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立國之本,它是給予人們基礎知識,進而培養對社會有貢獻人才的基本方法。一個國家能否有足夠的競爭力,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人民的知識水平和素養,因此教育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教育可以分為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和高等教育,每一個階段學習目標和遭遇的挑戰都不相同。身為一個同樣在東方,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孩子,其實一樣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國式的教育模式: 注重考試排名,過度填鴨背誦。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成龍成鳳,不要輸在起跑點,因此我們從小就被送到了補習班和各式才藝班,寫著推積如山的考卷和學習各種才藝。而自從小學開始,所有的中國孩子心中總是有著一塊沉重無比的大石頭,那就是高考。心中有一個目標,理想去努力固然是好事,但若把讀書的目標都定義為考取高分,爭取排名和擠進名校,那也許就扭曲了學習的意義和快樂了。
小時候的我,總以為教育和學習不應該只是機械化的練習各種考題和熟悉各種解題方式,那樣的學習並沒有發揮教育應有的啟發和引導作用。相反的,它反而扼殺了孩子最珍貴的想像力跟好奇心!富蘭克林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任何事情,若沒有內在那一股熱情支撐,是很難成功的。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每一年都有數百萬的高中生要參加高考,學生的學生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高等教育的意義更是深遠,它不僅只是提供知識,它更是培養學生擁有獨立思考和人格的最重要階段。任何國力強大的國家,都擁有一流的高等教育,就像美國擁有為數眾多的世界一流大學,吸引世界各地人才流入,為其注入源源不絕的創意和人才。親身到過美國史丹佛大學上課和北京交換後,我發覺中國式教育的彈性和方式還有改進的空間。中國學生非常刻苦,很多在早晨往往就到圖書館自習,在走廊背誦英文處處可見,但從小就非常努力的中國學生為何到大學畢業以後反而沒有西方學生快樂,比較迷惘,甚至也沒有比較成功呢?
中國著名學者錢學森曾有發人省思的一問:為何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從古至今有名的科學家和和學者大多來自西方,可見教育環境和方式的確有差別。中國式教育花了太多的時間在記憶,背誦和應試,而相對沒有時間讓學生去探索,思考和創造,沒有了創造力,國家的進步就會趨緩。而當我們花太多時間在準備各項科目考試的時候,卻沒有時間深入探索每一門學科背後的內涵,也缺乏對自我的認識,這也導致了學生對學習和目標的茫然。
在台灣,教育也面臨了很大的挑戰。由於受到少子化的影響,未來各個學校收到的學生將會大幅遞減,而同樣的,台灣的教育方式和模式也需要大幅度的調整。未來的職場標準是多元化的,而人的一生也將面臨數次的生涯轉換,教育的心態和目標不應該再單一化。教育應該是快樂的,應該是深具意義的工作,而身為一個在台灣長大的東方孩子,我真心的希望東方的教育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