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如何在變動的世界存活下來?」 - 敏捷力 運動員生涯規劃

2022/06/2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019年底,一場疫情大幅改變我們過往習慣的生活模式,在一陣措手不及當中,篩選掉的是長期習慣安穩、變動不易的企業。高度不穩定社會下生存的我們,又該如何思考?如何因應這次的波動?
敏捷思考,是在疫情之後開始流行的一套管理方法。它所強調的重點就是 : 快快做、快快錯、快快改、快快對。相較於疫情之前的穩定,敏捷思考更注重的是企業能否在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及時修改營運方向,以時間換取空間,保持永續營運。
這周課堂,荃鈺老師帶我們閱讀《場外人生》中的敏捷力。讓我們選出一句最有感覺的句子、分享個人經驗,並分組討論「敏捷」跟「快」之間的差異。

對你來說,敏捷思考是…?

不要期待一步到位、一次達成,而是要切割小目標,容許小失敗,在失敗中爬起來。唯有持續的暫停、修正、進步,你才敢邁開步伐,在過去的經驗上大膽嘗試。
大多數選手都選了這句話。不過有趣的是,每位選手會因為生活經驗的不同,而對同一句話有不同角度的解讀。
選手A : 沒有退路,才有出路。
「在一場大型比賽中,我緊張到無法控制自己的動作。教練過來安撫我的情緒、我也告訴自己 : 大膽嘗試才會成功,哪怕對手多強都不要畏懼,輸了就回家再練練而已沒有什麼。最後結果雖然不理想,但我得到很大的啟發,讓我在場上遇到困難都可以大膽嘗試、放手一搏。」
一位射箭選手在一次賽場上的經驗,體會到敏捷思考就是 : 既然已經站上場、沒有退路,倒不如就照自己的意思嘗試看看,頂多再從後續修正
選手B : 判斷自己的高價值區,並持續做效益最大的事
「太多時候期待著一次到位,別人可以我也要可以,但是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都不一樣,你是人我也是人,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但是要花時間一點一點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才有可能做到原本做不到的動作。」

「對摔的時候常常會有人說 : 對摔的時候要敏捷一點,不要太遲鈍,也不要太快。後來我才知道其實敏捷就是做最有價值的事情,不浪費任何的力氣,用最有效且省力的方式贏得比賽。敏捷但不急。」
一位好勝的柔道選手在練習中領悟到的敏捷思考就是 : 優先去做對當下效益最大的事,也給調整後的狀態一些時間,敏捷、但不急。
選手的運動生涯有限,將每項技術練到爐火純青更是需要時間,因此,更需要看清什麼事對於當下的成效最大、並優先專注在高價值區。能夠串連起前幾周課堂提的專注力概念,這也是很棒的思考。
選手C : 不是一直往前衝,而是懂得暫停、想清楚再上
「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並勇敢追求,從嘗試中修正,讓自己更適合這條路。我先思考我不喜歡什麼,再多元嘗試,從嘗試中省思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在喜歡的部份加速,在不喜歡的部分踩煞車。喜歡的事,不期待一步到位,而是切割小目標,持續暫停、修正、進步,減少猶豫讓自己更快成為想要的樣子。」
另一位認真、擅思考的柔道選手從生活中領悟到的敏捷是 : 先暫停一下,思考清楚才去做有意識地從過程中分辨判斷哪些是重心該放較多的地方,且不急著當下獲得回報,而是能夠讓子彈飛一會兒才做出決定。懂得煞車並轉彎,這確實也是敏捷思考很重要的元素。
選手D : 突破框架,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
「在讀書時,通常都會有太大量的資料迎面而來,在最開始時,我會從頭一步一步的重新讀。但到後來,我發現有了更好的方式,直接去寫題目,把錯誤的提出來後,再將那些不會的加以複習,如此便可事半功倍。」
一位舞蹈系的同學從念書中領悟到的敏捷是 : 跳脫框架的思考。讀書、跟做事,都不會只有一種方法,不一定要按照課本章節、按部就班地來,而是直接從錯的部分釐清脈絡與理論,這也是前面第一堂課破框力所說的概念。

敏捷就是快嗎?

看完上述選手們對於敏捷的深度思考,我想你心中一定有了答案。那麼,敏捷跟快的差別在哪裡?
「快是直覺性的;而敏捷是精準行動
「快是只有『進』,
一直衝;而敏捷是懂得『退』,有彈性
「快是
衝動;而敏捷是有思考的反應力
「快是
漫無目的、單方向思考;而敏捷是有價值、可優化
「快是沒
有思考的執行;而敏捷是在執行過程中修正問題
「快是
把速度當目的;而敏捷是有條理去思考做事
……
這是選手們在課堂上寫出的答案。透過不同人對同一詞彙的解釋,幫助我從不同面向了解一個概念,也希望選手們的答案,可以帶給你不同層次的思考。

學會一套工具,就適用在所有場合?

課後作業,老師結合現在的生活型態,讓選手們從運動經驗出發,思考為什麼敏捷思考在後疫情時代成為顯學,並思考一個概念、一套工具的適用範圍。
敏捷思考為什麼會在後疫情時代流行起來?
因為有條理的變通才能有效跟上時代。
因為所有的事一夕之間被打亂,所有的工作模式都突然要改成線上進行。這一陣的手忙腳亂也讓大家驚覺:在過往好像一直要快、要快,卻忽略了可調整的彈性,才會出現敏捷思考。
因為疫情充滿不確定性,不知道下一步情況會如何發展,就算想做萬全準備也可能一瞬化為泡沫。
敏捷思考的最大優點在於彈性,不是一次性的全盤押出,避免自己全部輸光的風險,即時小輸一點錢,也可以馬上填補回來,再嘗試下一把
大家害怕被淘汰,所以想要快,但很多時候的快,思考不夠完善、沒有犯錯的餘地,很常在一犯錯就一蹶不振了。如果運用敏捷思考,讓自己可以承受犯錯,就能馬上調整。
敏捷思考,確實就如同同學們所說 : 它的有彈性、能承受錯誤、快速修正,都是能讓我們在波動大的世界下得以存活的關鍵。
但敏捷真的那麼好、好到足以適用在所有情境中嗎?
選手E : 能夠預測未來走向的事,不適用敏捷思考
大多數情況都適用,但如果同一件事,有了前人的經驗,那就不需要再多繞遠路去嘗試了,可以依照前人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選手F: 只能一氣呵成的事,不適用敏捷思考
我認為敏捷思考的反向就是必須要一氣呵成的事情,中間如果停下來就必須從頭開始,例如寫書法。
選手G : 標準化的流程底下,不適用敏捷思考
敏捷思考固然好,但不代表快速執行就是錯。不適合敏捷思考的方式,就像做糖果一樣,要在糖果還是有熱能的時候快速的做好,且中間不能停止,就像跟時間在賽跑,只有一個目標,在未冷卻的情況下把顏色調和、組裝圖案與形狀,當中不需講求敏捷,快就是唯一的目的
選手H : 人與人的對話交流,不適用敏捷思考
大部分的事都適用敏捷思考,因為有快速的思想才會多出一些時間來做其他事;但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交流就不適用敏捷思考,因為在對話中有許多眉角,要思考一句話要如何說明、要講不好的事要怎樣委婉的說…所以就比較沒辦法想到什麼說什麼
選手I : 體驗性質的事,不適用敏捷思考
對於一次性的比賽、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且專注在享受賽事的情況下是不需要敏捷思考
選手J : 反向思考,不符合條件的,就不適用敏捷思考
了解敏捷思考之後,針對這個邏輯系統做出反向的調整:
什麼事符合 : 只能一步到位、無法切割目標、必須接受失敗結果、承擔所有成本風險、不能夠快速馬上執行、盡可能先做好詳盡的規劃

可能符合以上條件的大概就屬「結婚」了吧,所以結婚這件事可能不適合使用敏捷思考
選手K : 設立自己的心理邊界,不適用敏捷思考
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太適合用敏捷思考,而該在每一段關係結束的當下,回復原廠設定。如果在關係受傷後使用敏捷,反而會越來越不像自己,因為上一段關係而造成分離的原因,不一定就會是下一段關係破裂的癥結點,如果運用敏捷思維把每段關係當作專案(人生)的一部分想要不斷優化,反倒有可能犯了先入為主的錯。
這樣的作業佈置,其實也與老師在第一堂課提的應對VUCA時代的原則很有相關 : 教導選手從事件當中解讀背後的意義,從而理解社會的運作,並給予明確的準則,將過去所學套用至未來的情境中,也從不同情境中判斷一個概念的使用時機,明白即使是同一套價值觀,都會有它最適用與不適用的地方,而不淪為二元對立、與社會關係失衡的狀態
一套工具或思考法,會在一個時代大行其道,都是其來有自。就像史書上記載的儒家、墨家、法家…,也都是在那個時代適用,卻並不一定完全符合現代需求。
敏捷思考的核心是快快做、快快錯、快快改、快快對。但它有個思考點是:這件事是值得長期投資、迭代優化的。畢竟人生不是所有事情都值得花費心思、都要這麼用盡全力。清楚每件事在自己生命中的輕重緩急、先後順序,或許就能明白哪些事在現階段可以使用敏捷,而哪些事低空飛過就好。
而另一個思考點是:敏捷思考的迭代優化,也要考量到時間跟人。「多久」進行調整、調整之後各層級是否能迅速執行。人的立場不同,也會影響到敏捷思考的執行。想要進行敏捷思考的管理模式,就必須先取得所有人的共識,畢竟管理最終還是在管人,各方利害關係人如果沒搞定,就會越調整越亂。
一套工具之所以存在,一定有它可以發揮最大價值的地方,但也有它受限的地方。別忘了,敏捷思考法在行動之前,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思考。希望看完老師與選手們課堂上的討論互動,也能帶你一起思考這些問題,讓這些概念在生涯遭遇困境時,陪你一起度過難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盧郁婷
盧郁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