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黃啟團心理師所寫的書《別人在想什麼,都是你能懂的》,很嚮往裡面提到有如發光體一般的人,對生活充滿熱情,而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也都能成為熱愛生命的人。
幸運的人,在原生家庭裡得到足夠的心理營養,也就是被愛、被關注、被肯定、被欣賞、安全、自由等等,唯有從父母那裏得到足夠的心理滋養時,才有辦法給出同樣的東西。而一個沒有得到無條件支持與愛護的孩子,心理上是匱乏的,自然無法給出自己所沒有的。
學習心理學,其實就是一條自我療癒的道路。
雖然我們無法決定原生家庭,但我們長大成人之後,可以有新的選擇權,學習心理學知識,肯定與鼓勵自己,慢慢的讓自己的心靈富足起來。
就好像我們會給花草澆水,會給小貓小狗飼料,摸摸他們、對他們說話一樣,對自己也給予同樣程度的關注和愛護吧!
什麼是限制性信念呢?作者提到了三種感覺:無助、無望、無價值感。
這三者很巧的跟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情緒重現 (emotional flashback)特徵吻合─覺得渺小、無助、無力,沒有盡頭的痛苦,羞恥、想躲起來。
書上提到可以留意幾種限制性信念的語句:
=無助:不知道。如: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無望:不可能。如:不可能改變、不可能好轉
=無價值感:不配得。如:不配得到好東西,不配得到別人的愛與支持
這樣打出來,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已經開始不舒服了。不舒服其實是個好徵兆,代表你意識到這些想法對你的心理來說是有毒的。
你要相信,你很好,你值得被善待、被肯定、被欣賞。
不斷覺察有害的思考模式,用正向的言語取代它,有一天真的會好轉,不要放棄。
療癒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接納自己的情緒。雖然我們把情緒分類為正面和負面,但其實每一種情緒都有它們存在的意義,尤其是悲傷。
在自我療癒的時候,不要排斥悲傷的情緒,悲傷是有原因的,它是因為過去沒有被愛護、肯定和尊重所產生的傷痕,如果悲傷壓抑了很久,它就需要足夠的時間慢慢釋放。
我之前很喜歡問諮商師說:我還要多久才會好,我不想再哭了,我想要改變。
但每一件事情總有它的時間,不要逼迫自己一定要多快速的走出來,就像種一株向日葵三個月就能開花,而龍舌蘭要六十年才開花,每個人的花期都不同,只要享受每個當下,好好善待自己就好。
療癒的路上,可以先透過心理書籍、或是心理諮商來梳理和釋放情緒。當療癒到一定程度時 (心理防線足夠穩定),建議多出去接觸人群,從弱連結開始:像是跟便利商店的店員聊天、去理髮時跟設計師說說話,這些與陌生人的談話,可以增進良好的自我感覺。
然後接著,當你對與人互動這件事情有越來越多正向感受時,試著結交新的朋友,或許你們有著同樣的興趣、嗜好,可以以此為基礎,多多見面交流。
為什麼一定要跨出去與人互動呢?
因為,唯有當一個人學會在現實生活中,建立立體且多樣的人際關係時,人的內心才會感到真正的放鬆與自由,這代表一個人重新愛上自己與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有安全感,重拾對自己人生的掌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