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面
小依 [1],15 歲,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卻因中輟此時在諮商室與我對坐,帶著老練又稚氣的臉龐。
小依來學園已經半年,早期曾適應不良,合併憂鬱症狀,紀錄寫說進學園前在母親及社工的勸說下墮胎,但事後她卻非常後悔,與母親的關係更是降至冰點。後來狀況稍好,社工老師希望她談談與母親的關係,小依願意諮商,不過想談的是自我瞭解及情緒管理這一類。
「你好,我先自我介紹。我是林心理師,在台中工作,星座是處女座」我先開口。
小依笑了出來。
「好吧,我承認我有潔癖,不過並不難相處喔。那你的星座呢?」
人格發展
郭靜晃(2002)針對台 灣 12-18 歲的中輟少年共 246 位,調查對家庭生活的認知及感受,少年們都認為學習的對象及最瞭解自己的人是「同儕」。但是中輟少年的同儕是誰?其實還是中輟少年。這些少年們的家庭多為單親,因為工作繁忙而無法在心理上照顧少年,或者父母本身問題重重,不只小依,我所接手的個案幾乎都有相同的關係背景。
精神分析學派在剖析兒童心靈時,皆認同早期經驗的重要性,精神科醫師蘇利文(Sullivan, Harry Stack)提出人格早期的焦慮由焦慮的母親(主要照顧者)所誘發,並以人際關係心理過程為主要參數來發展,而前青春期(preadolescent, 約 10 歲)正是以同性別、同世代的友誼來建立良好人格的基礎。
中輟少年間彼此能模仿的,僅只是社會化的表面行為,卻從貧乏的人際互動與關係中建立了固定的人格模式,再進入青春期時,使中輟到犯罪形成了一個連續複雜的複合體。
所以,可以怎麼做?一般來講,心理師有 12 次每次 40 分鐘的諮商,而這些對於 15 歲的小大人能帶來什麼?
我請小依講自己的故事,但對她而言並不容易。我轉而提出許多問題讓她回答,例如最有印象的事、喜歡做什麼、哪一個人讓你最懷念等等。小依的表現積極外向,她「描述」了很多過去,童年時父母離婚,妹妹被送去育幼院,但她想保護妹妹;也認識很多乾哥哥、乾爸,後來都變成情人關係,小依對於劈腿倒是認為沒什麼,我問:「那你最最喜歡誰?」她說不知道,但是不分手藕斷絲連的原因,小依說:「他們需要我。」
我發現,小依無法指認情緒,也缺少自我概念,常用「不知道」來回答喜好或抽象議題。小依每晚都作夢,「夢境」是她的情緒補償花園,無論是學園的人際挫折或內心孤獨,夢裡各角色鮮活演出她的感覺:歷任男友是照顧與快樂、父母親是矛盾、已墮胎掉的小孩是悲傷痛苦。「日記」也是情緒無意識的表達,日記表達與語言剛好相反,每篇只有簡短幾句:「我為什麼會這樣呢?」、「好想死喔」、「老師說我的才藝很棒呢」、「我恨媽媽」等。小依也期待每週我的到來,卻每次都不知道要談什麼。
諮商中期我繼續傾聽,理解她跟世界的關係,並以友誼的立場拋出疑惑與小依討論自我的概念,我希望她能管理情緒而不是被控制,但是目前也只能先放一邊,情緒的自我覺察與抒發可能是最先需要的,因為最近小依多次夢見墮胎的小孩在擔心母親而哭泣。
青少女的自我認同與發展
至此,小依的表現與過去的經驗有了合理的詮釋,我不禁敬佩與心疼一個青少女的發展是如何經過扭曲而得以生存下去。小依給我的感受是個「照顧者」,童年的心理貧乏使得她不去放棄任何人(妹妹、男友們、父母親),她最大的願望是希望父母和好,她沒有談到自己,可一方面又能感受到斷裂的關係與孤獨給她的焦慮與矛盾。
Erik Erikson 的社會心理發展論,指出青少年期的發展任務是「自我認同」,強調自主與獨立的重要,青少年才能發展屬於自己的人格概念。但近年來性別觀點的研究,發現女性的發展序以及影響成熟的關鍵卻不同,不能單單責怪女孩在這個時期沒有自我。Gilligan(1982)就指出婦女的自我感與道德感經常是考慮到對他人的責任與關懷議題,強調關係的重要性,女性需要在家庭和朋友網裡生存,情緒上依賴重要他人,而認同感與親密關係是互相交織的內在,繼而才能產生「關係中的自我(The Relation Self)」。
我想男孩也需要關係的支持,但是表達與成長的方式有所不同,Nancy Chodorow 提出女孩跟男孩的不同,女孩自我(ego)的形成來自父愛、母愛、以及父母彼此間的關係,此等三角關係建構成女孩成長的環境。而這也是小依即使恨母親,卻還是深受影響,期待母親來探望她,並希望和父母一起回到家裡。
小依一直夢見自己的小孩孤單地處在一片漆黑中,小孩擔心她,一直說不要難過。但小依卻被「隔了一道牆」無法跟他說話,小依也擔心小孩一個人感到孤單,因此又不斷自責當初墮胎的決定。這也許是一種投射,我接納她的情緒,說「妳難過是因為身為媽媽而無法保護他是嗎?」小依點頭,接著我專注地與她討論對小孩的未來想像,並鼓勵她「妳知道嗎,夢境的場景是我們可以學習去控制的」。我請小依練習為小孩塑造一個光明有趣的樂園,創造一些玩偶或卡通人物陪伴他。現在練習、睡覺前再努力回想,用意志力與信心就能做到。我們很開心地結束這次諮商。
下次見面時,小依告訴我,小孩在她創造的世界裡生活的很好,還要她好好照顧自己不要擔心,連已去世的爺爺也重新出現答應照顧小孩,三個人還互相擁抱。我喜出望外,這應該是小依的內在對話,我趕緊抓住這個機會鼓勵小依要學習照顧自己,不要辜負重要他人的期待。而如何學習照顧自己,便是接下來諮商的主題了。
為邁向成長之路埋下種子
Jordan et als. 強調婦女在關係中成長的概念(引自林美和, 2006),重視同理心和連結,認為個體的生命發展期,應該同時涵蓋分離感和有意義連結的自我發展結構,也就是說有穩定的關係網作為安全堡壘,才能鼓勵女孩去發展自我概念,而發展的目標也應是在「自我開展(self-nurturance)」與「關懷他人」間取得有效的平衡。
像小依這樣的青少女有很多偏差的行為與觀念,從心理學來看其來有自,但行為的背後她並沒有自己的故事。她要如何走向成長之路?這讓我想起了電影「神隱少女」的故事情節,千尋因為父母貪吃變成豬,而必須獨自進入湯屋工作才能恢復正常生活,她一度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卻在過程中受到許多人的幫助得以成長,而她也能同理、接納像無臉男這樣的人。千尋最後和諧處理自己與他人(湯婆婆、白龍)、與世界的關係(湯屋),也找回了自我,然後回到了現實世界。
人生可比電影,兒童或青少年自有豐富的內心世界,貼近這些青少女,傾聽他們,並與之為友,我們會成為她們內化的角色,有一天在她們困頓之時,或許就會成為奇幻精靈主動出來幫助她們也說不定。
【創作聲明】
故事主要彰顯某個人性、心理主題及關係情境。分為兩個形式,〈諮商小說〉人物、背景、情節皆為杜撰,強調某些類型、族群及心理機制的議題而編;〈諮商故事〉為心理師所經歷的自省或經驗,其中案主故事亦經過改寫,但若大量使用案主故事,則另會加註〈已徵求案主同意〉。
參考文獻
- 郭靜晃(2002)。社會變遷下青少年的家庭困境與親子溝通。中華青少年純潔運動協會:第二屆生命教育與青少年研討會。
- 韋子木,張榮皋譯(2000)。精神病學的人際理論。昭明。原書:Harry Stack Sullivan(1953)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五南。
- 王雅各譯(2002)。Carol Gilligan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心理出版。
-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揚智。
- 山中康裕(2006)。哈利波特與神隱少女: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心靈工坊。
[1] 化名。故事亦參照事實以小說形式重新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