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011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3/2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不為外物所動之謂靜,不為外物所實之謂虛。」

良因曰:
據說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自殺後,
被送往醫院搶救的路途中,
最後的遺言:「路這麼擠,真辛苦你了」,
這應該是他選擇自殺的最好註腳吧…太擁擠了。
所以靜與虛,成為先賢修身的基礎。
如何修得? 透過般若智慧,放下對外境的執著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3/4/21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斬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良因曰: 以清淨心自處,但面對眾生時依舊慈悲不失。 無事時心如明鏡,遇事方能分明果斷。 於順境內心恬淡,逆境來時自能泰然處之。 《大學》:「知止而後有定」。
2013/4/2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心平氣和四字,非有涵養者不能做,工夫只在個定火。」 陳榕門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勝,則氣自平矣。」 良因曰: 逆境來時,不動瞋的涵養很重要,但是不能只靠壓抑,必須配合明理。 當了解一切都是唯心所現,因果所感,自能隨緣無求。
2013/ 4/14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劉念台云: 「易喜易怒,輕言輕動,只是一種浮氣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良因曰: 佛門中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並非只是為了形儀端莊,更是為了攝護道念。 如《菩薩善戒經》云:「菩薩若行若坐,晝夜常調惡業之心… 正思惟義,如法而住。 分別法界,修奢摩他、毘婆舍那。」
2013/4/1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應事接物,常覺得心中有從容閒暇時,才見涵養。」 良因曰: 當心中沒有主,就必須從外境中尋求安住; 而外境不過是心所現之影,因此無論怎麼攀緣, 終究也只是渴鹿追求陽焰,至死方休。 只有找到生命的方向,自己的定位,方能以從容的心,去面對這世間。
2013/4/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劉念台云:涵養,全得一緩字,凡言語、動作皆是。」 良因曰: 業力與習氣,就像一隻無形的大網,拖拉著網中的魚群; 眾生因此茫然而急促地,向前急奔……. 所以越是忙亂,越要看住自己的念頭。 常常提醒自己:「到底在急甚麼?世間哪有一件事情是真的?」
2013/4/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良因曰: 常觀世間無常、苦、空、無我,自然內心恬淡、謙退; 觀眾生處於濁世,仍樂此不疲,苦中作樂,則能涵容一切;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2013/4/21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斬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良因曰: 以清淨心自處,但面對眾生時依舊慈悲不失。 無事時心如明鏡,遇事方能分明果斷。 於順境內心恬淡,逆境來時自能泰然處之。 《大學》:「知止而後有定」。
2013/4/2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心平氣和四字,非有涵養者不能做,工夫只在個定火。」 陳榕門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勝,則氣自平矣。」 良因曰: 逆境來時,不動瞋的涵養很重要,但是不能只靠壓抑,必須配合明理。 當了解一切都是唯心所現,因果所感,自能隨緣無求。
2013/ 4/14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劉念台云: 「易喜易怒,輕言輕動,只是一種浮氣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良因曰: 佛門中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並非只是為了形儀端莊,更是為了攝護道念。 如《菩薩善戒經》云:「菩薩若行若坐,晝夜常調惡業之心… 正思惟義,如法而住。 分別法界,修奢摩他、毘婆舍那。」
2013/4/13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應事接物,常覺得心中有從容閒暇時,才見涵養。」 良因曰: 當心中沒有主,就必須從外境中尋求安住; 而外境不過是心所現之影,因此無論怎麼攀緣, 終究也只是渴鹿追求陽焰,至死方休。 只有找到生命的方向,自己的定位,方能以從容的心,去面對這世間。
2013/4/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劉念台云:涵養,全得一緩字,凡言語、動作皆是。」 良因曰: 業力與習氣,就像一隻無形的大網,拖拉著網中的魚群; 眾生因此茫然而急促地,向前急奔……. 所以越是忙亂,越要看住自己的念頭。 常常提醒自己:「到底在急甚麼?世間哪有一件事情是真的?」
2013/4/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世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良因曰: 常觀世間無常、苦、空、無我,自然內心恬淡、謙退; 觀眾生處於濁世,仍樂此不疲,苦中作樂,則能涵容一切;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同樣的道理,我們沒有受過訓練的心就像老人家一樣,是羸弱的、虛弱的。那麼虛弱的心你要去鍛煉它,你不能說,我反正累了,我就坐著,常常坐;或者拿個拐杖做依託,依託久了之後,你的心就更加沒力量。 你現在身心健康的時候,心的力量尚且不夠,就更不用說奢望病重的時候甚至臨終的時候,你的佛號還念得出來。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所以,有時候你越是急,它離你越遠,稍微適當地放鬆調整,它反倒可能離你更近。當然也不是說放鬆就一定能夠距離目標更近,你首先要瞭解自己,如果不瞭解你自己,你的放鬆可能就不是放鬆,而是放逸了。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Thumbnail
小津先生的構圖少有搖晃,到晚年時鏡頭幾乎不動,以靜觀的方式疊捏如能樂的節拍,我們大多時察覺不出自身的凝滯,對於世界的齟步倦厭,如不能動彈前行的孤道,以身做界,在我之上,一片旑婗,在我之下,荒草一片...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美麗與哀愁》三位女性的悲劇,除了個性因素,最主要是「因果報應」的必然結果。 (一)不倫的人生悲劇 川端康成(1899-1972)於1968年以《雪國》、《千羽鶴》、《古都》等小說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亞洲作家的第二人,獲獎理由是:「由於他高超的敘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銳,表現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質。
Thumbnail
內在的開悟,要比外在的教育更重要。(川端康成) 這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川端康成的勸學金言,但是要如何理解這兩句話呢? 且待我細説分明。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同樣的道理,我們沒有受過訓練的心就像老人家一樣,是羸弱的、虛弱的。那麼虛弱的心你要去鍛煉它,你不能說,我反正累了,我就坐著,常常坐;或者拿個拐杖做依託,依託久了之後,你的心就更加沒力量。 你現在身心健康的時候,心的力量尚且不夠,就更不用說奢望病重的時候甚至臨終的時候,你的佛號還念得出來。
Thumbnail
說到彌陀經,不得不說到中峰明本禪師的三時繫念,佛教徒的生離死別,總免不了請高僧大德來誦經渡亡,而最常念誦的,便是以阿彌陀經為主的三時繫念,其中白文便為禪師所寫的懷淨土詩: 世界何緣稱極樂?只因眾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尋歸路,但向塵中了自心。
所以,有時候你越是急,它離你越遠,稍微適當地放鬆調整,它反倒可能離你更近。當然也不是說放鬆就一定能夠距離目標更近,你首先要瞭解自己,如果不瞭解你自己,你的放鬆可能就不是放鬆,而是放逸了。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Thumbnail
小津先生的構圖少有搖晃,到晚年時鏡頭幾乎不動,以靜觀的方式疊捏如能樂的節拍,我們大多時察覺不出自身的凝滯,對於世界的齟步倦厭,如不能動彈前行的孤道,以身做界,在我之上,一片旑婗,在我之下,荒草一片...
在修禪過程當中,要依空性的智慧,一方面修無我觀,另一方面破除對境界的執著,不管好的境界、壞的境界,都不要執著。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美麗與哀愁》三位女性的悲劇,除了個性因素,最主要是「因果報應」的必然結果。 (一)不倫的人生悲劇 川端康成(1899-1972)於1968年以《雪國》、《千羽鶴》、《古都》等小說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亞洲作家的第二人,獲獎理由是:「由於他高超的敘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銳,表現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質。
Thumbnail
內在的開悟,要比外在的教育更重要。(川端康成) 這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川端康成的勸學金言,但是要如何理解這兩句話呢? 且待我細説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