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情緒意念上篇-田媽媽情緒中風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影響減肥成效的 2 把金鑰匙

情緒 – 大腦是一座神奇的情緒發電廠,掌控每一寸肌肉的抽動與食慾的引爆

2021 年 1 月,一個星期日的凌晨 3 點,80 歲的田媽媽突然嚷著說:「我要中風了!我要中風了!我要中風了!現在就叫救護車帶我去急診!」田媽媽躺在床上突然嚴重抽抖,防摔的床緣護欄震的嘰嘰吱吱,千萬條看不見的線牽引著全身的肌肉,用各種力道輪流拉扯再放鬆的,折磨著田媽媽的身體,有證照的陪寢專業看護也慌了手腳,一陣混亂後,嗚咽的救護車一路馳騁駛至國泰總院急診室前。

整個病情開始於 2021 年,田媽媽病了。

從剛開始的不斷跌倒,到急診縫針的皮肉傷,最終,左髖骨關節因跌倒骨折,在預料之中突然發生,緊急開刀住院 7 天,再延長 14 天復健。回家後因為田媽媽不服輸的強勢慣性,堅持出門買菜,就在出院的第六天,在印傭的攙扶卻拉不住而再次跌倒,右髖關節應聲跌斷,再次住院開刀,田媽媽從此走上漫長的復健之路,一天 24 小時印傭與看護一人白天照顧,另一人晚上陪寢,兩人輪班。

星期一到星期五復健的疼痛與不適,大把大把的西藥往肚子裡吞,再加上原本可以自持自理,但現在卻需要 24 小時被照護,喝水尿尿的權利被剝奪的日子看不見盡頭,田媽媽因此很傷心、很難過,情緒起伏也很大,有時候會莫名發一頓脾氣,有時候會大哭一場,大部分時間在自怨自哀,眼皮子底下盡是不滿,這個世界,萬事萬物都辜負了她。

raw-image

堅持自己中風但生命跡象穩定的田媽媽,在急診室做了所有必要性的檢查,心跳、呼吸、體溫、血壓、血糖、鈉鉀指數及腦斷層後,急診醫生來到病床前看診。

醫生:「田奶奶打一針鎮定劑,拿三天肌肉鬆弛的口服藥,就可以回家了。」年輕有為的急診醫師喊田媽媽為田奶奶。
田田:「謝謝醫生,麻煩您親口告知田奶奶您的診斷,因為她堅決認定她馬上就要中風了,謝謝醫生。」
醫生:「田奶奶,請您放心,您沒有中風,月底再定期回門診就好。」
田媽媽嘴角抽搐著:「可..是…...我..還……是.....一直‥‥‥抖‥‥‥。」
醫生:「田奶奶,我先安排給您打一針,之後回家好好休息就沒有事了,我有看到您下次門診已經掛好號了。」

醫生建議我買一些市售的保健營養品當安慰劑,劑型與錠狀長的像藥一點,可以適時給媽媽服用,讓她安心。

最後,真的,透過安慰劑與陪伴,田媽媽不抖了,堅持中風的情緒與身體全身抽搐,全部不藥而癒。

一個月以後的身心科門診,田媽媽一直問醫生:「我該怎麼辦…怎麼辦… 怎麼辦…」,耐心的身心科醫師仔細聽完田媽媽失眠、焦慮、抱怨、不安、抖動、頻尿的症狀後,明確的說,「田媽媽得了自律神經失調症候群」。

很可能的原因,田媽媽從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凡事要求完美的強者,從來沒有達不成的任務,自我定位很高,田媽媽因為自己的病情,承受極大的壓力而且疲於應付、又無法接受、更不能適應,心理時時處於與環境戰鬥狀態,但無論怎麼努力奮戰,現實卻依然不如她意,還連續跌倒兩次,使田媽媽更無法與病情共存,所以得了自律神經失調症候群,並且有更惡化的現象。


原來,心悸,手腳甚至到嘴角的嚴重抖動,癲癇般的抽搐都是情緒引起的。自律神經是一套很奇妙的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組成,兩者一動一靜,巧妙的的平衡維持身體的運作與健康。其中,交感神經「為動態,負責戰鬥逃生」,副交感神經「為靜態負責,放鬆恢復」。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交互抗拮又互相合作,維持人類生理時鐘的白天與黑夜。

在醫學研究上設定的對照組,常常吃的只是安慰劑,卻很神奇地發現,雖然給予的是無效的治療,但卻因為「相信」治療有效的情緒深植在心中,所以得到症狀舒緩的結果。相信治療有效,可能會令病情改善。

這個相信的意念是由於接受藥物的人,對於藥物或醫生懷有治癒的情緒,是基於心理上對康復的期望。

用不同的心情面對同一種疾病(譬如癌症),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存活期甚至痊癒,糖衣效應(Placebo Effect)是醫學界最普遍,卻又最無法被解釋的現象。

raw-image

情緒起源於對事物的感受

每一個人都看過電影或電視劇,紅衣小女孩惡鬼一出,會嚇得閉起眼睛、摀上耳朵;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阿湯哥最後拆彈,看到手心發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十世虐戀以死相逼的千年輪迴愛情故事,彼此再次擦肩錯過的情節,看到淚流滿面,用完半包衛生紙。

人坐在螢幕前,雖然清楚知道只是戲劇,還是或多或少被戲劇的渲染效果而影響,先從情緒上、再到身體上,出現一些反應。

就憑幾小時的一部電影,就可以把自己的身體弄得無法用理智掌控自己,明明知道都是假的,眼淚、鼻涕、流汗、心跳、雞皮疙瘩、背脊發涼全來了,最近火紅的韓劇「社內相親」,讓人甜到爬不出那個坑。

當壓力襲來,有人選擇大吃大喝,有人選擇不吃不喝,有人選擇大逛大買,有人需要朋友一起罵一輪,再歡唱開喝發洩整晚,有人會躲在所謂的「洞穴」隱藏自己,有太多的例子,在在顯示心情造成身體(行為)的影響是多麼的大。

同樣一件事情,只是平常的走路,與自己相愛的人在一起無意義的壓馬路,也會感到幸福萬分,但是換成走路上班,就會覺得很辛苦。

減肥何嘗不是情緒的展現?在減肥的過程中,如果情緒上充滿了減肥的痛苦、困難、限制,身體當然不願意配合,如果情緒與意念上將減重 = 愉悅的走上了康健的陽光小徑,則心理、身體當然提供源於喜樂的支持動能。

善用情緒與意念作為助力,利用感受與認知,讓身體自發性地做出相對應的反應,讓減肥的過程更順暢,以達到目標。

意念 – 深植『足夠』的概念在意念中

我任職的大型美商道瓊成分股公司,對高階主管經常提及的一個好名言:

「Success starts from your mind set. 」

翻譯成中文簡單的說就是「心態致勝」,或是「成功源自正向的意念」。

但是有趣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在田安石的社團裡,我最常聽到的叨念就是:「真是奇怪,我都吃這麼少(糖 | 醣)了,為什麼還不會瘦?」

當意念傳達出「限制、少吃、節食」的時候,大腦同時接收到一樣的訊息–『不夠』,生存本能直覺的反應就是向外獲取更多、囤積更多以保安全無虞、維持生命。

不足本來只是一個念頭,起先很小,後來會變成一個胚胎,然後越長越大,再繼續下去就會自成一個強大且具有生命的慣性
raw-image

可以把這句掛在心上也掛在口上的句子改為:「我這樣吃非常足夠,而且營養,既可以滋養身體也可以享受美食,更不會有心理和身體的負擔,是減肥成功的根本。」

西方心理學統計每個人每天平均在心裡生出六萬個念想,令人不可置信的是,其中百分之 95 以上都是重複的,所以聖經中引導人全心全意信仰主耶穌基督,不要胡思亂想生憂愁。金剛經中更比喻人的一念中就有八萬四千個煩惱,一日見所相非相即見菩提。

  • 深植『足夠』的概念在思想上,用豐足灌溉謎樣的大腦
  • 使用適當的文字與言語,精緻滿足的享受每一餐
  • 心理將停止釋放我吃好少、我好饞、我好餓的訊號
這就是減重的成功源自情緒與意念

當然不得不說,很多時候其實我們都無法抗拒美食的誘惑,我是人、我也有情緒,我也會受到美食的誘惑。

本篇我們從田媽媽談到情緒對身體心理的影響,以及情緒意念是決定長期減重成敗的根本因素。下一篇就讓我們更深入的一起來學習改變對食物渴求的情緒與意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hingru-avatar-img
2022/05/06
想跟幫主分享,自律神經失調也曾困擾我半年,我的症狀是頭皮會不自覺的抖動,吃了西藥有嘔吐的副作用,無法好好睡就這樣又找來了尋麻疹作伴⋯⋯ 整整大半年生活工作停擺,每天都是針灸、水藥、診所,那時我還沒40歲ㄟ 某一天醒來,我認識了感恩魔法,我覺得這也是意念ㄟ,感恩自己好了,感恩自己健康到處玩耍,也是這樣認識了低醣飲食才找到幫主的低醣烘培啊 只是最近魔法又被壓力壓壓壓,需要更強的加持😬
田安石-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07
感謝留言 我也常常提醒自己與田媽媽心存感恩,多笑笑沒煩惱♥️♥️♥️
昔芮芮-avatar-img
2022/05/02
我的四肢表皮時常麻痺, 有點類似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 但是周邊神經目前十年內醫學 只能檢查結構,不能檢查功能, 所以也沒有什麼能治療的, 也有醫生很坦然的說, 神經醫學目前已知領域只開發了40% 所以我現在也只能先努力 安頓自律神經而已, 只是有時候不太確定 什麼都不努力, 說不定才是我真正需要的
田安石-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02
擺爛跟什麼都不努力是兩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長的(行為上)完全一摸一樣。什麼都不努力是一種很有智慧的「努力」 謝謝妳的留言♥️
Mesia Chen-avatar-img
2022/04/29
感恩分享😍
田安石-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4/29
謝謝閱讀,情緒意念在疫情時期也很重要💋
avatar-img
田安石的沙龍
1.0K會員
76內容數
此專題記錄田安石本人一步一趨、一點一滴的與減重奮鬥,與慾望抗衡的真實故事,在追尋永遠誠實面對鏡中美好的自己時,屢敗屢試、不言放棄的心情與經歷,希望能為減重煩惱所苦的你,提供解決方案與原創低醣食譜。讓我牽著您的手,一起進入風華絕代的理想國度。
田安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23
不需要再計算淨碳水了,想吃NG食物的時候,該怎麼辦 ???
Thumbnail
2022/11/23
不需要再計算淨碳水了,想吃NG食物的時候,該怎麼辦 ???
Thumbnail
2022/11/16
西瓜很甜 !,而且GI超級高的,怎麼會GL升糖負荷只有5.4?比我常常補碳吃的地瓜還少幾乎一半之多 誰不知道西瓜很甜吃多了會等於吃糖一樣,所以減脂一定要少吃,會胖的! 沒錯!西瓜的GI升糖指數很高 但是西瓜的GL升糖負荷很低,只有5.3 為什麼會這樣?這代表什麼意思?
Thumbnail
2022/11/16
西瓜很甜 !,而且GI超級高的,怎麼會GL升糖負荷只有5.4?比我常常補碳吃的地瓜還少幾乎一半之多 誰不知道西瓜很甜吃多了會等於吃糖一樣,所以減脂一定要少吃,會胖的! 沒錯!西瓜的GI升糖指數很高 但是西瓜的GL升糖負荷很低,只有5.3 為什麼會這樣?這代表什麼意思?
Thumbnail
2022/11/02
我們都知道精緻的糖對身體不好,但是如果只吃1g砂糖呢?可以吃還是不可以吃? 這幾年在臉書與粉專的私訊上,不斷的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 爸爸過生日想吃豬腳麵線,還預訂了最老牌的紅葉蛋糕,我們要一起唱生日快樂歌、吹蠟燭許三個願望,老爸70大壽,請問我可以吃嗎? 端午節就是要吃粽子應景,粽子在蒸的時候好香好
Thumbnail
2022/11/02
我們都知道精緻的糖對身體不好,但是如果只吃1g砂糖呢?可以吃還是不可以吃? 這幾年在臉書與粉專的私訊上,不斷的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 爸爸過生日想吃豬腳麵線,還預訂了最老牌的紅葉蛋糕,我們要一起唱生日快樂歌、吹蠟燭許三個願望,老爸70大壽,請問我可以吃嗎? 端午節就是要吃粽子應景,粽子在蒸的時候好香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起因於不良生活的惡性循環,下班後累得半死,晚餐也就隨便將就,有時是中午沒吃完的便當、有時則是隨便煮碗清湯掛麵,自己一個吃也吃不了太多。雖是不餓,但總會饞,媽很愛吃醃漬物,泡菜、牛肉乾或豆干,面對工作壓力、上了一天班後,消退的咖啡因連帶返還暫時賒帳的疲憊感,甜食與澱粉就成為止渴的鴆,有時還需要搭配熬夜
Thumbnail
起因於不良生活的惡性循環,下班後累得半死,晚餐也就隨便將就,有時是中午沒吃完的便當、有時則是隨便煮碗清湯掛麵,自己一個吃也吃不了太多。雖是不餓,但總會饞,媽很愛吃醃漬物,泡菜、牛肉乾或豆干,面對工作壓力、上了一天班後,消退的咖啡因連帶返還暫時賒帳的疲憊感,甜食與澱粉就成為止渴的鴆,有時還需要搭配熬夜
Thumbnail
前不久突然接到二姐的電話說媽媽被救護車帶到醫院,我立即搭高鐵到醫院看她,到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她躺在加護病房虛弱的睡著,當下我和二姐真的不知所措,也只能看著她身上插了點滴,尿管,呼吸器,血壓器...看著顯示器的數據但是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只能在規定的時間看她,雖然一身虛弱,媽媽
Thumbnail
前不久突然接到二姐的電話說媽媽被救護車帶到醫院,我立即搭高鐵到醫院看她,到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她躺在加護病房虛弱的睡著,當下我和二姐真的不知所措,也只能看著她身上插了點滴,尿管,呼吸器,血壓器...看著顯示器的數據但是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只能在規定的時間看她,雖然一身虛弱,媽媽
Thumbnail
廣泛性焦慮症……不但影響生活品質、人際關係,對於病人自身,對陪病照護者、家屬、醫師都會造成困擾。 原因……在於症狀多,像是睡眠障礙、心悸、胃脹、腸躁、頻尿,還會影響自主神經的肌肉系統,尤以肩頸緊繃、頭痛最常見,必須經常跑醫院做檢查;情緒上煩躁易怒,未妥善治療的話,長期下來會導致憂鬱症或恐慌症,帶來更
Thumbnail
廣泛性焦慮症……不但影響生活品質、人際關係,對於病人自身,對陪病照護者、家屬、醫師都會造成困擾。 原因……在於症狀多,像是睡眠障礙、心悸、胃脹、腸躁、頻尿,還會影響自主神經的肌肉系統,尤以肩頸緊繃、頭痛最常見,必須經常跑醫院做檢查;情緒上煩躁易怒,未妥善治療的話,長期下來會導致憂鬱症或恐慌症,帶來更
Thumbnail
自小就是成績不好、長相也不吸引,不被回應,不被期待的邊緣人。 小時候父親是做夜班,時常去應酬,白天我們去上學他才回家。 母親在家做車縫成衣,邊照料我們三個小孩,為了養育我們三個小孩,時常從清晨五點起床,做到晚上十、十一點才休息,也因為太過於勞累,老公時常不在家,她的情緒非常的暴躁。 只要一聽到車縫
Thumbnail
自小就是成績不好、長相也不吸引,不被回應,不被期待的邊緣人。 小時候父親是做夜班,時常去應酬,白天我們去上學他才回家。 母親在家做車縫成衣,邊照料我們三個小孩,為了養育我們三個小孩,時常從清晨五點起床,做到晚上十、十一點才休息,也因為太過於勞累,老公時常不在家,她的情緒非常的暴躁。 只要一聽到車縫
Thumbnail
我是一個極具健康與減重意識的人,我的生命重心再清楚明白不過,每天晚上下班必定進廚房東摸西摸,每週重訓並適時調整,但從田媽媽 2021 年初生病之後,我的生命重心遭受了極大的考驗...
Thumbnail
我是一個極具健康與減重意識的人,我的生命重心再清楚明白不過,每天晚上下班必定進廚房東摸西摸,每週重訓並適時調整,但從田媽媽 2021 年初生病之後,我的生命重心遭受了極大的考驗...
Thumbnail
田媽媽從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凡事要求完美的強者,從來沒達不成的目標,自我定位很高,田媽媽因為自己的病情,承受極大的壓力而且疲於應付、又無法接受、更不能適應,心理時時處於與環境戰鬥狀態,但無論怎麼努力奮戰,現實卻依然不如她意...
Thumbnail
田媽媽從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凡事要求完美的強者,從來沒達不成的目標,自我定位很高,田媽媽因為自己的病情,承受極大的壓力而且疲於應付、又無法接受、更不能適應,心理時時處於與環境戰鬥狀態,但無論怎麼努力奮戰,現實卻依然不如她意...
Thumbnail
中秋過後的天氣陰晴不定,大雨什麼時候要來沒人料得到。身體的狀態有徵兆不舒服的樣子有預兆。但是情緒、心理的問題是隱藏的未知或是一直都在? 今年的事情很,只能說之前的學習無論是心理學、牌卡、人類圖、13月亮曆等等.....還有最近學習很大量的  # Access Consciousness  所有的課程
Thumbnail
中秋過後的天氣陰晴不定,大雨什麼時候要來沒人料得到。身體的狀態有徵兆不舒服的樣子有預兆。但是情緒、心理的問題是隱藏的未知或是一直都在? 今年的事情很,只能說之前的學習無論是心理學、牌卡、人類圖、13月亮曆等等.....還有最近學習很大量的  # Access Consciousness  所有的課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