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自尊=成功/期待,還能有更好的解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個這個公式顯示,要提升自尊,就需要降低表現的期望值。用詹姆士的話說,「拋去自己的期望值,既能得到滿足,也是種解脫。」不幸的是,你無法拋棄期望值,而且它們將伴隨你一生。——《內在驅動心理學:你被掏空了嗎?如何從精疲力竭中重燃工作熱情》

最近看到阿滴發佈的新影片,提及自己在過去一年遭受憂鬱症的困擾,但已經透過治療和諮商,慢慢走出來。同時我看到志祺七七的貼文,裡頭呼籲建立「多元成就感來源」的重要性,這些讓我在看《內在驅動心理學》這本書時,越看越有感觸。

在〈強烈的個人主義世代〉這個章節提到,戰後嬰兒潮出生的美國人,被以「未來有無限可能和機會」的觀念所撫育,對自我認知是無所不能、獨一無二,大量獲取從父母那邊得到的積極訊息,並被賦予超高期待。但依照「自尊=成功/期待」這個公式來看,要獲得自我的滿足感,得要取得巨大的成就才行。

先不論我們是否為戰後嬰兒潮出生,回歸到個人在自尊的建立上,不知是否也跟倉鼠跑輪子一樣,在追求更多成就、更多地位、以此不斷追逐的姿態,為自己打造逃不出去的牢籠。害怕離開一份工作,因爲比起想像損失,忍受失去熱情的日子容易得多;無法不更加努力,因為只要稍稍洩氣,就離自己想像的「成功」就越來越遠。

一個人從職場所獲的的成功,或多或少都有其極限,因為人是由很多不同面向所組成,百分之百地投注經歷在工作上,必然在其他部分有所損失。失衡的生活通常無法長久,缺乏人際交流的生活,等同沒有一張安全網,當我們在職場上面臨無法承受的打擊,直接將痛苦的感受連結到自我人格,常常會使我們忘記一件事——「工作只是『我』的一個面向,『我』還有其他更棒的地方。」這種想法並不是鼓勵逃避,好像只要其他地方很好,工作上的缺點就無需修繕。核心意義比較接近於「多元成就感來源」,在某方面的自尊崩塌之時,還能有一絲希望,在背後支持我們度過明天。

我們不可能完全拋棄對自己的期望,其實,只需要稍微做點調整,自尊可以像提款機一樣合理地、恰當地輸出。容我修飾一下標題的公式,不妨用新的公式來衡量:

自尊 = 多元成功 / 合理期待

人與人的連結,使我們樂於付出真心與愛;工作上連連超越自己,使我們獲得成長的滿足感。成就自己不只有一種方式,如果有10種方式,願我們都能花費時間,把它們找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國文小老師的沙龍
8會員
6內容數
提供大家有意思但不實用的職場建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覺得自己不夠好?你是否總是想要達到更高的目標,卻永遠不滿足?你是否為了迎合社會的期待,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可能是一個成就主義者。 成就主義是一種以成就為動機的心理特質,它可以促進個人的發展和進步,但也可能導致壓力、焦慮和不滿。成就主義者往往對自己和他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覺得自己不夠好?你是否總是想要達到更高的目標,卻永遠不滿足?你是否為了迎合社會的期待,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可能是一個成就主義者。 成就主義是一種以成就為動機的心理特質,它可以促進個人的發展和進步,但也可能導致壓力、焦慮和不滿。成就主義者往往對自己和他
Thumbnail
如果你會在偶而停下腳步時,就開始責備自己…感到空虛感、虛無感,或是一種焦躁感,想要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讓自己覺得很有『功用』,就像膨脹的自尊心需要有所發揮長才,需要被看見、被認同,或是需要有亮眼的收入、頭銜,才能感到有安全感。那麼恭喜你,你成功地被社會的功利主義所同化。 這樣說也許仍太抽象,表現在外
Thumbnail
如果你會在偶而停下腳步時,就開始責備自己…感到空虛感、虛無感,或是一種焦躁感,想要去做一些有價值的事、讓自己覺得很有『功用』,就像膨脹的自尊心需要有所發揮長才,需要被看見、被認同,或是需要有亮眼的收入、頭銜,才能感到有安全感。那麼恭喜你,你成功地被社會的功利主義所同化。 這樣說也許仍太抽象,表現在外
Thumbnail
分析自我狀態(應然/實然、自信/自卑或偏執等),認識特殊心態,金句選集。
Thumbnail
分析自我狀態(應然/實然、自信/自卑或偏執等),認識特殊心態,金句選集。
Thumbnail
我們能掌控幸運嗎?那些幸運的人祕訣是什麼?
Thumbnail
我們能掌控幸運嗎?那些幸運的人祕訣是什麼?
Thumbnail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是會互相抵銷的」何立安 「相信自己」,這話聽起來很雞湯,但卻是成長心態的核心。 不論主觀或客觀,都要相信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達成 1. 目標只要條件達成就可以達成,把條件都列出來 2. 當非理性的自我譴責出現時,就需要學著自我對話
Thumbnail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是會互相抵銷的」何立安 「相信自己」,這話聽起來很雞湯,但卻是成長心態的核心。 不論主觀或客觀,都要相信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達成 1. 目標只要條件達成就可以達成,把條件都列出來 2. 當非理性的自我譴責出現時,就需要學著自我對話
Thumbnail
最近看到阿滴發佈的新影片,提及自己在過去一年遭受憂鬱症的困擾,但已經透過治療和諮商,慢慢走出來。同時我看到志祺七七的貼文,裡頭呼籲建立「多元成就感來源」的重要性,這些讓我在看《內在驅動心理學》這本書時,越看越有感觸。
Thumbnail
最近看到阿滴發佈的新影片,提及自己在過去一年遭受憂鬱症的困擾,但已經透過治療和諮商,慢慢走出來。同時我看到志祺七七的貼文,裡頭呼籲建立「多元成就感來源」的重要性,這些讓我在看《內在驅動心理學》這本書時,越看越有感觸。
Thumbnail
#47《過度努力》:獻給那些不斷追逐理想自己而疲累的你我。作者以心理諮商師的角度,敘寫八名人物各自來諮商的故事,但不外乎都是因為在乎別人對他們的期望而煩惱著。讀讀別人的故事,回顧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過度努力的標籤吧!
Thumbnail
#47《過度努力》:獻給那些不斷追逐理想自己而疲累的你我。作者以心理諮商師的角度,敘寫八名人物各自來諮商的故事,但不外乎都是因為在乎別人對他們的期望而煩惱著。讀讀別人的故事,回顧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過度努力的標籤吧!
Thumbnail
 艾倫。狄波頓 P57 何謂成功以及甚麼是失敗,端看我們設定的目標而定。…. 沒有嘗試就不會有失敗,沒有失敗就不會有恥辱。所以,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自尊,完全仰賴我們決定成為甚麼樣的人以及做甚麼樣的事,也就是說,由˙我們的實際狀況相對於我們自認擁有的潛力所得到的比率而定。因此,自尊=成功/追求目標。
Thumbnail
 艾倫。狄波頓 P57 何謂成功以及甚麼是失敗,端看我們設定的目標而定。…. 沒有嘗試就不會有失敗,沒有失敗就不會有恥辱。所以,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自尊,完全仰賴我們決定成為甚麼樣的人以及做甚麼樣的事,也就是說,由˙我們的實際狀況相對於我們自認擁有的潛力所得到的比率而定。因此,自尊=成功/追求目標。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或許還是喜歡對「成功」歌功頌德並貼上標籤,習慣從旁觀者的角度熱心地下著看似正確的指導棋,期待循著安全的路徑,卻忽略了「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擁有不同的價值與定義。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或許還是喜歡對「成功」歌功頌德並貼上標籤,習慣從旁觀者的角度熱心地下著看似正確的指導棋,期待循著安全的路徑,卻忽略了「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擁有不同的價值與定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