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說不出口,但心中的小惡魔卻不斷出現:被動攻擊者的仇與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諮商室裡,昕瑀愁眉苦臉的說著...

昕瑀:我也不想這樣,可是我常常覺得心裡很憤怒、很無力,但卻沒辦法直接表達,然後我就感覺到自己隱隱約約的在抵抗些什麼....

我:比如說呢?

昕瑀:例如
「只要聽到他在說話,如果沒有提到我的名字,我就會裝作沒聽到、也不回應,氣氛僵掉也無所謂」
「做交辦事項的時候,我雖然知道他的標準是什麼,但只要他不在我旁邊,我就會故意不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反正他也不知道」
「當有人提到他的時候,我會不斷地說他壞話」

我:你真正在意的是什麼呢?

昕瑀:我不喜歡他總是自顧自地說個不停,還有他對一些事情的觀點我真的不能接受。

我:聽起來你和他相處得很辛苦,你有想過直接對他說你的感受嗎?

昕瑀:我就是說不出口,以前也不是沒講過,但就算講了對方也不會聽和改變、下次還是會一樣的做他自己想做的,而且我說了反而還會招來很多情緒性的回應,弄的我好像表達不一樣的想法就像是做了什麼傷人的事情一樣,可是生活中我就是沒辦法避開他,所以我只好忍耐。

我:原來如此,因為沒辦法直說,所以不滿就出現在另外的事情上了。

你曾經和昕瑀一樣處在相同的情境中嗎?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彙叫做「被動攻擊(passive-aggresive)」,指的是當人心生不滿後出現的回應行為並不是直接且立即的,而是以比較消極的、被動的方式來表達,就像一開始昕瑀的例子一樣,明明和對方相處時有些在意的點卻沒辦法直說、只能在背後透過做一些其他的事來發洩自己的怒氣與不滿。

如果你曾經有類似的經驗,我想願意「忍住不說」很大部分的原因是為了不想破壞關係吧。有可能因為角色差異、權力位階不平等、或是在意他人的想法,即使不滿也沒辦法表現出真實的想法和感受;也有可能因為害怕衝突、不知道怎麼處理真的講出自己的想法後可能面臨的爭吵,也有可能曾經試圖表達但結果很慘,所以最後選擇不說出來。

但表面上似乎維繫了關係的和平,實際上那些內心的憤怒卻到處流竄,當這些負面情緒沒有辦法好好地被聆聽及安頓,就出現了這些被動攻擊行為。

但對對方來說,他可能並不知道你真實的感受是什麼、究竟在不爽他什麼,他可能會感覺到你有點奇怪、似乎心情不太好、有時候可能還會覺得你有點莫名其妙,但對於你究竟因為什麼對他不滿其實摸不太清頭緒。

昕瑀問:「心理師,我該怎麼辦呢?是不是一定要做什麼改變才可以?」

對於是不是一定要做出改變,我並沒有正確答案,但我們可以先思考幾件事,「是什麼讓你願意待在原地繼續忍耐?」、「你想要的改變會是什麼樣子?」、「如果在現狀下你想要做一點點調整,那會是什麼?」以及最後「如果選擇不說,你可以怎麼自處?」

一、是什麼讓你願意待在原地繼續忍耐?

「待在原地」看起來似乎對改變無作為,但願意待在原地一定有原因,有的人可能是因為想保住飯碗、有的人可能是因為在意旁邊的人的眼光、有的人是認為這個角色就應該這樣…原因可能很多,先釐清自己做這個選擇的原因,或許能讓自己更加清楚是否需要改變。

二、你想要的改變會是什麼樣子?

其實會出現被動攻擊,很多時候是因為你#在意這段關係、或者是#在意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處境,因此自己真實的想法就被隱藏起來了,但目前這樣的「維和」政策你打算持續多久呢?長久的忍耐可能也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你想要調整,你也許可以先想想你想要的改變會是什麼樣子?想和他維持什麼樣的互動?

有可能是「面對觀念不同的時候,雙方都有機會講自己的想法和原因,然後彼此尊重」;
也有可能是「不需要有太多互動,一般的寒暄就可以了。」

當在決定說與不說的時候,很重要的一個提醒是:你可以想清楚當表達自己的想法後「你想要的是對方的認同?還是不想要每次都忍耐?」,這也會影響到你要怎麼說。

三、如果你想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正向且立場堅定地表達感受

如果你想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後彼此尊重,你可以試著「正向且立場堅定地表達感受」以及「避開對方絕對不能踩的地雷」。

例如:
「你可能不一定同意我說的,但在這件事情上我的想法是…,原因是…」
「我不是想要冒犯你,但實際上我想的是…」

上面的舉例是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不評價對方的說法,再加上避開對方的地雷更好。但你也需要有心理準備對方還是不一定聽的進去,#你可以改變的只是自己,對方會怎麼回應我們沒辦法控制,而他的接受與否以及任何的情緒反應也不代表你是不好的。

四、如果選擇不說,你可以怎麼自處?

如果最後,你發現你其實並不想要改變現狀,那也沒有關係,在很多關係中「改變」其實非常令人焦慮與恐懼,關係的拿捏並不容易,你一定也有許多的掙扎、可能也不喜歡這樣的自己,但如果這已經是多番考量下最好的狀態,那就接受關係的現況就是沒辦法令人滿意,你可以想的是當不滿的情緒再度出現的時候你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發洩或是消化,安頓自己後才能繼續在這段關係中走下去。

雖然現狀並不讓人滿意,但也不代表這就是你們關係的終點,你隨時有重新選擇的權力,最重要的是,難解的關係問題需要你保有一顆清楚明白的心,先站穩腳步不失去自己,才能知道什麼樣的決定對自己最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魏凡涓 諮商心理師的沙龍
16會員
11內容數
魏凡涓 諮商心理師的 Premium
2023/09/11
你家也有兩三歲左右的幼童嗎?是否也常被他們的各種「不要不要」、各種「秩序敏感」、「不如他意就崩潰」搞到身心俱疲呢? 我們家也是。 我與周遭的人嘗試過好多方法來試圖面對小童的情緒風暴,
Thumbnail
2023/09/11
你家也有兩三歲左右的幼童嗎?是否也常被他們的各種「不要不要」、各種「秩序敏感」、「不如他意就崩潰」搞到身心俱疲呢? 我們家也是。 我與周遭的人嘗試過好多方法來試圖面對小童的情緒風暴,
Thumbnail
2022/07/15
「媽媽熬的不是夜,是自由」,這句話在當媽後才真的體會到其中的意義呀(笑),小孩好不容易睡了,撇開陪睡到自己也跟著睡著之外,一天之中能有自己的時間大概就只剩下這種時候了,怎麼能就這樣睡著呢? 另外,當小孩出生之後,有沒有留意過,你和你的伴侶一天下來能夠好好相處的時間剩下多少呢?
Thumbnail
2022/07/15
「媽媽熬的不是夜,是自由」,這句話在當媽後才真的體會到其中的意義呀(笑),小孩好不容易睡了,撇開陪睡到自己也跟著睡著之外,一天之中能有自己的時間大概就只剩下這種時候了,怎麼能就這樣睡著呢? 另外,當小孩出生之後,有沒有留意過,你和你的伴侶一天下來能夠好好相處的時間剩下多少呢?
Thumbnail
2022/04/03
在天氣不太穩定的春季,我紛紛收到了幾個求助訊息,內容大致是在詢問身邊的人如果得了憂鬱症或是疑似憂鬱,該怎麼協助他? 我一邊敲打著鍵盤,以近幾年所學習到的憂鬱症知識與治療策略回應對方,另一方面也回想起過往那段陪伴憂鬱症友人經歷憂鬱的日子。 根據過往的經驗,我有幾個陪伴與照顧自己的方法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2/04/03
在天氣不太穩定的春季,我紛紛收到了幾個求助訊息,內容大致是在詢問身邊的人如果得了憂鬱症或是疑似憂鬱,該怎麼協助他? 我一邊敲打著鍵盤,以近幾年所學習到的憂鬱症知識與治療策略回應對方,另一方面也回想起過往那段陪伴憂鬱症友人經歷憂鬱的日子。 根據過往的經驗,我有幾個陪伴與照顧自己的方法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過類似的情境?初入職場的你,在家族聚會中很熱切地想要分享剛到工作環境的酸甜苦辣,你也很期待家人們能與你一同討論,並給予正向的回饋,但你卻聽到……   「這有什麼呀!當初我也是這樣過來的呀,有什麼好在意的。」 「拜託,這件事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我那時候就這樣做的……」
Thumbnail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遇過類似的情境?初入職場的你,在家族聚會中很熱切地想要分享剛到工作環境的酸甜苦辣,你也很期待家人們能與你一同討論,並給予正向的回饋,但你卻聽到……   「這有什麼呀!當初我也是這樣過來的呀,有什麼好在意的。」 「拜託,這件事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我那時候就這樣做的……」
Thumbnail
這幾天諮詢了幾個情感類型的案主,心中也很有感觸,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A女是我以前服務的個案,她來諮詢幾次都是在情海中浮浮沉沉,和對方的關係時而甜蜜,時而被忽略。 當被對方忽略時,她這樣描述:這種感覺真的很糟,好像我被他放生一樣,他就人間蒸發,訊息已讀不回,可能一天,兩天,或三天,然後人又突然出現,好
Thumbnail
這幾天諮詢了幾個情感類型的案主,心中也很有感觸,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A女是我以前服務的個案,她來諮詢幾次都是在情海中浮浮沉沉,和對方的關係時而甜蜜,時而被忽略。 當被對方忽略時,她這樣描述:這種感覺真的很糟,好像我被他放生一樣,他就人間蒸發,訊息已讀不回,可能一天,兩天,或三天,然後人又突然出現,好
Thumbnail
「靠!他這樣太可惡了吧!這件事情絕不能這樣放過他!」 我想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像上面這樣的經歷。你自己都能很好的處理負面情緒,但身邊的人遇到事件時,你想幫他出口氣卻頻頻被阻止。 「算了啦...遇到這種事情算我自己衰」 「所以你不追究?你就這樣任由他繼續囂張嗎?」你瞪大眼睛問。
Thumbnail
「靠!他這樣太可惡了吧!這件事情絕不能這樣放過他!」 我想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像上面這樣的經歷。你自己都能很好的處理負面情緒,但身邊的人遇到事件時,你想幫他出口氣卻頻頻被阻止。 「算了啦...遇到這種事情算我自己衰」 「所以你不追究?你就這樣任由他繼續囂張嗎?」你瞪大眼睛問。
Thumbnail
「我會這樣都是你害的」、「我的不開心都是你引起的」、「我的不安與焦慮都是你造成的」,這其實是一種我們很慣用的自我安慰手法,就像刺蝟一樣,我們用這樣帶刺的話語保護了自己,但我們也將決定情緒的開關交到了別人手上,同時更失去了自我成長的可能。
Thumbnail
「我會這樣都是你害的」、「我的不開心都是你引起的」、「我的不安與焦慮都是你造成的」,這其實是一種我們很慣用的自我安慰手法,就像刺蝟一樣,我們用這樣帶刺的話語保護了自己,但我們也將決定情緒的開關交到了別人手上,同時更失去了自我成長的可能。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4.23 作者:FAHAHA|翁順法 這篇文章要分享:當你想提供建議給正在抱怨的伴侶、好友、親人,但他卻起了很大的負面情緒反應,你應該怎麼思考與行動。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或是正好遇上這樣的困擾,歡迎你繼續往下看。
Thumbnail
撰寫日期:2022.04.23 作者:FAHAHA|翁順法 這篇文章要分享:當你想提供建議給正在抱怨的伴侶、好友、親人,但他卻起了很大的負面情緒反應,你應該怎麼思考與行動。 如果你對這個主題有興趣,或是正好遇上這樣的困擾,歡迎你繼續往下看。
Thumbnail
問:我真的沒辦法溫柔對他,我非常生氣,他真的太過分了,光明正大的去約會,還敢把我們當空氣,又不能講他,講了關係又更破裂,這樣怎麼辦? 麒麟鹿:我一直鼓勵元配要創造友好的連結,但千萬不能用壓抑的方式,然而,這在執行起來,個案常會說:我想做但我做不到。 這是很誠實的,甚至會很矛盾的問:他那麼過分,難道都
Thumbnail
問:我真的沒辦法溫柔對他,我非常生氣,他真的太過分了,光明正大的去約會,還敢把我們當空氣,又不能講他,講了關係又更破裂,這樣怎麼辦? 麒麟鹿:我一直鼓勵元配要創造友好的連結,但千萬不能用壓抑的方式,然而,這在執行起來,個案常會說:我想做但我做不到。 這是很誠實的,甚至會很矛盾的問:他那麼過分,難道都
Thumbnail
諮商室裡,昕瑀愁眉苦臉的說著... 昕瑀:我也不想這樣,可是我常常覺得心裡很憤怒、很無力,但卻沒辦法直接表達,然後我就感覺到自己隱隱約約的在抵抗些什麼.... 我:比如說呢? 昕瑀:例如 「只要聽到他在說話,如果沒有提到我的名字,我就會裝作沒聽到、也不回應,氣氛僵掉也無所謂」 「做交辦事項的時候
Thumbnail
諮商室裡,昕瑀愁眉苦臉的說著... 昕瑀:我也不想這樣,可是我常常覺得心裡很憤怒、很無力,但卻沒辦法直接表達,然後我就感覺到自己隱隱約約的在抵抗些什麼.... 我:比如說呢? 昕瑀:例如 「只要聽到他在說話,如果沒有提到我的名字,我就會裝作沒聽到、也不回應,氣氛僵掉也無所謂」 「做交辦事項的時候
Thumbnail
女孩說:我以為我的隱忍,是讓他知難而退。我討厭傷害別人,說出口就是難聽的話,也怕別人受傷。 善良的你知道嗎?沉默,也給了對方很多猜測。   人類,最容易誤解他人意思,即使說出口,還是會誤會。活著,就無法逃避關於人的問題。   我們該學的是,好好說出口,清楚表達自己的態度,勇敢讓對方理解。   抱怨
Thumbnail
女孩說:我以為我的隱忍,是讓他知難而退。我討厭傷害別人,說出口就是難聽的話,也怕別人受傷。 善良的你知道嗎?沉默,也給了對方很多猜測。   人類,最容易誤解他人意思,即使說出口,還是會誤會。活著,就無法逃避關於人的問題。   我們該學的是,好好說出口,清楚表達自己的態度,勇敢讓對方理解。   抱怨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人際現象,有某一種人,他總是找你抱怨,說東說西,說他的感受跟想法,並且會充滿了對這個外在世界的評論跟批判,可是當你要對他說關於自己生活的遭遇時,他卻立刻地畫出界線,一副不想聽的樣子,並且不給予回應,彷彿你在說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