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疲勞是現在進行式?該變的是我們所處的體制還是我們的腦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今年初開始直到最近仍持續的科技業裁員,像是一波波的海浪襲來,加上隨著生成式AI技術興起而普遍流傳的有特定工作將被AI取代,現在有工作的、快要沒工作或已經沒工作的人,我們終於意識到,原來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裡,我們不是睥睨萬物之靈,而是食物鏈上等著「吃」或是「被吃」,用以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的資源。

只是在資本主義的運算邏輯裡,不是以生產者、清除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四大類別分類,而是以公司的財報決定裁員的大刀該砍向何方,但某方面來說,這種組織的新陳代謝又像是俄羅斯輪盤,一切都交給命運與運氣,直到有足夠的人倒下而成本與營收看起來又回到健康水準為止。

變革疲勞,讓人心累的是制度還是人?

最近看了一份Gartner的報告,強調人事部門該如何管理「變革疲勞」(Change Fatique)。「變革疲勞」舉例來說,就像是公司的併購、重組、收購等情況頻繁發生時,員工所因應變化(變革)所產生疲憊、沮喪或冷漠等負面反應,以致員工對於公司事務參與度和工作生產力下降。該報告也指出,通常我們會認為大規模變革的高強度,是引起員工感到變革疲勞的主因。

然而,其實日常的變化(變革),像是轉換管理團隊或是轉移到新團隊,看似殺傷力與強度不若組織重組要大,卻會對員工的身心狀態和生產力產生更大的損害。

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許多行業的從業人員不是在家上班就是輪班進公司,以往看似肩並肩的工作環境,成了螢幕上一個個視窗畫面、視訊會議上的人頭和通訊軟體的一則則訊息。沒有茶水間的閒聊、沒有同事就在隔壁的安心感、沒有團隊的實際組成,有的只是一群群通訊軟體上的群組。

任何關於公司的訊息,來自於一封封電子報和通訊軟體上的公告,對於員工來說看起來既陌生又遙遠,即便按再多的表情符號,都好像只是刷存在感。特別是在組織重整時期,當聽到媒體大肆報導哪家公司又裁了多少人,每一組上百、上千的數字,不只是數據而已,而是一個個可能曾經一起工作的同業或是同事,背後則是一個個的家庭,還有曾經盤算卻無法實現的計畫。

變革管理的解方?解鈴須還繫鈴人

我們把從公司榮退的同事當作英雄,那個在潮起潮落後終於得以上岸的人;或許另一方面也在告訴自己,在同一家公司退休已經是過去式,我們再也沒有這樣的時間與技能紅利,有的只是頻次越來越高的組織重整與迭代更快的產品線,以及自己需要持續進化的大腦和技能。

在同一份Gartner的報告中,強調「信任」與「凝聚力」是對抗變革疲勞的解方。舉例來說,若是員工相信自己身邊的利害關係人(高階主管、直屬主管、同事、HR等)在意員工的利益並願意履行承諾,這類員工面對變革的調適能力比低度信任的員工高出2.6倍。

而團隊凝聚力則會幫助員工擁有集體歸屬感,並可以對於共同目標與任務付出相對應願意承擔的意願。具備強度較高團隊凝聚力的員工,面對變革的調適能力比低度信任的員工高出1.8倍。

變革的知情同意,可不可以沒有人被落單?

或許,變革管理更像是組織參與的十項全能的團體競賽,因應不同的運動項目,而有不同的體能調整與目標設定策略,該關注的是每一個在這場只能前進、達標的競賽中,是否有人因為無法適應、過度疲勞而被落下?或是我們曾經認為不可撼動的標準,到底是過分不切實際的期望,還是可以彼此協商的工作目標?

與其只關注變革後的結果,或許更該把專注力放在過程當中的個人,如何動態地調適自己的戰鬥位子,以及如何管理彼此的期望值?而啟動變革與參與變革的每個人,也都應當得到可及、適切且可運用的組織資源。

就像是知名星級餐廳調整菜單一樣,從內場到外場都必須確保出餐和送餐流程順暢,而在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獲得知情同意的協商且被視為組織一份子的尊重,無論你是制度的生產者還是消費者。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公關人生相談室的沙龍
276會員
215內容數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2025/02/03
從早期用信用卡取代支付,一直到現在多元的行動支付,無論是用什麼Pay,我們都很習慣出門可以不帶現金或卡片,只需要一支手機即可。這樣的即時跟方便如此理所當然,我們也常忘了這仍舊是基於信用與銀行帳戶裡的現金發展出來的制度,我們所交易的,仍是我們在現實世界當中既有資產和還款能力所累積出的信任。 買斷
Thumbnail
2025/02/03
從早期用信用卡取代支付,一直到現在多元的行動支付,無論是用什麼Pay,我們都很習慣出門可以不帶現金或卡片,只需要一支手機即可。這樣的即時跟方便如此理所當然,我們也常忘了這仍舊是基於信用與銀行帳戶裡的現金發展出來的制度,我們所交易的,仍是我們在現實世界當中既有資產和還款能力所累積出的信任。 買斷
Thumbnail
2025/01/26
我們曾經覺得的無用之事,或許只是我們還沒有用對地方。
Thumbnail
2025/01/26
我們曾經覺得的無用之事,或許只是我們還沒有用對地方。
Thumbnail
2024/09/23
近日在LinkedIn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好的領導者,就像是Wi-Fi一樣,可以把人連結起來,而不是讓人失去連結。好的領導者,會激勵團隊成員,即便當工作成果不如預期,仍會支持團隊成員、支持團隊成員成長而非粉碎信心、善於聆聽而非只是單向述說,也會慶賀團隊成員的成功時刻。
Thumbnail
2024/09/23
近日在LinkedIn上看到一篇文章,談到好的領導者,就像是Wi-Fi一樣,可以把人連結起來,而不是讓人失去連結。好的領導者,會激勵團隊成員,即便當工作成果不如預期,仍會支持團隊成員、支持團隊成員成長而非粉碎信心、善於聆聽而非只是單向述說,也會慶賀團隊成員的成功時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知道,最近我經歷了身分的轉變。我從員工變成了主管,其實衝擊真的非常大,因為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 當層級提升之後,想法也會一起改變,不能再只有顧好自己就好,需要顧及整個團隊的發展,所以要考慮的事情會增加好幾倍,就要考驗你的學習能力了,學不夠快的話一定會被事情給淹沒。 做雜事才是常態 以前當
Thumbnail
大家應該都知道,最近我經歷了身分的轉變。我從員工變成了主管,其實衝擊真的非常大,因為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 當層級提升之後,想法也會一起改變,不能再只有顧好自己就好,需要顧及整個團隊的發展,所以要考慮的事情會增加好幾倍,就要考驗你的學習能力了,學不夠快的話一定會被事情給淹沒。 做雜事才是常態 以前當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我是一個職場速換者,而我的家人是傳統職場觀念者,在他們的觀念裡,履歷時間的長短,攸關一個人的穩定性與專業,甚至也可能動搖下一份工作雇用者對你的觀感。而曾經我也是這麼被灌溉這樣的觀念著。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我是一個職場速換者,而我的家人是傳統職場觀念者,在他們的觀念裡,履歷時間的長短,攸關一個人的穩定性與專業,甚至也可能動搖下一份工作雇用者對你的觀感。而曾經我也是這麼被灌溉這樣的觀念著。
Thumbnail
受眾:所有人⁣⁣⁣⁣ ⁣⁣⁣⁣ ⁣⁣⁣ 難易度:🌟
Thumbnail
受眾:所有人⁣⁣⁣⁣ ⁣⁣⁣⁣ ⁣⁣⁣ 難易度:🌟
Thumbnail
如果你對於工作的熱情還沒被消磨殆盡,一定還是會覺得公司可以在流程或是制度上更有效率,讓工作更順暢。 可惜的是,你同時也會覺得「改變公司很難,這些聲音根本不會有人聽到。」 這篇文章除了告訴你為什麼改變公司這麼難?還要告訴分享身處僵化制度中的自處竅門。
Thumbnail
如果你對於工作的熱情還沒被消磨殆盡,一定還是會覺得公司可以在流程或是制度上更有效率,讓工作更順暢。 可惜的是,你同時也會覺得「改變公司很難,這些聲音根本不會有人聽到。」 這篇文章除了告訴你為什麼改變公司這麼難?還要告訴分享身處僵化制度中的自處竅門。
Thumbnail
沒有員工,何來提高業績? 老闆再拚死拚活,能力也有限, 不培養一群願意一起奮鬥的夥伴, 而是製造一批批死士、奴隸, 一批批壓榨、送死,真的比較好嗎?
Thumbnail
沒有員工,何來提高業績? 老闆再拚死拚活,能力也有限, 不培養一群願意一起奮鬥的夥伴, 而是製造一批批死士、奴隸, 一批批壓榨、送死,真的比較好嗎?
Thumbnail
大多數企業,正為了從未料想過的「大離職潮」(The Great Resignation),而傷透腦筋。創造一個「以員工為中心」的企業文化或職場,是在後疫情時代更為激烈的全球人才大戰中,企業必須調整的經營思維。本文分享了五項具體實踐,提供企業在人才管理領域,進行反思。
Thumbnail
大多數企業,正為了從未料想過的「大離職潮」(The Great Resignation),而傷透腦筋。創造一個「以員工為中心」的企業文化或職場,是在後疫情時代更為激烈的全球人才大戰中,企業必須調整的經營思維。本文分享了五項具體實踐,提供企業在人才管理領域,進行反思。
Thumbnail
一直知道自己的定位,你才可以有所依據地,去變換腦袋,在職場中攻無不克,扶搖直上。
Thumbnail
一直知道自己的定位,你才可以有所依據地,去變換腦袋,在職場中攻無不克,扶搖直上。
Thumbnail
公領域與私領域不再有明顯的交界,甚至不再有明確的休息時間,必須隨時待命的ON CALL心態,成為高階主管最疲累的一種工作型態,也容易成為負面情緒堆積的來源。這是一種產業文化的表現,還是一種對於企業衷心的表現,其實我不太清楚立基點的來源是甚麼,但似乎這種型態已成為職場的特殊文化,而且根深蒂固、無法改變
Thumbnail
公領域與私領域不再有明顯的交界,甚至不再有明確的休息時間,必須隨時待命的ON CALL心態,成為高階主管最疲累的一種工作型態,也容易成為負面情緒堆積的來源。這是一種產業文化的表現,還是一種對於企業衷心的表現,其實我不太清楚立基點的來源是甚麼,但似乎這種型態已成為職場的特殊文化,而且根深蒂固、無法改變
Thumbnail
出乎意料的疫情,重創了全球的百工百業,而且似乎看不到盡頭,即使控制住,未來也會成為常態化,其中一個大的改變,就是分流工作&拆分異地工作,這將成為新的工作模式。 新的工作模式,不會是開個視訊會議就好,這也意味著企業原來的KPI、溝通模式甚至企業文化,都得做不同調整,高階、中階主管到基層都是一樣。 從
Thumbnail
出乎意料的疫情,重創了全球的百工百業,而且似乎看不到盡頭,即使控制住,未來也會成為常態化,其中一個大的改變,就是分流工作&拆分異地工作,這將成為新的工作模式。 新的工作模式,不會是開個視訊會議就好,這也意味著企業原來的KPI、溝通模式甚至企業文化,都得做不同調整,高階、中階主管到基層都是一樣。 從
Thumbnail
進入職場後,我們總認為好好貢獻自己的能力,安安穩穩的把事情做好,不一定要多平步青雲,至少穩扎穩打,不惹麻煩事,公司不要對我太差,一切就阿彌陀佛。但想也知道,事實總是人與願違。
Thumbnail
進入職場後,我們總認為好好貢獻自己的能力,安安穩穩的把事情做好,不一定要多平步青雲,至少穩扎穩打,不惹麻煩事,公司不要對我太差,一切就阿彌陀佛。但想也知道,事實總是人與願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