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四年前的感觸,現在依然還是如此,只是更多的,是對於我自己的認識。

放下更多“因為是媽媽,所以應該....”的標籤,「媽媽」只是我的其中一個角色,而我是個“完整的人”,所以會生氣、會憤怒、會天真、會蠢笨,會有負面的情感,也可以擁有和表現這些負面的情感。

所以「完整」是什麼意思呢?我對於人類的「完整」意義的理解是:很多情緒、很多感覺、很多思想垃圾、很多變化、是自己的豬隊友、是自己的神助攻....。

只有「認識自己」這個方式,才能往「做真實的自己」這條路前進,只有「允許和喜歡全部的自己出現」,才能往「讓自己活得心情愉快平靜」這條路直直走過去。

身教永遠重於言教,因為我們的語言,其實在說出口之時,就已經帶上了內心真實的意圖,只是太多的人自我覺察不出來而已。

可以真正的喜歡和接納自己的每一面,包括有可能是“某個別人”討厭的一面,某個誰誰誰不認同的那一面....(管他咧,那個某個別人管他是誰),只要我沒有任何影響到他人、傷害到他人的言行,只要我自己可以接受自己有時是豬隊友,有時是神助攻,並且都可以存在的時候,“活著”對我來說,才是踏實並且真實的,而我想讓孩子們感受到的,就是這樣的生存樣貌:愛著、享受著,“活著”的每一刻。

raw-image

2016/12/16

很~早,很~久以前,我就常跟孩子們說,無論是生活自理的能力還是學校課業的學習,他們都必須學會自己負責,沒有媽媽我的推動督促,嘮嘮叨叨,緊緊跟隨,其實對他們而言是更不容易做到﹑做好的,因為牽涉到所謂「可以自己選擇,可以為結果負責」這樣連大人都未必可以做到的“獨立”,而我也並非是刻意這麼做的,更不是什麼為了訓練孩子之類冠冕堂皇的理由,僅僅只是我們四個人選擇成為一家人,選擇共同經歷巨大的生存恐懼而後可以各自理解自己﹑可以照顧自己﹑可以愛自己,然後,成為彼此最大的支持,無論是生活上還是生命裡。

在這個過程,我理解和看懂最多的就是:看清楚你在恐懼什麼,接受你「有恐懼」這個事實,然後,你就可以因為「知道了」,而不再恐懼這個「恐懼」。

越擔心害怕孩子不會照顧自己,課業不好,考不到好學校,沒有特殊才藝,未來比不過別人,找不到工作,養不活自己.....等等等無限迴圈,越可能將孩子推向這樣的人生,而且,你恐懼的這一切你認為的是關於孩子的“問題”,到底是真的是孩子的“問題”?還是,有沒有可能,其實是,你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沒有“走過去”﹑沒有“清理掉”﹑還卡在某個點的“問題”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u nian 舒年書黏的沙龍
49會員
467內容數
☘️閱讀記錄📖、喜歡的書籍📚、偶爾出現生活吃喝☕️、人生感受也有一些🗓。
2025/04/27
《平衡內在-生命之花牌卡》 平衡內在-生命之花創辦人:湯以芯satel 參與畫家:湯以芯、黃瓊玉、陳妮妮 文字設計:陳妮妮 🔖牌卡簡介(牌卡內附說明): 用文字找回自己內心真實感受 內在矛盾常常讓我們處在痛苦當中 透過「平衡內在-生命之花」牌卡 了解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療癒
Thumbnail
2025/04/27
《平衡內在-生命之花牌卡》 平衡內在-生命之花創辦人:湯以芯satel 參與畫家:湯以芯、黃瓊玉、陳妮妮 文字設計:陳妮妮 🔖牌卡簡介(牌卡內附說明): 用文字找回自己內心真實感受 內在矛盾常常讓我們處在痛苦當中 透過「平衡內在-生命之花」牌卡 了解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療癒
Thumbnail
2025/04/25
2025/04/25 幾年前,爸爸把我放在老家的舊書給清光了,又是在沒有通知我的情況下做的,當時我的難過心痛一直延續到現在,想到我的父母親從我幼時就是這樣,完全不會尊重我的意願,隨意翻閱我的日記書信、丟棄我的物品,就如同他們從來也沒有在乎過我的感受一般。我高中畢業就離家生活,二十出頭就結婚,似
Thumbnail
2025/04/25
2025/04/25 幾年前,爸爸把我放在老家的舊書給清光了,又是在沒有通知我的情況下做的,當時我的難過心痛一直延續到現在,想到我的父母親從我幼時就是這樣,完全不會尊重我的意願,隨意翻閱我的日記書信、丟棄我的物品,就如同他們從來也沒有在乎過我的感受一般。我高中畢業就離家生活,二十出頭就結婚,似
Thumbnail
2025/04/10
2025/04/10 今天是我的生日。 一早,女兒小寶寧就寫了小卡給我。 前幾天我與孩子們聊天時,孩子們提到,因為他們長大了,我為了必須堅持與忍耐去做的事,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理由,於是我繃緊的弦便斷了,找不到繼續前進的理由,生病也迫使我停下來休養,身心健康都來到了需要我做出新選擇的時候。我想
Thumbnail
2025/04/10
2025/04/10 今天是我的生日。 一早,女兒小寶寧就寫了小卡給我。 前幾天我與孩子們聊天時,孩子們提到,因為他們長大了,我為了必須堅持與忍耐去做的事,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理由,於是我繃緊的弦便斷了,找不到繼續前進的理由,生病也迫使我停下來休養,身心健康都來到了需要我做出新選擇的時候。我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2023/07/01每當我有沈重的情緒感受(痛苦、焦慮、擔憂、恐懼…),我都會跟我自己對話,我的靈魂、我的潛意識,其實都會告訴我許多關於人事物的狀況發生後,我沒有發現到的視角。 在我曾經自責自己是不是很糟糕,沒有像其她媽媽那樣負責任照顧好孩子們的時候,有許多‘’過去的發生‘’、‘’過去的選擇‘’,在
Thumbnail
2023/07/01每當我有沈重的情緒感受(痛苦、焦慮、擔憂、恐懼…),我都會跟我自己對話,我的靈魂、我的潛意識,其實都會告訴我許多關於人事物的狀況發生後,我沒有發現到的視角。 在我曾經自責自己是不是很糟糕,沒有像其她媽媽那樣負責任照顧好孩子們的時候,有許多‘’過去的發生‘’、‘’過去的選擇‘’,在
Thumbnail
每個人面臨生活/工作各種壓力,自己要原諒自己 你是否總是在意他人情緒,而忽略自己?找回自己,才能過想要的人生! 並不是所有人對自己都非常有自信,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都是很自卑、自責的人,過不同的管道找回迷失的自己,透過身心靈課程找到想要的答案,但最終還是回到自己身上。 - 之前懷疑寫感謝日記是一個沒有
Thumbnail
每個人面臨生活/工作各種壓力,自己要原諒自己 你是否總是在意他人情緒,而忽略自己?找回自己,才能過想要的人生! 並不是所有人對自己都非常有自信,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都是很自卑、自責的人,過不同的管道找回迷失的自己,透過身心靈課程找到想要的答案,但最終還是回到自己身上。 - 之前懷疑寫感謝日記是一個沒有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當一個孩子張牙舞爪, 你能否看見他言行背後藏起來的傷痛? 當一個孩子冷漠地說「我不需要你的關心」 別信,別真的轉身離去。 . 3月份有機會在6個不同場合 與各式各樣身份的學習者們相遇 不論是母親、老師、或是一般的人 我看見原來有些成人 在長大後是不願意回顧童年的 也不願意承認兒時的自己有受傷的感受
Thumbnail
今年初,才開始下定決心把自己最愛做的事,一件一件地拾回來。
Thumbnail
今年初,才開始下定決心把自己最愛做的事,一件一件地拾回來。
Thumbnail
四年前的感觸,現在依然還是如此,只是更多的,是對於我自己的認識。 放下更多“因為是媽媽,所以應該....”的標籤,「媽媽」只是我的其中一個角色,而我是個“完整的人”,所以會生氣、會憤怒、會天真、會蠢笨,會有負面的情感,也可以擁有和表現這些負面的情感。 2016/12/16
Thumbnail
四年前的感觸,現在依然還是如此,只是更多的,是對於我自己的認識。 放下更多“因為是媽媽,所以應該....”的標籤,「媽媽」只是我的其中一個角色,而我是個“完整的人”,所以會生氣、會憤怒、會天真、會蠢笨,會有負面的情感,也可以擁有和表現這些負面的情感。 2016/12/16
Thumbnail
愛是包容、是學習、是欣賞、是感謝、是純粹的,成為媽媽是一件值得喜悅卻也徬徨的事,可因為父子來到我身邊與我生活在一起,讓我更能體會愛是什麼。
Thumbnail
愛是包容、是學習、是欣賞、是感謝、是純粹的,成為媽媽是一件值得喜悅卻也徬徨的事,可因為父子來到我身邊與我生活在一起,讓我更能體會愛是什麼。
Thumbnail
「享受當媽媽的感覺」是什麼? 不需要強迫自己享受當媽媽,也不用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怎樣才是一個好媽媽,更不用有「為母則強」的包袱,每個人的個性與能力有本質上的不同,只要誠實面對自己、面對小孩與家庭,就是一種完美的表現了。
Thumbnail
「享受當媽媽的感覺」是什麼? 不需要強迫自己享受當媽媽,也不用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怎樣才是一個好媽媽,更不用有「為母則強」的包袱,每個人的個性與能力有本質上的不同,只要誠實面對自己、面對小孩與家庭,就是一種完美的表現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