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正:反同運動的醒與慟》疾病矯正?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同志矯正與治癒?前同志矯正運動人士的告白
raw-image

泰國來台發展的網紅娘娘因為釋出訪談「護家盟」祕書長張守一的受訪影片,本來是要讓有爭議人士發表自己的想法,沒想到卻讓他本身的LGBT族群大為反感,甚至最後出來以思考不周作為道歉下架影片。

有人會想為何同志族群對於娘娘這部張守一有這麼大的反感,這可能與多年被反同價值傷痛與迫害有關。同志紀錄片《禱正:反同運動的醒與慟》是一部拍攝過去支持或主推「同志轉換療法」甚至「同志可以導正」的相關人士在離開「走出埃及」機構後真實做自己的訪談。他們曾經都覺得性取向可以治療修正,但直到現在他們做回了自己,並接受他們曾經傷害他人的事實。

raw-image
raw-image

各國同志運動走了許多年,台灣同志運動也從孤身一人揮舞彩紅到如今走路同志婚姻受到法律保障的漫漫長路。但即使同志可以結婚,我們依舊看到社會許多人對於這類性少數的族群不友善。

宗教便是一環,通常宗教會站在人們心理慰藉的一方,指引人們困惑的方向、扶持、並聽取人們心理脆落的告白,不館是對神職人員或是神明,但打著神愛世人的口號,沒想到卻是各處搖著反同大旗迫害人權的幕後黑手,著實讓少數族群人們感嘆。

raw-image
raw-image

《禱正:反同運動的醒與慟》這部紀錄片是講述過去「走出埃及」或各地同志轉化治療後活下來的人和這些活動的領導者,在解散或離開這些機構和團體的現身說法,他們有些是早早脫離療程的人、或是這個活動早期的創始人、還有對外媒體宣稱自己已經被治癒從同性戀脫離變成異性戀者的人。

他們在受訪時都依舊是同性戀,沒有因為療程而有改變,反而因為這些讓他們抱持著一段又一段自毀和毀滅他人的傷痕回憶。

raw-image
raw-image

電影中提到的轉化療法,是從過去精神學者佛洛伊德30年代的實驗就開始,但其結果不顯著讓佛洛伊德對轉化療法抱持懷疑態度,但如佛洛伊德、還有她女兒等著名的精神學家宣稱可轉化性向的療法仍受教會支持,但受到美國精神學家埃德蒙貝格勒的多處批評。

在1962年發佈的《同性戀:男性同性戀者的精神分析研究》更是讓性少數群體恐慌,1973年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多數研究者刪除了同性戀作為一種精神疾病,雖然如今轉化療法被定義為偽科學,且沒有真正轉化過一名同性戀者變成異性戀,但如今2021教會依舊採用「同性戀可被治癒」這種方法去敘述。

raw-image
raw-image

電影使用深度訪談讓過往「走出埃及」的核心成員出來現身說法,這些人曾經都是核心成員也認為自己可以「去除」同性戀身分變成異性戀,到最後全體幾乎都是失敗的,他們依舊是同性戀者。

而很有意思的是走出埃及組織前身其實只是一群因為宗教而聚在一起的同志團體在神幫助下扶持,但這股依靠卻逐步變成神要你改變,你的行為是不好的不斷否定自己的本質。也慢慢的從原先的歸屬感變成如邪教般一股不得不去改變的焦躁和自我否定反而加劇在想改變的同志群體身上。

raw-image
raw-image

「我們常說如果同性戀可以結婚、接下來亂倫和人獸交也可以被接受。」、「因為我被男生傷害過所以在女人身上尋求溫暖變成女同志。」、「我是前同性戀現在已經變成異性戀者不再受男性的吸引。」這些話語是否很熟悉?因為用了幾十年的話術,如今即便這團體叫護家盟、彩虹媽媽、靈糧堂、真愛聯盟他們依舊說著這樣的話術。

有一個曾經是顧問的前核心成員在訪談也說:「他們會希望你說更多自身改變的案例、甚至希望你把自己受傷的部分拿出來當成演講。」這些宗教不在乎演講者本身是否受到傷害,他們只在乎是否能贏得這個議題更有影響力。

raw-image
raw-image

雖然如今全球許多國家也慢慢的在探討同性戀議題,甚至比起過去正面許多,但電影紀錄片《禱正:反同運動的醒與慟》中也顯現出雖然走出埃及解散,但只要仍對同性關係感到恐懼與社會的不友善,這些團體隨時會死灰復燃,以各種面貌再度出現。

有時傷害最深的反而是自己人,這些宗教團體的同志過去也是為了幫助性少數群體,但卻反而本末倒置將宗教視為核心而忽略了人們的求助。走出埃及的前幹部領導者也呼籲:不要重蹈覆轍他們的錯誤,騙自己一輩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陸坡的圖像文字回收桶
881會員
904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是張原境,一位同志基督徒記者,因教會反同氛圍及自身躁鬱症,最終自殺身亡的故事。內容探討同志身分與基督信仰的衝突,以及教會對同志族群的包容性不足。 這部片不僅記錄了張原境的故事,並呈現了其他同志基督徒的經歷和觀點,反思教會應如何更好地接納和支持LGBTQ+信徒。
Thumbnail
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是張原境,一位同志基督徒記者,因教會反同氛圍及自身躁鬱症,最終自殺身亡的故事。內容探討同志身分與基督信仰的衝突,以及教會對同志族群的包容性不足。 這部片不僅記錄了張原境的故事,並呈現了其他同志基督徒的經歷和觀點,反思教會應如何更好地接納和支持LGBTQ+信徒。
Thumbnail
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提出精神分析中的觀點,以及對違法行為和反社會行為的獨到見解。透過對治療和違法行為的討論和託寓,探討了犯罪、治療與社會情感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提出精神分析中的觀點,以及對違法行為和反社會行為的獨到見解。透過對治療和違法行為的討論和託寓,探討了犯罪、治療與社會情感的複雜關係。
Thumbnail
這部記錄片是在描述關於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 母親後來以牽亡歌陣的紅頭法師職業維生,姊妹們也成為歌陣的成員,過著流離的生活。 導演以這部紀錄片來探索與母親之間疏離的母女關係,與揭開兒時遭受父親侵害的傷口。 紀錄片由黃惠偵導演所拍的作品,記錄片中的故事
Thumbnail
這部記錄片是在描述關於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 母親後來以牽亡歌陣的紅頭法師職業維生,姊妹們也成為歌陣的成員,過著流離的生活。 導演以這部紀錄片來探索與母親之間疏離的母女關係,與揭開兒時遭受父親侵害的傷口。 紀錄片由黃惠偵導演所拍的作品,記錄片中的故事
Thumbnail
最近Netflix新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剛上映,在亞洲社會引發大大討論。我看了前三集,主要是關於攝理教會的內幕。 不得不說,光是短短的片頭便讓我全身作嘔,觀看過程中情緒非常沈重。同時片中對於該教會一切的敘述,我很能共感。因為我在大一那年,也曾短暫地待過攝理教會。 首先,我僅是想透過文字梳理
Thumbnail
最近Netflix新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剛上映,在亞洲社會引發大大討論。我看了前三集,主要是關於攝理教會的內幕。 不得不說,光是短短的片頭便讓我全身作嘔,觀看過程中情緒非常沈重。同時片中對於該教會一切的敘述,我很能共感。因為我在大一那年,也曾短暫地待過攝理教會。 首先,我僅是想透過文字梳理
Thumbnail
邪教,絕對不是新鮮事物,每次被揭發,媒體都會鉅細無遺報導,公眾亦會剝著花生看熱鬧。《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不是Netflix以邪教為題材的第一部紀錄片,去年的《乖乖聽話:邪教裡的禱告與服從》描述同樣令人覺得荒誕,偏偏內容卻是鐵一般事實。
Thumbnail
邪教,絕對不是新鮮事物,每次被揭發,媒體都會鉅細無遺報導,公眾亦會剝著花生看熱鬧。《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不是Netflix以邪教為題材的第一部紀錄片,去年的《乖乖聽話:邪教裡的禱告與服從》描述同樣令人覺得荒誕,偏偏內容卻是鐵一般事實。
Thumbnail
同志紀錄片《禱正:反同運動的醒與慟》是一部拍攝過去支持或主推「同志轉換療法」甚至「同志可以導正」的相關人士在離開「走出埃及」機構後真實做自己的訪談。他們曾經都覺得性取向可以治療修正,但直到現在他們做回了自己,並接受他們曾經傷害他人的事實。
Thumbnail
同志紀錄片《禱正:反同運動的醒與慟》是一部拍攝過去支持或主推「同志轉換療法」甚至「同志可以導正」的相關人士在離開「走出埃及」機構後真實做自己的訪談。他們曾經都覺得性取向可以治療修正,但直到現在他們做回了自己,並接受他們曾經傷害他人的事實。
Thumbnail
從2010年起至2020年的十年間,韓國同志電影漸漸地往更加多元的面向發展,視角和內容也愈加豐富。下面,將繼續來談談,韓國同志電影在2010至2020年間,幾部重要的電影作品。
Thumbnail
從2010年起至2020年的十年間,韓國同志電影漸漸地往更加多元的面向發展,視角和內容也愈加豐富。下面,將繼續來談談,韓國同志電影在2010至2020年間,幾部重要的電影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