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別人在想什麼,都是你能懂得》|給自己足夠的心理營養,重拾對生命的熱愛

DITE 戴特-avatar-img
發佈於好書推薦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了黃啟團心理師所寫的書《別人在想什麼,都是你能懂的》,很嚮往裡面提到有如發光體一般的人,對生活充滿熱情,而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也都能成為熱愛生命的人。


關於心理營養

幸運的人,在原生家庭裡得到足夠的心理營養,也就是被愛、被關注、被肯定、被欣賞、安全、自由等等,唯有從父母那裏得到足夠的心理滋養時,才有辦法給出同樣的東西。而一個沒有得到無條件支持與愛護的孩子,心理上是匱乏的,自然無法給出自己所沒有的。

學習心理學,其實就是一條自我療癒的道路。

雖然我們無法決定原生家庭,但我們長大成人之後,可以有新的選擇權,學習心理學知識,肯定與鼓勵自己,慢慢的讓自己的心靈富足起來。

就好像我們會給花草澆水,會給小貓小狗飼料,摸摸他們、對他們說話一樣,對自己也給予同樣程度的關注和愛護吧!


打破限制性信念

什麼是限制性信念呢?作者提到了三種感覺:無助、無望、無價值感

這三者很巧的跟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情緒重現 (emotional flashback)特徵吻合─覺得渺小、無助、無力,沒有盡頭的痛苦,羞恥、想躲起來


書上提到可以留意幾種限制性信念的語句:

=無助:不知道。如: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無望:不可能。如:不可能改變、不可能好轉

=無價值感:不配得。如:不配得到好東西,不配得到別人的愛與支持

這樣打出來,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已經開始不舒服了。不舒服其實是個好徵兆,代表你意識到這些想法對你的心理來說是有毒的。

你要相信,你很好,你值得被善待、被肯定、被欣賞。

不斷覺察有害的思考模式,用正向的言語取代它,有一天真的會好轉,不要放棄。



接納負面情緒

療癒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接納自己的情緒雖然我們把情緒分類為正面和負面,但其實每一種情緒都有它們存在的意義,尤其是悲傷。

在自我療癒的時候,不要排斥悲傷的情緒,悲傷是有原因的,它是因為過去沒有被愛護、肯定和尊重所產生的傷痕,如果悲傷壓抑了很久,它就需要足夠的時間慢慢釋放

我之前很喜歡問諮商師說:我還要多久才會好,我不想再哭了,我想要改變。

但每一件事情總有它的時間,不要逼迫自己一定要多快速的走出來,就像種一株向日葵三個月就能開花,而龍舌蘭要六十年才開花,每個人的花期都不同,只要享受每個當下,好好善待自己就好。


跨出去與人連結

療癒的路上,可以先透過心理書籍、或是心理諮商來梳理和釋放情緒。當療癒到一定程度時 (心理防線足夠穩定),建議多出去接觸人群,從弱連結開始:像是跟便利商店的店員聊天、去理髮時跟設計師說說話,這些與陌生人的談話,可以增進良好的自我感覺。

然後接著,當你對與人互動這件事情有越來越多正向感受時,試著結交新的朋友,或許你們有著同樣的興趣、嗜好,可以以此為基礎,多多見面交流。

為什麼一定要跨出去與人互動呢?

因為,唯有當一個人學會在現實生活中,建立立體且多樣的人際關係時,人的內心才會感到真正的放鬆與自由,這代表一個人重新愛上自己與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有安全感,重拾對自己人生的掌握權。




我是Dite 戴特,也可以叫我戴戴😊,這裡會記錄我重塑新生活的點滴 好書推薦|推薦各種心理學、自我成長的好書 旅遊的日子|熱愛日本旅遊,記錄旅行的所見所聞 簡單生活|紀錄自己喜歡看的劇、動畫,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心靈補給|一些從心理書籍獲得的啟發和體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文章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中的四種求生策略:戰鬥、逃跑、僵住與討好,以及它們在童年創傷中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成長得以正常運用這些策略,而受創的孩子則可能過度依賴某些策略。文章提供如何評估自我療癒進度的建議,強調彈性和關係的健康性是療癒的關鍵。瞭解並練習正向的4F策略能幫助個人克服生活中的挑戰。
不知道點進來觀看的你,是否和我一樣,容易為一點小事糾結不已,為之前犯過的錯誤耿耿於懷,即使身旁的人都說沒關係,在心中還是無法放過自己呢?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生活中重養自己,無論是從身體、心理還是社會經歷的層面。我們都擁有內心的孩子,值得我們去呵護。文章提供了重養自己的方法,包括外在的身體健康與內在的情緒管理,同時強調在面對人生低潮時,順勢而為的重要性。透過這些實踐,我們能讓自己更接近理想的生活。
本文記錄了一週內每天嘗試一件新事的經驗,分享七種不同的活動,包括飲用無咖啡因的黑豆茶、慢跑運動、散步於河堤、探索臺中Lalaport的購物經驗、閱讀新書、造訪早午餐店,以及聆聽家中長輩的故事。這些活動不僅增添了生活的色彩,也幫助提升心靈的滿足感與對生活的感恩。每一個小嘗試,都為生活增添了豐富的層次。
這篇文章介紹了武志紅老師的書籍,探討個體如何透過動力、自戀、性與攻擊性來實現自我。作者強調,尊重自己的感受和發展個體化自我對於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此外,文章還提醒讀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適當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動力,以避免生命力的削弱。最終,促使每個人勇於展現自我,追求生活中的自我實現。
這篇文章介紹了可以每天嘗試的新挑戰,從生活技能、創意表現、自我提升到健康運動等各個方面,讓每一天都變得不一樣。這些小挑戰不僅能提升個人技能,還能為生活注入新鮮感,輕鬆易行,也能幫助讀者發現更有趣的自己。
本篇文章探討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中的四種求生策略:戰鬥、逃跑、僵住與討好,以及它們在童年創傷中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成長得以正常運用這些策略,而受創的孩子則可能過度依賴某些策略。文章提供如何評估自我療癒進度的建議,強調彈性和關係的健康性是療癒的關鍵。瞭解並練習正向的4F策略能幫助個人克服生活中的挑戰。
不知道點進來觀看的你,是否和我一樣,容易為一點小事糾結不已,為之前犯過的錯誤耿耿於懷,即使身旁的人都說沒關係,在心中還是無法放過自己呢?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生活中重養自己,無論是從身體、心理還是社會經歷的層面。我們都擁有內心的孩子,值得我們去呵護。文章提供了重養自己的方法,包括外在的身體健康與內在的情緒管理,同時強調在面對人生低潮時,順勢而為的重要性。透過這些實踐,我們能讓自己更接近理想的生活。
本文記錄了一週內每天嘗試一件新事的經驗,分享七種不同的活動,包括飲用無咖啡因的黑豆茶、慢跑運動、散步於河堤、探索臺中Lalaport的購物經驗、閱讀新書、造訪早午餐店,以及聆聽家中長輩的故事。這些活動不僅增添了生活的色彩,也幫助提升心靈的滿足感與對生活的感恩。每一個小嘗試,都為生活增添了豐富的層次。
這篇文章介紹了武志紅老師的書籍,探討個體如何透過動力、自戀、性與攻擊性來實現自我。作者強調,尊重自己的感受和發展個體化自我對於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此外,文章還提醒讀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適當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動力,以避免生命力的削弱。最終,促使每個人勇於展現自我,追求生活中的自我實現。
這篇文章介紹了可以每天嘗試的新挑戰,從生活技能、創意表現、自我提升到健康運動等各個方面,讓每一天都變得不一樣。這些小挑戰不僅能提升個人技能,還能為生活注入新鮮感,輕鬆易行,也能幫助讀者發現更有趣的自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Hunter x Hunter》基路亞擺脫哥哥控制 你也可以 別再諉過原生家庭  重奪你人生的話事權 現在網上有許多討論原生家庭影響的說法,雖然確實存在影響,但過度歸咎於家庭,可能會讓我們失去對人生的掌控權。 能在家人陪伴下成長是一件幸福的事。而且沒有父母是完美的,無論是學歷、貧富、性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近期因為大S流感發病離世,朋友們紛紛詢問流感的用藥及營養預防,妞藥師先來聊藥物! 本文探討流感用藥,包含公費藥物易剋冒、克流感及自費藥物紓伏效之比較,並說明預防性投藥的條件及注意事項,下一篇再分享忙碌的現代人如何透過科技營養補充聰明增強抵抗力。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Hunter x Hunter》基路亞擺脫哥哥控制 你也可以 別再諉過原生家庭  重奪你人生的話事權 現在網上有許多討論原生家庭影響的說法,雖然確實存在影響,但過度歸咎於家庭,可能會讓我們失去對人生的掌控權。 能在家人陪伴下成長是一件幸福的事。而且沒有父母是完美的,無論是學歷、貧富、性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近期因為大S流感發病離世,朋友們紛紛詢問流感的用藥及營養預防,妞藥師先來聊藥物! 本文探討流感用藥,包含公費藥物易剋冒、克流感及自費藥物紓伏效之比較,並說明預防性投藥的條件及注意事項,下一篇再分享忙碌的現代人如何透過科技營養補充聰明增強抵抗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Thumbnail
個案原先是要來處理憂鬱和失眠的問題,不過療癒的時候發現憂鬱的部分其實要先從療癒胸口開始,因為改善胸口情況就能改善憂鬱。
Thumbnail
情緒管理對於個人和他人都至關重要。透過自我覺察、社會覺察、自我管理和關係管理這四個面向的理解,我們可以對於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這幾年我非常重視自己的情緒,因為我認為心情的好壞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以及舒適度,因此,讓自己保持好心情真的太重要了,尤其今年感覺又是特別忙碌的時期,更是要好好關照情緒啊。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維持心理健康,由留意產生負面情緒的生活場景開始。事先做好心理準備,壓力出現時便能減低情緒受影響的程度。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這是一本療癒自我、也是一本人際關係自救指南。如果你有被周遭複雜的關係:親子、伴侶、朋友、工作夥伴、社群連結搞到筋疲力盡過,曾沉浸在悲傷、憤怒,或是對說出真話、拒絕別人感到內疚過,讀這本會非常有共鳴。
Thumbnail
個案原先是要來處理憂鬱和失眠的問題,不過療癒的時候發現憂鬱的部分其實要先從療癒胸口開始,因為改善胸口情況就能改善憂鬱。
Thumbnail
情緒管理對於個人和他人都至關重要。透過自我覺察、社會覺察、自我管理和關係管理這四個面向的理解,我們可以對於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這幾年我非常重視自己的情緒,因為我認為心情的好壞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以及舒適度,因此,讓自己保持好心情真的太重要了,尤其今年感覺又是特別忙碌的時期,更是要好好關照情緒啊。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目前市面上有許多談論情緒的書,並且從各種面向討論情緒,而這本書《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主要強調情緒調節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去「意識或覺察到情緒,並且探索這樣的情緒」,也強調要與自己和解。這本書比較多的是透過「探索」、「反思」,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要去不斷思考裡面的問題,才可能比較會有收穫。
Thumbnail
維持心理健康,由留意產生負面情緒的生活場景開始。事先做好心理準備,壓力出現時便能減低情緒受影響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