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你很愛照顧人嗎?讓我來和大家談談親職化這件事:被逼迫長大的小大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許久沒到圖書館看書的我,今天到圖書館借了書,發現多了好多關於童年創傷、內在小孩的書籍,而看到這些關鍵字,我的大腦不禁也湧進了之前病患問我「每個人都會有個內在小孩嗎?」內在小孩曾經是紅極一時的說詞,幾乎許多專業與非專業都在談及內在小孩這件事,但談及內在小孩,我更關心的事是在我剛踏進心理領域初期就非常感興趣的一個現象:親職化。

親職化我常常會用一個現象來比喻,而病患們便會秒懂這是怎樣的一個現象。就是一個小孩在做一個大人會做的事情,而這件事本由該大人做,卻變成一個孩子做的事情。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7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裕禾心理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裕禾診療室
42會員
33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與你分享生命中點點的心理事。
裕禾診療室的其他內容
2024/07/12
這是一篇關於一位專任輔導教師告別學生的文章,充滿感動和情感。文章談到過渡性客體、依附關係、遊戲治療學派以及學生成長的故事,讓人感到溫暖與心動。
Thumbnail
2024/07/12
這是一篇關於一位專任輔導教師告別學生的文章,充滿感動和情感。文章談到過渡性客體、依附關係、遊戲治療學派以及學生成長的故事,讓人感到溫暖與心動。
Thumbnail
2024/06/13
如何面對泛自閉症的孩子,需要耐心及體諒,並給予孩子適當的協助與策略。這篇文章探討泛自閉症孩子的特質及如何進行幫助,包括應對固執、情緒問題等。透過定期預告與行為塑造的方式,逐步幫助孩子增進溝通、情緒處理等能力。文章最後呼籲大家不要忽略孩子潛在的優點,並在過程中給予肯定與鼓勵。
Thumbnail
2024/06/13
如何面對泛自閉症的孩子,需要耐心及體諒,並給予孩子適當的協助與策略。這篇文章探討泛自閉症孩子的特質及如何進行幫助,包括應對固執、情緒問題等。透過定期預告與行為塑造的方式,逐步幫助孩子增進溝通、情緒處理等能力。文章最後呼籲大家不要忽略孩子潛在的優點,並在過程中給予肯定與鼓勵。
Thumbnail
2024/03/17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5集之內容。 冒牌者效應會把自己的良好成就歸因於運氣,認為自己是個德不配位、騙子,就算真的有很客觀的事實證明,還是會不斷貶低自己,擔心自己被發現或看穿,因此就會經常時刻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
Thumbnail
2024/03/17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5集之內容。 冒牌者效應會把自己的良好成就歸因於運氣,認為自己是個德不配位、騙子,就算真的有很客觀的事實證明,還是會不斷貶低自己,擔心自己被發現或看穿,因此就會經常時刻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小L的案例探討了青少年「親職化」現象,說明孩子在家庭中扮演不符合年齡發展的角色,承擔照顧者責任可能造成的影響。文章解釋了親職化的定義、類型及關鍵影響因素,並以研究佐證說明其對孩子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同時點出成熟懂事需符合年齡發展階段的限制,並非全然正面。
Thumbnail
小L的案例探討了青少年「親職化」現象,說明孩子在家庭中扮演不符合年齡發展的角色,承擔照顧者責任可能造成的影響。文章解釋了親職化的定義、類型及關鍵影響因素,並以研究佐證說明其對孩子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同時點出成熟懂事需符合年齡發展階段的限制,並非全然正面。
Thumbnail
「成年」是代表可以為自己負責了。 「成熟」是能在完成自己的事之餘,對周遭多一分同情理解與擔待。
Thumbnail
「成年」是代表可以為自己負責了。 「成熟」是能在完成自己的事之餘,對周遭多一分同情理解與擔待。
Thumbnail
「只能靠自己」,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長出的信念。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或困難,都自己一肩扛下。不信任任何人,更不知道如何對外求助。直到身心都出了狀況,他們都還是會責怪自己,怪自己沒能力、不夠好。當我問她:「你心疼你自己嗎?」她回答說:「我不知道怎麼心疼自己?」從來都沒有人心疼過她,怎麼能夠要求她學會心疼
Thumbnail
「只能靠自己」,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長出的信念。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問題或困難,都自己一肩扛下。不信任任何人,更不知道如何對外求助。直到身心都出了狀況,他們都還是會責怪自己,怪自己沒能力、不夠好。當我問她:「你心疼你自己嗎?」她回答說:「我不知道怎麼心疼自己?」從來都沒有人心疼過她,怎麼能夠要求她學會心疼
Thumbnail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三步驟幫助我們探索與覺察: 狀態:追蹤身心狀態。關注此刻情緒與身體感覺..... 看見:看見感受(覺)。看見情緒感受與身體感覺,並表達出來,再回頭看看感覺。 改變:情緒或身體感覺出現變化。變化的發生是自由釋放,能被自己允許的過程。給予自己多一點耐心與等待,觀察身體或情緒的變化。
Thumbnail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三步驟幫助我們探索與覺察: 狀態:追蹤身心狀態。關注此刻情緒與身體感覺..... 看見:看見感受(覺)。看見情緒感受與身體感覺,並表達出來,再回頭看看感覺。 改變:情緒或身體感覺出現變化。變化的發生是自由釋放,能被自己允許的過程。給予自己多一點耐心與等待,觀察身體或情緒的變化。
Thumbnail
從小我就在照顧周遭的人。 那種照顧不是一般的定義,而是我總是在接收現場所有的能量,並且試圖平衡現場的狀況。我不會一定要去做什麼角色,而是總是去填補那個缺乏的角色。 需要有人說真話時我會變成說真話的角色,需要有人破壞和諧假象的時候我會變成那個人。要有人當和事佬的時候我就會變成那個和事佬,要有人帶氣氛我
Thumbnail
從小我就在照顧周遭的人。 那種照顧不是一般的定義,而是我總是在接收現場所有的能量,並且試圖平衡現場的狀況。我不會一定要去做什麼角色,而是總是去填補那個缺乏的角色。 需要有人說真話時我會變成說真話的角色,需要有人破壞和諧假象的時候我會變成那個人。要有人當和事佬的時候我就會變成那個和事佬,要有人帶氣氛我
Thumbnail
─有感前言 小時候我是寄養在親戚家,成長環境屬於問題極為嚴重的壓抑型傳統家庭,從小被灌輸「囡仔人有耳無喙」,導致長大很多心裡真正的想法無法正確表達,甚至不敢對長輩、上司表達自己的意見。由於從小父母離異,爸媽對我來說就只是個尊稱,還記得小時候,最愛爸媽過節時來看我,因為我就有好吃的糖和新衣服穿。
Thumbnail
─有感前言 小時候我是寄養在親戚家,成長環境屬於問題極為嚴重的壓抑型傳統家庭,從小被灌輸「囡仔人有耳無喙」,導致長大很多心裡真正的想法無法正確表達,甚至不敢對長輩、上司表達自己的意見。由於從小父母離異,爸媽對我來說就只是個尊稱,還記得小時候,最愛爸媽過節時來看我,因為我就有好吃的糖和新衣服穿。
Thumbnail
最近在讀阿建老師的<練心> 其中有一篇在談「小大人」 小大人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當大人了 也許是為了符合世界期待孩子懂事 也可能是孩子自主貼心地想為爸媽分憂解勞 孩子因而常把心思用在滿足他人的需要上 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沒錯,我小時候就是這樣! 「要幫忙照顧弟弟啊」 「要聽話」 「要懂事」 -
Thumbnail
最近在讀阿建老師的<練心> 其中有一篇在談「小大人」 小大人就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當大人了 也許是為了符合世界期待孩子懂事 也可能是孩子自主貼心地想為爸媽分憂解勞 孩子因而常把心思用在滿足他人的需要上 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沒錯,我小時候就是這樣! 「要幫忙照顧弟弟啊」 「要聽話」 「要懂事」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