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想必已是廣為人知的必讀作品,就連我也是重複地一看再看,且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穫。
作者James Clear在《原子習慣》一書裡,使用淺顯易懂的文字,配合大量的科學數據與案例,告訴我們該如何運用「習慣」創造美好人生。
其中花最多篇章著墨的,就是該如何運用「行為改變四法則」來培養好習慣、戒除壞習慣。
以下是我的心得分享。
心得
一、正確認知「習慣」這件事
若把時間拉長來看,看似微不足道的習慣,都會是影響我們命運的重要關鍵之一。書中以「微小習慣的增長總和」來形容這件事:每天進步1%,一年後人會成長37倍以上;但每天退步1%,一年後人會弱化到近趨於0。
從這點來看,「好習慣」就如同滾雪球般,愈滾愈大,成為「自我改善」的複利。
但很多時候,我們剛開始一個習慣,卻急於看到它的成果,或是堅持一段時間仍沒有成效,便頹然放棄;殊不知,這只是我們碰上了「潛伏之力的停滯期」,你的成果還得再堅持一段時間才會出現,這可能會需要很久,但總會有突破停滯期的一天。
此外,我們該著重於「系統」,而非目標。原子習慣即是組成這系統的重要因子,習慣之間彼此相輔相成,最終會打造出一個完善的人生系統。
至於我們該如何才能改變行為?問問自己:「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得要由內而外,從自我信念與認同出發,捨棄舊有模式,持續編輯與修訂新模式,才能離我們理想中的自己更近一步。
二、行為改變四法則
讓提示顯而易見(讓提示隱而不顯)
在開始一個習慣之前,我們得先覺察自己有哪些習慣,透過「指差確認」,考量長遠益處,來篩選該捨棄或繼續哪些習慣,接著我們就可以開始執行新習慣。
可以使用「執行意向」與「習慣堆疊」兩種方式來培養新習慣。這兩者關鍵都在於需要有「確切與具體的計劃」。例如:「每天吃完早餐後,我會在書房閱讀10分鐘。」
同時環境也是重要的因素。我們可以創造明顯的視覺提示,讓其成為環境的一部分,並著重在空間與我們的「關係」。例如:「沙發」是每天晚上「閱讀」一小時的地方。
最好是一個空間,一個用途,如果辦不到的話,可以將空間分割成多個活動區塊,例如:工作=餐桌,閱讀=沙發,寫作=書房。
反轉一下,我們可以打造一個有紀律的環境,減少會觸發惡習的提示。其實最有自制力的人,很多只是擅長建構生活,讓自己不需要展現超凡的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力罷了。
讓習慣有吸引力(讓習慣毫無吸引力)
我們得要對某個東西感興趣,才會有想要了解或行動的慾望,習慣也是如此。
書中提到我們可以運用「誘惑綑綁」,將想要做的事與必須做的事結合在一起,讓較高可能性的行為去強化較低可能性的行為;也可以運用「習慣堆疊」:目前習慣➡️需要習慣➡️想要習慣。
此外,借助社會與文化的力量,我們也可以讓某個習慣變得更有吸引力。
當你感到自己「屬於某種族群」,這種歸屬感會產生動力,促使你願意繼續某個行為,把個人的追求轉成共同的追求;但前提是你想要的行為是常態、你跟這個族群本來就有某些共同點。例如:你想要培養閱讀習慣,可以加入讀書會或閱讀相關的社團。
如果你想要融入某個族群,改變習慣就會很有吸引力,反之亦然,當改變習慣意味著挑戰族群,改變就失去了吸引力。
有些人也會選擇模仿社會上有力的人,因為這會讓我們獲得認可、尊敬與讚美,如此一來,行為就會變得很有吸引力。
至於要破除惡習,只要轉個念,重新架構你對壞習慣的聯想,例如:抽菸可以消除壓力?NO!它只會毀掉你的神經。不抽菸才能得到健康的身體與美好的生活。
讓行動輕而易舉(讓行動無比困難)
太過費力的事情,我們很懶得去做,對吧?因此當你要開始一個新習慣,要從容易做的事情開始,也就是「最小努力原則」。
同時透過環境設計,增加(壞習慣)與減少(好習慣)阻力,可以使用「減法的加乘效用」與「重整環境」兩種方法。例如:想畫更多畫?把繪畫工具放在隨手可得的地方。
另外還有「兩分鐘原則」,新習慣的開始應該要花不到兩分鐘,難度由易到難,隨著執行頻率,漸漸的會從一開始的標準化,進階成最佳化。其關鍵是「在覺得費力之前停止」,避免對這項行為產生不愉快的厭煩感。
至於要破除惡習,反過來,讓行動變得困難就好。
運用承諾機制、策略性的一次選擇,以及科技,你可以打造一個必然性的環境——在這個空間裡,好習慣不再只是你希望的結果,而是幾乎保證會發生的結果。
讓獎賞令人滿足(讓後果立即令人不滿)
立即的滿足所帶來的愉悅感,會讓行為得以一再重複,而立即的代價與懲罰,則會讓人避免去做這項行為。所以如果你想培養某個好習慣,那麼每項行為的結尾,都應該得到強化,讓立即的獎賞提高其被執行的機率。例如:給運動完的自己來個按摩當獎賞。
那要如何每天堅持好習慣?書中提到兩個方法:「習慣追蹤器」與「不要錯過兩次!」。
運用視覺測量,讓習慣顯而易見(視覺提示)、有吸引力(激勵效果)、令人滿足(成就感)。這讓我們可以專注當下,聚焦過程。
我們無法避免突發情況導致習慣中斷,但要注意千萬別錯過兩次!當你不想做的時候還是去做,這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做的比希望的要少很多也沒關係。因為當你堅持某項習慣(即使很累還是繼續做),就是在強化你對該項習慣的身份認同。
至於如何破除惡習,可以使用「習慣契約」,找一個或多位問責夥伴,見證口頭或文字的同意書,用「立即的代價」讓壞習慣在當下會令我們感到痛苦。
三、從A到A+
持續執行一項新習慣,到最後它會成為一個自動化、不加思索的舊習慣,沒有不好,但也不會更好。
但如果你希望自己不只是停步於此呢?可以試著透過「反省與複查」,來調整你的習慣。方法有很多種,例如作者使用的「年度審核」。
精通是一個過程,你在此過程中將焦點鎖定在成功的一個微小元素,不斷重複該技能,直到將其內化,然後以這個習慣為基礎,往個人發展的下一個疆界前進。
每個領域都是博大精深的,目前的習慣也只是其中一的墊腳石,還會有無數個習慣等待你去執行。這條通向美好人生的成長道路,只要你不停止,是永無止盡的。
結語
終於閱讀完《原子習慣》,也寫完心得感想,感覺好像達成了什麼成就目標一樣😆!畢竟在閱讀時,我真的花了很多心力在做筆記,也不斷思考可以怎麼應用到自己的生活。
如果只是閱讀,那當然不是難事,但重要的是把所得的資訊整理並運用,給自己的生活與人生帶來實際的幫助。我想,這是我自己得不斷學習與精進的課題。
很推薦這本《原子習慣》,想要檢視自己的人生,或是想要改變目前生活的人,都可以看看喔!
資訊
-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 譯者:蔡世偉
- 出版社:方智
- 出版日期:2019/06/01
⭐️Hi~我是十二月星!謝謝你點進來觀看我的文章,希望你會喜歡我寫的內容,也歡迎點個愛心❤️和拍拍手👏,支持我繼續創作。那我們下篇文章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