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法律系學生如何抉擇未來方向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二周前接受母校的訪談,訪談最後一個問題問到給學弟妹的建議,我後來一直在想,如果學弟妹有明確目標,應該不用我給建議,需要給建議的,應該是對未來沒有方向的學弟,這讓我想到之前回覆網友的一封信。
網友來信寫到:P律師您好,抱歉打擾您了。有些問題想要聽聽您的意見,如果有耽誤到您的時間真的很抱歉...我去年2月研究所落榜後...6月法學院畢業以後也沒有投入國考,而是從事國貿工作至今半年有餘。回去考試的聲音最近開始在腦裡迴盪,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身邊的朋友很多都上榜了,如今工作的薪資及升遷也很不盡理想,對於職業前景也一直沒有一個方向。想請問P律師,我應該怎麼去抉擇我未來的方向?
我當時分享如下:
一、多找學長姐聊聊
有時候要走哪幾條路,不是非得自己走過才知道。當擔憂工作前景或猶豫要不要準備國考,建議多找學長姐聊聊。可以透過了解學長姐當初的選擇與徬徨,幫助自己找到心裡的答案。
全球最大避險基金公司創辦人在原則一書曾說:「你最好了解別人在其他時間和其他地方發生過什麼事,因為如果你不這麼做,就不會知道這些事情是否會發生在你身上,如果發生了,就不知道該如何應付。」
二、可以看看書看看電影
我2014年在沒有決定報考國考前(那年原本是要創業和回桃園老家種茶),看了許多宗教、哲學與傳記,透過看書去思考反省自己,還有經由看書了解別人的人生。我之前分享過,這對我後來面對創業和考試的態度很有幫助。
此外,也可以看看電影,我十分推薦看刺激1995和扭轉奇蹟,這兩部電影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再看一次。最近Netflix有上刺激1995,我前晚再看一次,又有新的收穫。
三、試著說服自己以後才評斷
我之前在台北大學、中央大學、中原大學、真理大學等學校演講,都分享到我一度認為讀中央產經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候。
2007年在國防大學法研所修完所有學分且開始寫碩士論文,竟然放棄學位到中央產經唸研究所,當下是很開心的。但沒過多久,研究所必修產業經濟學被當,部分科目唸的很痛苦與律師落榜,而以前國防大學同學順利畢業與考上律師,我開始懷疑我當初跑到中央產經唸研究所是不是錯誤決定。
等到當兵退伍出社會工作一陣子,我才慢慢找到當初必修被當的意義,以及那段時期痛苦帶給我的幫助。
如同我每學期最後一堂課和學生分享以及在早知道就這樣準備國考一書寫到的:人生所遇是福是禍,往往必須將時間拉長才能相對客觀的評論,短則幾天長則數年。但是,因為我們的認知有限,感受往往囿於當下條件,快樂或悲傷就是建立在這樣特定的時間與空間。
想像/現實之法律系學生的未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K會員
124內容數
將繁雜難懂的法律專業知識,透過淺顯易讀的文章讓你了解問題並應用觀念,讓大家都能逐步建立正確生活法律的觀念,自然能夠選擇「趨吉避凶」的行為模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