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講記 3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raw-image

接著「我遍修行經劫海」是說明修行的時間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的劫,不斷地修行到成佛為止。頌文接著講到修行的內容,首先講諸佛,「一切如來語清淨」,為什麼稱之為清淨呢?因為佛證得身語意三密。

就語密而言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如來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這是秘密不共法的樣子,而「語清淨」什麼意思呢?就是佛的語言,說語言文字的時候,祂是安住在實相智慧當中。所以佛所說的語言文字,都跟實相相應,同時,祂在說語言文字的時候,沒有能說的我、沒有所說的法,也沒有聽法眾生的相,因為沒有相可得,佛是隨著眾生的因緣,而顯現不同的說法。

譬如鏡子本身是沒有妄想的,男人在鏡子前就顯現男人,女人在鏡子前就顯現女人,美人顯現美人,醜人顯現醜人,鏡子本身是沒有意見,它就是如實地顯現。

raw-image

佛為眾生說法也是一樣的道理,佛陀說祂說法五十餘年,不曾說一個字。所謂不曾說一個字,就是佛並沒有像我們一樣要主動地作意:我今天晚上要講什麼課?我先想一想要花多少時間?他是什麼樣的根性,我該講到什麼程度?我們還要去構思想這些事情,但是佛不需要,因為佛已經證得圓滿的智慧。

所以佛的心跟眾生的心恒常交融在一起,當「眾生」福德因緣具足的時候,就會看到「佛」在他的心相續當中,顯現出來。表面上看起來,是佛來到眼前為我說法,事實上佛本來就沒有來去,因為法身遍滿,沒有來去,只是當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了,在我們心的鏡子當中,即顯現佛說法的影像,另外,因為每個眾生根性不同,他心中顯現出佛的影像、身相莊嚴的程度、說法內容則會各個不同。

raw-image

佛陀為我們說法時,不需要一定是現佛身,也可以現十法界身,即下至地獄、上至諸佛,甚至可以示現有情和無情,一切的境界都可以。佛說法的時候,就是安住在清淨的自性當中,沒有來去相,沒有說法相,這就稱為「語清淨」。

所以頌文的「一言具眾音聲海」,即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raw-image

頌文接著「隨諸眾生意樂音」,眾生有不同的根性、不同的種性、不同的善根、不同的習性、不同的語言文字,各式各樣的人,佛要度廣大的遍法界眾生,如果還要一個一個去想,那是沒辦法的,只有與眾生的心互含互攝,應顯在眾生的心當中,就才有辦法同時隨處顯現。所以能夠「隨諸眾生意樂音」,即隨眾生的歡喜、眾生的根性而顯現說法音聲。

接著「一一流佛辯才海」,即能夠宣說無窮無盡的微妙的辯才,但此微妙的辯才也是眾生的善根所感,什麼樣的程度就感應到佛為他說什麼樣的法。比如這個人是人天的根性,他看到佛在為他說人天的教法,就好像《阿含經》裡面所講的人天教法,但並不是佛刻意觀察他的根機之後才說的,事實上佛是恒常在「定」當中,佛顯現於他的心,只因為他的根性是如此,所以顯現出來自然就是佛為他說人天乘。

我們往生淨土其實也是這個道理,往生淨土之後,隨著根性不同,而感召到「四土」的差別,即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淨土。事實上這四土本身是沒有差別的,因為佛的心是沒有差別的,只是眾生的根性不同,功德相狀不同,所以感召到此四土的差別。

以上是說明佛陀說法的境界,在無窮的時空當中,隨著眾生的根性不同,能夠圓滿無缺地應顯在每個眾生的心當中,並顯現各個不同的說法音聲。我們也希望能夠跟佛一樣「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諸佛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都有這樣轉法輪的神力,如此才有辦法滿前面利益眾生的願。

raw-image

佛陀出世度化眾生,最主要的是透過說法。為眾生出無窮無盡的辯才,為眾生說無窮無盡的妙法,當然有時候佛也需要加持眾生,但最主要靠的還是佛的說法,你看佛陀會說三藏十二部這麼多經典,就是這個道理。

請看轉法輪願的下一個頌,就是「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恒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前面所說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諸佛都能夠隨眾生的根性而顯現出無窮無盡的、微妙說法的語言,就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的微妙語言。

raw-image

在這微妙的語言當中,佛所轉的「理趣妙法輪」,恒轉實相之理,即恒常宣說實相之理的妙法輪。這個「理趣」是包括「理」還有「趣向」,就是這個理的方法。譬如佛陀為實施權,不見得馬上就講實相、圓頓的理,他可能為實施權,先理趣,然後才為妙法輪。

頌文最後就是大願的本身「我深智力普能入」,即以甚深的智慧力,因此而能夠契入。這個「普能入」可以從兩方面解釋:第一個、以甚深的智慧,所以能夠契入到諸佛說法的法會,去隨學佛說法的善巧、佛的身口意的三密;第二個就是這個「入」,是指入於佛的不可思議的智慧當中。

就像上課前講的,我們先入二種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及勝義菩提心,心安住在這二種菩提心的自性當中,我們再來聽法,這個時候能夠跟法更加的相應。如果我們依著是種很粗糙的心,或者我們的心還是只想到自己:「我學這個經典想得到什麼樣的知識,甚至想跟人家比較,或者純粹只是為了興趣。」這些都是狹隘的思想,這樣狹隘的思想,就算很努力地去聽聞學習,你也沒有辦法跟普賢行願相應。

所以唯有先入於這二種菩提心,然後把心打開,跟二種菩提心相應,再來聽聞這個法,你的心才有辦法像海綿吸水一樣把這個法原原本本地納受進來。如果我們沒有如此作意,我們只以狹隘的心來聽法的時候,這就像一個窄門,外面的功德進不來。

raw-image

所以「深智力」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勝義菩提心,是實相的智慧。所以「普能入」,即能夠契入佛的智慧,這個時候就能夠與佛相應,能夠得到法的傳承,能夠契入佛的身口意三密,未來就能夠跟佛一樣「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樣子廣泛地轉法輪,以上是說明「轉法輪」的願力。

我們會一再感覺到,這樣的願力跟我們平常想法差距是挺大的,因為我們想的就是些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亂七八糟的。白天這麼想,晚上就做這個夢,一樣都是顛倒想。所以我們修行淨土法門的,要多讀誦大乘經典,比如《行願品》。若多讀誦《行願品》,了解裡面所說的佛菩薩境界,這個時候你對極樂世界渴望的心就會更加強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15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介紹戊三、「頌結勸受持」。首先說明己一、「結前諸行」。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讀誦受持及演說,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十種受持方法,隨意一種、兩種、幾種都可以,而「果報唯佛能證知」是因為這個法最為殊勝、最稱合自性的,所以
Thumbnail
2022/09/15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介紹戊三、「頌結勸受持」。首先說明己一、「結前諸行」。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讀誦受持及演說,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十種受持方法,隨意一種、兩種、幾種都可以,而「果報唯佛能證知」是因為這個法最為殊勝、最稱合自性的,所以
Thumbnail
2022/09/15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再看到己二、「頌總結十門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因為虛空是無盡的,所以我的願也是無盡的。 以上是介紹戊初、「頌正示普因」,普因就是普賢行,這一科
Thumbnail
2022/09/15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請再看到己二、「頌總結十門無盡」。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恒無盡。 即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願王無有窮盡,因為虛空是無盡的,所以我的願也是無盡的。 以上是介紹戊初、「頌正示普因」,普因就是普賢行,這一科
Thumbnail
2022/09/14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單單第一個開悟就很困難,就像禪宗古德說:「打個禪七,幾個月下來,這當中只要一兩個人開悟,大眾所有消耗的四事供養就消受的了。」各位要是有機會去打禪七就知道,一天五頓飯,包括正餐、小食,一天五頓,要多少人來辛辛苦苦地護持他們打禪七,一切衣食具足,他們就只是專心的參話
Thumbnail
2022/09/14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單單第一個開悟就很困難,就像禪宗古德說:「打個禪七,幾個月下來,這當中只要一兩個人開悟,大眾所有消耗的四事供養就消受的了。」各位要是有機會去打禪七就知道,一天五頓飯,包括正餐、小食,一天五頓,要多少人來辛辛苦苦地護持他們打禪七,一切衣食具足,他們就只是專心的參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每天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細細品味
Thumbnail
持地經云。是心無來無去,無住異可得。是心非過去未來現在。是心識緣故,從憶念起。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中間。是心無一生起相。是心無性無定。無有生者。無使生者。起雜業故,說名為心。識雜緣故,說名為心。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故,說名為心。但令眾生通達心緣相故,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已來,不生不起。
Thumbnail
持地經云。是心無來無去,無住異可得。是心非過去未來現在。是心識緣故,從憶念起。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中間。是心無一生起相。是心無性無定。無有生者。無使生者。起雜業故,說名為心。識雜緣故,說名為心。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故,說名為心。但令眾生通達心緣相故,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已來,不生不起。
Thumbnail
「遠離一切諸煩惱。清淨無垢猶真實。其心能作大光明。是名寶炬陀羅尼。」— 大集經偈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Thumbnail
「遠離一切諸煩惱。清淨無垢猶真實。其心能作大光明。是名寶炬陀羅尼。」— 大集經偈云 永明延壽大師 (904~975) 唐末五代僧。淨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人,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會融諸法同入心宗。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為什麼稱清淨?這個清淨並不只是不為名、不為利的清淨,那個是很粗的,只要斷了見思惑,或者伏了見思惑,這些粗的煩惱就沒有了。此處清淨指的是不著空、不著有,是真正的清淨,其心安住在滅盡定境界當中,只有不著空有二邊,才算是真正的清淨。 寅二、「雙同二聖」。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為什麼稱清淨?這個清淨並不只是不為名、不為利的清淨,那個是很粗的,只要斷了見思惑,或者伏了見思惑,這些粗的煩惱就沒有了。此處清淨指的是不著空、不著有,是真正的清淨,其心安住在滅盡定境界當中,只有不著空有二邊,才算是真正的清淨。 寅二、「雙同二聖」。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我遍修行經劫海」是說明修行的時間,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的劫,不斷地修行到成佛為止。頌文接著講到修行的內容,首先講諸佛,「一切如來語清淨」,為什麼稱之為清淨呢?因為佛證得身語意三密。 所以頌文的「一言具眾音聲海」,即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我遍修行經劫海」是說明修行的時間,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的劫,不斷地修行到成佛為止。頌文接著講到修行的內容,首先講諸佛,「一切如來語清淨」,為什麼稱之為清淨呢?因為佛證得身語意三密。 所以頌文的「一言具眾音聲海」,即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我遍修行經劫海」是說明修行的時間,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的劫,不斷地修行到成佛為止。頌文接著講到修行的內容,首先講諸佛,「一切如來語清淨」,為什麼稱之為清淨呢?因為佛證得身語意三密。 所以頌文的「一言具眾音聲海」,即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我遍修行經劫海」是說明修行的時間,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的劫,不斷地修行到成佛為止。頌文接著講到修行的內容,首先講諸佛,「一切如來語清淨」,為什麼稱之為清淨呢?因為佛證得身語意三密。 所以頌文的「一言具眾音聲海」,即是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請看庚二、「頌稱讚如來」。 講到稱讚如來,我們先回顧一下它的內容,也是從有相跟無相來修。先說有相,就像法身大士現無量身,然後無量身上都有個頭,頭上都有舌,等於無量身有無量的頭、有無量的舌,舌頭出無量的音聲來讚歎諸佛無窮無盡的功德海。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請看庚二、「頌稱讚如來」。 講到稱讚如來,我們先回顧一下它的內容,也是從有相跟無相來修。先說有相,就像法身大士現無量身,然後無量身上都有個頭,頭上都有舌,等於無量身有無量的頭、有無量的舌,舌頭出無量的音聲來讚歎諸佛無窮無盡的功德海。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看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接著庚七、「釋請佛住世」。 接著看「總結」。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看辛三、「總結」。 「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接著庚七、「釋請佛住世」。 接著看「總結」。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好,我們再看如實不空義,我們先把它唸一遍,請合掌: 前面如實空義,是講它的一個清淨的本體;這個地方講,這個清淨的本體,具足無量的性功德,它有這個不空的能量。 我們的本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一念心性本來具足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 好,我們再看如實不空義,我們先把它唸一遍,請合掌: 前面如實空義,是講它的一個清淨的本體;這個地方講,這個清淨的本體,具足無量的性功德,它有這個不空的能量。 我們的本性本來清淨、本來具足!
Thumbnail
 夫讀經看教  語言皆須宛轉歸就自己 夫語須辨緇素。須識總別語。須識了義.不了義教語。了義教辨清。不了義教辨濁。說穢法邊垢揀凡。說清法邊垢揀聖。從九部教說。向前眾生無眼。須人雕琢。若於聾俗人前說。直須教渠出家持戒。修禪學惠。若是過量俗人。亦不得向佗恁麼說。如維摩詰.傅大士等類。若於沙門前說。佗沙門
Thumbnail
 夫讀經看教  語言皆須宛轉歸就自己 夫語須辨緇素。須識總別語。須識了義.不了義教語。了義教辨清。不了義教辨濁。說穢法邊垢揀凡。說清法邊垢揀聖。從九部教說。向前眾生無眼。須人雕琢。若於聾俗人前說。直須教渠出家持戒。修禪學惠。若是過量俗人。亦不得向佗恁麼說。如維摩詰.傅大士等類。若於沙門前說。佗沙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