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打滾,關於2件容易被忽略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是於某天通勤下班騎車返家時突然靈光乍現的感悟,原來在職場滾著滾著,竟然也快十年了啊!過程中不免有些擦傷,卻也獲得不少經驗值。

比起在學時就開始打工的朋友們,我算是較晚才正式進入職場,為了因應未來職場瞬息萬變,除了年資的增長,能力也必須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如同股神巴菲特的「雪球理論」透過夠長的時間與適當的投資產品就能獲得「複利」的結果

若將這個理論運用在職場上,也絲毫沒有違和感,只要你願意在職涯的每一個十字路口,做出能夠讓自己成長的選擇,你只會愈來愈強大。

這段工作時間,懷抱著大學剛畢業的熱情嘗試了本業的醫療管理領域,接著於在職完成碩士學位後毅然決然跳出熟悉的產業圈,〈那年夏天,我跨過了台灣海峽〉選擇了一條有關創業基地推廣的全新道路,及受疫情影響返台後居然〈成為我最不想要成為的公務員〉,以工程行政的角色開啟職涯旅程的新境界。

raw-image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職業種類也許早已超過了俗語說的三百六十行,畢竟在10年前還沒有網紅、數位行銷、機器人工程、AI工程、數據分析等職業領域,即使有雛形,發展也尚未純熟。

而儘管有其他收入來源的可能,例如:投資工具產生的被動收入,或是成為部落客、技術接案等兼職自雇,但在還沒有完全達成個人設定的財務自由目標之前,大部分的人,也包括我,都選擇成為「受雇者」-我們以時間、勞力或腦袋為老闆工作來換取酬勞

如此的「正職工作」,不論公司規模大小,員工都不需要首當其衝面對大環境的威脅,穩定地定期收穫薪資,排除工作中難免遇到人際、溝通、適應、環境等問題,身為「受雇者」最大的風險就是-永遠只將自己視為受雇者

raw-image

愈平常的事,愈容易被忽略

「食、衣、住、行」是與我們最相關的事。

關於生活、家庭、當然也離不開職場,隨著我們的年齡、所在的場景、所處的階段,喜好與習慣也會隨之變換,能分享的內容太多,本文情境設定優先以自己最熟悉的「辦公室」作為主軸。

不論你是不是在這樣的產業裡奮鬥,都鼓勵繼續看下去,也許會有不謀而合的發現!




raw-image


〔一〕工作餐敘:去了尷尬,不去臭俗辣

進了職場,工作日的午餐時光該不該一起用餐閒聊,還是獨守個人座位追劇?關於下班後的聚會,你聽不聽得懂同事們的「邀約」?

在每個職場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解讀,我的建議是:

  • 新鮮嫩肉:鼓勵多觀察環境及辦公室人際,不預設立場,盡可能開放性的在不同場合接觸每一位同仁,像是茶水間、影印區、會議室、工作外場所等,以感官體驗同事們帶給你的感受,請務必切記,千萬別從別人的嘴裡認識一個人!
  • 半生熟:你可能有自己的一群夥伴,但維持職場和諧及工作效率還是工作首要條件,免不了的聚會儘管不能為感情加溫,至少做到不讓人討厭,不樹立敵人並逐年提升自己在職場的能力與價值
  • 近乎全熟:有一定資歷與熟稔的工作方法,是穩定辦公室氛圍的要角,這個階段避免裹足不前,倚老賣老,從新進同仁身上獲取新的養分,而你如何傳承與提攜後輩,將會是個人素養與格調的展現

另外,臨近歲末,各科與處室的尾牙時間接二連三敲定,自從參與過人生第一場職場尾牙,就知道這不只是個單純吃飯的場合,令人雀躍的是抽獎,讓人厭惡的是陪笑敬酒以及各單位必須忙碌一番的串場表演。

但與其總是想著要用什麼藉口逃脫,要如何以禮貌又不失風度地微笑面對,才是我們在這類與長官同事共處的場合必須具備的技能。

raw-image

〔二〕外型衣著:鏡面反射的你,就是別人看見你的樣子

如果沒有規定制服,你會穿什麼去上班?

久違見面聚會,朋友的孩子正處牙牙學語年紀,面對每位詢問「今年幾歲」的叔叔阿姨沒有一絲不耐煩,臉上還掛著一抹微笑,嘴上說著3,小手也比著示意數字3的「OK」手勢。

反觀社會總是以年齡來定義「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才會讓「年齡是女人的秘密」這句話在我心裡更顯得無理取鬧,但還是不想向不相干的人輕易透漏。

在廈門工作期間,發現原來自己也深受「年齡」的固化思想,卻也因此開了眼界。

遇見的同事儘管實際年齡比我小得多,但打扮起來卻顯得專業成熟,少不了襯衫、套裝、首飾與妝容,在我得知年齡時總是「哇!哇!」驚呼連連,當地稱之為「著急」,意即外表看起來大於實際年紀,而他們卻樂此不疲,我才驚覺之間的差距。

我們只顧追求外表怎麼看起來年輕,而不是怎樣比較得體。

回想總是在上班日翻找衣櫥的自己,鮮少更新治裝,衣櫃中的款式以輕便休閒為主,而非以塑造職場形象為第一優先,不論年齡與否,進了職場,都應該找到切合自己且適宜的穿著方式,那才是獨特形象的展現。

從現在起,出門前,問問全身鏡中的自己:今天,你想展現怎樣的你?

raw-image

當老闆之前,先成為一個優秀的工作者

  • 面試時沒有規定尾牙要為長官演出
  • 開會沒有限制不能穿著輕鬆T-Shirt
  • 薪水並非全然界定員工價值的工具

職場翻滾久了,偶爾倦怠感來襲,不論餐敘或外型,如此看似每天都會遇見的瑣事,是否因為工作時間久了而忽略了其中的重要性?

在工作上,若每一件事都以工作職掌範圍或薪資多寡來做無情的理性切割,切斷的不僅是自己的人際關係,也為工作前景徒增荊棘,而「事不關己」正是對自己最不負責任的方式,不如從中找到能夠點燃工作熱情的因子,讓自己持續成長茁壯吧!


你好,我是茶布斯,樂於和你分享生活所見的一切,歡迎追蹤我
可以按下愛心❤、在下方拍手5下,或是贊助支持我的創作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哇!!! 字字珠璣、一針見血!!! 有時雖然深感無力, 但熱情與付出是最能感受自己存在與被需要的價值!!! 感謝分享
茶布斯閱世界-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1/31
謝謝你為這篇文章下了精要的註解!偶爾也會拿這根「針」來刺自己,提醒一下!哈哈 所以有時後在職場被「ㄠ」也未必是件壞事,我們可以想辦法讓它成就後面的好事! 一起讓自己成為更有價值的人!
"身為「受雇者」最大的風險就是-永遠只將自己視為受雇者。"這句話真是當頭棒喝啊!如何傳承與提攜後輩是目前我正在努力的目標,最近也因此感受到工作的價值,查布斯這篇文章讓我感觸頗多啊!謝謝分享。
茶布斯閱世界-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1/04
我也是時刻用這句話來校正自己的心態啊,由其是遇到鳥人鳥事的時候,告訴自己一定要更強大!千萬別逃跑或擺爛XD 很羨慕阿茵可以有這樣練領導功力的機會,看著新人茁壯非常有成就感呢! 題外話,給探路客第一個認識的朋友-阿茵: 我現正舉辦個填問卷回饋手寫賀卡的小活動,歡迎有時間可以來瞧瞧,也期待您的回覆唷! https://vocus.cc/article/61cdb6f7fd89780001059aeb
越平常的事真的越容易被忽略,就像住得越近就越容易遲到一樣
茶布斯閱世界-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20
臉色紅潤,很適合現在的12月聖誕季呀,用文字讓整個人都溫暖起來~
桑的記事本-avatar-img
2021/12/13
好文(筆記)
茶布斯閱世界-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15
謝謝你 ❤
Mr.S-avatar-img
2021/12/13
看到禮貌又不失風度的微笑真的不禁噗疵一笑,真的是職場必備技能之一
茶布斯閱世界-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2/15
缺少這招真的會格格不入,無地自容阿~~~
avatar-img
職場小資女的氧氣人蔘
217會員
103內容數
自我成長、閱讀、職場、心態
2023/06/21
我們時常被「年資」、「年齡」、「他人眼光」、「習慣」等束縛在一個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框框裡,又或許是現實情況所逼,但其實我們能讓自己有更多選擇,前提是:「改變你的思維方式」,文中會分享3個招式,增強我們面對冒險的勇氣。
Thumbnail
2023/06/21
我們時常被「年資」、「年齡」、「他人眼光」、「習慣」等束縛在一個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框框裡,又或許是現實情況所逼,但其實我們能讓自己有更多選擇,前提是:「改變你的思維方式」,文中會分享3個招式,增強我們面對冒險的勇氣。
Thumbnail
2023/05/25
我們很常受到社會框架約束而不自覺,在職場中人們確實對於「數字」很有感覺「多久升職,今年又加薪多少?」,今年是我踏入社會的第11年,有感的不只有年資,還有那愈來愈茁壯的大腿,常開玩笑說自己的職涯彷彿在走九彎十八拐,回過頭來也才發現,很多時候在選擇當下認真踏出的每一步,會引領你走向更寬廣的職涯道路。
Thumbnail
2023/05/25
我們很常受到社會框架約束而不自覺,在職場中人們確實對於「數字」很有感覺「多久升職,今年又加薪多少?」,今年是我踏入社會的第11年,有感的不只有年資,還有那愈來愈茁壯的大腿,常開玩笑說自己的職涯彷彿在走九彎十八拐,回過頭來也才發現,很多時候在選擇當下認真踏出的每一步,會引領你走向更寬廣的職涯道路。
Thumbnail
2023/03/11
現代人喜歡做「測驗」應該是出了名,比起以前,我們更有興趣想探究自己是因為什麼樣的心理情境,而反射出這樣的行為。除了透過測驗方式認識自己未知的內心世界,也許從一些成長過程可以拼湊出一些線索,關於「人生」。
Thumbnail
2023/03/11
現代人喜歡做「測驗」應該是出了名,比起以前,我們更有興趣想探究自己是因為什麼樣的心理情境,而反射出這樣的行為。除了透過測驗方式認識自己未知的內心世界,也許從一些成長過程可以拼湊出一些線索,關於「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記得自己剛進公司的時候,公司經理曾經找我們這些新人一起座談會。 你們進公司的夢想願望是什麼?
Thumbnail
記得自己剛進公司的時候,公司經理曾經找我們這些新人一起座談會。 你們進公司的夢想願望是什麼?
Thumbnail
我有時候覺得 職場的生活跟學生時期的模式 是截然不同 但其實就是不同 也不用覺得奇怪 學生讀書是家長付錢給學校 上班族是老闆付錢給自己 職場的真相 就是 一場戰爭 對手就是自己 不會是同事或是AI 因為早在AI取代工作之前 我們會知道 知道AI會取代自己工作的位置 好像 很沉重 但工作這樣朝九晚五的
Thumbnail
我有時候覺得 職場的生活跟學生時期的模式 是截然不同 但其實就是不同 也不用覺得奇怪 學生讀書是家長付錢給學校 上班族是老闆付錢給自己 職場的真相 就是 一場戰爭 對手就是自己 不會是同事或是AI 因為早在AI取代工作之前 我們會知道 知道AI會取代自己工作的位置 好像 很沉重 但工作這樣朝九晚五的
Thumbnail
現在的職場已經沒有絕對的「穩定」,只有穩定的能力,不會有穩定的工作,「終身學習」已經是每一個職場人應該具有的標準配備
Thumbnail
現在的職場已經沒有絕對的「穩定」,只有穩定的能力,不會有穩定的工作,「終身學習」已經是每一個職場人應該具有的標準配備
Thumbnail
長大是一瞬間的事情,看著一個又一個前仆後繼的想要進入有著大公司抬頭的菜鳥,然後又看著他們一個又一個地被這現實毫不留情的踐踏、踩爛。 但職場不是學校,沒有一再容忍犯錯並且一教再教的道理,大家都要為自己做的業務負責。哭著玻璃心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沒有人有時間同情你。
Thumbnail
長大是一瞬間的事情,看著一個又一個前仆後繼的想要進入有著大公司抬頭的菜鳥,然後又看著他們一個又一個地被這現實毫不留情的踐踏、踩爛。 但職場不是學校,沒有一再容忍犯錯並且一教再教的道理,大家都要為自己做的業務負責。哭著玻璃心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沒有人有時間同情你。
Thumbnail
回想當初投身業務的工作,就是未雨綢繆的煩惱,是想太多也是想不多,感恩那年的主管或說恩人提攜,讓我欣賞著美麗有層次的風景。
Thumbnail
回想當初投身業務的工作,就是未雨綢繆的煩惱,是想太多也是想不多,感恩那年的主管或說恩人提攜,讓我欣賞著美麗有層次的風景。
Thumbnail
在職場打滾快十年,不免有些擦傷,也獲得不少經驗值。除了年資增長,能力也必須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如同股神巴菲特的「雪球理論」,透過夠長的時間與適當的投資產品就能獲得「複利」的結果。本篇將以「辦公室環境」為主軸,分享職場中容易被忽略的2件事,關於工作餐敘與外型衣著,「事不關己」是對自己最不負責任的方式。
Thumbnail
在職場打滾快十年,不免有些擦傷,也獲得不少經驗值。除了年資增長,能力也必須像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如同股神巴菲特的「雪球理論」,透過夠長的時間與適當的投資產品就能獲得「複利」的結果。本篇將以「辦公室環境」為主軸,分享職場中容易被忽略的2件事,關於工作餐敘與外型衣著,「事不關己」是對自己最不負責任的方式。
Thumbnail
我不愛打遊戲,因為覺得每天都在過關斬將;我沒有在宗教中修行,因為生活中常需要深呼吸,提醒自己修身養性。 想到工作經歷這個主題,彷彿看到了人生跑馬燈,思緒飄向遠方: 菜鳥保險業務員 見證了紡織業的沒落與轉型 待過遇缺不補的證
Thumbnail
我不愛打遊戲,因為覺得每天都在過關斬將;我沒有在宗教中修行,因為生活中常需要深呼吸,提醒自己修身養性。 想到工作經歷這個主題,彷彿看到了人生跑馬燈,思緒飄向遠方: 菜鳥保險業務員 見證了紡織業的沒落與轉型 待過遇缺不補的證
Thumbnail
從學校畢業踏入社會已經一年半,告別工讀生身分,有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又因為生涯規劃考量,捨棄安逸的工作,轉身投奔下一個充滿挑戰的職場環境,也許會每天痛哭流涕,但不趁年輕好好拚一下,我會為我的青春可惜,而在這一年中學習到很多正向價值觀,還有職場的眉眉角角,也許不盡完善,但對初入社會的朋友也許是良帖
Thumbnail
從學校畢業踏入社會已經一年半,告別工讀生身分,有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又因為生涯規劃考量,捨棄安逸的工作,轉身投奔下一個充滿挑戰的職場環境,也許會每天痛哭流涕,但不趁年輕好好拚一下,我會為我的青春可惜,而在這一年中學習到很多正向價值觀,還有職場的眉眉角角,也許不盡完善,但對初入社會的朋友也許是良帖
Thumbnail
出社會也有一段時間了,成功不再是以前想的那麼簡單,熱情不知道去哪裡了,曾幾何時變得只在床鋪和工作上往返,直到身體發出悲鳴。 這是我的經驗談,最近幾個月正在重新站起來,雖然仍單膝跪地,但我感受到我正在變的更好,我領悟了四個簡單卻重要的觀念,你可以忘記我,但希望你不要忘了這四件事。
Thumbnail
出社會也有一段時間了,成功不再是以前想的那麼簡單,熱情不知道去哪裡了,曾幾何時變得只在床鋪和工作上往返,直到身體發出悲鳴。 這是我的經驗談,最近幾個月正在重新站起來,雖然仍單膝跪地,但我感受到我正在變的更好,我領悟了四個簡單卻重要的觀念,你可以忘記我,但希望你不要忘了這四件事。
Thumbnail
[職場文] 今天發現一個現象,有點後知後覺。 在大公司裡面,總有少數人,他在 "各部門"之間跑來跑去(轉調單位),全公司的老人都認識他,他也清楚每個部門的細節,但是....... 他就是每一個部門都呆不久, 更有趣的是:一個專案都沒完成過(待在同一地方的時間太短,又落跑了),也從來不升官。 :-P
Thumbnail
[職場文] 今天發現一個現象,有點後知後覺。 在大公司裡面,總有少數人,他在 "各部門"之間跑來跑去(轉調單位),全公司的老人都認識他,他也清楚每個部門的細節,但是....... 他就是每一個部門都呆不久, 更有趣的是:一個專案都沒完成過(待在同一地方的時間太短,又落跑了),也從來不升官。 :-P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