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為更好的自己,除了努力之外,你還需要知道的事(上)

2022/07/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在某個領域上沒有太花力氣,只要稍微認真一點,就拿到不錯的成績,也成功獲取他人的眼光及讚賞?
若你曾經經歷過,不難發現這樣的經驗通常讓人感覺蠻好的,不僅自我效能感增加,也更有動力與信心去嘗試新的、有挑戰的項目,況且這種付出即被看見與肯定的經驗,實在很有成就感。我稱這樣的經驗為「成功經驗」。
可是,當一個人已經習慣「成功」的樣子,而身邊的人也早已認為「這個人表現好」就是常態的時候,其實默默地就讓他/她站到一個不容失敗的位置。
那麼,當厲害的人表現不如預期會發生什麼事呢?
第一個會出現的是讓人倍感壓力的處境:身邊的人對失敗的結果展露失望、表達惋惜,甚至出現叮嚀與批評的行為。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失敗結果、他人話語所產生的後續效應:
-連我們都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
「對自己感到懷疑」在個體的自我認同上是一個很大的衝擊。
-它讓我們困惑過去的對自己的認識
-它也讓我們擔心收到外界的負面評價
-它讓我們開始為了不再經驗失敗所帶來的痛苦而努力避免犯錯
-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夠格而不敢冒險追求想要的未來
所以,為了不再經歷對自己的各種失望,有些時候我們會故意做一些行為讓自己失敗以維持原有的自尊。
這聽起來很矛盾對吧?
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自我設限(self-handicapping),最早由Stephen Berglas和Edward Jones提出,他們認為人之所以會做出對表現沒有好處、甚至有負面影響的行為,是為了預期的失敗做準備。舉個簡單的例子,不少人在完成重要任務的過程中會容易出現拖延行為,而拖延的出現其實是有「好處」的,那就是當任務失敗時,我們可以歸因於浪費太多時間,而不是沒有能力做好。
做一些可能傷害表現的行為,為失敗的結果創造一個合理的原因,確實是一種在面對失敗時不那麼傷害自尊的方法。但我在諮商室裡面卻看到不少案主苦惱於自己的拖延、不練習、假裝生病、飲酒、用藥等,他們稱之為「逃避」的行為,彷彿在說著:
我並不想要這麼做,我想要追求更好的自己,但是我害怕萬一我做不到,那代表我沒有能力,成為一個沒有能力的人,那種感覺很糟糕。
這樣看來,「害怕失敗帶來的失能感」似乎變成個體追求更好自己的一種阻力,面對這種阻力我們可以怎麼辦呢?辦法留到下一篇跟你們分享~
喜歡我的文章嗎?點愛心跟追蹤是增加我寫作動力的來源喔!
    陳維均諮商心理師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