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愛照顧人嗎?讓我來和大家談談親職化這件事:被逼迫長大的小大人。

2021/09/0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許久沒到圖書館看書的我,今天到圖書館借了書,發現多了好多關於童年創傷、內在小孩的書籍,而看到這些關鍵字,我的大腦不禁也湧進了之前病患問我「每個人都會有個內在小孩嗎?」內在小孩曾經是紅極一時的說詞,幾乎許多專業與非專業都在談及內在小孩這件事,但談及內在小孩,我更關心的事是在我剛踏進心理領域初期就非常感興趣的一個現象:親職化。
親職化我常常會用一個現象來比喻,而病患們便會秒懂這是怎樣的一個現象。就是一個小孩在做一個大人會做的事情,而這件事本由該大人做,卻變成一個孩子做的事情。
這是一個親職任務反轉的情形,應該照顧人的大人變成了一個失職、失功能的父母,而孩子卻成為了父母的角色,擔起了父母的親職任務,就像做家事、煮飯菜、照顧弟妹,甚至在小小年紀就可能成為家裡的經濟支柱。這在我看來都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而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後,還會有個非常顯著的特質,叫做「照顧者特質」。親職化的小孩在長大後,小時候可以常常擔任老師的小老師、小幫手,大家的便利貼,而在長大後也會習慣於熱心助人,但這是個不由自主的特質。但是,奇怪的是熱於助人的他們,卻都不會接受別人的幫忙,而當自己有難時,也會期望自己可以解決而不請人幫忙。
讀到這,你是不是開始覺得自己好像就是這麼一回事?你或許會開始想為何喜愛幫助別人的我,卻總不愛麻煩別人、請別人幫忙我這件事。我深刻體會這種感覺,因為我也是一位親職化的孩子成長的大人,而在自身感受以及學術文獻整理後,我整理出了一個結論,因著小時候的這些經驗,我們無法去相信我們的父母「有辦法幫我」這件事,進而從父母發展到身邊的所有人,所以發展出了「我只能靠我自己」的超人信念。
而這一切都源自於一次次地失望而形成的「不信任」,讓我們不會想去找人幫忙我們,因為我們不相信別人幫的了我們,同樣地,會幫助別人也存在著兩個層面: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知道找不到幫助的困難,我們同理了,而想要幫忙;另一方面,我們也覺得對方做不到,需要我們去完成這件事才行。
許多研究學者都提出了親職化孩子有非常強烈的「不公平感」,在國外對於不同種族如黑人與白人的研究,各個年齡族群的研究;國內的研究也皆顯示了這些情形,另外很特別且一致的研究結果是通常也和出生序、性別有很大的相關。
每次當我揭露了這個研究結果後,病患總會給我一個「啊哈」的反應。親職化通常發生在出生序較前面,如老大、老二,而性別為女性的人身上。這當然也和社會、文化有所關聯,出生序本來就會影響我們的個人特質,更不用說以關係取向為人際關係的女性,所以這一切事實上都是有跡可循的。
「親職化的我該怎麼辦?」
「這是一個現象,而非一個問題。」這常常是我的回答,親職化不好也不壞,更沒有對錯。學者發現美國在工業時期發達時出現了一堆這樣的孩子,而在台灣開始蓬勃發展時更是如此,當今社會雙薪家庭,若是需要工作辛苦才能維持家計的家庭更是如此。
不需要怪罪你的父母剝奪了你的童年,逼迫你成長成現在的樣子。其實看看現在的你,不也挺好的嗎?而當我們知道問題的本身時,我們就會知道該怎麼做。這是我常常告訴病患的「有覺察就會有改變」,真的不用迫切渴望得到一個SOP的解答。
我會想建議你可以做的事有以下:
偶爾試著讓別人幫你一次呢?可以不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是一件很容易完成的事,例如順手的請同事幫你印一份文件,帶杯咖啡;詢問父母能否幫你帶一下孩子;請伴侶能否幫忙自己載個東西?
然而不是要你很憤世的開始什麼事都要別人幫你,這會變成別人口中的「巨嬰」。
我期望你做的都是希望你能開始學習「信任」這件事,有沒有想過當身邊的人幫忙你後,你們之間的關係變化,「請人幫忙」是一種正向關係的體現,因為你們一定有某種程度的關係,才會有辦法進行「幫忙」這件事。
而在逐漸逐漸的「互惠」過程中,你也能開始慢慢建立對人的信任。對人保持高度質疑、警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若是這個世界只有你一個人豈不是太辛苦、太累又太孤單了呢?
就好像「過敏」這個生理反應一樣,這是「過度反應」的體現,而你的親職化也是需要慢慢適應的,就在一步一步的開始適應後,你不會在難過許多重擔都由你承擔,不會在沈浸在不公平感的裡面。
你已不再是那個需要承擔大人責任的孩子了,你是個有能力給自己快樂的大人了。
這裡是裕禾診療室,歡迎與我討論你的心裡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9會員
34內容數
戴裕宸諮商心理師,諮心證字第5883號。裕禾診療室創辦人,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節目主持人,著有繪本、小說、專書。曾在身心科/大學/國中/小學工作的男孩,與你分享生命中點點的心理事。合作邀約或來信提問[email protected]信箱。歡迎關注IG、粉絲專頁請搜尋裕禾診療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