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相處雷區懺悔與他人論述啟發(閱聽分享)

更新於 2022/05/1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標題讓你想到連續劇嗎?不過我是想到寒舍艾美飯店的一幅作品...
其實日前有一個事件讓我蠻挫折的,就是太太跟我說我兒子遲早有一天走上不理爸爸的路? !這熟悉場景就算不是複製自原生家庭、別人家,至少你也聽過經典論述:
佛洛伊德提出伊底帕斯情結—戀母情結,來自希臘神話故事—伊底帕斯因故字出生即流浪在外多年,因為解決人面獅身像的問題,而意外娶的某國皇后,竟然是他生母,應驗當年的詛咒...
為什麼我要懺悔,因為這些年對小孩很理想化,沒有彈性,一點都不有趣,加上自己又會爆炸大聲講話跟動手,隨著一切都失控,讓媽媽擦屁股,難怪全家人都不開心😑
仔細想想,其實還是有很多相處方式可以修正,以及發揮父親角色上的優勢:
好奇跟探索是基本的應對方式,例如共同作者李崇建本書中第一章的孩子拒學、另一著作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中序言的哭到棉花糖的孩子又忽然暴走等例子,一般民眾、親友,甚至身為父母的你我,希望馬上解決問題,其實是想解決當下尷尬,例如要孩子閉嘴、帶離現場、說人生大道理(我就是這麼自以為,其實換成我小時候也不可能聽進去)、黑警察要把孩子或爸媽帶走... 『無論如何,先練習好奇,再練習好奇的脈絡』;不過陪伴者自己也必須要時刻覺察,不被當事人影響,因為『故事會挑起陪伴著的情緒,一旦被挑起來而未覺察,自己也會被舊意識掌握,陷入拯救、保護、說教與指導的迴圈,那就是陪伴者未守護自己的心』。 好比自己可能小時候也是挑食被罵、翹課被發現等等,讓自己可能投射到孩子或是把遺憾要孩子逆轉,而忘記目標是...?目標是孩子可以獨立,面對困難知道有人永遠支持他...
這本書是談信任,是領導力的關鍵,光是五大信任準則,其實就很夠用:1.放下自我,2.放棄批判,3.肯定他人,4.理性至上,5.樂善好施; 只要把孩子當成獨立個體,甚至是非血緣、地緣關係的人,自然不會有尊卑與must be/do 等看法,甚至當處置自己的財產。書中有約略提到彈性的重要,我自己延伸到孩子,是因為孩子的大腦還沒發育完整,尤其是前額葉的部分掌握理性,此時孩子容易用爬蟲腦的恐懼迅速面對事物,或是以前學到的捷思—一哭二鬧三...,反正一定會有人跳出來協助他,對,就是容易快思、很難慢想(題外話,康納曼與他人合著新書-雜訊,有中文版了)。面對眼前的動物怎麼辦,教還是要教,要有彈性,先冷靜:放下自己的長輩身份,不用批評他,肯定他表達心情(多數人表達自己的喜悅遠高於聽別人說),時機合適了再理性溝通,講到上面剛好與守則一致,對吧?
  • 童心,法客心法影劇組podcast
這集標題是《大法官》The Judge:爸,對你而言我是不是永遠不夠好?談父權結構下試圖為己賦權的辯護人,好像有點灰暗無解,因為古今中外的男性都會面對這個問題,不論是先天上生理結構沒有哺乳的額外親密接觸(當然現代多的是瓶餵,男性沒有躲避的藉口),還是後天為了生計打拼(不過現代多的是雙親家庭,在家辦公,沒有限定性別),男性似乎都能夠比起女性選擇戰場,有的就閃一邊而不是成為妻子眼中神隊友。事實上,男生可以做的很好,因為跟兒子就是可以一起耍白痴,繪本亂念,玩遊戲,也就是非正式的好哥們,給與神經不同連結與刺激,有助於多面向發展。加上這集與律師對談的有心理師與作家,社會身份有無小孩的都有,不同性別角色都有,其實過程很正向,挑戰不同觀點也只是燒腦而非製造對立。
  • 『你將來要面對的挑戰很嚴苛,所以你必須現在學會吃苦?』SBD怪獸podcast
『你將來要面對的挑戰很嚴苛,所以你必須現在先變強壯。』,其實這兩句引述的重點是從不同角度看訓練,也突顯我以前的思維。想談些對孩子的雷區起因就是上周聽防疫居家訓練《囚徒健身》| Consistency-規律性 | 七歲男童柔道悲劇,別人小孩過世當然是難過的點,最難過的是我從小到大都認為 吃苦可以面對未來嚴苛的挑戰,為小孩好不一定要對他好(梁靜茹的歌?窮養??)。但其實要培養的是孩子面對環境的能力,家長穩定自己也是重要的一環,殺不死我的使我強壯是肯定的,就像希臘羅馬時代有人每天吃一點毒就可以避免自己有天因為被他人小劑量的毒害死,現代則是訓練的適度壓力,使人肌肉骨骼神經系統起反應而向上適應,提升自己。
所以要孩子不能太舒適的我,其實是資訊焦慮,覺得一定要有什麼動作的話,就用老方法吧!但其實家長冷靜一下,陪伴孩子童年,協助他嘗試不同事物,其實就很棒了,誰知道未來在等待的人才是什麼???
來個小小結論之前,先插個題外話:還沒有生小孩的族群,如果有考慮,年紀也30上下甚至更多,趕緊把握時間去生育(參見: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不論是增強體力、求神問佛、成為安全期精算大師,甚至是先 有 後 婚(雙方討論過)。為什麼???因為35歲是一般常見的黃金時期切割,剛結婚會想要保有兩人時光,或是雙方時間難以配合加上壓力與生育能力,容易隨年紀越大,順利懷孕到健康產下孩子的時間與金錢花費更多,40、50歲當然也可以,只怕花錢且成功的「幸運」案例多半只呈現在新聞,也是就是讓你誤會的倖存者偏誤
回歸正題,孩子要怎麼教養呢?我認為首先當他是一個獨立個體,可以是法律上的人,總之他不是附屬物,家長沒有絕對的處置權(當然父母親權與國家保護又是另外的話題)。孩子開心的時候,拿出童心跟他一起瘋,當成他的玩伴,自己的面子不重要;孩子胡鬧的時候,當自己有耐心時,永遠對他保持好奇,問句方式的同理與確認,可以貼近他的心(冰山),當自己有情緒時,給彼此冷靜、換人處理都好,想想信任法則
拉長時間軸與打開上帝視角,大人也要覺察自己,孩子的不穩定是否來自自身,在處理孩子的時候,有看到內在的自己嗎? 孩子的未來我比較不會指定他特定路徑,我偏向不教養的勇氣那一大方向,陪伴他就好,當然願意讓我指定的話,我還是會給選項,例如學生時代要什麼才藝,我希望一個運動類,一個音樂類,前者是因為運動的好處多多,不論身體素質提升、社交互動、有助學業(具身認知),後者則是 把妹,嗯就是這麼簡單
薩提爾爾 信任 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 父子 相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178內容數
聊聊我所看見的未來 元宇宙、web3.0、親子共讀、育兒甘苦 元宇宙究竟是駭客任務還是一級玩家? 我不知道 在那樣的世界來臨前 讓我和孩子一起見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象棋是戰場的縮影,可以培養謀略能力,也可以培養EQ,在家庭中當然是拿來親子同樂 兒子一直問我,到底誰比誰大,一勞永逸的做法就是依照大小背口訣: 將士、象車馬包、卒...(玩象棋麻將也適用!!!)
吉竹伸介的作品,很像日本版小王子,主角很腦補,不會接受舊有既定形象,像是一顆蘋果(其他的作品),就可以幻想成不同造型的帽子,古今中外有什麼名人與它接觸過,世界被蘋果佔領怎麼辦...難怪部分作品的行銷被稱創意思考組合,就是不斷發想延伸,或許是心智圖改成圖畫也不一定!!!
象棋是戰場的縮影,可以培養謀略能力,也可以培養EQ,在家庭中當然是拿來親子同樂 兒子一直問我,到底誰比誰大,一勞永逸的做法就是依照大小背口訣: 將士、象車馬包、卒...(玩象棋麻將也適用!!!)
吉竹伸介的作品,很像日本版小王子,主角很腦補,不會接受舊有既定形象,像是一顆蘋果(其他的作品),就可以幻想成不同造型的帽子,古今中外有什麼名人與它接觸過,世界被蘋果佔領怎麼辦...難怪部分作品的行銷被稱創意思考組合,就是不斷發想延伸,或許是心智圖改成圖畫也不一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