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早睡早起心情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睡眠時間」與「情緒健康」的關係,一直是腦神經科學與精神醫學領域關注的重點之一。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夜貓子」與「輪班工作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比「早睡早起者」高了許多(即使整體睡眠時間相同)。

然而由於缺乏「量化」研究,臨床醫師們最感到困擾的疑惑是:到底要「提早多久」上床睡覺才能改善情緒?又能改善情緒到什麼「程度」?

這就是本研究要回答的問題。

本研究五月底刊登於JAMA Psychiatry,Impact factor高達17.471,是所有精神醫學相關期刊(共計155本)中排名第二高的。之所以能刊載於精神醫學權威期刊的原因是:研究對象高達84萬人,而且比對了他們的「基因資料」與「睡眠」、「情緒」之關係。

先補充說明:每個人天生的「睡眠節律」(chronotype,或翻譯為「時型」)各有不同,有早鳥型,也有夜貓型。根據研究,有超過340個與睡眠相關的基因,對我們的睡眠偏好(喜歡、習慣早睡或晚睡)影響佔比約12~42%。其他影響因素則包括生活型態、工作型態、身心健康狀況等。

結論如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1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334會員
1.0K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AI運用、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2024/04/05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2024/04/05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2024/03/31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2024/03/31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2024/03/14
三月初在Higher Education(Impact factor:5)刊出的最新研究首次明確發現:我們可以學會快樂(learn to be happy),但只有在持續練習(keep practising)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持久的好處。
Thumbnail
2024/03/14
三月初在Higher Education(Impact factor:5)刊出的最新研究首次明確發現:我們可以學會快樂(learn to be happy),但只有在持續練習(keep practising)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持久的好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一天在開車上班途中,沒頭沒腦的聽到一小段廣播中的採訪,不知誰說的,但是印象很深刻:「晚上躺上床睡覺,假如不到五分鐘就睡著,表示你也許是睡眠不足。」 奇怪!那我真的一輩子都睡眠不足了,至少從有記憶以來,躺在床上超過五分鐘才睡著的次數,幾乎幾個手指頭就數完了。 不過以前真的都很晚睡,每天半夜一、兩點以
Thumbnail
有一天在開車上班途中,沒頭沒腦的聽到一小段廣播中的採訪,不知誰說的,但是印象很深刻:「晚上躺上床睡覺,假如不到五分鐘就睡著,表示你也許是睡眠不足。」 奇怪!那我真的一輩子都睡眠不足了,至少從有記憶以來,躺在床上超過五分鐘才睡著的次數,幾乎幾個手指頭就數完了。 不過以前真的都很晚睡,每天半夜一、兩點以
Thumbnail
其實之所以會翻閱這本書籍,也是我從曾經的學習相關知識和實踐當中,遇到了一些不了解的問題與瓶頸。 也很感謝這本書的作者替我們整理了這麼詳細的知識, 從中,我也得到了解答 我心裡充滿感謝
Thumbnail
其實之所以會翻閱這本書籍,也是我從曾經的學習相關知識和實踐當中,遇到了一些不了解的問題與瓶頸。 也很感謝這本書的作者替我們整理了這麼詳細的知識, 從中,我也得到了解答 我心裡充滿感謝
Thumbnail
早安!!當手機鬧鐘響起時,你伸手關掉鬧鐘,感覺身體好重還不太想起床,既然都拿手機了,那就順便滑一下手機吧!查看社群媒體跟line的各項通知,發現今天的待辦事項開始讓你頭昏腦脹⋯⋯ 歡迎來到新的一天,你睡得好嗎?你有睡飽嗎? 睡眠不足好像成了現代人的通病,問題來了,你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獲的充足的睡眠呢
Thumbnail
早安!!當手機鬧鐘響起時,你伸手關掉鬧鐘,感覺身體好重還不太想起床,既然都拿手機了,那就順便滑一下手機吧!查看社群媒體跟line的各項通知,發現今天的待辦事項開始讓你頭昏腦脹⋯⋯ 歡迎來到新的一天,你睡得好嗎?你有睡飽嗎? 睡眠不足好像成了現代人的通病,問題來了,你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獲的充足的睡眠呢
Thumbnail
一個契機下,變得早睡早起 我是典型的夜貓,每天晚上不刷手機或追劇到凌晨,總不甘心。這也導致隔天常常睡過頭,以及口乾舌燥、胃口不振、精神不濟。 卻有個意外的原因,導致我早睡......
Thumbnail
一個契機下,變得早睡早起 我是典型的夜貓,每天晚上不刷手機或追劇到凌晨,總不甘心。這也導致隔天常常睡過頭,以及口乾舌燥、胃口不振、精神不濟。 卻有個意外的原因,導致我早睡......
Thumbnail
訂閱我每週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某位在韓國大學的科研人員在《睡眠醫學》期刊上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博士在週末休息的時候,睡懶覺可降低存在抑鬱症的風險。 科學家為了研究人類的睡眠問題公開向社會臨時招聘了約5500名在工作日晚上睡覺有失眠嚴重問題的志願者,根據他們研究的條件和要求,對他們進行長時間的跟蹤記
Thumbnail
訂閱我每週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某位在韓國大學的科研人員在《睡眠醫學》期刊上發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博士在週末休息的時候,睡懶覺可降低存在抑鬱症的風險。 科學家為了研究人類的睡眠問題公開向社會臨時招聘了約5500名在工作日晚上睡覺有失眠嚴重問題的志願者,根據他們研究的條件和要求,對他們進行長時間的跟蹤記
Thumbnail
這本《為什麼要睡覺》,是比爾蓋茲在2019年的年度選書,改變睡眠習慣,盡力睡個好覺,其實真的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但對於我們的生活、健康、工作甚至安全,都息息相關。以下整理五點,我覺得更深入了解「睡覺」時的我們到底在幹麻,甚至有些還顛覆我原本的一些印象。
Thumbnail
這本《為什麼要睡覺》,是比爾蓋茲在2019年的年度選書,改變睡眠習慣,盡力睡個好覺,其實真的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但對於我們的生活、健康、工作甚至安全,都息息相關。以下整理五點,我覺得更深入了解「睡覺」時的我們到底在幹麻,甚至有些還顛覆我原本的一些印象。
Thumbnail
# 52《為什麼要睡覺?》(上):影響睡眠的關鍵因素、睡眠中發生了哪些事?這本《為什麼要睡覺?》清晰地寫了睡眠的成因、週期、影響、疾病等等,是本值得推薦的科普書籍,架構清晰、翻譯順暢,沒有過硬的科普知識,而是帶你從科學家們的實驗探究過程了解睡眠的各種發現。今天我們先來聊聊睡眠的成因與週期吧!
Thumbnail
# 52《為什麼要睡覺?》(上):影響睡眠的關鍵因素、睡眠中發生了哪些事?這本《為什麼要睡覺?》清晰地寫了睡眠的成因、週期、影響、疾病等等,是本值得推薦的科普書籍,架構清晰、翻譯順暢,沒有過硬的科普知識,而是帶你從科學家們的實驗探究過程了解睡眠的各種發現。今天我們先來聊聊睡眠的成因與週期吧!
Thumbnail
「睡眠時間」與「情緒健康」的關係,一直是腦神經科學與精神醫學領域關注的重點之一。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夜貓子」與「輪班工作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比「早睡早起者」高了許多(即使整體睡眠時間相同)。 然而由於缺乏「量化」研究,臨床醫師們最感到困擾的疑惑是:到底要「提早多久」上床睡覺才能改善情緒?
Thumbnail
「睡眠時間」與「情緒健康」的關係,一直是腦神經科學與精神醫學領域關注的重點之一。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夜貓子」與「輪班工作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比「早睡早起者」高了許多(即使整體睡眠時間相同)。 然而由於缺乏「量化」研究,臨床醫師們最感到困擾的疑惑是:到底要「提早多久」上床睡覺才能改善情緒?
Thumbnail
很多人會以犧牲睡眠來延長工作或玩樂的時間,這麼做會讓精力水平大起大落,無法保持穩定的生產力。而除了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睡得好也很重要。 想要一夜好眠,房間裡的溫度很重要,要不會讓人冷倒發抖或熱到流汗。美國睡眠醫療會對於睡眠環境的建議是「把臥室想像成一座山洞涼爽、安靜、黑暗。」
Thumbnail
很多人會以犧牲睡眠來延長工作或玩樂的時間,這麼做會讓精力水平大起大落,無法保持穩定的生產力。而除了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睡得好也很重要。 想要一夜好眠,房間裡的溫度很重要,要不會讓人冷倒發抖或熱到流汗。美國睡眠醫療會對於睡眠環境的建議是「把臥室想像成一座山洞涼爽、安靜、黑暗。」
Thumbnail
早睡早起是非常好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在清晨六七點鐘起床已經是比較早的了,是很好的習慣。但是會有一部分人在每天淩晨三四點鐘就會清醒過來,並且這部分人通常都不會很在意,覺得只是晚上起個夜,沒什麽的。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這個時間對於正常的人體生物鐘來說太早了,很有可能是特殊因素的影響。 有哪些因素可以導
Thumbnail
早睡早起是非常好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在清晨六七點鐘起床已經是比較早的了,是很好的習慣。但是會有一部分人在每天淩晨三四點鐘就會清醒過來,並且這部分人通常都不會很在意,覺得只是晚上起個夜,沒什麽的。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這個時間對於正常的人體生物鐘來說太早了,很有可能是特殊因素的影響。 有哪些因素可以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