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記|紀錄26歲的我

Wei -avatar-img
發佈於初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6歲的我,是個期望為國家貢獻的國家棟樑,這是比較好聽的版本,簡單來說就是個 家裡蹲,為什麼會在家裡蹲,而且還蹲了三年之久,你說..這消化系統可能真的該看醫生了。言歸正傳,剛大學畢業不久後,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評估自己學歷也普通,故而選擇普遍台灣孩子都選擇的道路,沒錯,就是國家考試,而且我選擇初試只有1%左右的考科,考量到與自己的讀的科系最接近,所以選擇這個考試,然而畢業不久後,面臨當兵四個月問題,就決定把考試講義印成B5的大小,並且加上封面與黏上膠帶,避免汗水還是水弄髒裡面的內容。
在當兵中,大家在中山室玩手機還是打電話給女友你儂我儂的時候,拿出綠色小本本(講義印成綠色封面)在自己的位子上看著,現在說來也有點好笑,感覺特別的突兀,為了不太讓自己的表現太過引人注目,還是把手機放在旁邊,過了一陣子後,感覺特別麻煩,就選擇直接待在寢室看小本本,時間就這樣到退訓結束,也接近考試期間,而第一次考試結果,沒上。
第二年,正好是疫情,看著失業人口瞬間跟大怒神般,急速攀升,在疫情與失業的衝擊情形下,還是選擇原路,考試,那年圖書館似乎變成我第二個家,兩點一線生活,早上報到 閉館回家,沒有多餘的娛樂時間,除了運動以外,有時候就練練英文口說,放鬆心情,你要說時間過得很快嗎? 體感時間是很快,但是感覺上卻是度日如年,沒有太多的社交生活,後期似乎有點失語症了呢XD 就這樣到了考試期間,考試結果,沒上。
第三年,評估著自己為什麼總是落榜,第一年補習到一半就當兵了,第二年選擇自己研讀把之前補習教過的東西再一次複習並讀完沒有完成的,都是失敗收場,第三年,我選擇補習,一次性把所有的內容一次打掉重練,並完全擬定時間與考卷給自己模考,訓練手速等等,第三年考試結果,沒上。
第三年考完後,這時的我已經25歲要26了,馬上找了約聘的工作讓自己在經濟上能稍微過的去,畢竟前幾年讓家人多養了三年,後來再多找一份補習班的工作打工,改履歷找工作,在這段期間沒有花再多時間去整理自己的心情,但是隱約可以感覺的到,有種「習得性無助感」失敗太多次後,尤其是奮力掙扎後的那種失敗,會不由自主對任何事情感到害怕,一方面是自信感的缺失,一方面是社會價值觀讓我感到自己是不是一無是處,尤其是與同輩朋友的比較下,似乎把所有的負面能量加成10倍。
3月25.2022,我不是個很迷信宗教的人,但是會保持開放的心態,所以去了家附近的廟拜拜並求籤詩,籤詩是這樣寫:
雲開月出正分明 不須進退問前程
婚姻皆由天註定 和合清吉萬事成
意思是,順其自然,時間到了,頭上的烏雲就會散開了。
是阿,所有發生的事情,在生命中都是一種必然,當下的我,要不選擇「 臣服」,要不就是繼續讓自己處在抑鬱中,的確,有時候打工下班,會有種可怕的想法,要不就這樣撞上車子好了,或許這樣腦袋就不會再有很多批評的聲音,後來想想,好險只是個念頭而非行動,不然害人擔上不必要的責任,可能往後的日子會更痛苦。
想起曾經有人問過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是否相信宿命論,其實這個問題他也曾經思考過,便而得出這個答案,他相信宿命論,也就是所有命運安排好的事情終將會發生,然後又加上一個因果論就是,儘管命運是安排好的,這個路程已經是既定了,而你選擇的方向的結果會帶你前往道路上不同的景色,用地圖來比喻就是,起點:高雄>終點:台北是已經確定好的,而中途的景點會根據你當下的行為決定結果,是繞比較遠的路,比較崎嶇的路,還是比較順暢的路等,而路上會發生的事件終究會發生,故而 稻盛和夫 便曾說道: 人生的通常是兩個因素,一個是命運,一個是因果。】所以不用太糾結當下的情緒,既然都會發生,要不就享受它、體驗它帶給你的體悟。
今日紀錄26歲當下的我所發生的心境與事件,儘管現在的我過得不好,但是還是要相信會變好的,享受宇宙想要帶給我體驗與啟發,或許,未來的某天,會需要過去這段歷程,如賈伯斯所說,過去的點都在未來都會連接起來,而這些將會帶領我前行。
Everything is gonna be okay!    I will be okay!                        
                            3月26日/ 2022
avatar-img
3會員
16內容數
關於生活的一 切大小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知秋-avatar-img
2022/03/26
正面看待、認真準備,一切的路不會白走。
We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汲汲營營的生活,拼命想在人生中找到自己,有時候,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別人的一個動作讓自己充滿憤怒、不滿、憂鬱、傷心,不知不覺,這些"聲音"漸漸在我們的大腦中進駐,而更可笑的是,我們還自以為這些就是的「內心的聲音」 你知道嗎,這些都是"非自己"的狀態。 覺察,是通往真實的世界。
大多中產階級或以下的家庭,父母對小孩子理財的教育其實並不充裕,甚至是避而不談,其實我很好奇大部分的家庭對有錢人的觀念是什麼、對錢的想法是什麼,以我的家庭來說,我家算是中產階級,單獨靠爸爸一個人支撐家庭且養五個人,我真的十分敬佩我爸,但是我家曾來不談金錢的事情,曾經我開口問父母金錢支出等等的事情,但
你有發現當科技越進步,物質越充裕的時候,人們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質疑自己的工作是否讓自己感到充實,而不是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嘆氣,想著自己每天過的相同且乏味的生活(注意: 這裡的「乏味」是指找不到工作意義,渾渾噩噩的生活),便而進入一個負面的循環,懷疑→厭惡→失去動力→向下沉淪→質疑自己存在意義
逛書店時,剛好看到這本書,不知道是不是上帝的安排讓我遇見這本書,提醒我目前要改善的惡習「拖延症」、「完美主義者」,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總是在做決定時,必須要思考很多假設性問題,最後陷入自我勒索的情緒,導致最後什麼事情都沒做,一事無成,很推薦這本書給你。 本書,作者仔細分析為何人們總是會想得比做得還多
初入社會的新鮮人,對工作充滿熱血、有願景、有目標,口頭總說著「我想幹大事!」,隨著年齡的增長,遇見社會上各種妖魔怪,還要處理他們各種大小事,不說還以為是專屬保母,但是就在你淌盡心血為公司賣肝、賣時間、賣勞力、賣健康時,好景不常,公司瘦身第一個開刀的卻是你,誰也想不到,如此為公司付出的同時,也被企業
2018年,大學畢業看著好友往各自的方向前進,不管是出國留學、繼續讀研究所或是步入社會,看著他們往前走的樣子,似乎身上帶著光芒而且是一種我很嚮往很羨慕的光芒,很閃耀、很奪目,引導著他們,那我呢?! 我想這世界上有幾種人,第一種就是家庭環境優渥讓小孩接觸各種事物,很早就知道自己的方向;第二種是父母忙
汲汲營營的生活,拼命想在人生中找到自己,有時候,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別人的一個動作讓自己充滿憤怒、不滿、憂鬱、傷心,不知不覺,這些"聲音"漸漸在我們的大腦中進駐,而更可笑的是,我們還自以為這些就是的「內心的聲音」 你知道嗎,這些都是"非自己"的狀態。 覺察,是通往真實的世界。
大多中產階級或以下的家庭,父母對小孩子理財的教育其實並不充裕,甚至是避而不談,其實我很好奇大部分的家庭對有錢人的觀念是什麼、對錢的想法是什麼,以我的家庭來說,我家算是中產階級,單獨靠爸爸一個人支撐家庭且養五個人,我真的十分敬佩我爸,但是我家曾來不談金錢的事情,曾經我開口問父母金錢支出等等的事情,但
你有發現當科技越進步,物質越充裕的時候,人們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質疑自己的工作是否讓自己感到充實,而不是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嘆氣,想著自己每天過的相同且乏味的生活(注意: 這裡的「乏味」是指找不到工作意義,渾渾噩噩的生活),便而進入一個負面的循環,懷疑→厭惡→失去動力→向下沉淪→質疑自己存在意義
逛書店時,剛好看到這本書,不知道是不是上帝的安排讓我遇見這本書,提醒我目前要改善的惡習「拖延症」、「完美主義者」,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總是在做決定時,必須要思考很多假設性問題,最後陷入自我勒索的情緒,導致最後什麼事情都沒做,一事無成,很推薦這本書給你。 本書,作者仔細分析為何人們總是會想得比做得還多
初入社會的新鮮人,對工作充滿熱血、有願景、有目標,口頭總說著「我想幹大事!」,隨著年齡的增長,遇見社會上各種妖魔怪,還要處理他們各種大小事,不說還以為是專屬保母,但是就在你淌盡心血為公司賣肝、賣時間、賣勞力、賣健康時,好景不常,公司瘦身第一個開刀的卻是你,誰也想不到,如此為公司付出的同時,也被企業
2018年,大學畢業看著好友往各自的方向前進,不管是出國留學、繼續讀研究所或是步入社會,看著他們往前走的樣子,似乎身上帶著光芒而且是一種我很嚮往很羨慕的光芒,很閃耀、很奪目,引導著他們,那我呢?! 我想這世界上有幾種人,第一種就是家庭環境優渥讓小孩接觸各種事物,很早就知道自己的方向;第二種是父母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接受安寧緩和照護,等於放棄病人嗎? 傳統以治癒疾病為導向的醫療,就是對病人有益嗎? 一位80多歲肺癌併腦轉移患者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後,因嚴重副作用導致皮膚潰爛、傷口遍及全身,生活品質嚴重下降。家屬眼看著患者的痛苦,決定尋求安寧居家團隊協助。
臺灣的就醫環境,看似便利,然而對於失能患者來說,即使在臺北,住在無電梯公寓二樓以上,要外出就醫也相當困難。分科過於精細,患者數過多的門診,不少慢性病患都有重複用藥,及藥物交互作用的潛在風險。居家醫療和在宅醫療,也許能改善這類患者的就醫困境。
Thumbnail
教會的聖誕晚會那天,我們和平團契被安排要出演短劇,我因為出國獨旅一個月,就逃過一劫。這期間他們一直在努力排練,每次和爸媽講電話,都能聽到一些有趣的進度。「爸爸台詞都記不起來!根本沒有認真背!」諸如此類。
Thumbnail
我們有兩個人一起退休,健保要從原單位轉出,我去公所辦理,承辦人說我要加在成年子女身上,我說家老大也是在公所加保,問我還有小孩嗎?有呀!還在唸書無收入,他也是要在公所加保。於是乎我們兩個人依附在老大名下的眷屬,老二可以自己獨立出來加保。 基於好奇,我問了承辦人,如果老大兩年未入境,沒了戶籍,要怎
Thumbnail
  我高一時期的班導師曾說:「愛不到的那個人永遠是心裡最美的那個人。」 曾經我也覺得是,但在十多年後的現在,我不再認同這句話了。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的日記,描述了作者一週的生活點滴,以及內心的矛盾感受。文章提及了友情、測驗、占星等多個主題。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3/1 事實上,我好像從來沒有做好二十歲的準備。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接受安寧緩和照護,等於放棄病人嗎? 傳統以治癒疾病為導向的醫療,就是對病人有益嗎? 一位80多歲肺癌併腦轉移患者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後,因嚴重副作用導致皮膚潰爛、傷口遍及全身,生活品質嚴重下降。家屬眼看著患者的痛苦,決定尋求安寧居家團隊協助。
臺灣的就醫環境,看似便利,然而對於失能患者來說,即使在臺北,住在無電梯公寓二樓以上,要外出就醫也相當困難。分科過於精細,患者數過多的門診,不少慢性病患都有重複用藥,及藥物交互作用的潛在風險。居家醫療和在宅醫療,也許能改善這類患者的就醫困境。
Thumbnail
教會的聖誕晚會那天,我們和平團契被安排要出演短劇,我因為出國獨旅一個月,就逃過一劫。這期間他們一直在努力排練,每次和爸媽講電話,都能聽到一些有趣的進度。「爸爸台詞都記不起來!根本沒有認真背!」諸如此類。
Thumbnail
我們有兩個人一起退休,健保要從原單位轉出,我去公所辦理,承辦人說我要加在成年子女身上,我說家老大也是在公所加保,問我還有小孩嗎?有呀!還在唸書無收入,他也是要在公所加保。於是乎我們兩個人依附在老大名下的眷屬,老二可以自己獨立出來加保。 基於好奇,我問了承辦人,如果老大兩年未入境,沒了戶籍,要怎
Thumbnail
  我高一時期的班導師曾說:「愛不到的那個人永遠是心裡最美的那個人。」 曾經我也覺得是,但在十多年後的現在,我不再認同這句話了。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沒錯,正如標題,不管是學生時期的自己還是不久之前的自己都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水到渠成的天真小孩,只要我讀書,證照一定上,有了證照,就能上自己理想的工作,有了理想的工作,我就能賺取一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能去搞投資、賺取更多資產,然後讓錢為自己工作,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等等。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的日記,描述了作者一週的生活點滴,以及內心的矛盾感受。文章提及了友情、測驗、占星等多個主題。
Thumbnail
畢業後,沒有人再push自己應該做什麼,這讓我反思了人的本質,與成就不會自動找上門的道理。
Thumbnail
3/1 事實上,我好像從來沒有做好二十歲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