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生命重心」番外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意願、時間、能力、金錢

小魚的生命重心

有別於楊彤的意氣風發與羅伯的捍衛生存,小魚是另一種現今社會上的縮影。

小魚上台北工作,北漂的她只能租一間沒有瓦斯、沒有廚房的小套房,這個小窩一個月的租金就讓小魚頗感吃力,而南部的孩子本來就老實,所以在職場上加班的總是她,但升官加薪的卻是別人,入社會好幾年了,每個月除了基本開銷之外,再跟幾位姊妹淘一起出去幾次,薪水就剛好用光光。

raw-image

小魚認認真真的挪出一處,把健康與減肥妥妥的植在心裡,然而小魚減肥的意願,遇到租屋處沒有瓦斯沒有廚房,讓她沒有辦法自己做低醣烘焙,更苦於自己準備三餐(沒有能力);週一到週五回到家已經被工作操個半死,更別說提起勁又洗又切又弄的(沒有時間);原本省吃儉用都存不到錢的小魚,現在物價飛漲就收入沒漲,東摳西算,結果出手購買還是以澱粉居多,因為便宜可以負擔的起,也容易買的到(沒有金錢)。

小魚是過重的體態,原本沒有這麼多煩惱與憂愁,就只是肉了一點,現在好了,把減肥變成生命重心之後,因為沒有時間、能力、金錢來支撐心中的重心,所以小魚除了胖,現在反而變得更加不快樂了,她嘆了一口氣說:「還不如把健康與減肥的重心從心中移除,享受當下還過得比較自由自在。」

同樣的情況,在我的生命中也發生了

生命重心的考驗

我是一個極具健康與減重意識的人,我的生命重心再清楚明白不過,每天晚上下班必定進廚房東摸西摸,每週重訓並適時調整,但從田媽媽 2021 年初生病之後,我的生命重心遭受了極大的考驗。

田媽媽在台灣只有我一個女兒,弟弟離了婚握有監護權長年在國外,並留有三個未成年的孩子在台灣跟奶奶住,所以田媽媽自然必須行使監督之義務,當田媽媽摔破了腦袋急診的時候,好不容易請到的看護,一天 24 小時跟我在醫院輪班,三個孩子住田媽媽家還沒人顧,我整個人的重心完全倒向這個突發事件,需要處理 5 個人(田媽媽、三個孩子、一個看護)。

腦殼裡的問題是個很大的問題,當時,為了找出病根與確診後的精準用藥,從萬芳醫院到榮總再到台大醫院,最後在國泰醫院落實積極治療,從 2021 年初開始,我既沒有能力自己煮、更沒有時間做烘焙寫食譜結集成冊、還需要計算田媽媽的醫藥費、手術費、住院費、看護費、三個孩子的花費到底會支出多少,所以那時候立刻停了自己很喜歡的重訓課程、停止第五本書的出書計畫,所有原本我的生活重心,全部畫上了休止符。

raw-image

我傷心了很久,原因很多。

其一:田媽媽的病情很不樂觀,確診為最惡性的中樞神經淋巴腦癌,浸漫式的腦瘤隨著淋巴液的流動,愛長在哪就跑到哪沒有定處,所以也沒有一顆很明顯的腫瘤可以有效切除病灶,非常棘手,復發率極高,存活率極低
其二:我失去了原有的重心,急需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做最大的調整,從簡單的三餐、睡眠、運動、工作、休閒無一不需要隨時保持彈性與機動性,因為田媽媽的腦瘤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會有狀況發生
其三:三個孩子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嚴格也不行、放縱更不行,我自己就只敢生一個孩子,如今卻必須面對一群孩子而束手無策
其四:被照護者生病很辛苦,然而,照護者也同樣承受極大壓力,除了對於田媽媽飽受化療之苦與時日無多的不捨,還有我的親阿姨、田媽媽的同學、同事、鄰居、教友,每一個人只要吐一口口水就會把我淹死、給一個建議就會讓我疲於奔命。

我最常聽到的就是:「怎麼會這樣?」、「怎麼可能生這種病?」、「要不要再多看幾個醫生?」、「你要好好孝順你媽啊!」、「怎麼這麼不小心又讓妳媽跌倒?」、「做子女本該反芻照顧媽媽!」,親友們又常常提供奇奇怪怪的偏方,一定要我帶田媽媽去找不到路的診所求醫…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著…到現在,每次幫田媽媽去國泰醫院身心科拿藥的時候,醫生都會一再叮囑我,請同時照顧好自己(大力推薦國泰總院身心科蘇渝評醫師),還給我開了一張免費諮商單,如果我有需要可以去找諮商師談談,我點了點頭,謝謝醫生。

24歲出社會後,我的生活可以依照自己的生命重心規劃安排按部就班,而這一年半以來,就如同小魚一樣,心心念念的以「健康」與「減重」為生命重心,卻苦於沒有時間、能力、金錢…

所有的發生,都需要面對處理、臣服其下、除了接受還是接受,再次回首,這些讓我失衡的一切,卻給予了一個機會,讓我學習到在生命的有限性之下,自己該怎麼辦。

能做多少做多少,每個人都不一樣

於是

  • 我上網買了兩個 20 磅重的壺鈴自己在家自主重訓,不求增加重量,以增加次數取代,訓練肌耐力而不是訓練肌肉的強度,以「長期」、「持續」為主要訴求。
  • 能夠的話,通勤搭捷運、騎 U Bike、公車或走路。
  • 做最簡單的低醣烘焙,放在身上會蠻安心的,餓了就吃(司康、酥片、磅蛋糕)
  • 隨身都有保溫杯,不要因為口渴或者太忙碌忘記喝水,產生口慾。
  • 盡最大的努力至少每天自己要煮綠葉蔬菜,若真的不想煮,就去市售買現成的沙拉,醬料可加可不加。
  • 水煮蛋、醣心蛋、茶葉蛋、雞胸肉都很方便購買,提醒自己記得補充蛋白質。
  • 真的想吃 NG 食品就吃一點,以不過量為原則,生命不會因此陷落至無間地獄。
  • 真的心情不好就大哭一場,擤完鼻涕、擦乾眼淚,拍拍自己,再站起來面對現實就好,只要活著就是夠好。
raw-image

我想,小魚也一定可以跟我一樣,依然把健康與減重放在生命重心上,面對生命突如其來或者無力回天的狀況時,堅信著始終還是會有一條屬於自己可以走的道路(前提是活著,也健康著),以持續、長遠、平穩的步伐,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至少每天兩盤青菜很簡單。

人生就是如此這般,因為種種限制,因此研發出無比簡單的預拌粉包和 10 分鐘上菜 100 元有找的食譜,利己達人,也因此在疫情肆虐之下,早就知道如何在家自主運動,所以不會擔心受怕,也依然保有運動習慣,更因為這些突如其來,讓我跟田媽媽更親近,無論之後以何種落點將母女情緣陰陽分隔,此生此世了無遺憾,剩下的都是跟田媽媽一起最美的回憶。

也許,無論生命以何種方式展演開來,都是一種恩賜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ebecca-avatar-img
2022/07/08
想要給幫主一個抱抱~~~
田安石-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09
哈,讓妳抱
Gloria-avatar-img
2022/07/07
希望最近也遇到很多考驗的我,也能跟你一樣勇敢努力前進
田安石-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07
衝出考驗♥️
Yalin-avatar-img
2022/07/07
妳好棒!❤️
田安石-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07
一起♥️
avatar-img
田安石的沙龍
1.0K會員
76內容數
此專題記錄田安石本人一步一趨、一點一滴的與減重奮鬥,與慾望抗衡的真實故事,在追尋永遠誠實面對鏡中美好的自己時,屢敗屢試、不言放棄的心情與經歷,希望能為減重煩惱所苦的你,提供解決方案與原創低醣食譜。讓我牽著您的手,一起進入風華絕代的理想國度。
田安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23
不需要再計算淨碳水了,想吃NG食物的時候,該怎麼辦 ???
Thumbnail
2022/11/23
不需要再計算淨碳水了,想吃NG食物的時候,該怎麼辦 ???
Thumbnail
2022/11/16
西瓜很甜 !,而且GI超級高的,怎麼會GL升糖負荷只有5.4?比我常常補碳吃的地瓜還少幾乎一半之多 誰不知道西瓜很甜吃多了會等於吃糖一樣,所以減脂一定要少吃,會胖的! 沒錯!西瓜的GI升糖指數很高 但是西瓜的GL升糖負荷很低,只有5.3 為什麼會這樣?這代表什麼意思?
Thumbnail
2022/11/16
西瓜很甜 !,而且GI超級高的,怎麼會GL升糖負荷只有5.4?比我常常補碳吃的地瓜還少幾乎一半之多 誰不知道西瓜很甜吃多了會等於吃糖一樣,所以減脂一定要少吃,會胖的! 沒錯!西瓜的GI升糖指數很高 但是西瓜的GL升糖負荷很低,只有5.3 為什麼會這樣?這代表什麼意思?
Thumbnail
2022/11/02
我們都知道精緻的糖對身體不好,但是如果只吃1g砂糖呢?可以吃還是不可以吃? 這幾年在臉書與粉專的私訊上,不斷的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 爸爸過生日想吃豬腳麵線,還預訂了最老牌的紅葉蛋糕,我們要一起唱生日快樂歌、吹蠟燭許三個願望,老爸70大壽,請問我可以吃嗎? 端午節就是要吃粽子應景,粽子在蒸的時候好香好
Thumbnail
2022/11/02
我們都知道精緻的糖對身體不好,但是如果只吃1g砂糖呢?可以吃還是不可以吃? 這幾年在臉書與粉專的私訊上,不斷的會被問到這樣的問題: 爸爸過生日想吃豬腳麵線,還預訂了最老牌的紅葉蛋糕,我們要一起唱生日快樂歌、吹蠟燭許三個願望,老爸70大壽,請問我可以吃嗎? 端午節就是要吃粽子應景,粽子在蒸的時候好香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起因於不良生活的惡性循環,下班後累得半死,晚餐也就隨便將就,有時是中午沒吃完的便當、有時則是隨便煮碗清湯掛麵,自己一個吃也吃不了太多。雖是不餓,但總會饞,媽很愛吃醃漬物,泡菜、牛肉乾或豆干,面對工作壓力、上了一天班後,消退的咖啡因連帶返還暫時賒帳的疲憊感,甜食與澱粉就成為止渴的鴆,有時還需要搭配熬夜
Thumbnail
起因於不良生活的惡性循環,下班後累得半死,晚餐也就隨便將就,有時是中午沒吃完的便當、有時則是隨便煮碗清湯掛麵,自己一個吃也吃不了太多。雖是不餓,但總會饞,媽很愛吃醃漬物,泡菜、牛肉乾或豆干,面對工作壓力、上了一天班後,消退的咖啡因連帶返還暫時賒帳的疲憊感,甜食與澱粉就成為止渴的鴆,有時還需要搭配熬夜
Thumbnail
前不久突然接到二姐的電話說媽媽被救護車帶到醫院,我立即搭高鐵到醫院看她,到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她躺在加護病房虛弱的睡著,當下我和二姐真的不知所措,也只能看著她身上插了點滴,尿管,呼吸器,血壓器...看著顯示器的數據但是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只能在規定的時間看她,雖然一身虛弱,媽媽
Thumbnail
前不久突然接到二姐的電話說媽媽被救護車帶到醫院,我立即搭高鐵到醫院看她,到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她躺在加護病房虛弱的睡著,當下我和二姐真的不知所措,也只能看著她身上插了點滴,尿管,呼吸器,血壓器...看著顯示器的數據但是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只能在規定的時間看她,雖然一身虛弱,媽媽
Thumbnail
我是一個極具健康與減重意識的人,我的生命重心再清楚明白不過,每天晚上下班必定進廚房東摸西摸,每週重訓並適時調整,但從田媽媽 2021 年初生病之後,我的生命重心遭受了極大的考驗...
Thumbnail
我是一個極具健康與減重意識的人,我的生命重心再清楚明白不過,每天晚上下班必定進廚房東摸西摸,每週重訓並適時調整,但從田媽媽 2021 年初生病之後,我的生命重心遭受了極大的考驗...
Thumbnail
田媽媽從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凡事要求完美的強者,從來沒達不成的目標,自我定位很高,田媽媽因為自己的病情,承受極大的壓力而且疲於應付、又無法接受、更不能適應,心理時時處於與環境戰鬥狀態,但無論怎麼努力奮戰,現實卻依然不如她意...
Thumbnail
田媽媽從年輕的時候就是一個凡事要求完美的強者,從來沒達不成的目標,自我定位很高,田媽媽因為自己的病情,承受極大的壓力而且疲於應付、又無法接受、更不能適應,心理時時處於與環境戰鬥狀態,但無論怎麼努力奮戰,現實卻依然不如她意...
Thumbnail
試過才知道,心理上的痛,可以具體地反映在身體上。
Thumbnail
試過才知道,心理上的痛,可以具體地反映在身體上。
Thumbnail
剛踏進家門,劈頭就被質問,小穎心想「怎麼又來了?」,暗自翻了一個大白眼。老娘辛辛苦苦工作,又不是出去玩,在公司要應付一堆瑣碎麻煩的問題,為何回到家還得忍受你像立法院總質詢的態度?
Thumbnail
剛踏進家門,劈頭就被質問,小穎心想「怎麼又來了?」,暗自翻了一個大白眼。老娘辛辛苦苦工作,又不是出去玩,在公司要應付一堆瑣碎麻煩的問題,為何回到家還得忍受你像立法院總質詢的態度?
Thumbnail
你是否以為我要開始煮雞湯了?勸世人多看看自己是多麼幸運,少靠邀?不!!!!!轉念這種事情,有極限。我這次就是遇上了極限。「沒關係」是安慰劑,不是解決方案。靠著所謂的惜福和知足,度過了一個個烏雲密佈的雨天。可是終究,人還是要面對心魔。
Thumbnail
你是否以為我要開始煮雞湯了?勸世人多看看自己是多麼幸運,少靠邀?不!!!!!轉念這種事情,有極限。我這次就是遇上了極限。「沒關係」是安慰劑,不是解決方案。靠著所謂的惜福和知足,度過了一個個烏雲密佈的雨天。可是終究,人還是要面對心魔。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比「我很想愛你,但我卻選擇遠離你」更痛苦的事情了。我不斷在無數張白紙上寫下我的心情,在每天的日記上,也反覆探索自己的內心:「我好像變得不孝了。」我這麼想。
Thumbnail
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比「我很想愛你,但我卻選擇遠離你」更痛苦的事情了。我不斷在無數張白紙上寫下我的心情,在每天的日記上,也反覆探索自己的內心:「我好像變得不孝了。」我這麼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