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直男成為心理師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直男在心理師中是少數的存在,在一些研究中,男性心理師佔19趴,再以個人的不科學統計,直男和非直男的心理師大概各半吧,那就接近10趴,而我是其中一員。

人少不是沒有原因的,老實說直男的特質還真不適合心理師,我們通常理性、直線條、對他人情緒較不敏銳、木訥等等(當然一定有例外),真的沒幾個特質適合心理師,當然你可以說心理師很多樣,特質造就不同風格的心理師,但這些讓我們與情感遠離,對關係不敏感的特質,都超不利於這份工作。

大學剛踏進社工系時,我對於「敏感度」這件事很困擾,我不懂什麼是對人的敏感,當時問了老師和同學,得到的答案是「你得增加你的人生經驗」及「練習對這個世界的大小事情有感覺」,這些句話非常正確,但也讓當時的我困惑,活了快20年,我還真的對世界沒有什麼感受。

回想起來,早在小學中年級,我就清楚的知道「哭是丟臉的,也無法解決問題」這件事,很無奈,我失去了表達許多情緒的方式,遵守了環境要我遵守的規則,我們可能早早就在練習理性,早早就開始遠離自己的感受,習慣了用邏輯來看世界。

當我們進入助人相關科系後,可能很難相信自己真的能靠近別人,因為這經驗在過去就很少發生,或是說在之前的人生,這壓根不是重要的事情。

回想社工系的一堂會談技巧課,每堂練習完都要寫反思,那是我接觸自己的開始,實在是很不習慣又痛苦,我在最後的反思作業寫下:「我真的無敵想逃的,反思會開始不認真寫,但又對逃避的自己失望」

這一趟路途顛簸,後來我也終於成為心理師,現在的我還是有很多紮實的直男特質,也許一輩子都無法改變吧。

我也還是不太容易流淚,但每每感受到眼眶的濕熱,我都會很珍惜,也確信自己對這世界是有所感覺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哲宇 諮商心理師的沙龍
9會員
17內容數
2022/07/04
「哦,是爸爸啊,那沒事了」 老婆有次揣摩女兒,覺得會不會是因為爸爸很無聊,懶得動。我無奈的笑笑,心想也好啦,我有讓她冷靜的功能,但應該不是因為我是個無聊男子吧?
Thumbnail
2022/07/04
「哦,是爸爸啊,那沒事了」 老婆有次揣摩女兒,覺得會不會是因為爸爸很無聊,懶得動。我無奈的笑笑,心想也好啦,我有讓她冷靜的功能,但應該不是因為我是個無聊男子吧?
Thumbnail
2022/06/22
艾許站在總是讓自己打哆嗦的雙面鏡前,ai機器人在另一邊做了場幾乎完美的諮商演練,機器人不只回應了標準化個案的需要,也靠近了個案的情緒,他盯著機器人的眼睛看,實在很難發現是機器人,從外表、神情也幾乎看不出來是機器人,艾許心裡想著「如果現在還有研究所,這機器人應該每間面試都正取了吧」。
Thumbnail
2022/06/22
艾許站在總是讓自己打哆嗦的雙面鏡前,ai機器人在另一邊做了場幾乎完美的諮商演練,機器人不只回應了標準化個案的需要,也靠近了個案的情緒,他盯著機器人的眼睛看,實在很難發現是機器人,從外表、神情也幾乎看不出來是機器人,艾許心裡想著「如果現在還有研究所,這機器人應該每間面試都正取了吧」。
Thumbnail
2022/06/19
真正道別的時候,我們真能把握嗎?我不敢確定,好像能夠互相祝福、道謝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面對結束,我提醒自己謙卑的學習,試著意識那有限,也試著與人連結。
Thumbnail
2022/06/19
真正道別的時候,我們真能把握嗎?我不敢確定,好像能夠互相祝福、道謝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面對結束,我提醒自己謙卑的學習,試著意識那有限,也試著與人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最近聽到podcast重新路一段上面的討論說,因為自己的家庭並非傳統完整的家庭,自己在的交友經驗中,能深交的朋友往往是家庭也非傳統完整家庭的同學,反而覺得那些出身傳統完整家庭的同學常常很"白目"。 聽完真的很有感。 我的心理師或是說心理系畢業的朋友真的好少好少,但真的留下來的,真的在過往都有在學
Thumbnail
最近聽到podcast重新路一段上面的討論說,因為自己的家庭並非傳統完整的家庭,自己在的交友經驗中,能深交的朋友往往是家庭也非傳統完整家庭的同學,反而覺得那些出身傳統完整家庭的同學常常很"白目"。 聽完真的很有感。 我的心理師或是說心理系畢業的朋友真的好少好少,但真的留下來的,真的在過往都有在學
Thumbnail
「我怎麼可以在工作的時候失控生氣呢」 「哭是懦弱的表現,我怎麼可以哭呢」 「你是個媽媽,就要有媽媽的樣子」 相信有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 — 當生活中遭遇挫折或失落的時候,腦中會出現千百萬種的想法、自我評價和情緒,有的時候這些評價只是短暫的,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其他時候我們卻會困在這些評斷之中,
Thumbnail
「我怎麼可以在工作的時候失控生氣呢」 「哭是懦弱的表現,我怎麼可以哭呢」 「你是個媽媽,就要有媽媽的樣子」 相信有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 — 當生活中遭遇挫折或失落的時候,腦中會出現千百萬種的想法、自我評價和情緒,有的時候這些評價只是短暫的,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其他時候我們卻會困在這些評斷之中,
Thumbnail
前陣子「直男行為研究社」分享有關於男生自以為幽默地以「你是彭佳慧耶!」直指女生是大齡女子,再考慮下去就沒人要,這番言論讓「直男」一詞討論熱度飆高。究竟「直男」的定義是什麼呢?如何和直男聊天,甚至交往?男女思維大不同,讓我們一起了解直男的思考模式吧!
Thumbnail
前陣子「直男行為研究社」分享有關於男生自以為幽默地以「你是彭佳慧耶!」直指女生是大齡女子,再考慮下去就沒人要,這番言論讓「直男」一詞討論熱度飆高。究竟「直男」的定義是什麼呢?如何和直男聊天,甚至交往?男女思維大不同,讓我們一起了解直男的思考模式吧!
Thumbnail
前陣子突然爆紅的IG帳號「直男行為研究社」,最近聽到很多podcast都在談論。
Thumbnail
前陣子突然爆紅的IG帳號「直男行為研究社」,最近聽到很多podcast都在談論。
Thumbnail
最近和一個許久未見的朋友線上聚會,聊到許多關於心理疾病的議題,也許是因為給出了一些煞有其事的想法,那位朋友除了贊同以外,也問我:「為什麼不當心理師?」這樣的疑惑,並不是第一次聽見,因為早在我大學還沒畢業前,就時常有人這樣跟我說。 「你為什麼不當心理師,我覺得你很適合耶!」
Thumbnail
最近和一個許久未見的朋友線上聚會,聊到許多關於心理疾病的議題,也許是因為給出了一些煞有其事的想法,那位朋友除了贊同以外,也問我:「為什麼不當心理師?」這樣的疑惑,並不是第一次聽見,因為早在我大學還沒畢業前,就時常有人這樣跟我說。 「你為什麼不當心理師,我覺得你很適合耶!」
Thumbnail
甚麼是能夠成為一個心理師的特質呢? 其實,也許我們都搞錯思考的方向了.....
Thumbnail
甚麼是能夠成為一個心理師的特質呢? 其實,也許我們都搞錯思考的方向了.....
Thumbnail
直男在心理師中是少數的存在,在一些研究中,男性心理師佔19趴,再以個人的不科學統計,直男和非直男的心理師大概各半吧,那就接近10趴,而我是其中一員。
Thumbnail
直男在心理師中是少數的存在,在一些研究中,男性心理師佔19趴,再以個人的不科學統計,直男和非直男的心理師大概各半吧,那就接近10趴,而我是其中一員。
Thumbnail
我們很少跟同行或其他人表達「自己面對當事人的挫折和脆弱」,更少表達「自己其實不好」,因為這可能會讓人聯想到「是否沒有能力接案或助人」,年輕的我們,期待被看見,對自己有許多期待,希望自己能有所幫助 。我們享受著成就感,也容易掉到低谷,我們滿腔熱血,渴望表現,我們在意自己好不好,有時比在意當事人
Thumbnail
我們很少跟同行或其他人表達「自己面對當事人的挫折和脆弱」,更少表達「自己其實不好」,因為這可能會讓人聯想到「是否沒有能力接案或助人」,年輕的我們,期待被看見,對自己有許多期待,希望自己能有所幫助 。我們享受著成就感,也容易掉到低谷,我們滿腔熱血,渴望表現,我們在意自己好不好,有時比在意當事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