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有位即將與男朋友步入婚姻的女孩兒,預約了療癒。
以十年的療癒師職涯來看,在迎來人生重大轉折之前,會想要預約〔療癒〕,通常面臨的都是不小的課題,甚至有可能讓原本的計畫有相當大的轉變⋯⋯但我還是放開自己的想像,讓時間自然流向與她對話的片刻。
預約的時間到了!我們在各自的家中上線,在空中會面。
簡短寒暄過後,她徐徐說出心裡的困擾:這段時間,與男朋友大量且密集地商討婚禮的相關事宜;一開始,許多朋友都相當羨慕,因為男朋友的參與度很高⋯⋯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關鍵性決定被拍板,她卻感到自己被邊緣化。
「這是『我的』婚禮,不是嗎?」她問我。
「是啊!這是『妳的』婚禮⋯⋯但是,妳自己有這樣覺得嗎?」我接下了她的提問,但也將這個提問拋向她。
「我不知道⋯⋯畢竟,男生很願意參與,是好事。」她遲疑了。
這樣的回應,很有趣;很多學員,在剛進入〔療癒〕的時候,很常會給出這樣的回應。而人之所以會給出「無法明確地給出『是/是的』」的回應」,反應出來的是「無法肯定」、無法明快地將「不確定」推向另一端的「不是」⋯⋯然後,就這樣卡在中間;即使心裡面的想法是:明明就不是。
「但是,有很多地方讓妳覺得:這不是我的婚禮!對嗎?」我帶她走到否定的那一端。
「對!他都沒有在聽我的想法啊!」她喊道。
在我的傾聽裡,她終於願意放下心防,全然地與「心裡面、被自己拒絕的部分」站在一起,為她發聲⋯⋯這是很棒的轉折,因為我們更靠近她的內在小孩了!
。
「妳覺得『聽妳的想法』代表什麼?」我拋出提問。
「⋯⋯ ⋯⋯」她微微歪著頭表達了困惑。
「妳覺得『聽他的想法』代表什麼?」我換句話說。
「代表『我愛他』啊!」她毫無遲疑地給出答案。
收到她幾乎反射性的回應,我笑了。因為「給出傾聽」和「接受傾聽」是傾聽的一體兩面,而她的反應,顯示出:她對於進入「給出傾聽」的角色,是相當容易且習慣的;但是,站上「接受傾聽」的角色,卻是需要花力氣的。
而她現在會有情緒反應,是很好的。
因為這代表:她想要打破慣性;她開始想要打破「給出傾聽/給出愛」的慣性,讓自己也可以「接受傾聽/接受愛」。
— 步驟❶當前事件與反射性情緒/🧠 觸動了大腦的情緒中心:杏仁核 —
「我相信,被妳傾聽、被妳愛著的人,一定很幸福;所以,妳很習慣去傾聽別人齁⋯⋯」我緩緩地說出提問。
「是啊⋯⋯」她的眼眶不由自主地紅了!
「但我想,妳的男朋友一定不是第一個這樣被妳愛著的人;在成長過程中,或許有人教妳要這樣去愛別人⋯⋯甚至,告訴妳,要這樣才是愛?」我語帶保留地邀請她為這一道申論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因為人在十二、三歲之前,採用的記憶模式主要是全盤接收的,在累積了一定數量的經驗之後,往後就會用以前的記憶來進行比對;所以,在這段期間採用的人際應對模式,大多會成為往後與他人互動的基礎。
順著這個脈絡,她回想母親和父親的互動模式。
原來,在她的家裡,有經濟收入的母親是強勢、握有發言權的,而父親便是相對安靜且沈默的。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她填志願的時候。當時,母親堅持要她選填商管相關科系,而父親則認為應該尊重、參考她的想法,畢竟是影響職涯的重要決定;連續幾天,母親和父親都各執己見,家裡的氣氛瞬間跌入谷底⋯⋯最後,是在父親妥協之後,才緩和下來。
那時,她問過父親,因為心裡面其實很希望父親可以支持自己;但父親用「以一個人的意見為主就好,兩個人都有想法,就會吵起來⋯⋯不好啦!」做出回應。這個非常有智慧、顧全大局的說法,讓她也跟著安靜下來,更壓抑了內心真正的想法。
「父親用安靜向母親表達愛。」我為她的故事做出結論。
「嗯嗯⋯⋯」她的眼淚終於漫出眼眶。
— 步驟❷回溯原生家庭的初始事件/🧠 與大腦裡的海馬迴合作 —
— 步驟❸釋放舊有情緒/🧠 整合右腦的情感和左腦的邏輯 —
「當時的妳,也下定決心要用這種方式去愛人?」我問。
「現在想想,應該這樣說⋯⋯那次父親的回應,是讓我有意識地做出這個決定;但是,其實在那之前,我就已經習慣聽命於母親。小時候,哪會想那麼多,總會認為:她是我的媽媽,一定會為我好的啊!」她的淚珠滾滾落下。
「傾聽,真的是很棒的、給出愛的方式;但是,現在的妳卻發現:過度地用傾聽來愛別人的時候⋯⋯」我接著問。
「『我』不見了!」她在發現這個事實的同時,掩住自己的嘴⋯⋯眼淚和鼻涕也慢慢佈滿手背。
這時的哭泣,是與內在進行深刻連結的外在呈現,非常美好。
。
「妳也會想要被愛、被傾聽,對嗎?」我明知故問地將提問拉上意識表層。
「當然啊!」原本還埋在手裡的臉,抬了起來;用充滿肯定的聲量做出回應。
「但是,妳現在覺得:自己不知道怎麼被愛了,是嗎?」我接著問。
「對啊!」她的眼神裡充滿了無助,但也有「想要知道可以怎麼做」的渴望。
「愛,需要給予,也需要接受;必須要兼顧這二著面向,才能完整,對嗎?」我用問句,確認她與我對愛有共同的想像;而她也正面地肯定了這個目標。
接著,我根據她的經驗,將「給予」和「接受」明確地分成二種不同的能力,並且引導她建構並肯定了自己:我擁有透過傾聽來愛別人的能力;然後,雖然過去默默地在主動拒絕接受,但那已經過去了⋯⋯。
現在的自己可以練習:透過說來讓對方愛自己的能力。
「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這樣想⋯⋯」她,破涕為笑。
在區分「給予/接受」的能力之前,她一度陷入「自己不懂得該如何接受愛」的困境裡,被無力感淹沒,甚至閃過「這樣的我,還能步入婚姻嗎?」的念頭⋯⋯但區分之後,她變成是有力量的了!雖然還有需要學習的地方,但已經是有具體可行的目標和方向的。
「就把這件事想成⋯⋯要練習『用兩隻腳走路』好啦!」我逗趣地打著比方。
「那我之前不就一直單腳跳?」她活過來了!竟然舉一反三。
— 步驟❹用新認知取代舊定義/🧠 用進廢退的神經可塑性 —
— 步驟❺用新的自我認知創造新體驗/🧠 前額葉皮質:對事件擁有新理解 —
「很會嘛⋯⋯那妳現在應該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了吧?用『男朋友和婚禮』的部分來思考吧!」我一邊大笑,一邊給她出功課。
「我知道啊!我會跟男朋友說出自己的想法,讓他也可以愛我⋯⋯關於場地的部分,我不想在室內⋯⋯」胸有成竹的她,馬上拿起手機、將想法傳給男朋友;但是講到後面,她的語氣卻帶了點遲疑。
看著她的遲疑,我馬上知道:她對於「給予/接受傾聽」的品質很有要求,不是「對方也要聽自己的想法」就好;於是,我又往更深處切入。
「妳知道⋯⋯『傾聽,不等於同意』嗎?」我問。
「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她像是發現新大陸一樣,露出困惑但新奇的表情。
「我相信,妳想要的不會是『我講了!你就要同意。』的局面,因為這樣一來,就跟母親是一樣的了啊⋯⋯妳應該是更傾向於創造『雙方都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然後找出可以/盡可能滿足彼此的方案』的狀態⋯⋯所以,我們可以把『傾聽=同意』的前提拿掉,但是繼續保有『接下對方』的敞開喔!妳能做到吧?」我以自己與太太和女兒們的互動為基礎,向她說明。
「哇噻⋯⋯原來還有這麼多進階題喔!好有挑戰性啊!」她興致勃勃地說。
「因為妳不是『因為都沒有把想法講出來,所以就漸漸地變成沒有想法』的那種人⋯⋯妳是有想法、也可以說出來的人,只是對方沒有給出明確的『接受』的回饋,所以才會反覆碰觸到『都沒有人願意傾聽我』的痛痛。」我明確地定義出這次〔療癒〕的主題,以及她在療癒前後的轉變。
「是啊!我是有想法的,我需要願意說出想法;然後⋯⋯二個人都說出想法之後呢?」她在肯定自己之後,邀請我對於接下來的可能性畫出輪廓。
「把想法放在等高的位置,一起權衡⋯⋯」我接下她的填空題。
「我覺得可以!」換來的是她彎彎的眼睛、大大的笑容和止不住的點頭。
。
結束前,她收到男朋友回覆的訊息,內容竟然是「我早就知道妳對於『場地』有其他的想法,妳終於願意說出來了⋯⋯」的友善回饋,讓她開心不已。
我也很開心!因為她在〔療癒〕之後,可以不再因為過度放大「不被傾聽/不被愛」的部分,而略過他人對她付出的愛;更可以在有意識地輸出自己的想法的同時,先被自己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