足、拍照。我們好像已經很習慣到美術館看「別人告訴我們是藝術品」的藝術品,於是今天這個學生跳脫了框架,或許是有趣,也可能是想挑戰藝術的價值等等原因,但都是表現出了這名大學生藉由觀察,感覺到了困惑,進而用行動的方式表達他的想法。
我對藝術創作的定義,就是內心活動的具象化、觀念化,將抽象的觀念藉由創作的途徑來表達。
然而因為美術館的出現,有些人會認為藝術只有在這些地方能夠出現,又或者在這個地方出現的才能稱之為藝術。我們習慣被告知那些東西是藝術而那些不是,然而這又是憑甚麼?既然訴諸表達就能稱為藝術,那你可不可是個藝術家呢?
藝術品本身會依著觀看者的不同背景,產生了不同的意義。你有從地獄飛上天堂的經驗、他曾經歷過九死一生的驚險、我有遠渡重洋到他鄉工作的背景,那我們在觀看一件藝術品時的解讀當然就不會相同了。觀看藝術本身就是種二次創作,人人都能因為不同人生,因此對藝術品產生出對自己有意義的解讀,既然如此,那何不由你來定義何為藝術品呢?而不僅僅是走進展覽館觀看那些「被告知是藝術品的藝術品」。
所以下次,你可以開始練習,不管在家中或是獨自走在陌生的地方,試著找出「你認為可以是藝術品的東西」,並且對他品頭論足一翻,如此一來你會觀察的更細,也更能去了解自己的感受,同時也學習將抽象的感受藉由言語具象化。
我示範一遍:「Oops!這塊地磚簡直是藝術!因為下雨長滿了苔癬,與眾不同的外表不流於俗,同時在雨水與陽光滋養下成為小昆蟲們的天堂,是光合作用的溫床,也是乘載生態系的載體,一花一世界,一地磚一宇宙,這倒勉勵了我:千萬別小看自己的價值。」
感覺是不是很棒,藉由假裝自己是個藝術家,來發現到你曾經沒發現的,來發覺原來萬物都能是有意義的,正所謂「世界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啊!當透過觀察練習,你發現到這個世界早已無處不是藝術了,那時的你,早就也是個藝術家了!
「是」改成「可以是」
好的,緊接著就要來跟大家介紹第二個觀察練習的方法了!這也是131個方法中我最喜歡的,那就是將「是」改成「可以是」。疑,這是甚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跳脫框架日常,把你習以為常的一切日常事物,不要用他現有的樣貌去看他,反而要去想它可以是甚麼。
大學有個選修課程,教授說的一句話我依然謹記著,他說:「創意的白內障,就是主觀跟習慣。」他是室內設計權威,同時也是教導我們創意思考的老師。他曾經舉了一個例子是他在某次椅子設計比賽的冠軍。他的椅子是沒有腳的,而是從地面噴出空氣,讓人可以坐在這張「隱形的椅子」上,雖然沒有看到實體,但還是覺得這個概念很特別。一般人想到椅子,就會在腦中浮出椅子的樣子,有腳椅、有椅背,這稱之為習慣。而教授他則是跳脫這個框架,從椅子的本質是「坐」來著手,重新定義椅子應有的樣貌,讓他得到了冠軍。
書中提到的「是」改成「可以是」這個觀察練習呢,就跟教授的思考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藉由看著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試著跳脫他習以為常的功能。但不需要太過有壓力,認為每樣東西都必須想出一個具有冠軍價值的概念,那很快就會放棄了。把它當成是一個遊戲來玩,電風扇是有扇葉的,電風扇也可以是無扇葉的,所以有了無扇葉電風扇;剩的食物是廚餘,但它們五顏六色也可以是蠟筆,所以有了吃了也沒事的剩食蠟筆;餐廳是固定的,但也可以是移動式的,所以有了移動餐車,有了外送服務。
當被習慣控制,創意就出不來了,而當跳脫了習慣與主觀的框架,試著將「是」改成「可以是」以後,將會發現原來周遭的一切是充滿著可能性!
文章就介紹到這,書中共有131種方法等著你去發掘呢!別再說世界好無聊了,其實有趣到處都在,只是你還不知道而已。試著練習觀察,讓人生變有趣,讓你的想法充滿創新的氣息吧!當然也有可能讀者本身就是觀察大師,自己有獨特的觀察方法,也非常歡迎讀者的分享,其他讀者也可能因此而受惠!
這裡是紅說,我們下次見囉!
若要引用文章請註明出處
紅說RedmanTalk的其他連結
你可能會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