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6 選擇思緒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從幾個章節下來,我們了解因為「天擇」的關系,為了生存產生了各種「心智模組」,不同的模組有不同的功能,在不同情境下發揮作用。

舉例來說,當我們在大草原聽到草叢發出稀稀疏疏的聲音,我們的「生存心智模組」就會自然發揮作用,警愓我們可能是「蛇」,讓我們快點離開這個地方;儘管它存在很高的誤判可能性,但是我們的本能告訴我們,寧可誤判,也不能接受這萬分之一的致命風險。

然而,這些心智模組,都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思緒;舉例來說,你在靜坐的時候,可能空氣中飄來一陣陣燒酒雞的味道,你的思緒就開始受到干擾,想到之前你媽媽煮燒酒雞的情境;又可能你這陣子工作很忙碌,很多事情尚未完成,靜坐的時候思緒一直飄向工作方面的情境。

然而,這些思緒是什麼呢?為什麼這些思緒一直在我們的腦海中揮散不去呢?我們接下來就來談談「思緒」。

1. 「觀看自己思緒」是什麼樣子?


還記得我們之前談到,靜坐的時候常常會進入到「預設模式網路」,就是意指你在靜坐想要專注在呼吸上面的時候,結果各種「思緒」不斷的進來,一直打斷我們專注在呼吸上。

然而,這些思緒不是一件壞事,對我而言,靜坐冥想有兩個重要的目的:
  1. 訓練自己「專注當下」的能力,也就是透過專注吸呼來培養。
  2. 「察覺」自我的情緒,承認與接受他,練習把握對自己大腦的控制權。
所以「自我察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需要來學學,如何「觀看自己的思緒」。

這就不免又提到「內觀」,內觀是觀注情緒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內觀的主要方式「正念靜坐」,是研究人類心智的絕佳途徑。至少,這是研究一個人心智的絕佳方式,而這個人指的就是「你」。你坐下來,讓內心的塵埃落定,接著觀看自己的心智如何運作。

好,我們再來模擬一下,只要跟著以下四個簡單步驟即可:
  1. 坐在墊子上。
  2. 努力把心思集中在呼吸。
  3. 心思一直無法集中(這步驟最簡單了)。
  4. 留意究竟是何種思緒讓你無法集中,這些思緒可能跟年齡等因素有關。

你會發現靜坐真的很難,因為我們的心智拒絕停留在同樣的狀態。

我們來看看這些思緒可能都是怎樣子的?
  1. 第一,這些思緒都跟過去和未來有關,而非現在。當你擁有這些思緒時,唯一沒在做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真實世界中,專注在當下真正發生的事情。
  2. 第二,這些思緒都跟你有關。在預設模式下,我們所想的,主要都是指向自我的思緒。這並不令人驚訝,畢竟天擇所設計的大腦,關注的就是我們自身利益。
  3. 第三,這些思緒大多跟其他人有關。這一樣不令人驚訝,畢竟人是社會性動物。
心智先沉迷一個模組一段時間,接著又轉向另一個模組。但若換一個方式來描述,就是實際上有不同的模組正搶著要得到你的注意力。當心智從一個模組「遊蕩」到另一個,實際上就是第二個模組已經獲取足夠的力量,把你的意識從第一個模組那裡拉開,爭取控制權。

最後,這些模組似乎不會像劫持犯那樣劫持心智。思緒會浮現,但不會占據你的注意力太久,你的意識會回到你的呼吸。思緒無法把你帶走,列車會靠站,而你會站在月台上目送著列車離開。

總之,想說的重點與模組化心智模型的結果是相同的:意識自我並未創造思緒,而是接收思緒。而情況似乎是意識自我的接收動作:思緒進入意識覺察、「浮出意識」的這個過程。



2. 選擇思緒,做自己的主人


我們意識到了「思緒」,這些思維通常跟「我」和「他人」有關,因為我們是社會型動物。
而這些思緒,又在無形當中影響著我們。

舉例來說,當我們看到一間咖啡廳的時候,想到過往跟男/女朋友在這邊吵架分手,整個憂傷憤怒的情緒佔滿你的思緒;這時候你的家人恰好打電話來,你口氣非常差的回應你的家人,我們的整個行為模式卻被「情緒」給影響了,這不是真實的你。

當我們能自我覺察發現「情緒」時,我們可以「接收」這個思緒,承認它的存在,和平與它共處,好好與「它」對話,放下它。

例如,在心理學有一個方式,「為情緒命名」,當你〝憂傷〞的情緒來時,你可以為這種情緒命名為〝忘憂”,在心裡對自己說:「忘憂,你來了,我知道你很難過,但是有我陪伴著你,你會好起來的」。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的視角,接納「它」,好好對話,就能慢慢「放下」它。

作者賴特說:「當我們擁有思緒本質的智慧基礎,就擁有更多能力去選擇,看看哪些思緒是健康的、哪些沒那麼健康。那些不健康的,我們就可以放手。」

也就是說,在第一個階段,也就是努力集中注意力之時,你看到思緒捕捉到自己;在第二個階段,你看到思緒未能成功捕捉自己。但在這兩種情況中,你都意識到這些思緒並非來自於「你」,並非來自你的意識自我。

當我們在正念靜坐時,如果你一直無法「專注」呼吸,一直有各種思緒湧入,導致自己靜坐失敗;但其實不算失敗,應該說「當你靜坐失敗時要密切關注」當思緒不斷受到干擾,使得你無法聚焦於呼吸。但要是你密切關注在這個「失敗」,那麼,這就不是失敗的靜坐,因為密切關注於正在發生的事,就是正念靜坐。

試著聚焦在那個讓你無法專心的東西上。我的意思不止是要你聚焦在那些使你分心的思緒上,更要看看你是否能夠偵測到,那使你分心的思緒所連結的某些感受。之後憂慮消退,思緒也隨之消失。


小結


在這一篇當中,我們談到了「思緒」,也就是說,當我們正念靜坐時,我們希望的是「專注」當下,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打擾我們專注力的都是各種小想法。

比如明天上班要幹什麼事兒?期待和你愛慕的一名女士見面,回味自己昨天在球場上的一個精彩瞬間。

作者賴特說,這些想法,有一些共同點,比如要不就是在回顧過去,要不就是在思考未來,都不是當下的事情。這些都和「你」有關,或是常常都與另外一個人有關。人都是社會動物,我們總愛想「人」的事兒。

然而,當我們能自我覺察發現「情緒」時,我們可以「接收」這個思緒,承認它的存在,和平與它共處,好好與「它」對話,放下它。

當我們擁有思緒本質的智慧基礎,就擁有更多能力去選擇,看看哪些思緒是健康的、哪些沒那麼健康。那些不健康的,我們就可以放手。

記得,我們可以「選擇思緒,做自己的主人」,而非變成「情緒的附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0會員
238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大腦存在「各式各樣」的心智模組,從「腦裂實驗」就能發現,我們大腦連結著各種〝神經元系統〞,每一個系統負責的功能、應對都是不一樣;遇到不同的處境,則會決定當下由那些模組來主導運作。 在不同的情境之後,我們會有不同的個性與行為,這就是不同「心智模型」之間互相作用下的行為。
這個裂腦實驗強力證明了一件事:意識自我有能耐說服自己是施令發號者,但事實並非如此。然而,這項實驗是由那些不具正常腦袋的人所完成,如果是我們這些左右兩半腦並未分裂的人呢?我們的腦也會如此自我欺騙嗎?我們有很好的理由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苦」是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之所以覺得苦,是因為「執著」。如果你不那麼執著,就不會那麼苦。可藉由「內觀」來洞察自我,體察自己的情緒是怎麼回事,獲得對事物的洞見,和個人真正的自由。
聚焦在自己的呼吸或是其他事物上。集中精神能讓你的大腦擺脫預設模式網絡,也讓那占據你思維的嘈雜心智安靜下來。 藉由正定靜坐穩定注意力之後,接下來你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當下所留心(正念看待)的事物,通常是那些你身體裡正在發生的事,例如情緒或身體的感覺。
人類是在天擇的「設計」下,去做特定事情,以幫助我們祖先把基因傳遞給下一代。正因為我們追求這種幻想,像就是不斷踩著「快樂水車」去追求幸福,然而這些愉悅卻又快速的不斷消逝;這也是佛佗所說的「苦」,也就是不滿足。 一旦我們察覺到這件事情,我們就有機會跳脫出「快樂水車」的困境。
在一個強者雲集的環境中,不想被超越,唯有不斷努力。相信努力會帶來進步,有目的地付諸實踐,和優秀的競爭對手切磋,最終超越自己……這種成長思維模式是矽谷保持活力的法寶,也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追求卓越的精英。 相信自己要提升,而且可以透過學習不斷進步的心態,在心理學上,人們把它稱為「成長思維模式」
我們大腦存在「各式各樣」的心智模組,從「腦裂實驗」就能發現,我們大腦連結著各種〝神經元系統〞,每一個系統負責的功能、應對都是不一樣;遇到不同的處境,則會決定當下由那些模組來主導運作。 在不同的情境之後,我們會有不同的個性與行為,這就是不同「心智模型」之間互相作用下的行為。
這個裂腦實驗強力證明了一件事:意識自我有能耐說服自己是施令發號者,但事實並非如此。然而,這項實驗是由那些不具正常腦袋的人所完成,如果是我們這些左右兩半腦並未分裂的人呢?我們的腦也會如此自我欺騙嗎?我們有很好的理由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苦」是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之所以覺得苦,是因為「執著」。如果你不那麼執著,就不會那麼苦。可藉由「內觀」來洞察自我,體察自己的情緒是怎麼回事,獲得對事物的洞見,和個人真正的自由。
聚焦在自己的呼吸或是其他事物上。集中精神能讓你的大腦擺脫預設模式網絡,也讓那占據你思維的嘈雜心智安靜下來。 藉由正定靜坐穩定注意力之後,接下來你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當下所留心(正念看待)的事物,通常是那些你身體裡正在發生的事,例如情緒或身體的感覺。
人類是在天擇的「設計」下,去做特定事情,以幫助我們祖先把基因傳遞給下一代。正因為我們追求這種幻想,像就是不斷踩著「快樂水車」去追求幸福,然而這些愉悅卻又快速的不斷消逝;這也是佛佗所說的「苦」,也就是不滿足。 一旦我們察覺到這件事情,我們就有機會跳脫出「快樂水車」的困境。
在一個強者雲集的環境中,不想被超越,唯有不斷努力。相信努力會帶來進步,有目的地付諸實踐,和優秀的競爭對手切磋,最終超越自己……這種成長思維模式是矽谷保持活力的法寶,也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追求卓越的精英。 相信自己要提升,而且可以透過學習不斷進步的心態,在心理學上,人們把它稱為「成長思維模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受到各種分心的因素影響,這使得我們的心靈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專注。 透過靜坐和冥想等方式,我們可以讓自己脫離外界的干擾,專注於內在的寧靜和平衡。這不僅有助於訓練我們的心靈,還能夠啟發我們大腦神經的新迴路,促進心智的放鬆和成長。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之旅,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
Thumbnail
打坐/冥想/靜心/禪修 這活動有很多不同的名字 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進行 對我來說 這段時光能讓我可以脫離大腦的控制 可能你會疑問,腦袋不是受我們掌控的嗎?
Thumbnail
科學已經證明,冥想、觀想、沉思有助於淨化情緒。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受到各種分心的因素影響,這使得我們的心靈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專注。 透過靜坐和冥想等方式,我們可以讓自己脫離外界的干擾,專注於內在的寧靜和平衡。這不僅有助於訓練我們的心靈,還能夠啟發我們大腦神經的新迴路,促進心智的放鬆和成長。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之旅,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
Thumbnail
打坐/冥想/靜心/禪修 這活動有很多不同的名字 也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進行 對我來說 這段時光能讓我可以脫離大腦的控制 可能你會疑問,腦袋不是受我們掌控的嗎?
Thumbnail
科學已經證明,冥想、觀想、沉思有助於淨化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