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與自己相處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個人做任何事不再與孤單、邊緣等形容詞作連結。

當你會感到孤單寂寞,通常是什麼情況下呢?舉例幾個我聽過的時刻:

  • 夜深人靜而一個人時
  • 與一群朋友聚會後回到家時
  • 想做什麼事而只有一個人時

其實大多聽到的情況裡,人數都是一個人,但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並非是一個人, 而是你有沒有思考過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還是你想的是給他人看到的樣子呢?

從小我就是一個非常能與自己相處的人,絕對不是孤僻唷! 我喜歡各種戶外活動,也喜歡交朋友,但同時,我更喜歡與自己獨處, 透過獨處與自己對話,更了解想要什麼、需要什麼、不要什麼, 讓自己有充電的感覺,這樣也更有能量去帶給周邊的人需要的協助, 因此,我熱愛與自己生活,有幾個想法想與大家分享……

每個人都有想要的生活方式,並非依照社會所期許的樣子生活。

有一群人不滿意現在的生活,但又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 此時只有一個方式,那就是‘’找‘’, 不管是去上課還是各種嘗試,總之,一定要試著找看看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不然就會陷入一個迴圈。 另一群人對自己的人生沒有太多想法,跟著大多數人所走的路去走也覺得沒什麼不好,這種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然而,不管是否有目標,都沒有好壞的差別,最終我們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有選擇權的人。

認同自己、享受自己,與眾不同也能過的快樂自在。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不一樣是正常的。 我很喜歡自己做任何事,不管是否有人跟我一起,都覺得沒關係, 因為一個人可以隨心所欲,兩個人可以互相分享,這是不衝突的。 讓自己在任何狀態下,做符合那個狀態時需要做的, 就不用強調是否為一個人,也毋須將一個人與孤單寂寞作聯想。

活在社群的時代,更要找出自己的理想生活模式。

只有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會想得特別多, 現在又是資訊爆炸的時代,各大社群上會有很多人發旅遊的照片, 此時,看到這些的你,可能會羨慕也可能會想說也想要這樣的生活等等, 但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與態度,沒有哪個比較好,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好!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時候,更需要嘗試。

一直以來,我沒有想過自己想要什麼,只有覺得應該要做什麼, 所以,當去思考自己要什麼的時候,我也跟你一樣不知道, 因此,別害怕! 沒試過的都去試試看再來刪減比較容易,至少別在原地空想。

🔺即使結交很多朋友,但我總是因為喜歡跟自己相處,而與朋友聯絡的時間總是有限, 現在還在我身邊的朋友,沒有因為我的與眾不同就離我而去, 留下對的人就是我長時間與自己相處所創造出來的生活方式, 先認同自己,就能創造出自己的理想生活。

💬你有想要的生活嗎?歡迎在底下留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聊掏心室|聊聊心裡的事的沙龍
0會員
5內容數
2022/07/04
別拿假議題來引發自己內心的恐懼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說:「There is no failure, only a little bit closer to success. 」成功與失敗,每個人自有定義,但根本不用定義它,這不過是一件事的完成與未完成而已,我心裡是這麼想的⋯⋯ 好好面對真實的自己
2022/07/04
別拿假議題來引發自己內心的恐懼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說:「There is no failure, only a little bit closer to success. 」成功與失敗,每個人自有定義,但根本不用定義它,這不過是一件事的完成與未完成而已,我心裡是這麼想的⋯⋯ 好好面對真實的自己
2022/06/26
成就感來自於你努力的過程,而不是外界所訂的標準。 多數人的成就感來自於別人的讚美與認同及正向的反饋、賺到外界認為的財富等等,但其實更重要的是認同自己且得到滿足與快樂。 思考自己的想要及需要,不要隨波逐流 著重過程而不是他人的讚美
2022/06/26
成就感來自於你努力的過程,而不是外界所訂的標準。 多數人的成就感來自於別人的讚美與認同及正向的反饋、賺到外界認為的財富等等,但其實更重要的是認同自己且得到滿足與快樂。 思考自己的想要及需要,不要隨波逐流 著重過程而不是他人的讚美
2022/06/20
日本學者—內田樹:「大人總是叫年輕人擁抱夢想、活出自我,這幾句話就像詛咒一樣,其實我們更應該留意其負面效果。」 🔺加入女力學院 透過與這些女孩聊天,腦袋多了很多從來沒有的想法;透過一整年的學習,也改變了原本的思維模式,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就要將自己放在那樣的環境,相信自己,先開始就不難!
2022/06/20
日本學者—內田樹:「大人總是叫年輕人擁抱夢想、活出自我,這幾句話就像詛咒一樣,其實我們更應該留意其負面效果。」 🔺加入女力學院 透過與這些女孩聊天,腦袋多了很多從來沒有的想法;透過一整年的學習,也改變了原本的思維模式,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就要將自己放在那樣的環境,相信自己,先開始就不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每個人生而不同,有的人擅長獨處,有的人習慣融入人群。如果你問一個喜歡的獨處的人,我發覺你很擅長獨處耶,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人不是本來就要懂得獨處的嗎?」 這個社會多數人認為,落單=這個人一定很孤單。獨處=這個人好奇怪, 一定沒朋友。就好像做什麼事都得有人陪伴, 一個人好像就很有問題。特別是在關係裡
Thumbnail
每個人生而不同,有的人擅長獨處,有的人習慣融入人群。如果你問一個喜歡的獨處的人,我發覺你很擅長獨處耶,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人不是本來就要懂得獨處的嗎?」 這個社會多數人認為,落單=這個人一定很孤單。獨處=這個人好奇怪, 一定沒朋友。就好像做什麼事都得有人陪伴, 一個人好像就很有問題。特別是在關係裡
Thumbnail
今年三十二歲了,感覺自己的人生在進入三十歲以後起了很大的變化,就以此文稍作記錄。 三十歲以後,我開始嘗試「讓自己過一個真正心安的生活」;這個過程很辛苦,充滿實驗性,走了很多錯誤的路,可能傷害了一些人,也試過一些愚蠢的方法,但人總是必須走這一遭,畢竟人生沒有坦途,路是靠自己雙腳走出來的。
Thumbnail
今年三十二歲了,感覺自己的人生在進入三十歲以後起了很大的變化,就以此文稍作記錄。 三十歲以後,我開始嘗試「讓自己過一個真正心安的生活」;這個過程很辛苦,充滿實驗性,走了很多錯誤的路,可能傷害了一些人,也試過一些愚蠢的方法,但人總是必須走這一遭,畢竟人生沒有坦途,路是靠自己雙腳走出來的。
Thumbnail
每個人的心中都會害怕孤獨,而去尋求別人的認可,而委屈了自己內心的感受,但是事實人在這世上,生來就是孤獨的,沒有人可以陪你一輩子的,到最後你也是要自己一個人。 我們人之所以會感到孤獨,是因為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大腦會出現許多心中的聲音,會一直逼問你,你是誰?你這一生該做什麼?這些都會使你感到
Thumbnail
每個人的心中都會害怕孤獨,而去尋求別人的認可,而委屈了自己內心的感受,但是事實人在這世上,生來就是孤獨的,沒有人可以陪你一輩子的,到最後你也是要自己一個人。 我們人之所以會感到孤獨,是因為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大腦會出現許多心中的聲音,會一直逼問你,你是誰?你這一生該做什麼?這些都會使你感到
Thumbnail
―我們都該遇見獨處也可以很快樂的自己―揮別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候,人總是有短暫的時間需要和自己相處,而這個時候的你是感到恐慌? 還是寂寞? 感覺一沒有人陪伴,隨之而來的會是寂寞、無聊嗎?
Thumbnail
―我們都該遇見獨處也可以很快樂的自己―揮別和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候,人總是有短暫的時間需要和自己相處,而這個時候的你是感到恐慌? 還是寂寞? 感覺一沒有人陪伴,隨之而來的會是寂寞、無聊嗎?
Thumbnail
其實,大部分時間,我真的很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時光,但就是偶爾,可能是心思打了結、或者被鬱悶充斥腦海的時候,還是會默默的希望有個人能夠陪在身旁,雖然也不一定需要給些什麼意見,但那就像是,一道溫暖、堅定的光,儘管沈默不語,也能憑藉著彼此間的信任,成為支持生命繼續向前行的力量。
Thumbnail
其實,大部分時間,我真的很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時光,但就是偶爾,可能是心思打了結、或者被鬱悶充斥腦海的時候,還是會默默的希望有個人能夠陪在身旁,雖然也不一定需要給些什麼意見,但那就像是,一道溫暖、堅定的光,儘管沈默不語,也能憑藉著彼此間的信任,成為支持生命繼續向前行的力量。
Thumbnail
一個人生活並不可怕。真的。 如果是被迫一個人生活。起初,所有的感官彷彿都會被放大了,屋簷下沒有他人相伴,唯有自己的日子,自己依偎著自己,有時候也會感覺撐不過來,尤其第一次自己渡過節慶的時候,像是除夕夜、聖誕節都也會有些許感傷。不過也只有此時此刻,也許來生也不會有這種機會一個人自處 別擔心,好好生活
Thumbnail
一個人生活並不可怕。真的。 如果是被迫一個人生活。起初,所有的感官彷彿都會被放大了,屋簷下沒有他人相伴,唯有自己的日子,自己依偎著自己,有時候也會感覺撐不過來,尤其第一次自己渡過節慶的時候,像是除夕夜、聖誕節都也會有些許感傷。不過也只有此時此刻,也許來生也不會有這種機會一個人自處 別擔心,好好生活
Thumbnail
情緒和感受是人天生的功能,但過快的生活節奏和過多的應該制約了自己去意識人生而為人的細膩。 我們會怕寂寞,那是為什麼?我們真的無法學會孤單嗎?心中反噬的情感需求是必然的嗎? 孤單是場修練,旁邊沒有任何人,正是如此,你有大把的時間與自己相處,沒有人告訴你接下來的人生應該做什麼? 漸漸地,我也不
Thumbnail
情緒和感受是人天生的功能,但過快的生活節奏和過多的應該制約了自己去意識人生而為人的細膩。 我們會怕寂寞,那是為什麼?我們真的無法學會孤單嗎?心中反噬的情感需求是必然的嗎? 孤單是場修練,旁邊沒有任何人,正是如此,你有大把的時間與自己相處,沒有人告訴你接下來的人生應該做什麼? 漸漸地,我也不
Thumbnail
城市的孤獨是一種文明下的產物,我們擁有的越多,越覺得失落,有人迷失、有人空洞、有人隱藏,最大的共通點是我們感覺與人們隔離。一路賽跑的我們,在忙碌的一天裏,回到家中無聲的對白席捲而來,有人說每一盞的燈光下都有一個故事,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永遠不懂別人的難,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兩個字
Thumbnail
城市的孤獨是一種文明下的產物,我們擁有的越多,越覺得失落,有人迷失、有人空洞、有人隱藏,最大的共通點是我們感覺與人們隔離。一路賽跑的我們,在忙碌的一天裏,回到家中無聲的對白席捲而來,有人說每一盞的燈光下都有一個故事,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永遠不懂別人的難,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兩個字
Thumbnail
看起來開朗歡樂的人,可能覺得疲累想要逃離,而那些安靜看似孤單的人,卻未必感到孤獨難受。其實,無論是喜歡獨處,或是期望與人多交流,只是我們對於社交傾向的差別而已,並沒有對錯,沒有什麼優劣,重要的不是哪種形式比較好,而是我們有沒有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形式與人交流,適合什麼步調過日子。
Thumbnail
看起來開朗歡樂的人,可能覺得疲累想要逃離,而那些安靜看似孤單的人,卻未必感到孤獨難受。其實,無論是喜歡獨處,或是期望與人多交流,只是我們對於社交傾向的差別而已,並沒有對錯,沒有什麼優劣,重要的不是哪種形式比較好,而是我們有沒有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形式與人交流,適合什麼步調過日子。
Thumbnail
你經常自己一個人嗎?你有沒有感到「內心孤獨」嗎?你如何承受及面對?
Thumbnail
你經常自己一個人嗎?你有沒有感到「內心孤獨」嗎?你如何承受及面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