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我才不想要呢!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那日,有位學員在閱讀了我寫的〈原諒,是我不願意給,還是你不願意收?〉之後,發自內心地給予了另一個視角的回饋。

「我還真的不想要他的道歉呢!」Y學員用近乎驚呼的語氣說。

「喔?怎麼說?」我語帶笑意地進一步探詢,想理解她真正想表達的。
「因為⋯⋯如果他道歉了!好像我就必須、一定要收下,不然就會像妳的文章裡面寫的那樣,妳寫的是『對方沒有收下=我沒有完成任務』嘛!那我的狀態就會是『我沒有收下=我沒有完成任務/沒有讓關係和好如初』,那就會是『我』繼續關係呈現破裂狀態,問題就會在我身上了啊⋯⋯」她一連串地說出想法。

而這讓我對於「受害者~倖存者」光譜,有了更清晰的視野。


在成為療癒師的十多年執業生涯中,我見過無數個「受害者」和「倖存者」,也發現:不是每個受害者,都能蛻變成倖存者;但是,每個倖存者,一定都曾經是受害者。

而「倖存者」與「受害者」的關鍵差異,就在於:倖存者擁有「透過療癒,讓創傷轉變為讓自己成長的養份」的能力。

此外,還有另外一種人;而我相信,妳/你一定也和我一樣,看過這樣的人:明明身心狀態都已經呈現出受害者狀態了,但卻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創傷⋯⋯甚至,進一步成為傷害他人的加害者。

所以,踏上復原之路的關鍵第一步便是:承認。

回過頭來看Y學員的狀態:她不但承認了自己的受傷,更積極地在鍛鍊「透過療癒,讓創傷轉變為讓自己成長的養份」的能力;在這個階段,她出現了「我不想要你的道歉!」的反應,即使看似是不願意讓關係和好如初,但其實是非常正常的。
說實在話,我甚至覺得真實地可愛!:)
在《社交天性》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在動物界中,身為人類的我們,腦化程度(大腦和身體的比例)是最高的;而這是為了促進我們社會認知技能,也就是「與他人互動,並且融洽相處」的能力。

簡單來說,就是:關係,對人來說,非常重要!

為了關係的融洽,人們願意做出許多努力,其中甚至會包含「掩蓋自己受傷的事實」,這種實際上是「破壞關係」的行為。
這該怎麼說呢?
我是這樣理解「關係」和「關係中的兩個人」的:一個人,是一個點;兩個人,就是兩個點。關係,就是連結兩個點的那條線。如果,關係中的其中一方,已經在互動中受到傷害,那就會像一個原本完整的點,漸漸變得虛無,那關係也會處在「無法明確指向、連至那個點」的狀態下,消滅。
所以,承認自己在關係中感覺到受傷,是在向對方袒露自己,是一個讓關係因為更多的彼此認識而更緊密的機會。

承認、表明自己的受傷,對關係是有益的。

但是,承認自己的受傷,並不等於把「讓自己復原」的責任甩在對方身上,更不是把「我的心情好/壞」的決定權交在對方手上;相反的,承認自己的受傷,是與自己的情緒感受連結,是承擔起修復自己的責任。
有的時候,帶來創傷的事件甚至像是一場車禍,有巨大、顯著的傷口,也有細微的不舒服;需要耗費一段時間、許多精力之後,才能一一釐清、復原。
相對的,讓對方受傷的人,在對方提出「你這樣的行為,讓我感到受傷」的回饋時,如果可以正面、不迴避地接下這看似責備的回應,並且針對「為什麼我會做出讓人受傷的行為?」、「我是否有想要讓對方受傷的意圖?」⋯⋯等等的提問進行反思,便能夠讓自己可以在同理的對方感受之後,修正自己的行為,並且讓自己擁有更好的、建立關係的能力。

這是雙贏!

此外,在雙方都回過頭來修復、檢視自己的時候,關係中的雙方都會呈現「沒有多餘的精力可以投入於關係之中」的狀態,進而讓關係出現真空⋯⋯但這並不代表關係是不存在的;而是象徵:雙方都在自己的內在努力著,為著「關係可以繼續」而努力。

回到Y學員說的「我還真的不想要他的道歉呢!」。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並不是「她真的不願意接受對方的道歉」,而是「現階段的她,想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受傷。而且,就算對方真的道歉了;現在的她,因為還沒完全釐清自己所受到的傷害,所以也是無法好好接受的。」。
現在的她,已經在練習「透過療癒,讓創傷轉變為讓自己成長的養份」的能力,需要把「過去投放在維繫關係中的精神能量」拿回來,全神貫注於自己身上;出現無法分神去評估「對方的道歉是否足量?」的狀態,也是合理的。

「不想要對方的道歉」,反而是清晰地畫出了界線。

講出這句話的她,不再將屬於對方的「面對自己的錯誤,並且真心誠意地道歉、展現出修正後的心態與行為,然後獲得讓關係和好如初的可能性」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而是還給對方。

這對個人、關係的成長,都是很重要的。

「要/不要成長」的決定,需要由個體自主進行選擇,我們不但無法為關係中的對方做出選擇,更無法在對方不願意的情況下進行單方面的要求;我們只能為自己負責任、為自己的「要/不要成長」做出決定。
當然,如果關係中的雙方,都選擇「成長」的話,彼此就一定會在可預見的未來相遇。原本是受害者的一方,在蛻變成倖存者之後,拿出「原諒」;而原本是加害者的一方,在省思之後成為更柔軟的人,也能拿出「道歉」⋯⋯那雙方就能再次一拍即合、和好如初。
但是,如果雙方並沒有都往「成長」的方向前進⋯⋯
持續「成長」的我們,也許就會來到「對方不做出選擇/持續選擇不要成長」的十字路口;那時的我們,會是已經將「原諒」準備好的,無論對方有沒有準備好「道歉」,那原本對於「和好如初」的沈重的執著,也會轉變成輕盈的期待,可以被輕輕放下。

最後,如果我的文字讓妳/你有所獲得,歡迎贊助我的寫作計劃喔!
「內在小孩轉大人」將書寫在生活中和內在小孩扯上邊的事,可能是我自己的事,發生在我和太座之間、或是與孩子之間;也可能是孩子的事,發生在和我們之間或與同儕之間。總之,包羅萬象因為「從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抽絲剝繭之後找到引發不舒服感受的源頭」的這檔事,真的太好玩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妳原諒妳的父親和母親了嗎?」那日,一位學員這樣問我。 「妳有在療癒過後,去和父親、母親對話,讓他們知道:這件事,對妳來說,是父親過度的玩鬧,並不是性侵。但是⋯⋯這樣就算原諒他們了嗎?」—她繼續補充道。 「妳所謂的『原諒』是什麼呢?或者說,是應該要產生什麼效果出來嗎?」—我語帶輕鬆地回應。
「我的母親總是感到不滿!這不僅是對我,對我的父親也是。但我現在懂了!那個『不滿』並不是因為我,而是因為母親的杯子原本就是有洞的⋯⋯而我過去一直以為:是我不夠好!我無法滿足母親的期待、需求。」—我揚起頭,接下連日雨後的陽光。
「還沒放下!也是可以的。」我低聲對著母親的靈魂說道。 我將「想要『我和母親、我和父親,以及母親和父親可以重歸於好』但不可得」的失落拿回來,不再將這樣的期望放在母親身上,並且讓自己失去「要求母親放下」的資格⋯⋯這也讓彼此回到平等、對等的位置。
在儀式結束後的隔天,我的內心突然湧現一股對母親的感謝。 感謝她,在我完結了與她之間的課題之後,才離開。而不是在逃避課題/還在面對課題的過程中,離開;因為在過程中的我,應該會責怪自己不夠盡力,會有懊悔、執著⋯⋯。
請求協助,是人的自然。 但成長過程中的負面經驗,讓人對於「請幫忙」有了創傷性的情緒感受,於是會無法信任他人、無法不卑不亢地發出協助的訊號,甚至養成了「凡事自己來」的行事作風,無法健康地與他人合作。
我的答案是:是的!是需要努力的! 聊 這份努力,不是努力於讓對方愛上自己,而是努力於讓自己回到「愛」的狀態。我們都曾因著人際互動而受過傷,而那些沒有好好修復、療癒的傷,會讓我們在不經意的狀態下去傷害別人。
「妳原諒妳的父親和母親了嗎?」那日,一位學員這樣問我。 「妳有在療癒過後,去和父親、母親對話,讓他們知道:這件事,對妳來說,是父親過度的玩鬧,並不是性侵。但是⋯⋯這樣就算原諒他們了嗎?」—她繼續補充道。 「妳所謂的『原諒』是什麼呢?或者說,是應該要產生什麼效果出來嗎?」—我語帶輕鬆地回應。
「我的母親總是感到不滿!這不僅是對我,對我的父親也是。但我現在懂了!那個『不滿』並不是因為我,而是因為母親的杯子原本就是有洞的⋯⋯而我過去一直以為:是我不夠好!我無法滿足母親的期待、需求。」—我揚起頭,接下連日雨後的陽光。
「還沒放下!也是可以的。」我低聲對著母親的靈魂說道。 我將「想要『我和母親、我和父親,以及母親和父親可以重歸於好』但不可得」的失落拿回來,不再將這樣的期望放在母親身上,並且讓自己失去「要求母親放下」的資格⋯⋯這也讓彼此回到平等、對等的位置。
在儀式結束後的隔天,我的內心突然湧現一股對母親的感謝。 感謝她,在我完結了與她之間的課題之後,才離開。而不是在逃避課題/還在面對課題的過程中,離開;因為在過程中的我,應該會責怪自己不夠盡力,會有懊悔、執著⋯⋯。
請求協助,是人的自然。 但成長過程中的負面經驗,讓人對於「請幫忙」有了創傷性的情緒感受,於是會無法信任他人、無法不卑不亢地發出協助的訊號,甚至養成了「凡事自己來」的行事作風,無法健康地與他人合作。
我的答案是:是的!是需要努力的! 聊 這份努力,不是努力於讓對方愛上自己,而是努力於讓自己回到「愛」的狀態。我們都曾因著人際互動而受過傷,而那些沒有好好修復、療癒的傷,會讓我們在不經意的狀態下去傷害別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面對童年創傷,跨過那道檻是什麼意思?」 『對我來說,就是與過去對自己產生影響的那個事件、那個當下受傷的自己和解。雖然事件和造成傷害的人沒變,但可能改變我看待他們的方式。」
Thumbnail
有人說提分手的人總是最無情的人,也有人說提分手的人是屬於受傷不深或是傷害另外一方的兇手,但是人們卻忘了:傷口會痊癒,但是罪惡感卻會一直折磨著那個提出分手者的內心。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建立健康的界線,才能真實的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並透過練習接納自己去更深入的自我,透過認識自己去理解生命的差異以及和諧之道。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不知道你在關係裡是否遇過這種狀況: 遇到和對方有意見上的分歧,因不知道怎麼溝通,害怕衝突, 於是,一遇到衝突就道歉,希望透過示弱來終結可能隨之而來的爭吵。 道歉,似乎成為 關係中的善意。 一種很在意對方,深怕對方受傷,關係因此有裂痕的顧念。 但這也似乎成為關係中的句點。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面對童年創傷,跨過那道檻是什麼意思?」 『對我來說,就是與過去對自己產生影響的那個事件、那個當下受傷的自己和解。雖然事件和造成傷害的人沒變,但可能改變我看待他們的方式。」
Thumbnail
有人說提分手的人總是最無情的人,也有人說提分手的人是屬於受傷不深或是傷害另外一方的兇手,但是人們卻忘了:傷口會痊癒,但是罪惡感卻會一直折磨著那個提出分手者的內心。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建立健康的界線,才能真實的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並透過練習接納自己去更深入的自我,透過認識自己去理解生命的差異以及和諧之道。
Thumbnail
「原諒」牽涉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但被人傷害後,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恐怕是,修復自己受傷的心,以及和自己的關係。文章描述了作者從被傷害到原諒的心路歷程,並分享了尋求內心平靜的方法。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不知道你在關係裡是否遇過這種狀況: 遇到和對方有意見上的分歧,因不知道怎麼溝通,害怕衝突, 於是,一遇到衝突就道歉,希望透過示弱來終結可能隨之而來的爭吵。 道歉,似乎成為 關係中的善意。 一種很在意對方,深怕對方受傷,關係因此有裂痕的顧念。 但這也似乎成為關係中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