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週練習:覺察自己應對姿態裡的情緒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薩提爾 #Sartir #冰山理論

“當你遇到他人的情緒時,你自己應對姿態裡有什麼情緒呢?”

第7週練習:覺察自己應對姿態裡的情緒

你是否也有跟小比一樣過的經驗,當別人生氣時,我們也用生氣的方式回應給對方,我很常這樣子,與先生、孩子、媽媽,都會用這樣子的方式,而一直到接觸了冰山理論之後,我才知道原來生氣不只是生氣、難過不只是難過、開心不只是開心,在這些應對的姿態下,其實還有著其的情緒,只是不曾覺察、不曾面對,更不知道怎麼處理了。

raw-image


週二,喬治男孩在課後班與同學因為一顆積木起了爭執,二個男孩到後來從言語爭吵進展到肢體動作,雖最後課後老師介入處理,但老師僅能處理事件,情緒的部分只是暫時的壓了下來。

喬治的同學依然生氣,氣的走出教室沒跟我打招呼,獨留妹妹來不及收捨書包,只好自己一個人走回家。

喬治則氣得埋怨我騎摩托車來接他讓他不方便!!但明明今天學校發兒童節禮物,再加上書包、午餐袋,有摩托車方便許多呀!

我並沒有因為他的情緒而起伏,我知道他在找點宣洩他積在心裡的氣,我平靜的跟他說:「可是我都騎來了,而且你東西那麼多,有摩托車可以幫忙載呀?還是我陪你走回家,我再自己來騎摩托車呢?」

「好啦!好啦!都騎來了。」喬治男孩不悅的邊說邊把手上一堆東西拿給我。

於是,我們就騎著摩托車準備回家,回家路上我們先阿嬤咖啡買了晚餐跟流淚土司。

餐桌上的喬治,沒有太多的胃口,並不是不餓,是因為還生氣而吃不下,但他並沒有覺察到這點,媽媽則觀察到了;此時,同學的媽媽發了訊息來,問我知道孩子今天的事情嗎?

喬治知道我正在與同學的媽媽對話,他一直問我,你們在講什麼。

「沒什麼好講啦!反正我就是知道三件事情,我以後不要再跟他碰面,第二,我不會再提起他的名字,第三,他的名字從我的腦裡消失。」依然憤憤不平的喬治大聲的說著。

嗯!感覺他真的很氣!

「我想知道你們誰先出手的,你願意跟我說嗎?」

「嗯!沒有誰先,就互相打起來了。」邊講邊模仿當時同學怎麼從後抱著他,他又是怎麼脫困。

「那什麼原因讓你想出手?」

「誰叫他挑釁我,他一直在那裡啦啦啦~來打我呀!我就打下去,是他自己叫我打他的。」一副他也是逼不得已的樣子。

「他挑釁你,所以你就聽他的話打下去,是這樣子嗎?」

「媽媽,你跟我說,不要講話去挑釁別人,但是他那樣子挑釁我,就像小孩很皮,打不痛,就你聽那個薩提爾裡一樣,爸爸打小孩,小孩一直說不會痛呀!」開始降低音量,放慢速度,也覺察到自己當時跟故事裡的爸爸有點像。

「你是想要說,因為他挑釁你讓你很生氣,所以你當下就出手了嗎?」

「對呀!誰叫他要一直在那裡,來打我呀!來打我呀!他不要挑釁我,我就不會爆怒了。」但因為不想要認為自己有錯,所以還是想以同學先開頭來展示他心裡的不平。

(此刻我覺察到我自己也有情緒了,我有了生氣,而這生氣裡面其實有著害怕、丟臉)

媽媽:「媽媽知道,被挑釁的當下真的會很生氣,那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讓自己不那麼生氣呢?離開現場、轉身背對、練習慢慢呼吸、趴在桌上慢慢呼吸呢?」

喬治:「不要,很丟臉 !」聽到趴在桌上不要去看對方,喬治反應相當激動,這引起了我的好奇。

媽媽:「趴在桌上很丟臉,是因為會被以為在哭嗎?」

喬治沒有回應我,我應先問他何時開始覺得趴在桌子上冷靜是一種丟臉的行為,所以,我也決定暫時不再問下去。

媽媽:「你還記得媽媽跟你分享過,我國中時被成績好的男生嘲笑的事情嗎?」(我又重新跟他講了一次這個故事)

喬治:「有,但沒有全部記得。」怒氣消下許多,想聽故事了。

媽媽:「我當時被他笑成績很爛,可以去當太妹,我很生氣的推倒他的書桌,但我並沒有因為這樣子而覺得氣不見了,我也因此被老師約談。」

媽媽:「媽媽一直到成績進步到拿到進步獎,他成績退步被老師責備,那個當下我才覺得我的氣不見了。」

媽媽:「有些人生氣會用不同的方式,他會用激怒別人之後再表達他的生氣,特別是男生很常這樣子,因為我們都被教育動手打人是錯的,反擊保護自己是可以被原諒的,但確都忘了說,挑釁別人是言語的攻擊方式,依然會招來不好的事情。」

喬治:「媽媽,我不知道他是真的生氣,他就在那裡嘻皮笑臉的挑釁,我怎麼知道他是真的在生氣,如果我知道他在生氣,我就不會理他了。」開始思考當時狀況的喬治提出了他的看法。

媽媽:「喬治,那你知道你自己在生氣嗎?你知道你除了生氣,還有其他的感覺嗎?」

喬治:「我覺得他都講不聽,就說先數一數,他就不要,一直在那裡吵。」喬治開始往前去思考起爭執的那個時刻。

媽媽:「他不接受你的建議讓你覺得很挫折,是嗎?」

喬治:「他就一直說不要,一直不數,我覺得他講不聽,我就不想再跟他講。」

媽媽:「你試過好幾次要他先數一數,他都不願意,讓你感到很沮喪,是嗎?」

喬治:「對啦!不數一直吵,還在那裡一直挑釁。」

媽媽:「嗯!是我也會覺得生氣想罵人,不數又一直要吵,那到底有沒有要解決問題呢?那我有一個方法,說給你聽看看,好嗎?」

就這樣子,我分享了我的方法,而喬治也接受,最後喬治說了:「媽媽,我還是覺得很生氣,但我現在知道了,有些人嘻皮笑臉不代表他沒在氣生,只是假裝。」


在與喬治的對話過程中,我曾有了情緒,所以我們有短暫的分開,我請他去客廳休息,我也觀察了一下自己為何而生氣?

  • 我想說服他全盤接受我的做法
  • 我過度擔心他一直抱著這樣子的應對姿態去與這樣子氣質的人互動,會因此受傷。
  • 我覺得丟臉,別人會說我沒有把小孩教好。

前面二點我知道自己的感受,而第三個丟臉的感覺,我不知道是來自於什麼樣子的經驗,讓我覺得孩子在外跟別人爭吵是一種丟臉的行為,而這種同儕的互動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經驗,再平常不過,我卻有著丟臉的感受。

記錄這感受,在接下來的課程裡,也許崇建老師就會提到了!

#圖言卡語 #記錄自己的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女攝影小比的沙龍
41會員
13內容數
2022/06/10
“經常不知道自己正活著” 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Thumbnail
2022/06/10
“經常不知道自己正活著” 如果跟你生氣的那個人,今天晚上就會死掉或明天就會死掉,那你還會用以前那樣子的方式跟他應對嗎? 多半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時間不夠了,愛都來不及了,所以我們都忽略了當下,忘了我們在愛裡面。
Thumbnail
2022/05/18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2022/05/18
去找到了這些情緒的狀態,那個過程並不會是舒服的,因為頭腦經常會抗拒會質疑:「我真的有嗎?」認識自己的道路是一條冒險的路,需要很大的勇氣。 崇建老師這一條路大概是從2001年開始,一直走到了大概2012年,他又有了非常細微的、新的發現,身體有非常多的部位有著細微的感覺,可以很細微地辨識及感覺。
Thumbnail
2022/05/10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2022/05/10
情緒不流動,情緒阻塞在我們的身體裡,形成了障礙,讓我們細胞長成了不同方向。 小時候聽話、服從的孩子,內在有較多恐懼;經常被憤怒對待的小孩,他就容易發脾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崇建老師說,這週的功課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自己主觀詮釋判斷,不用告訴任何人。並且記錄一下那個人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表情,感覺到他有什麼情緒。 我嚐試去作了,但,我沒有辦法好好的觀察一個人。 只要觀察到另一位家人的情緒,我內心很快就會升起對應的我的情緒。 對小孩是這樣,對另一半,也是這樣。
Thumbnail
崇建老師說,這週的功課是「觀察一個人的情緒」,可以自己主觀詮釋判斷,不用告訴任何人。並且記錄一下那個人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表情,感覺到他有什麼情緒。 我嚐試去作了,但,我沒有辦法好好的觀察一個人。 只要觀察到另一位家人的情緒,我內心很快就會升起對應的我的情緒。 對小孩是這樣,對另一半,也是這樣。
Thumbnail
所有我們內在出現的感受,"可能"與我們的過去有關係,"可能"與我們童年被對待的狀況有關。在照顧、懂得別人的情緒前,先問問自己,自己的內在情緒,你覺察了嗎?你接納了嗎?你照顧了嗎?若你都不願意,那你愛自己了嗎?
Thumbnail
所有我們內在出現的感受,"可能"與我們的過去有關係,"可能"與我們童年被對待的狀況有關。在照顧、懂得別人的情緒前,先問問自己,自己的內在情緒,你覺察了嗎?你接納了嗎?你照顧了嗎?若你都不願意,那你愛自己了嗎?
Thumbnail
當你遇到他人的情緒時,你自己應對姿態裡有什麼情緒呢?你是否也有跟小比一樣過的經驗,當別人生氣時,我們也用生氣的方式回應給對方,我一直到接觸了冰山理論之後,才知道原來生氣不只是生氣、難過不只是難過、開心不只是開心,在這些應對的姿態下,實還有著其的情緒,只是不曾覺察、不曾面對,更不知道怎麼處理了。
Thumbnail
當你遇到他人的情緒時,你自己應對姿態裡有什麼情緒呢?你是否也有跟小比一樣過的經驗,當別人生氣時,我們也用生氣的方式回應給對方,我一直到接觸了冰山理論之後,才知道原來生氣不只是生氣、難過不只是難過、開心不只是開心,在這些應對的姿態下,實還有著其的情緒,只是不曾覺察、不曾面對,更不知道怎麼處理了。
Thumbnail
你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如何應對呢? ❝你害怕感受嗎?當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怎麼去看待和應對的呢?當下你自己的感受是如何的呢?❞ 你害怕感受嗎?當感受到傷心、難過、生氣、焦慮時,怎麼去面對、看待、接納呢?
Thumbnail
你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如何應對呢? ❝你害怕感受嗎?當面對他人的感受時,你怎麼去看待和應對的呢?當下你自己的感受是如何的呢?❞ 你害怕感受嗎?當感受到傷心、難過、生氣、焦慮時,怎麼去面對、看待、接納呢?
Thumbnail
第7週 《覺察自己應對姿態裡的情緒》 上周的觀察有什麼發現?面對他人情緒時,自己是如何應對。 有沒有在面對同樣的情緒中,因不同對象而有不同應對。 (大聲回答:有!!!) 這個觀察 就只是觀察,觀察是不必評價的, 觀察是站在高處來觀看自己的狀態。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 接下來要進入冰山了。
Thumbnail
第7週 《覺察自己應對姿態裡的情緒》 上周的觀察有什麼發現?面對他人情緒時,自己是如何應對。 有沒有在面對同樣的情緒中,因不同對象而有不同應對。 (大聲回答:有!!!) 這個觀察 就只是觀察,觀察是不必評價的, 觀察是站在高處來觀看自己的狀態。 (對對對,就是這種感覺) 接下來要進入冰山了。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最近使用了薩提爾的模式跟小孩溝通後, 覺得親子間的關係愈來愈好, 很開心能從「家庭裡的對話練習」這本書學到親子溝通模式。 藉由文章的分享,希望接觸到薩提爾溝通模式能幫助到新手爸媽們,或者想要家近關係變好的各位。
Thumbnail
當人一有期待,就會帶動內在向上驅使的動力,產生浮現在冰山上層的行為。但是當期待落空時,人便會因無法承受失落的痛苦,而產生讓人錯愕的行為。諸如我們常看到的新聞,追求情人不成,生氣辱罵對方,或做出恐怖行徑等等都是例子。
Thumbnail
當人一有期待,就會帶動內在向上驅使的動力,產生浮現在冰山上層的行為。但是當期待落空時,人便會因無法承受失落的痛苦,而產生讓人錯愕的行為。諸如我們常看到的新聞,追求情人不成,生氣辱罵對方,或做出恐怖行徑等等都是例子。
Thumbnail
正向教養繪本 #6Y #4Y 本文內容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在前陣子居家上班期間,長時間在家面對小孩同時要上班,就常常發生需要處理兩個孩子爭吵、情緒爆棚等等狀況。 嘗試了多種方式,其中一個就是跟著孩子一起閱讀這本正向教養的繪本,從辨識情緒、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之後,再檢討下次可以有甚麼改進的地方。 認識
Thumbnail
正向教養繪本 #6Y #4Y 本文內容部分來自書籍原文 在前陣子居家上班期間,長時間在家面對小孩同時要上班,就常常發生需要處理兩個孩子爭吵、情緒爆棚等等狀況。 嘗試了多種方式,其中一個就是跟著孩子一起閱讀這本正向教養的繪本,從辨識情緒、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之後,再檢討下次可以有甚麼改進的地方。 認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