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網路識別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現代有許多人太容易因為接收資訊的速度過快,而導致太快做出判斷。

譬如我即使一直提醒自己應該多看多查證再下定論,我還是很常因為片面資訊而安下定論,而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最近的新聞如強尼戴普的事件或是馬斯克買推特一樣,人民教育水準的提高讓大多數人都有了自己的看法,這是言論自由所帶來的正面影響但卻也是個雙面刃。
因為知識的豐富度增加因而導致人民自滿,人民變成只願相信自己所見所聞之事,反而變的比古代人還要更容易做出草率決定,每天的風向都在變化而每天的資訊也是滿天飛舞,我們每個人都比以往更加的需要媒體識別度,為的就是防範社會給我們戴上玫瑰色的眼鏡而忽略事情的真相。
隨便舉一個我知道的知識,武士刀的刀身上有著一條淺溝(如果想知道的可以去查看看),過去對這條淺溝的解釋為「血槽」概念上是說人在被捅的時候肌肉會痙攣導致刀拔不出來,因此血槽可以放血讓刀更好的從人體抽出,但這看似有點根據且合理的說法其實只是謠言,實際上這條淺溝叫樋是用來調整刀身重量用的。
有一個很厲害的謠言例子,人體跟食物有酸鹼之分且應該多吃鹼性食物及水來達到人體酸鹼平衡,這麼一個聽起來頗具科學性的學說根本是唬爛出來的,人體就是鹼性的根本不可能變成酸性的,如果人體酸鹼值低於7.35就是酸中毒,而這理論的創始人被罰了1.05億美金。

我們往往因非自己的專業,或是其實知道不知道也根本沒差的知識而習慣了不查證所看到的事物,最後變成好像我們已經無法接受自己所信之物以外的事實,好似抓著自己相信的真相會讓自己過的更好一樣。

實際上只是我們選擇相信了片面資訊,因為接收他人消化過的產物往往比自己實際去查證容易,也許可以捫心自問是否曾經因為自身的固執與偏見,而用錯誤判斷對他人作出評價呢?我可以說我有因為偏見而曾過早下定論的經驗,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時候,這很正常但別因為正常而習慣了如此生活。

最近廢話偏多,反正能理解的就會理解不懂的就算了。
欸嘿。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謹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鐵盤鏗鏘,訂餐電話接續不斷而我的目光也離不開妳在烤盤前的身姿,因為我是如此的對妳執著且著迷,在人群蜂擁的早餐店我卻只在乎點餐時妳的身姿,那是美麗的、是耀眼奪目的、是會激起慾望的體態,我很確定我想要妳。 我開盒的動作輕柔就如掀開妳的白色頭蓋似的,太好了水氣尚未暈開妳的妝容,妳是如此的完美。
很中二的愛人其實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因為在過了那年紀、那時光後的人們,只能用一種拙劣的條件論去侷限自我對於愛情的執著。當人們放棄了浮誇的一見鍾情或是恨不得給予所有的執著,而是專注在對方的身家條件或其他除了純粹的靈魂吸引外的皮囊事物時,那是我們稱之為成熟的枯燥乏味。
嗨,你好阿。我想當你看到這篇歸檔時肯定有著許多疑惑,畢竟這是一件極少數並未破除真相的案子之一,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   ? 就請讓我說給你聽吧。   
鐵盤鏗鏘,訂餐電話接續不斷而我的目光也離不開妳在烤盤前的身姿,因為我是如此的對妳執著且著迷,在人群蜂擁的早餐店我卻只在乎點餐時妳的身姿,那是美麗的、是耀眼奪目的、是會激起慾望的體態,我很確定我想要妳。 我開盒的動作輕柔就如掀開妳的白色頭蓋似的,太好了水氣尚未暈開妳的妝容,妳是如此的完美。
很中二的愛人其實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因為在過了那年紀、那時光後的人們,只能用一種拙劣的條件論去侷限自我對於愛情的執著。當人們放棄了浮誇的一見鍾情或是恨不得給予所有的執著,而是專注在對方的身家條件或其他除了純粹的靈魂吸引外的皮囊事物時,那是我們稱之為成熟的枯燥乏味。
嗨,你好阿。我想當你看到這篇歸檔時肯定有著許多疑惑,畢竟這是一件極少數並未破除真相的案子之一,不過事實真是如此嗎   ? 就請讓我說給你聽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在沒有深入了解某件事情之前,就匆忙下結論。這樣的行為不僅會讓我們錯過事物的真實面貌,更可能導致誤解與錯判。事物的真相常常隱藏在表象之下,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實地考察,才能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 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聞未必為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往往只是事物的冰山一角。我們常常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Thumbnail
當今網路科技進步,帶來了處理大量資訊的挑戰,對個人如此,對企業更是如此。本文探討了從企業決策到日常生活都適用的資訊處理流程,以及因應之道,協助你對資訊「接收≠接受」,避免盲目接受資訊而做出錯誤決策!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人都是透過手機或各式電腦的電子窗去理解紛紜複雜的世界。我們透過各種視頻,文字資料,聲音檔案作為依據,進行理解與判斷。基本上都是在幾秒鐘就作出自己的認知,並且形成自己的認識系統,但是這樣都很妥當嗎?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Rule No.1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表面看到的表象! 很不幸的,我天生就是所謂的高敏感人,所以對人與人相處中所產生的任何情緒的敏感度非常的感受深刻,又加上後來透過長時間的修行與大量閱讀,於是後來自己便有了所謂開悟的領悟,也因此更對這個世界上人類的種種行為舉止背後的心理因素可以說是非常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在沒有深入了解某件事情之前,就匆忙下結論。這樣的行為不僅會讓我們錯過事物的真實面貌,更可能導致誤解與錯判。事物的真相常常隱藏在表象之下,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實地考察,才能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 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聞未必為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往往只是事物的冰山一角。我們常常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種情況,感到無聊就滑短視頻,一感到迷茫,就去刷心靈雞湯,一感到空虛就去打遊戲,用低密度的信息讓你的空虛、迷茫迅速得到滿足,讓你放棄自我提升,我們的深度思考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流失.....
Thumbnail
當今網路科技進步,帶來了處理大量資訊的挑戰,對個人如此,對企業更是如此。本文探討了從企業決策到日常生活都適用的資訊處理流程,以及因應之道,協助你對資訊「接收≠接受」,避免盲目接受資訊而做出錯誤決策!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數位時代,人人都是透過手機或各式電腦的電子窗去理解紛紜複雜的世界。我們透過各種視頻,文字資料,聲音檔案作為依據,進行理解與判斷。基本上都是在幾秒鐘就作出自己的認知,並且形成自己的認識系統,但是這樣都很妥當嗎?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Rule No.1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表面看到的表象! 很不幸的,我天生就是所謂的高敏感人,所以對人與人相處中所產生的任何情緒的敏感度非常的感受深刻,又加上後來透過長時間的修行與大量閱讀,於是後來自己便有了所謂開悟的領悟,也因此更對這個世界上人類的種種行為舉止背後的心理因素可以說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