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自卑的四大要件|脆弱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脆弱的力量無關勝負,而是瞭解勝負皆有必要,是積極投入,然後全力以赴。我們都嚮往完美萬無一失,但那是不存在的人類經驗。我們必須勇敢上戰場,無論那是一座什麼樣的戰場――是新戀情、重要會議、創意流程,或是對家人難以啟齒的話――要全力以赴。與其坐在場邊兀自批評,我們應該勇於展現,站出去,讓大家都看見真正的你。這就是脆弱的力量,這就是放膽去做。」- «脆弱的力量»
或許你曾經注意過,在TED的頻道裡面有一個影片標題是這樣的-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脆弱的力量)
那是甚麼意思?脆弱還能夠有力量嗎?帶著這樣的疑惑繼續探索,我發現了Brené Brown在演講裡、在書中,為了他對所愛之人、所愛的世界做的努力。結果是十分溫暖而令人感動的,是啊,既然脆弱與自卑是人類共有的情感經驗,那我們為甚麼不多討論它、了解它呢?

#自卑的議題

自卑跟內疚有很大的不同,內疚是「我做了不好的事」,而自卑是「我不好」,
那是一種更加針對性並且全盤否定自我的情緒。作者定義自卑:我不夠格或不夠好,才無法被愛,無法獲得歸屬感或連結。2011年,美國國家心理研究院和國家藥物濫用研究院贊助的研究顯示,對大腦來說,身體疼痛和社會排擠的強烈傷痛是同等的。這證實了一件我們都心知肚明的事,情緒可能會傷人,自卑會造成真實的痛苦。所以,遇到自卑的魔怪時,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克服自卑的四大要件

書中,Brené Brown整理了以下幾點:
  1. 辨識自卑,了解引發自卑的原因
你能看出自己身陷自卑,感受到自卑的歷程,並找出是什麼訊息和預期引發自卑的嗎?
2. 落實批判性覺醒 (Critical Awareness)
你可以檢視那些讓你感到自卑的訊息和預期是否屬實嗎?你真的想成為那樣嗎?你覺得其他人希望你變成那樣嗎?
3. 接觸外界
我想躲起來,但是克服自卑及肯定自我的方法,就是和有資格的人分享經驗,因為他們因為我們的脆弱而愛我們,而不是勉強接受我們的脆弱。
4. 談論自卑
自卑討厭被言語環繞,只要我們談論它,它就開始萎縮,就像魔怪見不得光一樣。溝通和分享為我們帶來光明,摧毀自卑。

#小結

書中對於自卑還有更多獨到的見解,如作者所說:「如果自卑壓抑了我們的自我價值和與他人的連結,我們就無法擁抱自己的脆弱。」所以面對自卑、克服自卑,可以說是往脆弱的力量邁進的一大步。
「是很痛苦沒錯,很失望,甚至可說是莫大的打擊,但是為了去得到成功,或是得到任何人的認同或允許,都不是我的價值觀。我的價值觀是勇氣,我只是放膽去做罷了,所以自卑,閃遠一點吧。」
現在,試著開始找人談論自卑,或者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驗,讓自卑閃遠一點吧!

撰稿:象往 K 編
關於象往:象往由一群熱愛教育的大學生所組成,旨在透過自我覺察,幫助學生找到心之所嚮。
更多教育、自我覺察資訊:象往 | Facebook
avatar-img
3會員
12內容數
象往由一群熱愛教育的大學生所組成,旨在透過自我覺察,幫助學生找到心之所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象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明明就很常跟自己對話了,為甚麼總感覺越對話越迷惘、常常覺得自己很失敗......? 自我覺察,本是為了更清楚的看見自己的能力、了解我們是誰、別人是如何看我們及我們是如何融入這個世界。 然而,著名組織心理學家Tasha Eurich 在演講中特別強調,問自己「為甚麼」只會讓我們離真實越來越遠。
我想更了解自己…… 我想要找尋埋藏在潛意識裡的好點子….. 我想要釐清事情的面貌…… 我想要紓解壓力…… 如果你也有以上的願望,歡迎你試試「自由書寫」!
「失敗很日常,成功才是不可思議」 Alpha Team 共同創辦人簡瓅,在訪談中跟我們分享了他台大就讀時的迷惘。從原本國高中的名列前茅,到台大微積分課的巨大挫折、課堂專案的失敗及實習申請失利,四年裡他面臨重重挑戰,卻也因此發掘了自我覺察及多方嘗試的重要性,打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路。
我明明就很常跟自己對話了,為甚麼總感覺越對話越迷惘、常常覺得自己很失敗......? 自我覺察,本是為了更清楚的看見自己的能力、了解我們是誰、別人是如何看我們及我們是如何融入這個世界。 然而,著名組織心理學家Tasha Eurich 在演講中特別強調,問自己「為甚麼」只會讓我們離真實越來越遠。
我想更了解自己…… 我想要找尋埋藏在潛意識裡的好點子….. 我想要釐清事情的面貌…… 我想要紓解壓力…… 如果你也有以上的願望,歡迎你試試「自由書寫」!
「失敗很日常,成功才是不可思議」 Alpha Team 共同創辦人簡瓅,在訪談中跟我們分享了他台大就讀時的迷惘。從原本國高中的名列前茅,到台大微積分課的巨大挫折、課堂專案的失敗及實習申請失利,四年裡他面臨重重挑戰,卻也因此發掘了自我覺察及多方嘗試的重要性,打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天才很脆弱,在發現自己的「天」才,是天賦的賜予,同時也是後天眾人的支撐時,而此時,卻終於能天人合一,而在隨時都有弱點缺點的情況下,時刻都能補足短板。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即使堅強,也會有脆弱的時刻。在逆境中接受自己,尋求幫助,是一種勇敢和成長。這個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脆弱時的心路歷程,以及學會擁抱脆弱的重要性。藉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學習到堅強不代表不需要幫助,也不是要忽視自己的脆弱。擁抱脆弱,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以生命的歷程去實現的;來自你個體的完整發展及自我實現。當你未能確實的體認到自己的能力、力量和潛質獨特之處,持續性的折損自己、質疑自己,你如何能真正安然是自己,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與自信呢?我們勢必會落入於在乎他人的評價、放大他人眼光,以他人的位置,作為看待自己有何價值的依據。
Thumbnail
想盡辦法避免談論難以啟齒的話題,卻沒想到那些話題正能解放我們。「深愛著一個人到害怕失去」、「成品不夠完善,公開會遭受批評?」都是脆弱。匱乏文化的最大傷害,是讓我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現今社會充滿:自卑、比較、抽離。無法展現脆弱就無法拉近親密關係,溝通和分享能摧毀自卑。。
Thumbnail
在大眾前你感坦白自己的害怕嗎? 分享底層的脆弱和害怕是接近自已的捷徑~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脆弱的力量》是一本深入探討人類情感和行為模式的書;作者為Brené Brown,資深社工師,同時也是波士頓大學社工研究院的研究教授。研究人類心靈長達12年。透過探討「脆弱」的意涵與概念,作者用不同的角度來理解世俗框架在我們生活中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該如何擺脫面對世俗價值觀烙印在我們身上的框架。
Thumbnail
█節錄自《我們為什麼存在》第十三章 驚恐患難全在為私身..... 自卑和自信也並非天生,而是來源於寵辱。如果環境總是激起我陰面情緒,說我這不好那不好,嘲笑我的缺陷或者數落我的缺點,我並沒有因自愛而反抗,反而內心承認了別人的話,自然就會自卑,尤其是來自親人的數落與打擊最具有殺傷力。如果環境總是給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天才很脆弱,在發現自己的「天」才,是天賦的賜予,同時也是後天眾人的支撐時,而此時,卻終於能天人合一,而在隨時都有弱點缺點的情況下,時刻都能補足短板。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即使堅強,也會有脆弱的時刻。在逆境中接受自己,尋求幫助,是一種勇敢和成長。這個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脆弱時的心路歷程,以及學會擁抱脆弱的重要性。藉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學習到堅強不代表不需要幫助,也不是要忽視自己的脆弱。擁抱脆弱,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在學著深入剖析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面貌時,我發現...許多人的脆弱都來自於〔自卑的心理〕。其中也許包含了自己、家人、親朋好友,或是身邊任何一個你所熟悉的人。 當自卑心發作時,會造就人易怒的性格,也很容易惱羞成怒。當你對人釋出好意而對方合理拒絕時,你卻感覺對方刻意給你難堪而生氣或難過,其實是自己自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以生命的歷程去實現的;來自你個體的完整發展及自我實現。當你未能確實的體認到自己的能力、力量和潛質獨特之處,持續性的折損自己、質疑自己,你如何能真正安然是自己,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與自信呢?我們勢必會落入於在乎他人的評價、放大他人眼光,以他人的位置,作為看待自己有何價值的依據。
Thumbnail
想盡辦法避免談論難以啟齒的話題,卻沒想到那些話題正能解放我們。「深愛著一個人到害怕失去」、「成品不夠完善,公開會遭受批評?」都是脆弱。匱乏文化的最大傷害,是讓我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現今社會充滿:自卑、比較、抽離。無法展現脆弱就無法拉近親密關係,溝通和分享能摧毀自卑。。
Thumbnail
在大眾前你感坦白自己的害怕嗎? 分享底層的脆弱和害怕是接近自已的捷徑~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脆弱的力量》是一本深入探討人類情感和行為模式的書;作者為Brené Brown,資深社工師,同時也是波士頓大學社工研究院的研究教授。研究人類心靈長達12年。透過探討「脆弱」的意涵與概念,作者用不同的角度來理解世俗框架在我們生活中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該如何擺脫面對世俗價值觀烙印在我們身上的框架。
Thumbnail
█節錄自《我們為什麼存在》第十三章 驚恐患難全在為私身..... 自卑和自信也並非天生,而是來源於寵辱。如果環境總是激起我陰面情緒,說我這不好那不好,嘲笑我的缺陷或者數落我的缺點,我並沒有因自愛而反抗,反而內心承認了別人的話,自然就會自卑,尤其是來自親人的數落與打擊最具有殺傷力。如果環境總是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