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志仲老師一起練習《直捷之道》第26課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26課《轉向平安》
這一課的練習開始前,老師先釐清「平安」二字。
當我們看到平安二字,頭腦會自動為它下一些定義,
但這不一定是阿迪亞香提對平安的定義。
如果帶著自己固化的理解來閱讀這一課,
練習時可能會自我設限,或是錯過很多東西。
例如:平安代表沒有衝突。
阿迪亞香提特別提到,這個練習與避免衝突、或是避免任何事情無關。也不是要你為每一天的發生都披上靈性、平靜的,甚至是接納、臣服的虛偽外衣。執著在類似的概念可能是一種偏執,放下對平安的刻板印象或根深蒂固的想法。
讓我們用更寬廣、更開放的心態來理解平安。
練習對自己與周遭的人事物有更多覺察,並且作出選擇。
這課也頻繁提到選擇。
很多人在遇到難題時,習慣想找一個標準答案或解決方法。
給我標準答案,讓我能照做就好。
這樣就不用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也不用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讓我們練習覺察自己有哪些選擇?每一次都做出選擇。
老師常說,想要成為自己的主人,想要得到真正的自由,
便是時時刻刻為自己作出選擇,時時刻刻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練習一
回想一個最近感到不開心、挫折或沮喪的情境。
1. 找到轉折點
回想一下過程中是否有一個轉折,讓情況轉變成衝突、挫折、不開心。這個轉折點只有你自己找的到,也許是自己或對方說的某一句話、他的表情或動作、突然介入的人事物等等。
2. 你如何回應這個轉折點?
3. 如果可以重新來過,你有哪些其他選擇(至少3個)?
我稍微搜尋了一下情境,與家人朋友這2天好像沒什麼印象深刻的事件。於是想到早上搭公車,到站時大家排隊準備依序刷卡下車。當輪到我拿票卡靠近讀卡機時,突然一隻手拿著票卡搶在我前面刷卡,原來是站在比較後面的一位女士將手臂伸長長穿過人群縫隙急著刷卡。位置上她至少要等我與我旁邊的乘客下車,才輪得到她移動呀!是在急什麼…..
每當公車到站時,大家難免急著下車,有些人會禮讓,有些人愛搶,我常練習覺察安頓自己的急躁與觀點,不管其他人是讓或搶,保持順順的前進就好。
我想,早上對方誇張搶著刷卡的動作是轉折點。
我的回應是冷笑,並且說出我的感受與觀點,「是在急什麼?你站那麼後面。」她這樣只是阻擋了我下車,她刷了卡又如何?還是要等我與她前面的人都刷卡下車,她才能下車啊~
我有哪些其他選擇呢?
我可以更大聲的斥責他、可以為了拖延她,故意更慢動作的下車。
(我好像很不爽喔,先想到的竟是這些)
我可以忽略她的行為、忽略我的不爽。
(就算了啊~這人這事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我可以靠近安頓我的感受。接納她的行為。
(好像聽起來比較優雅,感覺有智慧。)
(但是….真的嗎?這樣選擇我會覺得轉向平安?這是我要的嗎?)
哪一個選擇可以讓自己轉向平安?
我啊,一點都不想選擇其他的,我覺得早上的回應是我最想要的。
我不要吞下不爽的感覺,我也不想幼稚的連帶阻擋其他人下車。
老師說,沒有標準答案。
所以你這次也許選擇方案A會轉向平安,
很可能下次選擇方案A會不平安,需要選擇方案B才會轉向平安。
不能只抓取一個觀念或答案,轉向平安的內涵,遠比我們想像的豐富
這個練習需要有細膩的覺察力
盡可能的專注在當下,比較能看見「轉折點」。
練習二
這個練習與第22課覺察你與當下體驗的關係有關。
1. 回想一件最近讓你有情緒的新聞事件。
2. 我有為這些感受作點什麼事嗎?
最近我對某個新聞的確有憤怒、煩躁的感覺。
我為這感受做了甚麼呢?
我尋找下方跟我有相同感受的留言、我跟老公抱怨抒發、我決定討厭某個團體、我避開相關新聞。
老師說,我們有許多選擇喔!
你可以憎恨某人、某團體、甚至這個世界。
你可以逃離這個感受去做其他事。
你可以找人抱怨、上網發表意見。
你可以專注的與感受在一起。
你可以試著以受害者甚至加害者為對象,練習以心為導或愛的瑜珈,將祝福送給他。
你可以搜尋加害者的相關資訊,試圖了解事情的全貌。
老師說了很多方法,打開了我的想像與思考限制。
要如何發現各式各樣的選擇?
發揮你豐富想像力!
我們每個人都有豐富的想像力,
只是我們經常把想像力用在讓自己困擾的方向。
例如,孩子不聽話、做錯事。
父母經常想像孩子會因此發生很多不好的事件、後果、發展。
何不將想像力用來創造更多應對孩子與事件的選擇!
轉向平安,可以簡單的像是:『噢,我要轉向更深入的聆聽、轉向活在當下、轉向真正了解別人在對我說什麼。』
放下對『平安』的刻板印象,回到當下,就是轉向平安的其中一種方式。
請記得,選擇非常非常多!
在值得的人事物上,練習發揮我們豐富的想像力,
找到更適合、更貼近自己需要的選擇吧!
讓我們透過這樣的練習,轉向平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8會員
    4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oma Pre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13週 《運用靜心,擴大對感受的覺察》 老師問,過去12週的練習,你是否感覺到內在的變化?是否看見自己的成長? 認真的想了想,過去12週,我練習了甚麼呢? 阿建老師繼續溫柔的說「邀請你,在心裡認真的、真誠的跟自己道謝。自己的努力,要先被自己看見。我們一定要做第一個肯定自己的人。」 這句話超美的!
    第12週 《覺察身體感受》 這幾週學習靠近情緒,身心有甚麼變化嗎? (學習薩提爾模式的這幾年,身心狀態漸漸安穩許多,不論是內在只有自己能感受到的部分,還是外在與家人之間的相處。當然日子仍是晴雨風雷變換著,偶爾也會困在某種情緒裏好ㄧ陣子,持著晴耕雨讀的心態,在情緒中依舊覺察自己,陪伴自己。)
    《第17週 點出他人情緒》 上一週我們觀察周遭人的情緒。 如果你長期觀察身邊親近的人,觀察他的行動、語言、狀態,揣測他背後的情緒,有什麼發現嗎?有沒有發現有趣的狀態或事物。 這週的練習是順著上週的觀察而來,但是會有一點麻煩或困難。因為根據我們的觀察而去幫助對方指出情緒,它也許不一定是真的。
    第22課-覺察你與當下體驗的關係 當下。指的是此時此地。 我們很少在當下,因為頭腦隨時有許多無意識的思考,關於過去與未來。 體驗。日常生活裡,其實我們無時不刻都在體驗中。
    第11週 《紀錄1日感受》 上週我們學習覺察情緒,並且運用6A照顧情緒。 讓我們將「情緒」改成「感受」二字, 因為感受包含了身體感受與情緒感受。 照顧情緒需要專注、投入, 就好像去愛一個人,全心投入他的懷抱。 可以在日常練習照顧感受。
    第10週 《運用6A自我覺察》 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 因為我們不懂好好愛自己。 在過往的生活經驗裡,我們曾被忽略、遺棄,曾經感覺失落、失望或不被愛的自己,經常用各種面貌出現在現在的生活中,但是我們不覺察。 寫著寫著又扯遠了。 老師繼續說著, 上週的功課,你有找到嗎? 這就是把自己愛回來。
    第13週 《運用靜心,擴大對感受的覺察》 老師問,過去12週的練習,你是否感覺到內在的變化?是否看見自己的成長? 認真的想了想,過去12週,我練習了甚麼呢? 阿建老師繼續溫柔的說「邀請你,在心裡認真的、真誠的跟自己道謝。自己的努力,要先被自己看見。我們一定要做第一個肯定自己的人。」 這句話超美的!
    第12週 《覺察身體感受》 這幾週學習靠近情緒,身心有甚麼變化嗎? (學習薩提爾模式的這幾年,身心狀態漸漸安穩許多,不論是內在只有自己能感受到的部分,還是外在與家人之間的相處。當然日子仍是晴雨風雷變換著,偶爾也會困在某種情緒裏好ㄧ陣子,持著晴耕雨讀的心態,在情緒中依舊覺察自己,陪伴自己。)
    《第17週 點出他人情緒》 上一週我們觀察周遭人的情緒。 如果你長期觀察身邊親近的人,觀察他的行動、語言、狀態,揣測他背後的情緒,有什麼發現嗎?有沒有發現有趣的狀態或事物。 這週的練習是順著上週的觀察而來,但是會有一點麻煩或困難。因為根據我們的觀察而去幫助對方指出情緒,它也許不一定是真的。
    第22課-覺察你與當下體驗的關係 當下。指的是此時此地。 我們很少在當下,因為頭腦隨時有許多無意識的思考,關於過去與未來。 體驗。日常生活裡,其實我們無時不刻都在體驗中。
    第11週 《紀錄1日感受》 上週我們學習覺察情緒,並且運用6A照顧情緒。 讓我們將「情緒」改成「感受」二字, 因為感受包含了身體感受與情緒感受。 照顧情緒需要專注、投入, 就好像去愛一個人,全心投入他的懷抱。 可以在日常練習照顧感受。
    第10週 《運用6A自我覺察》 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 因為我們不懂好好愛自己。 在過往的生活經驗裡,我們曾被忽略、遺棄,曾經感覺失落、失望或不被愛的自己,經常用各種面貌出現在現在的生活中,但是我們不覺察。 寫著寫著又扯遠了。 老師繼續說著, 上週的功課,你有找到嗎? 這就是把自己愛回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所以,各位不要錯解。你該幹嘛就幹嘛,不管在動中靜中都是一樣。你現在該聽課,該出坡,該吃飯,該睡覺,該靜坐,該幹嘛就幹嘛。你現在的所緣境應該是什麼,要守住它,不要亂跑。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所以我們大家就慢慢練習放鬆,但放鬆的同時也要專注。那你說這個怎麼達到平衡點呢?其實很簡單,專注並不需要用力。 或者是像我們走在路上,路上很多車子、很多行人來來去去。你就看到很多車子、很多行人來來去去,你知道就好了。你就去看,但是你不需要很緊張去看,追著它去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闡述了當前面對危機時,採取精進的禪修和正念修習以加強心靈的清明、慈悲和勇氣的重要性。同時也介紹了敘事陪伴的修練方式,藉此來觀照問題之外的視野,找到支持改變的生命力。
    Thumbnail
    第九封 生命的意義不只存在於愛情 看看身邊的人事物,你所擁有的美好 意義不只有存在愛情裡
    前兩集裡我們討論了什麼是正念和一些關於正念的小練習,今天則是要來談談正念和皮拉提斯有什麼關聯?又該如何運用於練習上呢?     正念有三個很重要的要素,「不批判的態度」、對於「當下的覺察」和「呼吸」,而皮拉提斯的練習裡,也需要我們去覺察、訓練自己的呼吸、身體擺位和穩定度。   STOTT皮拉
    Thumbnail
    在第十三週,作者分享了靜心的心得。作者認識到,靜心不僅是專注呼吸,而是擴展到觀察身體和心理的感受。初步練習從身體感受開始,探索背後隱藏的情緒。 靜心時不要評判思緒,而是觀察感受。作者意識到,過度正向樂觀反而忽略真實自我。面對自我並不容易,但要有勇氣去感受,透過學習發現並陪伴情緒。
    最近收聽大人學時一邊思考有關自我價值與定位,覺得唯一不恐懼於受他人看法影響的方法是心口合一。 若一個人的認知與行為能夠保持一致並且相信自己所做的選擇對自己來說是最好的,就不會因恐懼於受到評斷、比較而使自己的情緒與決策搖擺不定。所說的、做的與腦中想的必須完全一致,才能做到無論周圍如何動盪都不會...
    Thumbnail
    今天去常去的媽祖廟拜拜,順便抽一支籤向媽祖娘娘詢問現階段的我要如何開智慧? 所謂開智慧是開發自己能夠跳脫慣性思維去洞察事情的能力。 奧黛莉幫我解析了籤詩,她說神明說適合我現階段開智慧的方式是要學習‘’以退為進‘’、‘’以和為貴‘’。 為什麼是以退為進呢?我想到最近跟奧黛莉在醫院窗口辦事時,突然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所以,各位不要錯解。你該幹嘛就幹嘛,不管在動中靜中都是一樣。你現在該聽課,該出坡,該吃飯,該睡覺,該靜坐,該幹嘛就幹嘛。你現在的所緣境應該是什麼,要守住它,不要亂跑。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所以我們大家就慢慢練習放鬆,但放鬆的同時也要專注。那你說這個怎麼達到平衡點呢?其實很簡單,專注並不需要用力。 或者是像我們走在路上,路上很多車子、很多行人來來去去。你就看到很多車子、很多行人來來去去,你知道就好了。你就去看,但是你不需要很緊張去看,追著它去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闡述了當前面對危機時,採取精進的禪修和正念修習以加強心靈的清明、慈悲和勇氣的重要性。同時也介紹了敘事陪伴的修練方式,藉此來觀照問題之外的視野,找到支持改變的生命力。
    Thumbnail
    第九封 生命的意義不只存在於愛情 看看身邊的人事物,你所擁有的美好 意義不只有存在愛情裡
    前兩集裡我們討論了什麼是正念和一些關於正念的小練習,今天則是要來談談正念和皮拉提斯有什麼關聯?又該如何運用於練習上呢?     正念有三個很重要的要素,「不批判的態度」、對於「當下的覺察」和「呼吸」,而皮拉提斯的練習裡,也需要我們去覺察、訓練自己的呼吸、身體擺位和穩定度。   STOTT皮拉
    Thumbnail
    在第十三週,作者分享了靜心的心得。作者認識到,靜心不僅是專注呼吸,而是擴展到觀察身體和心理的感受。初步練習從身體感受開始,探索背後隱藏的情緒。 靜心時不要評判思緒,而是觀察感受。作者意識到,過度正向樂觀反而忽略真實自我。面對自我並不容易,但要有勇氣去感受,透過學習發現並陪伴情緒。
    最近收聽大人學時一邊思考有關自我價值與定位,覺得唯一不恐懼於受他人看法影響的方法是心口合一。 若一個人的認知與行為能夠保持一致並且相信自己所做的選擇對自己來說是最好的,就不會因恐懼於受到評斷、比較而使自己的情緒與決策搖擺不定。所說的、做的與腦中想的必須完全一致,才能做到無論周圍如何動盪都不會...
    Thumbnail
    今天去常去的媽祖廟拜拜,順便抽一支籤向媽祖娘娘詢問現階段的我要如何開智慧? 所謂開智慧是開發自己能夠跳脫慣性思維去洞察事情的能力。 奧黛莉幫我解析了籤詩,她說神明說適合我現階段開智慧的方式是要學習‘’以退為進‘’、‘’以和為貴‘’。 為什麼是以退為進呢?我想到最近跟奧黛莉在醫院窗口辦事時,突然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