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否接受孩子的”不一樣”?-從電影「聽見歌 再唱」得到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在一場朋友的聚會裡,我們共同欣賞了一部質好又相當賣座的電影-「聽見歌 再唱」,除了賺人熱淚的劇情外,從這齣電影的內容中,我也重新省思了所謂「不一樣,不一定就是錯誤。」這句話的背後意義。

猶記兒時最常聽到媽媽對我狂吼的話:「為什麼別人可以考一百分,妳就不行?別人都可以如何……,為什麼妳不行?」、「妳就不能跟別人一樣如何……嗎?」當然,完全可以理解當時母親狂吼的內心想法,她會認為自己身為一個國小教師,所以理當然而教出來的女兒,也要跟同事們的孩子們一樣是五育均衡的資優生,最起碼也要是一個一樣「聽話的孩子」。

“只是,所謂「聽話的孩子」,這個定義又是什麼?”

是乖巧順從?接受父母一切的人生安排?還是任何事情都無法有己見?

反觀不聽話的定義,除了一般所認為的無禮、無理頂撞外,或是為了反抗而反抗……等,除此之外,不聽話的定義又是為何?是無法有其它想法,或與父母意見相左的言論?還是一個不受父母控制但深知自己人生規劃的選擇?

“傳統教育體制下希望能教出有想法卻又「聽話的」孩子?”


的確,希望孩子們能有想法卻又能聽父母的話,是將兩個完全背道而馳的觀念,硬要綁在一起的概念。與其,我們希望孩子的聽話順從或是不要跟別人不一樣,顯得特立獨行,反而是要思考,如何教導孩子們換位思考,擁有獨立思考判斷能力,並且能站在他人角度設想的價值觀,進而能讓孩子們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判斷能力,卻也擁有同理心的不自私。

從小到大在我身上的因子,真的充滿了各式地”不一樣”,像是老師在課堂間問了一個問題,大部分被點名的孩子,僅會簡短回答所謂的「正確答案」,但,唯獨我會時而”叛逆”的提出其它想法,或是因A問題而聯想出的關聯性B問題。當時的我,也因此被老師認為是頭痛的學生。

“不一樣,不一定就是錯的。”

在電影「聽見歌 再唱」的劇情中,有一幕為原住民久埔國小合唱團學生參賽時,聽到其它參賽合唱團在後台練習,毫無自信地說道:「老師,我們唱得跟別人不一樣,我們是錯的。」這裡所指的「不一樣」,是指大部分的參賽者都有一樣的模式或音律,而我們卻表現出不同的聲音。只見劇中的黃韻芬老師激動地回著:「為什麼不一樣就是錯的?」的確,每個人生下來就都是特別的,這個世界上,就算連同卵雙生的雙胞胎,也會有個性上的差異。既然是獨立的個體,又為何要期盼或要求自己能成為跟別人一樣的人?是否該回過頭來,尊重並且好好愛自己的特別?因為,每個人,都是上帝特別的禮物及祝福。

“孩子的信心可以用掌聲來擦亮。”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也時常面對到孩子對自己的不自信,或是對一些小地方不甚滿意就感到挫敗。除了言語的讚美、大力且溫暖的擁抱之外,也許,孩子們期待的更是我們真心地給予掌聲,就算只是拍手點頭地告訴他們「你做得太棒了!」對孩子而言,已是無比欣慰的認同。

因為,年幼時對信心的建立,往往是來自於父母認同的眼神。希望,在忙碌於工作跟生活的我們,都能在短暫片刻的時間裡,不忘給孩子們一個真摯的掌聲!

#給孩子們掌聲是最棒的認同

#自信來自於父母不斷地給予認同

#不一樣不是一種錯誤

#歡迎分享你們的故事給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妮可媽媽的沙龍
23會員
25內容數
想透過這個平台,分享同樣在成為爸爸媽媽這條路上一同努力的夥伴。父母,不是生來就知道如何成為父母,也不是與生俱來就如鋼鐵人般的強大,我們,都是在不斷錯誤中,學習成長。給予孩子們愛的同時,也不忘給自己多一點鼓勵,和愛,以及最欠缺也最需要的,溫暖。讓我們,用正能量為下一代持續努力吧!
妮可媽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4
你了解妥瑞氏症嗎?在妥瑞兒的成長過程中,因為身體上的特殊狀態,會比一般孩子經歷更多的挫折和挑戰。然而,身為妥瑞兒的父母,又該如何陪伴孩子呢? 「你不要一直這樣擠眉弄眼,很醜耶!不要一直發出像豬叫的聲音啦!」 孩子幼稚園中班時,我們就察覺他會不自主的頻繁眨眼、發出旁人無法理解的怪聲。
Thumbnail
2022/08/04
你了解妥瑞氏症嗎?在妥瑞兒的成長過程中,因為身體上的特殊狀態,會比一般孩子經歷更多的挫折和挑戰。然而,身為妥瑞兒的父母,又該如何陪伴孩子呢? 「你不要一直這樣擠眉弄眼,很醜耶!不要一直發出像豬叫的聲音啦!」 孩子幼稚園中班時,我們就察覺他會不自主的頻繁眨眼、發出旁人無法理解的怪聲。
Thumbnail
2022/07/21
同時育有兒子和女兒,當女兒不小心跌倒受傷而哭泣時,我們會緊張地察看傷勢,輕聲撫慰眼前淚眼婆娑的小公主。 但,此時此刻,一樣的場景若換成是兒子,則通常會跟孩子說:「有流血嗎?沒有受傷的話,站起來就好,別哭!」 對於男孩的包容,是否真的較低? 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勇敢還是壓抑? 男孩也須正常宣洩情緒
Thumbnail
2022/07/21
同時育有兒子和女兒,當女兒不小心跌倒受傷而哭泣時,我們會緊張地察看傷勢,輕聲撫慰眼前淚眼婆娑的小公主。 但,此時此刻,一樣的場景若換成是兒子,則通常會跟孩子說:「有流血嗎?沒有受傷的話,站起來就好,別哭!」 對於男孩的包容,是否真的較低? 男兒有淚不輕彈,是勇敢還是壓抑? 男孩也須正常宣洩情緒
Thumbnail
2022/07/05
「我都是為了你好」,究竟背後成全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感謝天下雜誌近期刊登我所投稿的專欄文章。獨立評論連結:【投書】我都是為了你好?別讓情緒勒索綑綁了親情關係 | 嚴冬晴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cw.com.tw)
Thumbnail
2022/07/05
「我都是為了你好」,究竟背後成全的是孩子還是自己? 感謝天下雜誌近期刊登我所投稿的專欄文章。獨立評論連結:【投書】我都是為了你好?別讓情緒勒索綑綁了親情關係 | 嚴冬晴 / 多元發聲.讀者投書 | 獨立評論 (cw.com.tw)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充滿好奇心與生命力的孩子世界中,不時會出現不聽話的情況,這似乎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篇章。然而,背後的原因千差萬別,孩子可能因為各種情緒、需求或發展階段而呈現出不同的行為。
Thumbnail
在充滿好奇心與生命力的孩子世界中,不時會出現不聽話的情況,這似乎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常見篇章。然而,背後的原因千差萬別,孩子可能因為各種情緒、需求或發展階段而呈現出不同的行為。
Thumbnail
成長環境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本經裡,最難唸的就是,當貧窮的思維沿襲,當你想打破這個窠臼時,就會被貼上叛逆的標籤。 家庭中的情緒勒索,無所不在! 媽媽對我說:「妳再不聽話,我就不要妳了!」 我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應該做個聽話的小孩,所有的事情都該聽我的安排! 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就不要待
Thumbnail
成長環境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本經裡,最難唸的就是,當貧窮的思維沿襲,當你想打破這個窠臼時,就會被貼上叛逆的標籤。 家庭中的情緒勒索,無所不在! 媽媽對我說:「妳再不聽話,我就不要妳了!」 我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應該做個聽話的小孩,所有的事情都該聽我的安排! 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就不要待
Thumbnail
人與人的關係要維持得好,「尊重」幾乎是不變的鐵則,這點在親子關係也適用。孩子會無理取鬧、不配合、甚至情緒爆炸,幾乎都是因為覺得「不受尊重」。要能用語言完美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必須練習在話語中融入認同、肯定、與溫情。
Thumbnail
人與人的關係要維持得好,「尊重」幾乎是不變的鐵則,這點在親子關係也適用。孩子會無理取鬧、不配合、甚至情緒爆炸,幾乎都是因為覺得「不受尊重」。要能用語言完美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必須練習在話語中融入認同、肯定、與溫情。
Thumbnail
同樣場景,修習社會大學這門學分時,觀察到:處於上位的頂尖者,總喜愛發號司令,一意孤行態勢,無不是希望別人順從旨意,聽命於我,但曾經靜下心去想過:任何決定後的政策,真的符合普羅大眾心理的期待嗎?在希望他們「聽話」的同時,可否先試著聆聽他們真正的聲音呢?!
Thumbnail
同樣場景,修習社會大學這門學分時,觀察到:處於上位的頂尖者,總喜愛發號司令,一意孤行態勢,無不是希望別人順從旨意,聽命於我,但曾經靜下心去想過:任何決定後的政策,真的符合普羅大眾心理的期待嗎?在希望他們「聽話」的同時,可否先試著聆聽他們真正的聲音呢?!
Thumbnail
前陣子,在一場朋友的聚會裡,我們共同欣賞了一部質好又相當賣座的電影-「聽見歌 再唱」,除了賺人熱淚的劇情外,從這齣電影的內容中,我也重新省思了所謂「不一樣,不一定就是錯誤。」這句話的背後意義。 “只是,所謂「聽話的孩子」,這個定義又是什麼?” “不一樣,不一定就是錯的。” #不一樣不是一種錯誤
Thumbnail
前陣子,在一場朋友的聚會裡,我們共同欣賞了一部質好又相當賣座的電影-「聽見歌 再唱」,除了賺人熱淚的劇情外,從這齣電影的內容中,我也重新省思了所謂「不一樣,不一定就是錯誤。」這句話的背後意義。 “只是,所謂「聽話的孩子」,這個定義又是什麼?” “不一樣,不一定就是錯的。” #不一樣不是一種錯誤
Thumbnail
每一次觀看教育相關議題的戲劇或電影時,總會被劇中老師的堅持與毅力深深吸引。那一種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態度,都會燃起我心中的火苗,更用力地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Thumbnail
每一次觀看教育相關議題的戲劇或電影時,總會被劇中老師的堅持與毅力深深吸引。那一種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態度,都會燃起我心中的火苗,更用力地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Thumbnail
最近孩子的話題爆紅。 其中一個導火線是公視的劇場 “你的孩子不是妳的孩子”。說實在,剛好看到第四集的孔雀,並不是看很有懂。因為加了許多魔幻的元素,諸如孔雀可以講話、可以交換能力。也許導演不想太鉅細靡遺地說明在我們求學過程中,究竟有那些難關跟遺憾。也許我最近看太多兒童卡通以至於對於抽象思考的
Thumbnail
最近孩子的話題爆紅。 其中一個導火線是公視的劇場 “你的孩子不是妳的孩子”。說實在,剛好看到第四集的孔雀,並不是看很有懂。因為加了許多魔幻的元素,諸如孔雀可以講話、可以交換能力。也許導演不想太鉅細靡遺地說明在我們求學過程中,究竟有那些難關跟遺憾。也許我最近看太多兒童卡通以至於對於抽象思考的
Thumbnail
布農族合音之美,甚至有令人讚嘆的八部合音,是因為他們不是自顧自地唱著自己聲部的樂譜,而是用耳朵傾聽別人的聲音,然後再用自己的聲音去配合唱出和諧的曲調。  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聽見歌˙再唱」,正在熱映中遇到台灣爆發疫情,停止一切群聚,在戲院停止營業前藉由口碑與包場贊助,票房已達八千多萬,是一部感人好
Thumbnail
布農族合音之美,甚至有令人讚嘆的八部合音,是因為他們不是自顧自地唱著自己聲部的樂譜,而是用耳朵傾聽別人的聲音,然後再用自己的聲音去配合唱出和諧的曲調。  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聽見歌˙再唱」,正在熱映中遇到台灣爆發疫情,停止一切群聚,在戲院停止營業前藉由口碑與包場贊助,票房已達八千多萬,是一部感人好
Thumbnail
《聽見歌再唱》發自內心真誠的歌聲,拋出了幸福飽滿的弧線。我由衷地讚佩這部作品,它是如此純淨,用笑聲填滿夜的寂寞,用父母親的祈禱回應孩子們曲中的愛,祝福孩子們比賽順利。曲終人不散,反倒凝聚了觀眾的心,電影沒有淪為說教,而是誠懇地詮釋他們的生命。筆者進戲院時,正巧碰上幾位老師帶著一群小學生們進場觀看,直
Thumbnail
《聽見歌再唱》發自內心真誠的歌聲,拋出了幸福飽滿的弧線。我由衷地讚佩這部作品,它是如此純淨,用笑聲填滿夜的寂寞,用父母親的祈禱回應孩子們曲中的愛,祝福孩子們比賽順利。曲終人不散,反倒凝聚了觀眾的心,電影沒有淪為說教,而是誠懇地詮釋他們的生命。筆者進戲院時,正巧碰上幾位老師帶著一群小學生們進場觀看,直
Thumbnail
台灣電影《聽見歌再唱》是一部通俗且正向的音樂電影,故事以真人真事為啟發,敘述布農族小學因少子化面臨廢校打算靠比賽爭取留校,看不懂五線譜的體育老師和學校代課老師,擔起了三個月要教會小孩合唱的重責。臨時成軍的部落孩子真能在成為比賽黑馬獲得名次嗎?
Thumbnail
台灣電影《聽見歌再唱》是一部通俗且正向的音樂電影,故事以真人真事為啟發,敘述布農族小學因少子化面臨廢校打算靠比賽爭取留校,看不懂五線譜的體育老師和學校代課老師,擔起了三個月要教會小孩合唱的重責。臨時成軍的部落孩子真能在成為比賽黑馬獲得名次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