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6 選擇思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從幾個章節下來,我們了解因為「天擇」的關系,為了生存產生了各種「心智模組」,不同的模組有不同的功能,在不同情境下發揮作用。

舉例來說,當我們在大草原聽到草叢發出稀稀疏疏的聲音,我們的「生存心智模組」就會自然發揮作用,警愓我們可能是「蛇」,讓我們快點離開這個地方;儘管它存在很高的誤判可能性,但是我們的本能告訴我們,寧可誤判,也不能接受這萬分之一的致命風險。

然而,這些心智模組,都會帶給我們不同的思緒;舉例來說,你在靜坐的時候,可能空氣中飄來一陣陣燒酒雞的味道,你的思緒就開始受到干擾,想到之前你媽媽煮燒酒雞的情境;又可能你這陣子工作很忙碌,很多事情尚未完成,靜坐的時候思緒一直飄向工作方面的情境。

然而,這些思緒是什麼呢?為什麼這些思緒一直在我們的腦海中揮散不去呢?我們接下來就來談談「思緒」。

raw-image


1. 「觀看自己思緒」是什麼樣子?


還記得我們之前談到,靜坐的時候常常會進入到「預設模式網路」,就是意指你在靜坐想要專注在呼吸上面的時候,結果各種「思緒」不斷的進來,一直打斷我們專注在呼吸上。

然而,這些思緒不是一件壞事,對我而言,靜坐冥想有兩個重要的目的:

  1. 訓練自己「專注當下」的能力,也就是透過專注吸呼來培養。
  2. 「察覺」自我的情緒,承認與接受他,練習把握對自己大腦的控制權。

所以「自我察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需要來學學,如何「觀看自己的思緒」。

這就不免又提到「內觀」,內觀是觀注情緒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內觀的主要方式「正念靜坐」,是研究人類心智的絕佳途徑。至少,這是研究一個人心智的絕佳方式,而這個人指的就是「你」。你坐下來,讓內心的塵埃落定,接著觀看自己的心智如何運作。

好,我們再來模擬一下,只要跟著以下四個簡單步驟即可:

  1. 坐在墊子上。
  2. 努力把心思集中在呼吸。
  3. 心思一直無法集中(這步驟最簡單了)。
  4. 留意究竟是何種思緒讓你無法集中,這些思緒可能跟年齡等因素有關。


你會發現靜坐真的很難,因為我們的心智拒絕停留在同樣的狀態。

我們來看看這些思緒可能都是怎樣子的?

  1. 第一,這些思緒都跟過去和未來有關,而非現在。當你擁有這些思緒時,唯一沒在做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真實世界中,專注在當下真正發生的事情。
  2. 第二,這些思緒都跟你有關。在預設模式下,我們所想的,主要都是指向自我的思緒。這並不令人驚訝,畢竟天擇所設計的大腦,關注的就是我們自身利益。
  3. 第三,這些思緒大多跟其他人有關。這一樣不令人驚訝,畢竟人是社會性動物。

心智先沉迷一個模組一段時間,接著又轉向另一個模組。但若換一個方式來描述,就是實際上有不同的模組正搶著要得到你的注意力。當心智從一個模組「遊蕩」到另一個,實際上就是第二個模組已經獲取足夠的力量,把你的意識從第一個模組那裡拉開,爭取控制權。

最後,這些模組似乎不會像劫持犯那樣劫持心智。思緒會浮現,但不會占據你的注意力太久,你的意識會回到你的呼吸。思緒無法把你帶走,列車會靠站,而你會站在月台上目送著列車離開。

總之,想說的重點與模組化心智模型的結果是相同的:意識自我並未創造思緒,而是接收思緒。而情況似乎是意識自我的接收動作:思緒進入意識覺察、「浮出意識」的這個過程。



2. 選擇思緒,做自己的主人


我們意識到了「思緒」,這些思維通常跟「我」和「他人」有關,因為我們是社會型動物。
而這些思緒,又在無形當中影響著我們。

舉例來說,當我們看到一間咖啡廳的時候,想到過往跟男/女朋友在這邊吵架分手,整個憂傷憤怒的情緒佔滿你的思緒;這時候你的家人恰好打電話來,你口氣非常差的回應你的家人,我們的整個行為模式卻被「情緒」給影響了,這不是真實的你。

當我們能自我覺察發現「情緒」時,我們可以「接收」這個思緒,承認它的存在,和平與它共處,好好與「它」對話,放下它。

例如,在心理學有一個方式,「為情緒命名」,當你〝憂傷〞的情緒來時,你可以為這種情緒命名為〝忘憂”,在心裡對自己說:「忘憂,你來了,我知道你很難過,但是有我陪伴著你,你會好起來的」。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的視角,接納「它」,好好對話,就能慢慢「放下」它。

作者賴特說:「當我們擁有思緒本質的智慧基礎,就擁有更多能力去選擇,看看哪些思緒是健康的、哪些沒那麼健康。那些不健康的,我們就可以放手。」

也就是說,在第一個階段,也就是努力集中注意力之時,你看到思緒捕捉到自己;在第二個階段,你看到思緒未能成功捕捉自己。但在這兩種情況中,你都意識到這些思緒並非來自於「你」,並非來自你的意識自我。

當我們在正念靜坐時,如果你一直無法「專注」呼吸,一直有各種思緒湧入,導致自己靜坐失敗;但其實不算失敗,應該說「當你靜坐失敗時要密切關注」當思緒不斷受到干擾,使得你無法聚焦於呼吸。但要是你密切關注在這個「失敗」,那麼,這就不是失敗的靜坐,因為密切關注於正在發生的事,就是正念靜坐。

試著聚焦在那個讓你無法專心的東西上。我的意思不止是要你聚焦在那些使你分心的思緒上,更要看看你是否能夠偵測到,那使你分心的思緒所連結的某些感受。之後憂慮消退,思緒也隨之消失。


小結


在這一篇當中,我們談到了「思緒」,也就是說,當我們正念靜坐時,我們希望的是「專注」當下,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打擾我們專注力的都是各種小想法。

比如明天上班要幹什麼事兒?期待和你愛慕的一名女士見面,回味自己昨天在球場上的一個精彩瞬間。

作者賴特說,這些想法,有一些共同點,比如要不就是在回顧過去,要不就是在思考未來,都不是當下的事情。這些都和「你」有關,或是常常都與另外一個人有關。人都是社會動物,我們總愛想「人」的事兒。

然而,當我們能自我覺察發現「情緒」時,我們可以「接收」這個思緒,承認它的存在,和平與它共處,好好與「它」對話,放下它。

當我們擁有思緒本質的智慧基礎,就擁有更多能力去選擇,看看哪些思緒是健康的、哪些沒那麼健康。那些不健康的,我們就可以放手。

記得,我們可以「選擇思緒,做自己的主人」,而非變成「情緒的附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吉米不可 Give me book
96會員
257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2023/05/03
撰寫感恩筆記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只需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寫下一些自己所感激的事物,就能夠讓自己更加快樂、更有動力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2023/05/03
撰寫感恩筆記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只需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寫下一些自己所感激的事物,就能夠讓自己更加快樂、更有動力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2023/04/26
以下是一些培養自我效能感(SE)的方法: 1. 設定小目標 設定小目標可以幫助我們達成大目標。 2. 回憶成功經驗 回憶過去的成功經驗可以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3. 學習新技能 學習新技能可以讓我們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進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4. 接受挑戰 接受挑戰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2023/04/26
以下是一些培養自我效能感(SE)的方法: 1. 設定小目標 設定小目標可以幫助我們達成大目標。 2. 回憶成功經驗 回憶過去的成功經驗可以讓我們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3. 學習新技能 學習新技能可以讓我們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進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4. 接受挑戰 接受挑戰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
Thumbnail
2023/03/31
好聲音三步驟: 1. 起床先開嗓。 2. 說話時吸足了氣。 3. 說話時維持笑容。
Thumbnail
2023/03/31
好聲音三步驟: 1. 起床先開嗓。 2. 說話時吸足了氣。 3. 說話時維持笑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心具有認知的本質,通過接受感知的訊號,而产生认知,又通過認知,建立世界與自身的感覺,從而產生各種反應。由於心接受各種外於自身的訊號而產生認知,因此而失去對自身本質的知覺,而變換不定。 修行所說的修心,從上文的邏輯來詮釋,修心即是讓心從內外訊號的認知中解脫出來,然後自然知曉自己的本性。當心逐漸從認知中
Thumbnail
心具有認知的本質,通過接受感知的訊號,而产生认知,又通過認知,建立世界與自身的感覺,從而產生各種反應。由於心接受各種外於自身的訊號而產生認知,因此而失去對自身本質的知覺,而變換不定。 修行所說的修心,從上文的邏輯來詮釋,修心即是讓心從內外訊號的認知中解脫出來,然後自然知曉自己的本性。當心逐漸從認知中
Thumbnail
人的大腦不是沈浸在過去就是在想像還沒發生的未來,這是正常以及是一種人類自我防衛機制的一部分,享受當下、專注當下才反人類
Thumbnail
人的大腦不是沈浸在過去就是在想像還沒發生的未來,這是正常以及是一種人類自我防衛機制的一部分,享受當下、專注當下才反人類
Thumbnail
我一直都有冥想的習慣,單純的冥想,不涉及任何宗教儀式。 冥想可以幫助你平靜,情緒平穩流動。讀完這篇文章,你會知道如何處理不舒服的情緒,掌握自己的人生。 我前期的體驗不能算愉快。抱著“冥想就是什麼都不想”的想法進行簡直就是折磨人。 人就是靠“想”才活下去。什麼都不想是很困難的。 不斷跟各種念頭戰鬥,
Thumbnail
我一直都有冥想的習慣,單純的冥想,不涉及任何宗教儀式。 冥想可以幫助你平靜,情緒平穩流動。讀完這篇文章,你會知道如何處理不舒服的情緒,掌握自己的人生。 我前期的體驗不能算愉快。抱著“冥想就是什麼都不想”的想法進行簡直就是折磨人。 人就是靠“想”才活下去。什麼都不想是很困難的。 不斷跟各種念頭戰鬥,
Thumbnail
有雜念便接受,不必去延伸或抵抗 靜坐時有雜念,就有雜念吧! 接受自己有雜念出現,不要因此而感到生氣或不悅。 是人就會思考,因為思考是心理活動過程。 所以,有雜念就接受有雜念吧!不要對此而有情緒, 不要去延伸雜念的內容,也不需要去抵抗雜念的產生。 就只是看著,不要再去想些什麼。
Thumbnail
有雜念便接受,不必去延伸或抵抗 靜坐時有雜念,就有雜念吧! 接受自己有雜念出現,不要因此而感到生氣或不悅。 是人就會思考,因為思考是心理活動過程。 所以,有雜念就接受有雜念吧!不要對此而有情緒, 不要去延伸雜念的內容,也不需要去抵抗雜念的產生。 就只是看著,不要再去想些什麼。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心靈轉化的行者與課程服務者,無論是靈氣能量轉化還是人聲唱頌療癒,我發現要讓學生或個案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要能放鬆。 總之,就開始實作,至少從鬆開內在空間開始! #喜歡請追蹤贊助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心靈轉化的行者與課程服務者,無論是靈氣能量轉化還是人聲唱頌療癒,我發現要讓學生或個案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要能放鬆。 總之,就開始實作,至少從鬆開內在空間開始! #喜歡請追蹤贊助
Thumbnail
有些朋友會告訴我:「我也很想靜下來好好思考生命,可是我好像 靜不下來,我的心很亂怎麼辦?」 當你覺得「心靜不下來 是一個問題」,你就「擁有」了它。
Thumbnail
有些朋友會告訴我:「我也很想靜下來好好思考生命,可是我好像 靜不下來,我的心很亂怎麼辦?」 當你覺得「心靜不下來 是一個問題」,你就「擁有」了它。
Thumbnail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人活著的目的,就是傳播自己的基因,我們就要做各種事情,吃飯、生孩子、競爭、獲得聲望等等,做完這些事情我們就能獲得喜悅,但這些快樂卻又消散即逝,這就是佛說的苦。 冥想幫助我們不被各種情感和思想困擾,不受大腦模組的控制,獲得自由。專注呼吸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練習把握對自己大腦的控制權。
Thumbnail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人活著的目的,就是傳播自己的基因,我們就要做各種事情,吃飯、生孩子、競爭、獲得聲望等等,做完這些事情我們就能獲得喜悅,但這些快樂卻又消散即逝,這就是佛說的苦。 冥想幫助我們不被各種情感和思想困擾,不受大腦模組的控制,獲得自由。專注呼吸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練習把握對自己大腦的控制權。
Thumbnail
當我們正念靜坐時,我們希望的是「專注」當下,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打擾我們專注力的都是各種小想法。 當我們能自我覺察發現「情緒」時,我們可以「接收」這個思緒,承認它的存在,和平與它共處,好好與「它」對話,放下它。 我們可以「選擇思緒,做自己的主人」,而非變成「情緒的附庸」
Thumbnail
當我們正念靜坐時,我們希望的是「專注」當下,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打擾我們專注力的都是各種小想法。 當我們能自我覺察發現「情緒」時,我們可以「接收」這個思緒,承認它的存在,和平與它共處,好好與「它」對話,放下它。 我們可以「選擇思緒,做自己的主人」,而非變成「情緒的附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