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的練習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當你去到山中,如果你的心不在山裡,你就跟大自然切斷了關係,那麼你在山裡其實是沒意義的。當然,當我們回到城市的時候,山還是屬於山本身,我們只是憑身體記憶去連繫大自然。不需要眷戀這座山,只需要尋找自己身體裡的自然,一呼一吸是自然、行住坐臥都是自然。-曾文通《聽聞頌缽》

看完這段話,其實感觸很深。讓我想到曾經有一段時間把「活在當下」這四個字拿來當座右銘及提醒,但現在回想起當時的自己,其實大多時候仍舊是用腦袋去形塑自己理想的生活狀態,並非身體實踐出短短幾個字的真意。

就好比自己大一時滿心期待地申請了國際志工的計畫去了印度六個星期,但到了當地後卻又時不時想念起家鄉的一切。這段期間其實認識了很多朋友、發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也有感動的回憶,但我永遠忘不了,自己在異地時某些時刻那種強烈的「心不在此」的感受。

抗拒當下的狀態及思緒的飄離,有時候讓人心生無趣、喪失對生活的創意及行動力,甚至是感受力。雖然也不清楚當時的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狀態,但現在想起來倒覺得是個滿有趣的課題,有機會可以探究一下。

這一兩年透過占星去認識自己時發現,月亮上升都是雙子的我其實風元素占比頗高,雖然太陽是金牛座,但腦袋靜不下來,導致許多想法難以落地或無法專注太久。(我還是占星小白,這種詮釋可能不夠全面XD但近幾年對自己的某些特質真的愈來愈有感)

而我對活在當下的定義,是少一點紛亂漂泊的思緒,多一點覺察感受身體及周遭環境的狀態,在每個時刻安穩地做該做的事、想做的事。所以這個境界對腦袋轉不停的我,真的難,但當體驗到了心無旁騖所帶來的踏實以及豐富的感受力時,就覺得這種內在的滿足感好珍貴,也好值得鍛鍊。

頌缽對我而言也就是活在當下的練習。因為單手托缽時方式不對會太費力,身體過度前傾時腰會痠,所以需要隨時覺察自己的姿勢,以及呼吸是否過於淺,肩膀是否不自覺緊繃;每一個敲擊所帶來的聲音也充滿變化,要是一閃神便可能造成敲缽擦邊沒敲好,或最後敲丁夏時不小心爆大聲……。

在聲音的場域中,寂靜能放大感官及感受,於是在每一缽音的迴盪之間,專注及細膩便有很大的影響力。

不過生活其實處處都是練習呀,只看自己對於哪件事特別有感。如同第一段所分享的,呼吸就是最簡單的練習。焦慮時,就練習回到專注地一呼一吸吧。呼吸穩了,心也就定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煦煦如聲|聲音療癒.身心探索
4會員
57內容數
記錄分享頌缽、身心探索筆記,包含個人體驗、上課進修、閱讀心得,還有生活中的札記體悟。
2025/03/28
「你吃什麼,就是什麼。」(You are what you eat.) 這句話是近期看了一則有關於「專注力」的Youtube影片,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 影片作者Jibreal Khan發現,自己在高中時期的專注時間,大概只有12分鐘(且這12分鐘內,大腦還有很多思緒
2025/03/28
「你吃什麼,就是什麼。」(You are what you eat.) 這句話是近期看了一則有關於「專注力」的Youtube影片,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話。 影片作者Jibreal Khan發現,自己在高中時期的專注時間,大概只有12分鐘(且這12分鐘內,大腦還有很多思緒
2025/03/28
在曹中瑋老師《懂得的陪伴》深度導讀講座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有關於常見的問句—「為什麼?」 在很多事件發生、情緒爆發的當下,我們常常會很直覺地問他人、問自己:「為什麼?」 大腦總渴望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好讓發生在生活中的內外在事件能夠「一個蘿蔔一個坑」,讓困擾或難題得以快速解決。
2025/03/28
在曹中瑋老師《懂得的陪伴》深度導讀講座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有關於常見的問句—「為什麼?」 在很多事件發生、情緒爆發的當下,我們常常會很直覺地問他人、問自己:「為什麼?」 大腦總渴望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好讓發生在生活中的內外在事件能夠「一個蘿蔔一個坑」,讓困擾或難題得以快速解決。
2025/03/28
好的事物值得等待。 整理環境、整理自己的另一個收穫是:發現找到合拍的人、事、物是需要時間的。這裡對好的定義,是指貼近自己的喜好、需求與能力。 在這之前,不免有頗多不那麼令人滿意的嘗試。(當下往往容易覺得是一種失敗或浪費,現在回顧,覺得何不詮釋為嘗試就好呢)
2025/03/28
好的事物值得等待。 整理環境、整理自己的另一個收穫是:發現找到合拍的人、事、物是需要時間的。這裡對好的定義,是指貼近自己的喜好、需求與能力。 在這之前,不免有頗多不那麼令人滿意的嘗試。(當下往往容易覺得是一種失敗或浪費,現在回顧,覺得何不詮釋為嘗試就好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你放下,內在的執著就會少一點 自由是這世上最自然不過的事,事實上,它是我們生命應有的姿態。而所謂,自由的活在「當下」,指的就是體驗生命碰觸你、流經你深受感動的每個瞬間。 探索自性與生命的開展是緊密交織的,而不置可否的是,內在不容忽視的聲音,恰恰是我們需要下工夫之處。 這段深入內
Thumbnail
每次你放下,內在的執著就會少一點 自由是這世上最自然不過的事,事實上,它是我們生命應有的姿態。而所謂,自由的活在「當下」,指的就是體驗生命碰觸你、流經你深受感動的每個瞬間。 探索自性與生命的開展是緊密交織的,而不置可否的是,內在不容忽視的聲音,恰恰是我們需要下工夫之處。 這段深入內
Thumbnail
每個開悟覺醒者都只待在一個地方,那便是當下,其他的地方都不願意去
Thumbnail
每個開悟覺醒者都只待在一個地方,那便是當下,其他的地方都不願意去
Thumbnail
要成為自然荒野的一部分,躺在石頭上聆聽流水聲,仰望爭相閃爍的星星,耳聞帶著草香的微風。當我們可以感受到「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這才是大自然賜與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Thumbnail
要成為自然荒野的一部分,躺在石頭上聆聽流水聲,仰望爭相閃爍的星星,耳聞帶著草香的微風。當我們可以感受到「陽光灑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軀而過而非從旁流過」,這才是大自然賜與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
Thumbnail
  是否有哪座山,是我們的一部分、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拜訪一位老朋友般,除了與他作伴,再無其他意圖?一般談論登山,是有目的的,從哪裡走到哪、遇到哪個岔路往哪走、最後記算如何在時間內登頂。這樣的登山如同念書是為了考試、考上好學校,登山的樂趣便大大減少,且人與山的關係被狹隘為一種僅尋求刺激的
Thumbnail
  是否有哪座山,是我們的一部分、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如同拜訪一位老朋友般,除了與他作伴,再無其他意圖?一般談論登山,是有目的的,從哪裡走到哪、遇到哪個岔路往哪走、最後記算如何在時間內登頂。這樣的登山如同念書是為了考試、考上好學校,登山的樂趣便大大減少,且人與山的關係被狹隘為一種僅尋求刺激的
Thumbnail
「長時間住在山上是什麼樣的感覺?」朋友問。我也說不上來,但似乎又不能以一言難盡隨意帶過,大概是個人修行般的斷捨離狀態吧…
Thumbnail
「長時間住在山上是什麼樣的感覺?」朋友問。我也說不上來,但似乎又不能以一言難盡隨意帶過,大概是個人修行般的斷捨離狀態吧…
Thumbnail
#67 安靜的當下, 我聽得見風聲、鳥語蟲鳴,還有我自己的腳步聲,甚至是心跳聲。
Thumbnail
#67 安靜的當下, 我聽得見風聲、鳥語蟲鳴,還有我自己的腳步聲,甚至是心跳聲。
Thumbnail
  開始荒野求生  也許一講到修行或閉關,大多數人在腦海中所浮現的,都是很美化過的畫面,也許老僧入定,也許佛前誦經,至不濟也有個掃落葉泡茶或讀經之類的場景吧。但山居獨修,最大的重點還是在於離開舒適圈,在各種不舒適不方便的起心動念中,尋求安定的解方,然後再漸漸把身心安定下來,所以即使如好久以前有
Thumbnail
  開始荒野求生  也許一講到修行或閉關,大多數人在腦海中所浮現的,都是很美化過的畫面,也許老僧入定,也許佛前誦經,至不濟也有個掃落葉泡茶或讀經之類的場景吧。但山居獨修,最大的重點還是在於離開舒適圈,在各種不舒適不方便的起心動念中,尋求安定的解方,然後再漸漸把身心安定下來,所以即使如好久以前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