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這句話從來不是指向浪費和縱樂,而是最具體的珍惜與踏實。
沒有一個人的生命可以切割,在連續不斷的旅程中,下一秒的自己不比這一秒的自己重要,十年後已然事業有成的自己也不比十年前仍在奮力拚搏的自己珍貴。除非能夠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否則未來的你豈有資格要求現在的你為他犧牲?現在的你消失,未來的你無論如何嘗試補償,受益人都不會是現在的你。
當然,如果現在的你和未來的你目標一致,一步一步積累出需要時間淬煉才能實現的成果,現在的你所付出的,便不是犧牲,更無需論及補償。
為什麼這麼說?只要有一點點機率概念的人都知道,世上沒有「絕對」,連真空都有爭議,因此,你只能滿足你能辦到的所有變項,然後接受結果。失敗的機率再低,也不可能為零,一旦發生,接受它就變成你的義務。
這不是宿命論,這是最簡單的機率。正因為機率的存在,人只能學會做出高勝算的決策,讓自己得到較高的勝率,但不能奢望立於不敗之地。
懂得這個道理之後,把過程看得比結果更重要就會容易一些。因此,當未來的你和現在的你有相同目標,進入過程,就是最珍貴的事,你已經做出符合高勝算的決策,應該為自己開心。如果這個過程你感受到源源不斷的痛苦,或者你該捫心自問,現在的你和未來的你,目標真的一致嗎?
剛結束的東京奧運,止步於十六強賽的王冠閎遜於奪下金牌的郭婞淳嗎?當然不是,好的運動員從來都能夠享受認真練習的過程,活在當下,為自己做出最高勝算的決策。結果,就只是結果。
累和苦是不同的,累可以找出一些客觀的評估準則,苦不苦則只有自己知道。再累都可能感到開心,但苦就只是苦。苦不可能轉換為樂,只能放下、只能摒棄。當你遇苦卻不尋思改變,便是自行選擇了苦,便是犧牲當下,做出這樣沒有勝算的決策,如何可能離苦得樂?
好好珍惜每一個當下的自己吧。不要怨懟過去的自己,他當時只能做出對自己的好的決定,沒有為現在的你積累出想要的資本,那表示當時的你和現在的你目標並不一致。但當時的你,終究不欠現在的你,不是嗎?你唯一需要的,是從現在開始,學會總是做出高勝算的決策,更別忘了學會接受做出高勝算決策之後不夠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