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梅根會客室|You Jump, I Do No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管好你自己

最近大陸的一個脫口秀節目中的段子,引起了很大的討論及迴響,原因是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那天晚上我看見一個女孩,發了一張P過的照片,
我給她點了個讚,然後給她發消息,
我說其實我覺得,你不P圖也很好看,自信一點
不要活在別人對你的期待裡,
我感覺話明顯觸動到了她,
因為微信上面一直顯示輸入中,
然後她回我

管好你自己!」

我在大笑之餘,思考著為什麼大家這麼有共鳴呢?因為大家在生活中受到太多人「關心的指點」了。「管好你自己」是心中那句想說但說不出口的話。

沒有什麼「應該的樣子」

在職涯規劃諮詢中,常聽到來訪者受到身邊親友們「關心的指點」,讓他們不斷的在「想要」及「應該」中間產生矛盾困惑。回想從小到大,身邊不乏很多「智者」來「指點」他們認為「正確的價值觀」,告訴我們什麼才是「應該的樣子」:應該要有高薪大公司背景才是好工作,應該要結婚生小孩,應該要買房,應該要賺多少錢才算混的好⋯⋯。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一個「想成為的自己」,對於成功的定義也因人而異,只有你才能決定對於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怎樣才能對自己的成功及價值觀感到滿意,而不是跟著智者們的「指點」去追尋他們認為「應該的樣子」。

不是「躺平」,而是「躺拼」

「你應該跳出舒適圈,去⋯⋯」是在這些指點良言中的金句,不斷在各類心靈雞湯及成功激勵的文章中出現,似乎只要「跳出舒適圈」,就有一切美好光明未來在等著你。我個人認為,不是叫你不要跳出舒適圈,躺平就好,而是要去選擇能讓自己舒服的方式去努力,以達到最好的效果,不要盲目的跨出舒適圈。與其狼狽的碌碌無為,不如「躺拼」,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去拼搏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

最後,思考一下:你「想成為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136內容數
追夢人生/自在未來。左腦人資職涯發展/右腦藝術療癒。以射手座熱愛人生為信念,以專業為工具,幫助他人追尋自己的人生價值。我深信,追尋美好的人生 Never too lat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和”有沒有用”這個詞在打交道。習慣以”有用””沒有用”來做對待人事物的判斷。在工作上,如果無法立刻產出成果,或是眼下看不到短期利益,就是”沒有用”。在實用主義當道之下,人生難道只有一種選擇嗎?
很多大陸商業趨勢文章都在火熱的討論:敏捷時代(Agile Age),而我們正在進入這個新時代。那麼,是什麼造成了這個時代?而又有什麼時代特徵呢? 這對你有什麼影響?如果無法適時的轉型,就容易被淘汰!
最近大陸很火的兩個名詞:內卷和躺平。這兩個名詞代表了現代人的生活處境,更多人在熱烈討論:躺平好?還是奮鬥好?
小時候你是不是這樣想:我想快快長大,長大以後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這個願望其實很實際,成年了本來就自然擁有自主權,可以自己安排做什麼,出門不用跟爸媽報告要去哪?想要讓自己的生活過成什麼模樣,自己可以規劃,聽起來挺棒的,人生不就應該是這樣嗎?  成年後的我們,隨著年紀增長,反倒越來越難「做自己」
有位遇到工作困境來訪者的提問,讓我印象深刻:老師,我一定要有目標嗎?我不能就這樣平凡過一生嗎?這讓我想起我曾和一個員工做離職面談的對話:「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問我離職以後要做什麼?難道沒有目標也不行嗎?我就只想要這樣過日子就好!」我不禁思考:難道成功人生只有一個標準嗎?我可不可以是個普通又快樂的人呢?
最近遇到幾個職涯諮詢個案有類似的背景:優秀的畢業學校,漂亮的大公司工作經歷,也有創業的經驗,現在要回到職場卻遭遇年齡及各方面的限制一直找不到工作,灰心沮喪焦慮的神情不斷表現在諮詢言談之中。這麼優秀的人才,應該是順風順水,不怕找不到工作才是。事實上,並非如此。 
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和”有沒有用”這個詞在打交道。習慣以”有用””沒有用”來做對待人事物的判斷。在工作上,如果無法立刻產出成果,或是眼下看不到短期利益,就是”沒有用”。在實用主義當道之下,人生難道只有一種選擇嗎?
很多大陸商業趨勢文章都在火熱的討論:敏捷時代(Agile Age),而我們正在進入這個新時代。那麼,是什麼造成了這個時代?而又有什麼時代特徵呢? 這對你有什麼影響?如果無法適時的轉型,就容易被淘汰!
最近大陸很火的兩個名詞:內卷和躺平。這兩個名詞代表了現代人的生活處境,更多人在熱烈討論:躺平好?還是奮鬥好?
小時候你是不是這樣想:我想快快長大,長大以後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這個願望其實很實際,成年了本來就自然擁有自主權,可以自己安排做什麼,出門不用跟爸媽報告要去哪?想要讓自己的生活過成什麼模樣,自己可以規劃,聽起來挺棒的,人生不就應該是這樣嗎?  成年後的我們,隨著年紀增長,反倒越來越難「做自己」
有位遇到工作困境來訪者的提問,讓我印象深刻:老師,我一定要有目標嗎?我不能就這樣平凡過一生嗎?這讓我想起我曾和一個員工做離職面談的對話:「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問我離職以後要做什麼?難道沒有目標也不行嗎?我就只想要這樣過日子就好!」我不禁思考:難道成功人生只有一個標準嗎?我可不可以是個普通又快樂的人呢?
最近遇到幾個職涯諮詢個案有類似的背景:優秀的畢業學校,漂亮的大公司工作經歷,也有創業的經驗,現在要回到職場卻遭遇年齡及各方面的限制一直找不到工作,灰心沮喪焦慮的神情不斷表現在諮詢言談之中。這麼優秀的人才,應該是順風順水,不怕找不到工作才是。事實上,並非如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獲得幸福倘若必須依循社會所傳承下來的價值觀,那這樣的幸福是屬於我的,還是只是世人眼光應有的模樣? 我意識到社會給的框架何其荒謬。認真讀書、上好學校、找個好工作、交個好對象、結婚育兒有房有車,於是你就會幸福,退休然後過完快樂的人生。 也許走上這個路徑能不那麼迷惘,但這何嘗不是一條失去自我的道路?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做自己」,對我來說是一直都是很抽象的一件事,從一個線性的思考突然轉變成開放性的層面,當然,應該每個人都喜歡做自己,不用去承受那些會影響自己意願的事,不用去強顏歡笑去面對自己不認可的事。 「不為五斗米折腰,因為我靠腰吃飯。」
我最喜歡聽到的一句話是,周遭的人說:你不要管了! 天生就會主動去注意認識的人的一些事。比如說有人想去投資某家公司時,我會很自然的去收集那家公司的資料,並在腦海裡經過無數次的沙盤推演。當朋友再次提到要投資時,我會點一下要注意它的庫存或應收帳款的公司是不是倒閉了?我當然不想干涉他的決定,我只是不想去說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自己的想法和期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期望,但不應該被他們所束縛。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獨立思考,並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原則去行事。同時尊重別人的意見很重要,但也要有勇氣堅持自己的堅持,即使他們可能與主流觀點不同。生活就是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不要被別人對你的期望所限制。 真實地活出自我 關
每個人都應該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而不是拿別人的模板死搬硬套在自己身上,即時外人再看好,穿不合腳的鞋,受苦的只有自己。你/妳要過別人想要的生活?還是過讓自己舒心的日子呢? 以前我不懂,直到渾渾噩噩著活到一把年紀後,才稍稍醒悟了。以前我自然而然地用他人的期望和成功定義套在自己身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生活幸福的關鍵就在於,減少那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專注努力增強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聽到別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想,甚至試圖為我們定義身份。但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自我否定,也不要自我設限。
Thumbnail
你可以很做自己,但不要誤會自己。 這一篇極有可能說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今天想從兩個面向聊聊「做自己」,一個是原廠設定的自己,一個是社會下的自己。 從牙牙學語開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怎麼表達,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影響,這個是我相信的。我的小時候,在民國70年代裡,通用的孩童教育大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獲得幸福倘若必須依循社會所傳承下來的價值觀,那這樣的幸福是屬於我的,還是只是世人眼光應有的模樣? 我意識到社會給的框架何其荒謬。認真讀書、上好學校、找個好工作、交個好對象、結婚育兒有房有車,於是你就會幸福,退休然後過完快樂的人生。 也許走上這個路徑能不那麼迷惘,但這何嘗不是一條失去自我的道路?
Thumbnail
每個人公開分享的想法與意見都是寶貴的,我們可以從每個人的想法與做法上學習到很多,但不要讓你自己成為一個按照他人標準答案生活的人,不要害怕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自己做決定、不要害怕自己做的決定不是最好的。
Thumbnail
「做自己」,對我來說是一直都是很抽象的一件事,從一個線性的思考突然轉變成開放性的層面,當然,應該每個人都喜歡做自己,不用去承受那些會影響自己意願的事,不用去強顏歡笑去面對自己不認可的事。 「不為五斗米折腰,因為我靠腰吃飯。」
我最喜歡聽到的一句話是,周遭的人說:你不要管了! 天生就會主動去注意認識的人的一些事。比如說有人想去投資某家公司時,我會很自然的去收集那家公司的資料,並在腦海裡經過無數次的沙盤推演。當朋友再次提到要投資時,我會點一下要注意它的庫存或應收帳款的公司是不是倒閉了?我當然不想干涉他的決定,我只是不想去說
Thumbnail
《女孩別再道歉了》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建國皇帝寫的歷史書。很多吹捧自己有多棒、妳應該要怎麼樣做,很諷刺,她主軸是希望女孩不要被世俗眼光枷鎖,但她從書名就先排它,把女生獨立出來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公平應該是不分男女,女孩有焦慮,憑什麼男孩不會有?!
Thumbnail
自己的想法和期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期望,但不應該被他們所束縛。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獨立思考,並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原則去行事。同時尊重別人的意見很重要,但也要有勇氣堅持自己的堅持,即使他們可能與主流觀點不同。生活就是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不要被別人對你的期望所限制。 真實地活出自我 關
每個人都應該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而不是拿別人的模板死搬硬套在自己身上,即時外人再看好,穿不合腳的鞋,受苦的只有自己。你/妳要過別人想要的生活?還是過讓自己舒心的日子呢? 以前我不懂,直到渾渾噩噩著活到一把年紀後,才稍稍醒悟了。以前我自然而然地用他人的期望和成功定義套在自己身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生活幸福的關鍵就在於,減少那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專注努力增強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聽到別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想,甚至試圖為我們定義身份。但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自我否定,也不要自我設限。
Thumbnail
你可以很做自己,但不要誤會自己。 這一篇極有可能說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今天想從兩個面向聊聊「做自己」,一個是原廠設定的自己,一個是社會下的自己。 從牙牙學語開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怎麼表達,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影響,這個是我相信的。我的小時候,在民國70年代裡,通用的孩童教育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