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罵孩子,越罵越不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大人有一種迷思,認為孩子就是因為不會怕才會一直不聽話,所以一定要用罵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以後才不會再犯。

雖然說用罵的會讓孩子注意到大人真的生氣了,甚至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害怕,但孩子所害怕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的『希望孩子不要再犯同樣的錯』。因為大吼,對孩子的大腦和心理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的。

😲大吼到底對孩子會有哪些影響呢?

吼罵對孩子的大腦來說,會被解讀成一種『威脅』,而從生物本能來看,在面臨威脅情況下的生物,會出現攻擊或逃跑的兩種情況,這是一種本能,因此,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正在急於反應情況,大腦正在忙著做判斷,大人這時候謾罵的任何一句話,孩子也就聽不進去,大人的所有的苦心,也就白費囉!

如果大人謾罵的情況很常發生,孩子常常處於緊張狀態,大腦長期不經思考急於判斷,最後孩子就被培養成不經思考就決定的壞習慣。另外,孩子長接受到負面的言語時,就會開始自我懷疑,懷疑自己的是不是真的很糟糕?自己只會做錯事情?產生很多否定自己的心態與思想。當然也會影響親子之間的親密度,常常吼罵的大人,孩子會不敢與之親近,時間久了就會產生疏離感。研究顯示,經常被吼罵的孩子,容易產生緊張和焦慮的心態,面對一些事情會顯的沒有自信。

最糟糕的是,大腦裡有鏡像神經元;也就是大腦中有一個向鏡子的東西,看到別人做什麼,自然的也會跟著做同樣的事,就像照鏡子一樣。所以大人用著不好的情緒跟孩子溝通,孩子也就學會了用情緒化的方式來溝通。

適度的吼罵用作目的性嚇阻,其實是可以接受的,尤其面對不同年齡與心智的孩子,使用上要特別注意。越小的孩子這種方式越沒有效果,反而會造成心理上的恐懼感,最後並沒有學會事情的教訓。

我不想當吼媽、吼爸,快加入我吧!一起討論學習怎麼讓孩子乖乖: 現在就加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蘆薈2寶爸|網路創業教練
9會員
74內容數
想在社群媒體脫穎而出卻不知如何開始?吸引力營銷讓你零基礎上手,快速吸引客戶。操作簡單,效果隨優化越來越好。不僅增加收入,還能打造品牌,讓你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https://lin.ee/ZPuE0Yu
2025/03/19
本文探討在幫助他人追求改變的過程中,如何有效篩選真正願意付諸行動的人,避免時間和精力的浪費。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設定門檻、設計學習流程和運用社群機制,讓真正有決心的人主動靠近,並闡述市場機制的公平性。
Thumbnail
2025/03/19
本文探討在幫助他人追求改變的過程中,如何有效篩選真正願意付諸行動的人,避免時間和精力的浪費。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設定門檻、設計學習流程和運用社群機制,讓真正有決心的人主動靠近,並闡述市場機制的公平性。
Thumbnail
2024/09/25
這篇文章探討了教育的本質,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應側重於引導而非控制,讓孩子們通過探索和實踐來掌握知識和技能。透過與寶寶們的互動,作者領悟到,教育應該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一個支持和成長的環境,讓每位夥伴能夠深刻理解系統運作並應對實際挑戰。
Thumbnail
2024/09/25
這篇文章探討了教育的本質,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應側重於引導而非控制,讓孩子們通過探索和實踐來掌握知識和技能。透過與寶寶們的互動,作者領悟到,教育應該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一個支持和成長的環境,讓每位夥伴能夠深刻理解系統運作並應對實際挑戰。
Thumbnail
2024/09/22
這篇文章講述了美容行業的新創業者小玲如何透過吸引力營銷突破銷售瓶頸。她從個人故事出發,強調情感聯繫而非單純產品,並成功吸引顧客支持。小玲的經歷提供了重要啟示,顯示了品牌成功不僅依賴外在表現,而在於真誠的故事與顧客之間的互動。本文旨在激勵所有追求美麗的創業者走出困境。
Thumbnail
2024/09/22
這篇文章講述了美容行業的新創業者小玲如何透過吸引力營銷突破銷售瓶頸。她從個人故事出發,強調情感聯繫而非單純產品,並成功吸引顧客支持。小玲的經歷提供了重要啟示,顯示了品牌成功不僅依賴外在表現,而在於真誠的故事與顧客之間的互動。本文旨在激勵所有追求美麗的創業者走出困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跟孩子有良好的關係,但教養小孩最難的地方就是孩子常常不受控,例如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早上明明已經要遲到了還慢吞吞的…..,大人的理智線常常備受挑戰,有時為求方便、快速,就會用高壓的方式硬生生扭轉孩子的觀念或行為,但有時候太過高壓的教養方式卻會為孩子帶來傷害,其中有一種隱形、卻影響深遠的傷害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跟孩子有良好的關係,但教養小孩最難的地方就是孩子常常不受控,例如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早上明明已經要遲到了還慢吞吞的…..,大人的理智線常常備受挑戰,有時為求方便、快速,就會用高壓的方式硬生生扭轉孩子的觀念或行為,但有時候太過高壓的教養方式卻會為孩子帶來傷害,其中有一種隱形、卻影響深遠的傷害
Thumbnail
孩子都有調皮的時候,會做錯很多事情,又更會時常犯同樣的錯誤,明明已經說過了,但卻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時身為媽媽爸爸的你,會非常生氣,覺得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為何如此頑劣,總是得一二再而三的反覆講很多遍都還是沒做好,會因此而發怒,是不是? 但其實這不是他沒在聽,有時候也不是他不願意這麼做。 3-5歲
Thumbnail
孩子都有調皮的時候,會做錯很多事情,又更會時常犯同樣的錯誤,明明已經說過了,但卻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時身為媽媽爸爸的你,會非常生氣,覺得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為何如此頑劣,總是得一二再而三的反覆講很多遍都還是沒做好,會因此而發怒,是不是? 但其實這不是他沒在聽,有時候也不是他不願意這麼做。 3-5歲
Thumbnail
相信每個身為媽媽的妳看到這本書名,肯定會不自覺地發出會心一笑,接著情不自禁拿起這本書想要好好看看到底作者想跟我們說些什麼呢?是想要責怪已經疲累不堪的我們嗎?還是想要好好安慰我們受盡折磨的心靈呢?
Thumbnail
相信每個身為媽媽的妳看到這本書名,肯定會不自覺地發出會心一笑,接著情不自禁拿起這本書想要好好看看到底作者想跟我們說些什麼呢?是想要責怪已經疲累不堪的我們嗎?還是想要好好安慰我們受盡折磨的心靈呢?
Thumbnail
身為兩個兒子的媽,我必須承認,我真的、真的很想打小孩。 很多人喜歡用打的方式教育小孩,因為「打」是威權,馬上可以看得到效果,立竿見影,然而小孩乖乖就範,是因為明白道理而願意接受教誨?還是害怕棍子打下去的疼痛?!
Thumbnail
身為兩個兒子的媽,我必須承認,我真的、真的很想打小孩。 很多人喜歡用打的方式教育小孩,因為「打」是威權,馬上可以看得到效果,立竿見影,然而小孩乖乖就範,是因為明白道理而願意接受教誨?還是害怕棍子打下去的疼痛?!
Thumbnail
現在很多專家和教養文化,都說不應打罵孩子,因為這樣某程度會影響到幼兒的大腦發展,對他們造成心理影響,然後影響成長。 於是,不打不罵的風氣持續成長,但是我想說,劍走偏鋒,走向任何一邊的極端,都不會有好結果。
Thumbnail
現在很多專家和教養文化,都說不應打罵孩子,因為這樣某程度會影響到幼兒的大腦發展,對他們造成心理影響,然後影響成長。 於是,不打不罵的風氣持續成長,但是我想說,劍走偏鋒,走向任何一邊的極端,都不會有好結果。
Thumbnail
大人有一種迷思,認為孩子就是因為不會怕才會一直不聽話,所以一定要用罵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以後才不會再犯。但是吼罵對孩子的大腦來說,會被解讀成一種『威脅』。雖然說用罵的會讓孩子注意到大人真的生氣了,甚至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害怕,但孩子所害怕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的『希望孩子不要再犯同樣的錯』。
Thumbnail
大人有一種迷思,認為孩子就是因為不會怕才會一直不聽話,所以一定要用罵的方式,讓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以後才不會再犯。但是吼罵對孩子的大腦來說,會被解讀成一種『威脅』。雖然說用罵的會讓孩子注意到大人真的生氣了,甚至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害怕,但孩子所害怕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的『希望孩子不要再犯同樣的錯』。
Thumbnail
📷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還記得在罵孩子前發生的場景,孩子開始在表達情緒不滿的時候,會發出「額額、哼」的聲音,大一點的孩子會清楚表達「我不要」、「我就是不要」、「我都不要」,甚至開始「大吼」、「大叫」、「大哭」、「動手打人」、「摔東西」。 是不是似曾相似呢,這幾乎是家庭每天上演的場景,家長們都非常期待演
Thumbnail
📷 不知道爸爸媽媽們還記得在罵孩子前發生的場景,孩子開始在表達情緒不滿的時候,會發出「額額、哼」的聲音,大一點的孩子會清楚表達「我不要」、「我就是不要」、「我都不要」,甚至開始「大吼」、「大叫」、「大哭」、「動手打人」、「摔東西」。 是不是似曾相似呢,這幾乎是家庭每天上演的場景,家長們都非常期待演
Thumbnail
我們很難相信,愛我們的人會故意傷害我們,因此覺得需要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壓抑這樣的痛苦只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去體罰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真正再去感受小時候被打的痛苦,就絕對不願把這樣的痛苦加諸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再怎麼壓抑否認,這樣的痛苦也沒有在童年就結束。
Thumbnail
我們很難相信,愛我們的人會故意傷害我們,因此覺得需要為他們的行為找藉口。但壓抑這樣的痛苦只會讓我們更有可能去體罰自己的孩子,如果你願意深入自己的內心,真正再去感受小時候被打的痛苦,就絕對不願把這樣的痛苦加諸在孩子身上。即使我們再怎麼壓抑否認,這樣的痛苦也沒有在童年就結束。
Thumbnail
當我們太過習慣使用暴力在孩子上,我們確實能得到一位乖巧聽話的小孩;但與此同時,我們可能在無形中也向他傳遞了「暴力使用」的錯誤觀念。 此外逼迫孩子聽話,也會令小孩過於習慣壓抑,使得他們面對難題時選擇默不作聲,並將負面感受累積在心裡──一旦這樣的情緒在某天爆發,那它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下一場暴力的發生──
Thumbnail
當我們太過習慣使用暴力在孩子上,我們確實能得到一位乖巧聽話的小孩;但與此同時,我們可能在無形中也向他傳遞了「暴力使用」的錯誤觀念。 此外逼迫孩子聽話,也會令小孩過於習慣壓抑,使得他們面對難題時選擇默不作聲,並將負面感受累積在心裡──一旦這樣的情緒在某天爆發,那它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下一場暴力的發生──
Thumbnail
為什麼孩子不能好好說話?為什麼孩子的態度會充滿惡意?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說話習慣與面對事情的行為模式,講話刻薄、愛說教、拐彎抹角、缺乏理性或是過度退縮,透過說話的方式,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的個性,但也可以間接看到他生活的環境與家庭相處模式。 家訪多年,小孩的行為複製幾乎成為教育與社會工作裡面的一門顯學
Thumbnail
為什麼孩子不能好好說話?為什麼孩子的態度會充滿惡意?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說話習慣與面對事情的行為模式,講話刻薄、愛說教、拐彎抹角、缺乏理性或是過度退縮,透過說話的方式,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的個性,但也可以間接看到他生活的環境與家庭相處模式。 家訪多年,小孩的行為複製幾乎成為教育與社會工作裡面的一門顯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