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精蓄銳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受傷大家都有過(歡迎介紹一生中沒受傷過的人),但大家應該只知道等它結疤癒合而已,或著是等傷口慢慢好,但在這過程中到底發生了們麼事,又會發生多久。本篇的主題就是...

傷後恢復( recover )

傷害發生

組織改變(比如像是肌肉纖維撕裂、微血管破裂等,如同外傷一樣,在我們看不到的組織內,也出現大小不一的傷口),和細胞性的反應(cellular response)/ 化學物質調節(chemical mediation)

此時有四個重要的物質在這個階段扮演關鍵角色,分別是

  • 組織胺(histamine): 讓血管擴張(但不是傷後立即作用的),並增加細胞通透度
  • 白三烯(leukotriene)和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與白血球往血管壁移動有關(margination),同時間讓細胞和血管通透度提升,幫助白血球和液體穿過細胞與血管(diapedesis)
  • 細胞激素 ( cytokines ) : 管控著白血球們的路線,吸引白血球與其他的吞噬細胞到受傷的部位

關於傷後處裡的相關介紹

組織癒合三大時期

raw-image

發炎反應期 ( Inflammatory response phase )

發炎是組織傷害發生時初期反應,對於啟動組織痊癒是不可或缺的。發炎會引導受損組織摻生最終的修復與更新。發炎階段中,多重事件出現將對於組織痊癒及初期功能下降,由於血流與微血管通透性改變,受傷區域產生發紅與腫脹

組織受損所形成的缺氧環境將造成部分組織死亡,不過卻有利於釋放數種化學媒介,會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進而導致水腫 ( edema ) 現象, 水腫會妨礙與限制組織收縮的功能

之後會進行所謂的吞噬作用 ( phagocytosis ),作用包含釋放巨噬細胞,尋找並移除可能延緩修復的細胞碎屑

在此階段出現的發炎物質可能會刺激疼痛纖維,引起疼痛感,進而影響功能下降。通常發炎反應會持續 2~3 天,當傷害造成的結構耗損較嚴重時,時間會延長,當時間延長,後續階段就無法發生,那你就該看看醫生了

纖維母細胞修復期 ( Fibroblastic-repair phase )

發炎階段結束,馬上接到纖維母細胞修復期,組織修復 ( tissue repair ) 隨即開始。此階段由異化作用 ( 組織分解 )及替換受傷後無法繼續發育的細胞構成,為提升組織完整性,該區域新的微血管與連接組織 ( 疤痕組織 )開始形成,第三型膠原纖維以隨機方式沿著受傷結構沉積,作為組織的框架

此區域新生組織相較原本來的脆弱,尚未發展出最佳張力。當膠原纖維與施力中心縱向排列時最為強韌,但許多新生纖維為橫向,因此傳遞力量的能力將受到限制

該階段的組織修復最早可從受傷的第二天隨即開始,最久可能會持續至 2 個月,會因體質及其他外部影響來決定

重塑期 ( Maturation-remodeling phase )

修復階段會形成較弱的組織,該組織在此階段開始強化,膠原纖維製造較強的第一型膠原,給予新成形組織強化結構、力量與功能的機會

隨著負荷增加,新形成的疤痕組織隨著施力方向排列及肥大,排列越整齊及越肥大,膠原纖維更為強壯,進而恢復功能

最後,雖然有越來越好,但相比最初的組織,還是略顯不足,所以還是要等到完整體才算脫離重塑期,至於要多久就因人而異了

raw-image

我的看法

生活中在平常不過的過程,但在其中藏有許多的細節,每一項缺一不可。想要在最快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到好,除了聽從醫師的指示之外,自我也要有相關的知識才能夠加倍復原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vin-體能訓練師的沙龍
416會員
100內容數
以各種關於運動及訓練的專題,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私訊給我
2023/01/16
如果在風和日麗的室外,想要做點不同的訓練,那可以試試這種,不只能練到力量,還可以練到身體結構。但究竟是誰想到這個訓練的,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3/01/16
如果在風和日麗的室外,想要做點不同的訓練,那可以試試這種,不只能練到力量,還可以練到身體結構。但究竟是誰想到這個訓練的,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3/01/09
一般受傷都是往內的部分,而這也佔大部分的踝關節傷害。但你知道也有一種方向的傷害嗎? 不過確實不常見,因為如果確實發生的話,那可將會是一場噩夢啊!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3/01/09
一般受傷都是往內的部分,而這也佔大部分的踝關節傷害。但你知道也有一種方向的傷害嗎? 不過確實不常見,因為如果確實發生的話,那可將會是一場噩夢啊! 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3/01/02
快速的在路上奔跑享受著那速度的爽感,正享受當下時,一個不注意踩到了路上的小水坑,滑了一跤,到現在我還記的那清楚的慘叫聲...。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2023/01/02
快速的在路上奔跑享受著那速度的爽感,正享受當下時,一個不注意踩到了路上的小水坑,滑了一跤,到現在我還記的那清楚的慘叫聲...。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不受傷,無論是身體或心理的傷痛,都是真實且感受深刻的。然而與其一味地避免受傷,不如專注於如何自癒。因為即使擁有再堅固的外殼,內在若無法修復,那終究會被擊垮。
Thumbnail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不受傷,無論是身體或心理的傷痛,都是真實且感受深刻的。然而與其一味地避免受傷,不如專注於如何自癒。因為即使擁有再堅固的外殼,內在若無法修復,那終究會被擊垮。
Thumbnail
傷口會隨著時間癒合,新肉會再生,就像壞心情會過去,如今的我,也已經與過去幾個月的我有所不同。
Thumbnail
傷口會隨著時間癒合,新肉會再生,就像壞心情會過去,如今的我,也已經與過去幾個月的我有所不同。
Thumbnail
經過痛苦然後成長茁壯,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任何不需要痛苦所得到的東西都是虛幻的,人只會記得真正靠自己一己之力學會的事情。 身體所受到的傷早晚會痊癒,再也不會疼痛;但是疼痛的記憶,卻能夠永遠留下。 心中的殤不會真的痊癒,只會被掩蓋。 殤上面所結疤的痂,才是成長的證明。 完全接受
Thumbnail
經過痛苦然後成長茁壯,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任何不需要痛苦所得到的東西都是虛幻的,人只會記得真正靠自己一己之力學會的事情。 身體所受到的傷早晚會痊癒,再也不會疼痛;但是疼痛的記憶,卻能夠永遠留下。 心中的殤不會真的痊癒,只會被掩蓋。 殤上面所結疤的痂,才是成長的證明。 完全接受
Thumbnail
你有過受傷的經驗嗎? 跌倒了,身體疼痛,還在身上留下擦痕、瘀青,在還沒褪去之前,每回碰到都會記得那份痛。刺傷了,傷口流血,得緊緊按壓止血,在血小板發揮作用前,感受自己心裡也湧起恐懼,原來皮肉如此脆弱。也有開刀手術的傷,在麻醉退場後愈見燒灼,傷口愈大、撕裂感也愈深,肌肉組織被切開後失去力量...
Thumbnail
你有過受傷的經驗嗎? 跌倒了,身體疼痛,還在身上留下擦痕、瘀青,在還沒褪去之前,每回碰到都會記得那份痛。刺傷了,傷口流血,得緊緊按壓止血,在血小板發揮作用前,感受自己心裡也湧起恐懼,原來皮肉如此脆弱。也有開刀手術的傷,在麻醉退場後愈見燒灼,傷口愈大、撕裂感也愈深,肌肉組織被切開後失去力量...
Thumbnail
不會走,就爬。走不穩,就跌啊。 抱歉,我不會爬,就學走,所以膝蓋腳踝滿是傷。 這是我追回記憶的依據:傷 每一道傷痕,是生活的記憶 傷口,可大可小、可長可短, 可以是一片,也可以是一點, 小傷口多了,也就成片了 但其實,不同時間點留下的感受都不同 那是提醒,是片片回憶。 沿著傷痕 …
Thumbnail
不會走,就爬。走不穩,就跌啊。 抱歉,我不會爬,就學走,所以膝蓋腳踝滿是傷。 這是我追回記憶的依據:傷 每一道傷痕,是生活的記憶 傷口,可大可小、可長可短, 可以是一片,也可以是一點, 小傷口多了,也就成片了 但其實,不同時間點留下的感受都不同 那是提醒,是片片回憶。 沿著傷痕 …
Thumbnail
對被傷害過的人有些年紀很年輕有些事覺得是自己的問題 等到某天被最後一根稻草撲倒才知道自己有多痛 被傷害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在不願意下就是身心靈全部被鞭打一頓! 他們用盡力氣讓自己活下!有時是選擇刻意遺忘.... 有些是全部深藏在內心! 有些是選擇遠離傷害自己的人甚至斷絕親緣關係! 有些是看
Thumbnail
對被傷害過的人有些年紀很年輕有些事覺得是自己的問題 等到某天被最後一根稻草撲倒才知道自己有多痛 被傷害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在不願意下就是身心靈全部被鞭打一頓! 他們用盡力氣讓自己活下!有時是選擇刻意遺忘.... 有些是全部深藏在內心! 有些是選擇遠離傷害自己的人甚至斷絕親緣關係! 有些是看
Thumbnail
受傷大家都有過(歡迎介紹一生中沒受傷過的人),但大家應該只知道等它結疤癒合而已,或著是等傷口慢慢好,但在這過程中到底發生了們麼事,又會發生多久。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受傷大家都有過(歡迎介紹一生中沒受傷過的人),但大家應該只知道等它結疤癒合而已,或著是等傷口慢慢好,但在這過程中到底發生了們麼事,又會發生多久。本篇的主題就是...
Thumbnail
那些成長過程中,身體的、心裡的擦傷,只要活著,雖然不知道會花上多少時間,但都抱持著癒合的希望。
Thumbnail
那些成長過程中,身體的、心裡的擦傷,只要活著,雖然不知道會花上多少時間,但都抱持著癒合的希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