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社子美髮院——阿杏姨的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微風起,髮絲飛揚,阿杏姨說起那一年:

「妯娌一起去淡江文理學院搶標附設理髮部,大嫂當老闆,我做師傅。大專生剪頭髮,一次七元,對半分,實拿三元五毛;我在外面幫太太造型,收費至少一二十元。初嫁過去,不好得罪人,答應懷孕期間去湊手腳,熬到老大出生才離開。大嫂回鄉下找助手,技術差,撐到學期末,淡江理髮部關門。」──花格子窗外,麻雀嘰喳撲翅,劃破陽光的熾熱。窗內,阿杏姨談起超過四十年前這段往事,娓娓動聽,手邊工作卻井然有序在進行,梳髮片、調染色劑、滾塑膠捲,如掌心皺褶、習慣自然。已年過七十,追想消逝的青春,仍寤夢般感嘆一聲:「原來人生是這樣趣味喲。」說不清楚命運天注定?還是從未歇息的雙手擘劃出命運的格局?

第一次踏入阿杏姨的美髮院在九年前,我職業婦女生涯的初始,往往整個晚上又打理家務又陪伴孩子,沒有一點自我時光,偶爾外出洗頭,換取片刻清香舒爽,算是奢侈;那天亦然。阿杏姨招呼我坐下,順道從櫃子拉出一條毛巾,正看見她纖細十指在撥鬆我油膩頭髮,舊式收納推車就滑過眼前,隱隱節奏,好像一首暢快歌曲。首先用二種長短齒梳,分次將糾結的自然捲髮梳開,輕柔俐落,安撫毛躁;再去沖髮椅仰躺下來,頂上有指腹撐開成微妙角度,由左而右,一圈圈按摩頭皮,一倃倃交搓髮絲,然後是暖熱的水流沖走灰塵、泡沫和疲倦感;接續以蒸汽毛巾敷蓋額和髮,放任氤氳遊走與徘徊,在皮膚,在心神。最後,回到美髮椅觀賞技藝的形成──阿杏姨單手夾住二支大吹風機,另一手攘頭髮,把頭皮上水珠蒸發乾燥,再用氣囊梳和離子夾梳來整理,讓一頭蓬鬆勾翹全都服服貼貼秀氣極了。

一小時前,尚且猶疑於是否該讓年長者服務?畢竟阿杏姨年紀比我的母親超出好幾歲,有點難為情吧。經過一次工序忒多的清洗,頭皮和髮絲忍不住微笑,橄欖色貼壁大圓鏡中默默鑲嵌著阿杏姨的坦然。倏忽,我明白了,走一趟老派美髮院之得意,就像吃上一塊英國烹飪家瑪莉貝里Marry Berry親手烘烤的經典草莓蛋糕那樣不可思議。

逐漸底,我變成忠實顧客之一。聽她聊起年輕時待過新庄鎮,大稻埕,西門町各處美髮院,客人多是酒家小姐、富貴太太,對髮妝要求極嚴格,稍有馬虎,立刻換人,因此她拚命磨技巧,養成一身功夫,並等同對待往後遇到的所有客人。

其實,要聽懂阿杏姨說話也並不簡單。她一想到什麼就隨興扯淡,不時倒敘或者蒙太奇──「小時候貪玩,天氣熱起來就跳進淡水河游泳,飄啊浮啊,撞到死貓死狗,古早人都把死掉動物丟進水裡嘛!以前延平北路三段是大市場,賣草藥、茶葉、裁縫,還有殺蛇表演;現在不熱鬧了,單單一些炒麵、湯圓,吃食方便而已。」當她心神凝注在剪刀「咔嚓,咔嚓」故事軸瞬間斷線。我必須溶入洗髮水芬芳和護髮油香氣中,才能辨識出一個女人的流金年華。

阿杏姨三十七年次,生肖鼠,長女,社子人,父母在延平北路四段尚未過橋頭那裏擺麵攤。國小畢業後,媽媽央浼熟人介紹到新庄鎮當美髮學徒,由於師傅名氣響亮,學手藝又管吃住,她不好反抗,趕緊換一套整潔衣裙、拎著布包,搭公路局汽車跟過去。那時候她不知道自己的正式童年結束了。就像一個大人擔負起店面雜務如擦鏡子、刷地板、洗毛巾,同時幫老闆娘燒菜、煮飯、曬被,還要與偌大美髮院人手暗中較勁。至於美髮能力須仰賴自己機靈,默默盯看師傅,觀察客人反應,因為「沒有誰會真的教你!」美髮院學徒以店為家,空間裡的流言和敵意永遠和地板上散落的髮絲一樣多。

日子真艱苦。一天,她到鄰舍借電話,向媽媽傾吐:「沒辦法再待下去……」媽媽勸導她再忍耐一陣子,中途離開會讓店東、介紹人、父母互相難堪,她將一無所學,隨人奚落。於是她回到美髮院,繼續提水,蹲在後巷刷毛巾。

好像電視上播放的日本連戲劇「阿信」喲,我這樣告訴阿杏姨。

阿杏姨不置可否,她講做頭髮這行業就是每天從第一位客人進門就要開始做,服務到最後一位客人滿意才可以捻熄燈光休息,那怕已經半夜,三餐不固定,客人包烘罩空檔就趕快扒幾口飯吧。在我眼中不妥當的勞動條件,卻被她講成理所當然。特別是以前美髮院和現代髮廊不相同,大凡濃淡化妝、修眉、擦指甲油,甚至剪腳皮都是收費項目;因此工作份量沉重,年節加倍忙碌。

甫出師那二三年,她在朋友店面做,早出晚歸、月薪養家。一晚,爸爸溫吞詢問她:「幫你開一家店,敢不敢?」「怎麼不敢!我十九歲就當老闆。」──阿杏姨永遠不會忘記年輕時這一天。她在社子市場附近找到店面,十五坪房子窄窄長長的。牆壁油漆成淡淡米色,下方刷一道開心果綠色,從放置沙發椅的前台延伸到後方洗頭區,加上左邊牆面安裝三面大橢圓形梳妝鏡子,顯得寬闊一些。臨街的泥土地蔓生雜草植物,僅有一條石塊鋪成的通道。數十年來,客人踏過這條通道,即使後來市政府為它鋪設三排行人地磚,豎立公車站牌,柏油路上汽車終日叫囂,它彷彿市廛風景的一部分,永遠掩映著嬌媚飛揚的髮絲。

晴朗日子,市場沸騰,太太們採購了菜肉水果就直接到美髮院,修指甲的、弄頭髮的,她們無視熱風器呼呼作響,兀自瑣碎談天,十分聒噪有滋味。民國五六十年,士林堤岸邊家庭式美髮院已不少,偏偏客人甘願一群人擠在那裏,「我常常說,抱歉,現在才輪到你。」阿杏姨快活底複述當年說過的話。

沒有名字的美髮院竟然人人知曉,大家順口喊它「社子美髮院」

媽媽喜歡來店裡走動,協助洗髮、沖淨、裹乾毛巾,以銜接髮型吹整。她底下還有妹妹弟弟,媽媽重男輕女,不時喊她給弟弟零花錢,大約收入頗豐,她沒有計較過家用支出,而八九年呼嘯過去「當小姐」的風采就是這一段日子。

某次,爸爸在廟口泡茶時提及大女兒缺乏對象,未多久,美髮院門口出現一個年輕人,退伍,做裝潢,體格精壯,問她去吃消夜好嗎?甚至每天下班便來美髮院殷勤等候,慢慢底左右鄰居煞有介事、曖昧的多嘴;她才認真起來,想想對方是忠厚人,也費心追求許久。於是倆人婚嫁,移居淡水,然則工作仍在社子。儘管阿杏姨並不死守著一家店,如果朋友找師傅、配班表,她多半願意去幫忙,只是末了總回到自己店裡,「沒辦法,我的客人都在等我。」看看美髮院鐵櫃裡整齊排列一罐罐洗髮精、護髮素,上面有黑色簽字筆標記著「櫻子」「美秀」「阿雪」「老師」即一目了然。

販售高單價髮類產品是美髮院收入之一,可以寄放,隨來隨用。標記「老師」二字是我所購買。那幾年,我在私立中學教書,因此阿杏姨如此稱呼,雖然我和她女兒同年。阿杏姨不止一次撫觸我髮尾,呢喃著乾燥如草,需要經常來護髮啊,我告訴她,自己備課蠻耗時間的,有時候因學生活動而延遲下班,有時候必須照管學生留校夜自習直到星星都亮起來了,「沒關係,多晚你都來。手機通知一聲就好!」她說。事實上,我從來沒有入夜後離開家裡,因為添了第二個孩子,家庭生活之甜蜜耗神,堪比職場的勞碌拖磨。──「比起照顧孩子,更喜歡幫客人裝扮水噹噹。」阿杏姨如此註腳她的職業婦女生涯。

阿杏姨的孩子跟著她在美髮院裡長大。當學齡前說話咿咿呀呀,童鞋發出啾啾聲,交相伴奏成一支爽脆悅耳的調子;她左手握住齒篦,梳齊劉海、對準耳垂,右手操持的剪刀在跳華爾滋。她努力賺錢,孩子全交由娘家媽媽管教。直到孩子長大後閒聊,提起外婆動輒打罵威嚇的模式而心生懼怕,甚至孩子一哭鬧就被罄空的鐵罐頭摀住嘴巴。她驚訝自己一日日站在鏡子前幫客人做出女明星模樣的新款造型,卻沒有照見鏡子外,媽媽在七十年代錯置出五十年代的老朽育兒作風。

如腐蝕潔白牆面的壁癌,滲透,剝蝕,落下一地碎屑。

那幾年,先生不免於與裝潢工頭們在外應酬晚歸,弟弟則一再商借現金,孩子們上學後瑣事沒有少過,她也為了精進美髮技術而不時進修上課;但是阿杏姨經濟獨立,別人眼中她是煩憂而幸福的小婦人。

事情發生在阿杏姨接近四十歲的時候:丈夫工地出意外。治喪期間,夫家親族行禮如儀,可是沒有一個人趨近關心她孩子那麼小年紀,家裡需不需要幫忙? 「大概夫家看妳是金雞母!」認識日久,我和阿杏姨說話變成坦率不修飾,「性格強悍,又會賺錢不虞匱乏。」而我,約莫是職場歷練或婚姻疲憊,學會了遇事要司空見慣、保管自己的煎熬,讓身旁人好受一些,卻因此理解此輩女人的疼痛。──終究,阿杏姨放棄淡水的家,全心全意回到社子生活,孩子輾轉就讀三兩間國小國中,才分別送進高職和五專。

阿杏姨想起過去美髮院忙碌不堪的時候,也曾經徵求人手。那時候從北投來了一對堂姊妹,手藝不錯,壞在愛請假去聯誼,她一氣之下辭退兩人,直接喊孩子來幫忙。孩子向來懂事,國小高年級開始幫忙洗頭,然而青春期的魯莽、爛漫,越來越待不住這一家幾乎沒有休假日的美髮院。一天傍晚,她給客人燙頭髮,又有客人進門,她喊孩子來幫忙,屋內卻沒有動靜,「我怒吼女兒,要繼續向我伸手拿錢就要乖順聽話。後來才知道,媽媽背地裡逢人說我不夠好不孝順,連孩子也受影響。可是沒辦法,先生沒了,只能靠媽媽。」阿杏姨敘述往事的語調如煙塵,如第三人稱敘述視角,絲毫不帶憤怒和無奈。我已不再多嘴苛責那些母愛中的艱難磽薄,特別在通往成熟大人的路上磕磕跌跌幾年後。

離開職場前二二三年,我總是一進入美髮院、坐上美髮椅就東倒西歪在打盹,自己臉紅赧愧,倒是阿杏姨安慰我,「又上班又當人家媽媽很累喔,繼續睡覺,頭髮交給我就好。」阿杏姨的手感穩定、手溫似韻。每次阿杏姨提及該退休了,客人們就紛紛上門洗燙染剪、以實際行動要她打消念頭,當美髮院喧嘩如常,時間彷彿不存在,花枝招搖的女人都踩踏著屬於自己的節奏。而睏倦中的我,恍惚感知着眾人的歡快,也知道阿杏姨正用尖尾梳拉出髮片,平貼冷燙紙,食指和拇指壓住冷燙捲,輕盈滾上去,再套上橡皮筋。──等待清醒後,將迎來一頭漂亮捲髮,在如斯老去的社子美髮院。

----------------------------------------------------------------------------------✄〔寫在後面〕
童年,閱讀各色兒少版名人傳記、偉人事蹟,不知道你鍾愛哪一人?我有點崇拜美國總統林肯,約莫是感動於他少年時勤奮向學、成年後為正義而搏命。然則,成長中某時光斷點,我幾乎不閱讀單一人物傳記,轉而在不同典範裡享受片刻耀眼燦爛。踏入社會以後,可能是與現實職場利害過分接近,反而重新閱讀結構過的傳記(文字角色多麼可愛),同時觀察身旁讓我好生佩服的同事長輩。慢慢發現了,真實生命歷練迥異於書面敘事模式之「失敗與成功」,比較接近「波瀾」,如此煩擾的起起伏伏,讓人順水順風底攀爬而上,再忽忽跌落、被溫柔的大海接住。吸引我目光的,便是那能感受到大海溫柔的人,他們穿透命運的力道帶著堅韌,既猛烈撞擊,又相互包容,所以我嘗試寫出來,關於與人認識往來的故事,也記錄自己在生命階段的體會。
(文中角色、事件、地點,與原型人物皆略作調整)

謝謝閱讀到最後!
❤喜歡這篇文章,請拍拍手、按愛心,追蹤「陪孩子看看書/自己的房間」
✿更多大人味散文,看這裡→
托萊多愛情故事南瓜戚風蛋糕銀河鐵道之旅:米羅和他的星星們
COVID-19防疫生活裡的親子公民課:責任與判斷
承認那些討厭的——她終於可以神清氣爽底成為她自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45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陪孩子看看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婉姿的沙龍
121會員
101內容數
這是一段圓夢的旅程。許多年前,我在省女宿舍裡閱讀了作家三毛《傾城》,似乎就在升學苦悶中看見一扇通往遠方的窗,明亮,絢彩,緩慢的愛,因而逐漸迷戀上南歐國家西班牙。往後十年,我壓縮時間(在正規學業和工作之餘)學習西班牙語,閱讀大量西班牙導遊書,直到銀行存款和勇氣儲值足夠了,我就飛向夢中的西班牙。
許婉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20
當每個孩子奮力衝過青少年,逐漸茁壯成熟,變成有模有樣的大人。是否也願意歡喜底回頭看看?那些長大的過程耗費了多少氣力,如同花朵綻放的鮮妍美麗。如此想法下,我寫作了〈青春一條路〉。
Thumbnail
2021/12/20
當每個孩子奮力衝過青少年,逐漸茁壯成熟,變成有模有樣的大人。是否也願意歡喜底回頭看看?那些長大的過程耗費了多少氣力,如同花朵綻放的鮮妍美麗。如此想法下,我寫作了〈青春一條路〉。
Thumbnail
2021/08/30
波士頓,一座優雅的美國城市。我曾經因工作而短暫居住於此,記憶中它充滿學術氣息,清淡而透亮。 麻州波士頓薩默維爾Somerville窄小流暢的街道、樸素保守的淡彩雙層樓房、一點點老鏽的地鐵站、夜晚霓紅閃爍的電影院,中心廣場旁不很多餐廳商店銀行牙科,少量的連鎖品牌,都一見著迷,如此難以忘懷。
Thumbnail
2021/08/30
波士頓,一座優雅的美國城市。我曾經因工作而短暫居住於此,記憶中它充滿學術氣息,清淡而透亮。 麻州波士頓薩默維爾Somerville窄小流暢的街道、樸素保守的淡彩雙層樓房、一點點老鏽的地鐵站、夜晚霓紅閃爍的電影院,中心廣場旁不很多餐廳商店銀行牙科,少量的連鎖品牌,都一見著迷,如此難以忘懷。
Thumbnail
2021/08/23
從觀賞導演枝裕和的電影而發想,那些生命中所遇見的喜歡和不喜歡,畢竟命運總愛捉弄人,隱瞞豈是長久之道?人生不吐不快意。有一天我們必須誠實以對,用自己歷練過的智慧來掀揭所討厭的、來正視所心愛的,而後有通通收攏的勇敢氣度,這就是包容吧。
Thumbnail
2021/08/23
從觀賞導演枝裕和的電影而發想,那些生命中所遇見的喜歡和不喜歡,畢竟命運總愛捉弄人,隱瞞豈是長久之道?人生不吐不快意。有一天我們必須誠實以對,用自己歷練過的智慧來掀揭所討厭的、來正視所心愛的,而後有通通收攏的勇敢氣度,這就是包容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一直很想去洗頭,想找傳統便宜又會簡單按摩的這種,也很懷念小時候家隔壁的傳統美髮店氛圍,今早終於抽空來家附近的傳統理頭店,門口招牌寫有大大的女士洗髮,老闆娘邊洗邊看盤,我坐下來還沒說什麼,就先問我幾歲結婚沒,然後叮嚀我要對先生好一點。 老闆娘說她是臺南人,來新竹做了幾個月的工廠但是真的好累,每天
Thumbnail
最近一直很想去洗頭,想找傳統便宜又會簡單按摩的這種,也很懷念小時候家隔壁的傳統美髮店氛圍,今早終於抽空來家附近的傳統理頭店,門口招牌寫有大大的女士洗髮,老闆娘邊洗邊看盤,我坐下來還沒說什麼,就先問我幾歲結婚沒,然後叮嚀我要對先生好一點。 老闆娘說她是臺南人,來新竹做了幾個月的工廠但是真的好累,每天
Thumbnail
當這幾年因為疫情與科技刷洗著人們的習慣,讓恐懼、焦慮趁虛而入我們的意識與心靈,我們更需要這樣一部能安定心神的電影,教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人生不是這樣算的。」只是傳統的理髮店在後繼無人的情況下,這份人情味勢必也會跟著沒落的理髮店消逝在臺灣吧,還好還有這一部《本日公休》將它保存起來。
Thumbnail
當這幾年因為疫情與科技刷洗著人們的習慣,讓恐懼、焦慮趁虛而入我們的意識與心靈,我們更需要這樣一部能安定心神的電影,教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人生不是這樣算的。」只是傳統的理髮店在後繼無人的情況下,這份人情味勢必也會跟著沒落的理髮店消逝在臺灣吧,還好還有這一部《本日公休》將它保存起來。
Thumbnail
難得假日三個孩子都不在家,我跟老爺說:「我們去看電影如何?」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找戲院、查場次,還要好停車,於是就決定去大遠百看晚間七點左右的電影。 「本日公休」是影后陸小芬的復出之作,整片緩慢恬靜淡然,講述著一個家庭的紛紛擾擾,理髮師阿蕊從學徒到出師,到擁有一個店面,以此維生養大三個兒女。 故事很簡
Thumbnail
難得假日三個孩子都不在家,我跟老爺說:「我們去看電影如何?」心動不如馬上行動,找戲院、查場次,還要好停車,於是就決定去大遠百看晚間七點左右的電影。 「本日公休」是影后陸小芬的復出之作,整片緩慢恬靜淡然,講述著一個家庭的紛紛擾擾,理髮師阿蕊從學徒到出師,到擁有一個店面,以此維生養大三個兒女。 故事很簡
Thumbnail
故事從一台粗暴撞開障礙物出發的VOVOL老車開始,看起來一個三寶之王要上路了,他要去哪裡?拉下了鐵門,有間小店因此掛上了「本日公休」小牌。 阿蕊經營著一個小小的家庭理髮店已經40年,他的客人都是老客人,總讓自己的門面完全交給他,他覺得該怎麼剪就怎麼剪,人一定都有一個自己最適合的樣子,他總是最知道的那
Thumbnail
故事從一台粗暴撞開障礙物出發的VOVOL老車開始,看起來一個三寶之王要上路了,他要去哪裡?拉下了鐵門,有間小店因此掛上了「本日公休」小牌。 阿蕊經營著一個小小的家庭理髮店已經40年,他的客人都是老客人,總讓自己的門面完全交給他,他覺得該怎麼剪就怎麼剪,人一定都有一個自己最適合的樣子,他總是最知道的那
Thumbnail
藍色的華華理髮廳,是屬於上世紀的回憶。 推開藍色的木門,我用彆扭的台語說道:「頭家! 我要剃頭!」雖然戴著口罩,但還是習慣性的擠出一個禮貌的笑容。此時阿華老闆正把塑膠袋裡的白菜羹倒入鐵碗。
Thumbnail
藍色的華華理髮廳,是屬於上世紀的回憶。 推開藍色的木門,我用彆扭的台語說道:「頭家! 我要剃頭!」雖然戴著口罩,但還是習慣性的擠出一個禮貌的笑容。此時阿華老闆正把塑膠袋裡的白菜羹倒入鐵碗。
Thumbnail
你還記得上一次踏進傳統的理容院或家庭理髮廳的日子嗎?為了體驗「理容院城市旅行」,我硬著頭皮踏入了「東山理髮廳」,對著阿婆大聲說:「您好!我要剪頭髮!」
Thumbnail
你還記得上一次踏進傳統的理容院或家庭理髮廳的日子嗎?為了體驗「理容院城市旅行」,我硬著頭皮踏入了「東山理髮廳」,對著阿婆大聲說:「您好!我要剪頭髮!」
Thumbnail
店裡的營業時間是晚上八點到凌晨兩點,媽媽規定我們七點半就要到店裡。第二天上班,我一分鐘都不敢遲到(我本來就是個不愛遲到的人),七點二十打開店的大門,正擔心自己會不會太早到的時候,一看傻了,前輩們不但全到齊了,還連衣服髮妝都弄好了!
Thumbnail
店裡的營業時間是晚上八點到凌晨兩點,媽媽規定我們七點半就要到店裡。第二天上班,我一分鐘都不敢遲到(我本來就是個不愛遲到的人),七點二十打開店的大門,正擔心自己會不會太早到的時候,一看傻了,前輩們不但全到齊了,還連衣服髮妝都弄好了!
Thumbnail
俗話說「女為悅己者容」,訴說以前女人為了喜歡或欣賞自己的人而開始妝扮自己,到了現在則是為了讓自己開心,更要懂得愛惜自己。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不管到了哪個年紀,都還是會想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心情也會跟著更加美麗。
Thumbnail
俗話說「女為悅己者容」,訴說以前女人為了喜歡或欣賞自己的人而開始妝扮自己,到了現在則是為了讓自己開心,更要懂得愛惜自己。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不管到了哪個年紀,都還是會想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心情也會跟著更加美麗。
Thumbnail
女人愛美不是秘密,除了衣服、化妝外,就連頭髮也是。
Thumbnail
女人愛美不是秘密,除了衣服、化妝外,就連頭髮也是。
Thumbnail
一位美髮師的故事。她從五十年代開業至今,美髮店位於社子(台北士林區),手藝精湛,至今尚無法退休(應客人要求只好一直經營下去)。偶爾,她回憶似的聊聊自己超過七十歲的人生經歷,擺盪在事業和家庭之間,逐漸茁壯強韌的生命力,讓身為消費者、也是聽眾的我,只是洗剪頭髮,竟然身心都乾淨充沛,於是決定提筆寫下。
Thumbnail
一位美髮師的故事。她從五十年代開業至今,美髮店位於社子(台北士林區),手藝精湛,至今尚無法退休(應客人要求只好一直經營下去)。偶爾,她回憶似的聊聊自己超過七十歲的人生經歷,擺盪在事業和家庭之間,逐漸茁壯強韌的生命力,讓身為消費者、也是聽眾的我,只是洗剪頭髮,竟然身心都乾淨充沛,於是決定提筆寫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