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人情緒論述】上:發生歷程與一般處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試圖解釋亞斯人在面對情緒時的心理路徑:如何認知情緒,並對情緒作反應。

由於情盲特性,這個路徑是簡單的,從外部身體反應去回推自己的情緒狀態,同時能處理的方法也很有限。

不過只要生活穩定,有自己的處世規則,原則上與他人並無二異。

本文是上集,並預備帶出下集「遇創傷情緒時怎麼辦?

raw-image
某位亞斯人被主管強迫做事還被罵,即使不願意也因為是工作而忍耐,但有一股情緒悶在心裡,後來只要主管一大聲就感到恐懼、就哭了,更後來會害怕去上班。

1.某情境發生

(1)本身沒有情緒時
抓不到線索--依賴字面意義--個人中心推論--就事論事。

(2)有情緒時
當局者迷--陷入情緒裡—行為化(直接表現出來,例如壓抑到氣哭)。
有情緒但不一定清楚知道(如:生氣),不明白情緒為什麼發生、因果關係是什麼。接著會覺得煩躁、憂鬱或自責(這是因第一段情緒而產生的第二段情緒)。

2.事後比對:突然明白

(1)離開某情境後的自我分析
端看個人知識有多少才能分析,主要是理智上的推論:「我應該是需要什麼才會這樣?」,而非「我感受到什麼才這樣?」。自我分析時情緒是平靜的,被情緒籠罩就無法分析。

(2)從其他類似情境對比出線索
從生活中找到參照點,將線索回溯至某情境對照以解釋,並因其解釋產生情緒:「原來如此,他是那個意思,我現在覺得生氣了」。當亞斯人回去理論某情境時,中間已有時間差,對方可能已氣消,雙方情緒對不上,溝通仍然雞同鴨講。

3.亞斯人對情緒的辨識

亞斯人能辨識本能情緒,那是關乎生存的,但認知情緒時多是:「看見身體反應」的笑、用力、哭、抖、大動作…,來認知「喜、怒、哀、懼、驚嚇」等情緒。

情緒沒有程度大小,是二分法:有或沒有。

情緒會被分類為「應不應該」或「有沒有用」?不應該出現的情緒會被壓抑,甚至否認,沒有用的情緒也會被摒棄,如會對自己說:「哭對事情有幫助嗎?不要哭了,不如起來面對。」這種強迫一樣是壓抑。

就算是允許的情緒,一般也不會表現出來:會壓抑、忍耐、躲起來,到臨界點時直接爆開,「行為化」直接表現。只有笑(高興、驚喜)會直接表現,其次是暴怒(男生比女生多)。暴怒的意思是,亞斯人說不清楚因果,而社會人完全不懂亞斯在哪個點生氣。

整體而言,亞斯人情緒變化不多,且情緒被認為要由理智控制。若不可控,則表示超過認知能理解的範圍(通常是社交問題所致),並產生慌張、失控、恐懼的第二段情緒,由於一直散不去,長期累積就會產生「腦霧」而日常效率低落的現象。

4.亞斯人對情緒的處理

嚴格來說,亞斯人不是消化情緒,而是「轉存在身體裡」,所以身體對情緒的反應記憶會比大腦記憶清楚,行為自動動起來(如手指一直抓、緊繃、放空…)。

亞斯人說情緒可以放下,是因為那件事被解決了,不會再發生以致不會被勾起情緒。所以並非是消化,只是刺激源被消滅而已。

亞斯人對情緒常見的處理是:「宣洩」、「轉移」。多以「吃」、「運動」、「按摩、泡澡」等身體方式,由生理放鬆帶動心理的放鬆。但這個方式對於「創傷情緒」無效,亞斯人會直接當機,創傷情緒能量太大,一定要安撫、釋放與消化才行。

情緒壓抑並存在身體,久之就像冰箱裡冰太久的食物,壓不住一輩子,各種影響還是會散開,並進而改變心靈與認知,例如會演變成「全世界對我有敵意」的人際結論(但其實是情緒壓抑所變化變形的)。

亞斯人對可控類情緒的作法

先把情緒簡單分類,對亞斯人而言,情緒大致是兩類:可控的,或不可控的。
可控的情緒,一般最常出現「喜」、「怒」。

(1)喜
通常出現在「很順暢」的時候,例如:事情做的很順利,或克服困難時的成就感。
表達方式:很直接,會說「太好了」或露出笑容。

(2)怒
是保護自己的時候,例如:環境不舒服(聲音、空氣…)、事情不如預期、人與人間的互動問題(被強迫、觸碰、溝通不良…)

表達方式:

  • 直接行為:反抗、吵架或離開 。
  • 忍耐:因為不知道怎麼表達,直說可能會更被排斥,所以忍住。
  • 壓抑:有道德評斷,會說自己「不可以生氣、沒有資格生氣」。

(3)衍生「第二段情緒」
常見『煩躁』,類似心神不寧,是針對「不知道自己在氣什麼」所衍生的第二段情緒,如果知道在氣什麼了,煩躁感就會消失。另一種是『委屈』,是生氣卻要忍耐,「氣哭」之後才會出現的第二段情緒。

認知處理法

可控類情緒能直接討論,能利用「理情治療法」的情緒辨識與整理,從個人認知上調整觀點與價值,把情緒納入認知可控的範圍。清楚知道事情怎麼了(是他人沒有道理),知道壓力源在哪(我在忍耐所以很緊繃),有錯就改、沒錯不隱忍,然後找方式宣洩,情緒就會緩降。

回到前例

某位亞斯人被主管強迫做事還被罵,即使不願意也因為是工作而忍耐,但有一股情緒悶在心裡,後來只要主管一大聲就感到恐懼、就哭了,更後來會害怕去上班。

這例子裡亞斯人並非害怕工作做不好,而是更害怕自己的情緒反應,會卡在「被罵時自己不該有情緒,不然抗壓性太低」的錯誤認知裡。若有人能擴大事件的角度帶他討論,例如不同觀點解釋:「是主管有病,現在的焦點是『想繼續工作,要如何面對有病的主管』,萬一不行就離職…」,就較能問題解決。

步驟

  1. 先找到信任的人願意聽。被接納最重要。
  2. 先抱怨主管(情緒宣洩),說著說著氣哭了也沒關係(情緒宣洩,哭是很自然的宣洩)。
  3. 在訴說與傾聽中,知道了原來自己不是不可以做,但認為一定要公平(堅持自己的原則,並推翻之前被主管說抗壓性不足的沈悶感)。
  4. 從討論中得出結論:即使無理,我自己的部分可以怎麼做,下次能怎麼說以表達自己的想法,或主管已經沒救了,要怎麼增強自己的內心防禦。
  5. 輔助方式:情緒轉移。去吃、喝、運動讓身心舒適,趕走壞心情。


然而,人際互動之間「創傷情緒」是複雜的(如傷害、背叛、利用),並無法簡單應付,這也是多數亞斯人最容易卡關卻又完全在霧裡的感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41會員
264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4/13
這是一本傳記,從作者艾倫於法學院跟同儕做報告中「發病」開始 時間序從1970年起,那時百憂解尚未問世, DSM手冊才剛於1968年出第二版,社會對思覺失調症沒有那麼清楚(2014年前台灣中文翻譯為「精神分裂症」),給了很多污名及錯誤處置(因為社會害怕,所以錯誤處置)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本傳記,從作者艾倫於法學院跟同儕做報告中「發病」開始 時間序從1970年起,那時百憂解尚未問世, DSM手冊才剛於1968年出第二版,社會對思覺失調症沒有那麼清楚(2014年前台灣中文翻譯為「精神分裂症」),給了很多污名及錯誤處置(因為社會害怕,所以錯誤處置)
Thumbnail
2025/04/06
ADHD特質如狗;AA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最近晤談時,成人過動案的比例變多了,所以今天來整理過動的建議解方: 1.接受與認識「過動特質」 如果有些行為你無法解釋,也沒有明顯創傷,但從小就會這樣(附帶常群體被排擠,但你本人一直不清楚發生什麼事) 上述莫名的事若在成長中常常發生,你會覺得原
Thumbnail
2025/04/06
ADHD特質如狗;AA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最近晤談時,成人過動案的比例變多了,所以今天來整理過動的建議解方: 1.接受與認識「過動特質」 如果有些行為你無法解釋,也沒有明顯創傷,但從小就會這樣(附帶常群體被排擠,但你本人一直不清楚發生什麼事) 上述莫名的事若在成長中常常發生,你會覺得原
Thumbnail
2025/04/05
「親愛的,你有看到那頭大象在屋裡嗎?」 「沒有啊,屋裡怎麼可能會有大象?你在亂說什麼啊」 「是真的啊,大象很生氣的時後要去安撫,不然房子就被拆了;大象很難過的時候不動如山,擋住家裡很多地方,什麼事也不能做...你真的都不知道嗎?我希望你來幫幫我」 「你到底在說什麼啊,就物理上房子裡不可能有大象
Thumbnail
2025/04/05
「親愛的,你有看到那頭大象在屋裡嗎?」 「沒有啊,屋裡怎麼可能會有大象?你在亂說什麼啊」 「是真的啊,大象很生氣的時後要去安撫,不然房子就被拆了;大象很難過的時候不動如山,擋住家裡很多地方,什麼事也不能做...你真的都不知道嗎?我希望你來幫幫我」 「你到底在說什麼啊,就物理上房子裡不可能有大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是亞斯讀友闡釋她建立「情感資料庫」的心理歷程 並以此資料庫回頭定義自己反應、歸位情緒,繼而對應人際關係 這也是我所提的「從外而內的處理歷程」 並非所有亞斯人都那麼「有意識地」 知道自己在建立資料庫,然內容詳盡,值得一看,大眾能知道「亞斯人是用『什麼方式』去想的」,亞斯人也能更清楚描繪自己的內心歷程
Thumbnail
這是亞斯讀友闡釋她建立「情感資料庫」的心理歷程 並以此資料庫回頭定義自己反應、歸位情緒,繼而對應人際關係 這也是我所提的「從外而內的處理歷程」 並非所有亞斯人都那麼「有意識地」 知道自己在建立資料庫,然內容詳盡,值得一看,大眾能知道「亞斯人是用『什麼方式』去想的」,亞斯人也能更清楚描繪自己的內心歷程
Thumbnail
不曉得亞斯者(先簡稱AS)有"人群崩潰症"的人多不多? 也就是在吵雜或人群密集的的環境中,容易感到情緒焦躁,狀況嚴重時甚至會暴怒失控。 AS的五感太敏感了,人群嗡嗡的聲音、或者是群眾的體味、他人即便無意地碰觸,都令人難以忍受,奈何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成長的過程這些情境幾乎難以避免,(比如處在擁擠的車廂
Thumbnail
不曉得亞斯者(先簡稱AS)有"人群崩潰症"的人多不多? 也就是在吵雜或人群密集的的環境中,容易感到情緒焦躁,狀況嚴重時甚至會暴怒失控。 AS的五感太敏感了,人群嗡嗡的聲音、或者是群眾的體味、他人即便無意地碰觸,都令人難以忍受,奈何人類是群居的動物,成長的過程這些情境幾乎難以避免,(比如處在擁擠的車廂
Thumbnail
—以「具體實例」與「建構法」認識抽象情感   書名: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林仁廷著   p.68 「情緒系統延伸出來的情感標籤,例如熱心、關愛、真誠、體貼、同理,在語彙上是抽象的,但社會人能體會,並與另一個人交流成更緊密的關係,例如親情、友情、愛情。情感是可以流動的
Thumbnail
—以「具體實例」與「建構法」認識抽象情感   書名: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林仁廷著   p.68 「情緒系統延伸出來的情感標籤,例如熱心、關愛、真誠、體貼、同理,在語彙上是抽象的,但社會人能體會,並與另一個人交流成更緊密的關係,例如親情、友情、愛情。情感是可以流動的
Thumbnail
—有情緒但難以使用,認知系統強勢主導   書名: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林仁廷著   p.50 社交系統與見理系統情緒表達與溝通思維差異   「人類是群居動物,需要互相合作才能生存,既然要群居,就需要「社會性的交際(社交)」尋求與他人連結。為此目的,神經迴路發展出「與
Thumbnail
—有情緒但難以使用,認知系統強勢主導   書名:當亞斯人來到地球:與兒童、青少年、成人亞斯溝通的心理書/林仁廷著   p.50 社交系統與見理系統情緒表達與溝通思維差異   「人類是群居動物,需要互相合作才能生存,既然要群居,就需要「社會性的交際(社交)」尋求與他人連結。為此目的,神經迴路發展出「與
Thumbnail
—有情緒但難以使用,認知系統強勢主導   書名:當亞斯人來到地球/林仁廷著   p.39 「情緒是個人透過經歷而反應出來的感受,是人類最獨特複雜的情感產物,是其他生物無法發展出來的。情緒有趨避危險的先行功能,在大腦尚不知道要怎麼反應之前,情緒就已經先啟動(行動)了,例如遇到危險會發抖、逃跑。情緒包括
Thumbnail
—有情緒但難以使用,認知系統強勢主導   書名:當亞斯人來到地球/林仁廷著   p.39 「情緒是個人透過經歷而反應出來的感受,是人類最獨特複雜的情感產物,是其他生物無法發展出來的。情緒有趨避危險的先行功能,在大腦尚不知道要怎麼反應之前,情緒就已經先啟動(行動)了,例如遇到危險會發抖、逃跑。情緒包括
Thumbnail
本能情緒主要是生存之用,但人類複雜之處在「社交」,情緒演化為進階功能,專門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潤滑與溝通不同的社會關係。
Thumbnail
本能情緒主要是生存之用,但人類複雜之處在「社交」,情緒演化為進階功能,專門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潤滑與溝通不同的社會關係。
Thumbnail
本文試圖解釋亞斯人在面對情緒時的心理路徑:如何認知情緒,並對情緒作反應。 由於情盲特性,這個路徑是簡單的,從外部身體反應去回推自己的情緒狀態,同時能處理的方法也很有限。 不過只要生活穩定,有自己的處世規則,原則上與他人並無二異。 本文是上集,並預備帶出下集「遇創傷情緒時怎麼辦?」
Thumbnail
本文試圖解釋亞斯人在面對情緒時的心理路徑:如何認知情緒,並對情緒作反應。 由於情盲特性,這個路徑是簡單的,從外部身體反應去回推自己的情緒狀態,同時能處理的方法也很有限。 不過只要生活穩定,有自己的處世規則,原則上與他人並無二異。 本文是上集,並預備帶出下集「遇創傷情緒時怎麼辦?」
Thumbnail
本書特別適合給照顧亞斯的家庭及亞斯人,以系統觀來介紹:身體感官、認知、情緒系統,以及當亞斯特質擋住「情緒系統」時,亞斯對於自我、人際和社會又會怎麼認知與解釋。瞭解與接納一些無法改變之處,就必須繞道,不要強行,另一些可以改變之處,則需搭配神經系統的訓練使之習慣化,而非「心領神會」自己頓悟。
Thumbnail
本書特別適合給照顧亞斯的家庭及亞斯人,以系統觀來介紹:身體感官、認知、情緒系統,以及當亞斯特質擋住「情緒系統」時,亞斯對於自我、人際和社會又會怎麼認知與解釋。瞭解與接納一些無法改變之處,就必須繞道,不要強行,另一些可以改變之處,則需搭配神經系統的訓練使之習慣化,而非「心領神會」自己頓悟。
Thumbnail
在人際上,你如何判斷對方是否「笑裡藏刀」?「笑裡藏刀」是矛盾的雙重訊息,表面善意、裡面惡意,如何判斷?一般來說並不容易,因為藏起來的、假裝的、看不見的,都很難在當下捉摸。能在當下令我們起疑的,只有感受上的「違和感」,然這種感覺不好說,類似「怪怪的」,覺得對方應該是友善的,但又感到毛毛的攻擊意味
Thumbnail
在人際上,你如何判斷對方是否「笑裡藏刀」?「笑裡藏刀」是矛盾的雙重訊息,表面善意、裡面惡意,如何判斷?一般來說並不容易,因為藏起來的、假裝的、看不見的,都很難在當下捉摸。能在當下令我們起疑的,只有感受上的「違和感」,然這種感覺不好說,類似「怪怪的」,覺得對方應該是友善的,但又感到毛毛的攻擊意味
Thumbnail
成人亞斯很多觀念已定型,價值觀已存在,如果沒有讓他服氣,就不會有新觀點產生。社交社會的日常是亞斯系統內的特殊現象,講理合邏輯才是他的日常。 如何協助成人亞斯面對焦慮,底下是給社會人的分享:1.建立友善關係 2.設立共同目標 3.教導大原則 4.把大原則變成實際作法。
Thumbnail
成人亞斯很多觀念已定型,價值觀已存在,如果沒有讓他服氣,就不會有新觀點產生。社交社會的日常是亞斯系統內的特殊現象,講理合邏輯才是他的日常。 如何協助成人亞斯面對焦慮,底下是給社會人的分享:1.建立友善關係 2.設立共同目標 3.教導大原則 4.把大原則變成實際作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