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在職場上一定要外向嗎?如果你很內向,請學會「傾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伏爾泰說:「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

在快節奏、講求效率的商業世界裡,許多人認為口才和外向性格是成功的關鍵。特別是身為創業者或自營商,似乎需要以滔滔不絕的表達能力贏得機會。但事實上,內向害羞的人也有屬於自己的力量,而「傾聽」正是其中一個最被低估的優勢。

一、傾聽是內向者的自然優勢

1. 與生俱來的專注力

內向的人往往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身上,而不是急於表現自己。這種專注能讓對方感覺被重視,進而促進更深入的交流。

2. 更敏銳的觀察能力

內向者在交流中,常能察覺到他人語氣、表情和細微的肢體語言,這讓他們能洞察對方未說出口的需求或情緒。這種能力在商業環境中,特別是在商會這類需要建立關係的場合,尤為重要。

二、傾聽如何成為商業連結的利器

1. 傾聽是了解需求的關鍵

在商會活動中,與其急於推銷自己的產品或服務,不如先仔細聆聽對方的需求。當你能抓住對方的痛點並適時提供解決方案時,信任感會自然而然地建立。

例如,一位經營設計公司的創業者,透過傾聽對方的困擾——無法找到高品質、準時交付的設計師,他可以自然地介紹自己的服務,而這樣的推薦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2. 傾聽能建立情感連結

人們不僅想要被理解,還希望自己的故事有人願意聽。在商業場合中,能耐心傾聽的人,往往能讓對方產生情感共鳴,這會使商業合作更加穩固。

3. 傾聽能促進信任

如果你專注於對方的話語,而不是急於打斷或自我表現,對方會感受到你的真誠與專業。這種信任基礎能為長期的合作關係鋪路。

三、如何在商業環境中練習傾聽的技巧

傾聽不僅是內向者的天賦,也是一種可以進一步磨練的能力。以下是幾個實用的技巧:

1. 保持開放式提問

與對方交談時,試著使用開放式問題,例如:

• 「您目前面臨哪些挑戰?」

• 「您對這個市場的未來發展有什麼看法?」

這些問題能引導對方多說話,讓你更深入了解對方的想法。

2. 適時回應與確認

傾聽不僅僅是保持沉默,還需要適時地回應對方的話題。例如:

• 「您提到目前的供應鏈問題,我覺得很有趣,可以多聊聊嗎?」

這樣的回應能讓對方感覺到你的興趣和專注。

3. 善用筆記

在商會或會議場合中,隨身攜帶筆記本,將對方的重要資訊記錄下來。這不僅能幫助你後續跟進,還能表現出你的專業與認真態度。

4. 觀察肢體語言

除了聆聽對方的話語,也要注意肢體語言。例如,對方是否表現出急切、困惑或放鬆?這些細節能幫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對方的需求。

四、將傾聽的成果轉化為商業價值

傾聽是一個過程,但最終目標是將其轉化為實際的商業機會。以下是一些實用的策略:

1. 抓住重點,提供解決方案

當你從傾聽中了解到對方的需求,試著提出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例如,如果對方表示對數字行銷感到陌生,你可以提供免費的初步諮詢或分享成功案例,這不僅展示了你的專業,也為進一步合作鋪平道路。

2. 主動跟進,維持聯繫

活動結束後,記得主動聯繫對方,可以是一封簡單的感謝信,也可以是針對對方需求的後續建議。這樣的主動跟進能顯示出你的誠意與專注。

3. 培養長期的互信關係

商業關係不是一蹴而就的。透過多次的真誠互動,你可以將傾聽的優勢轉化為長期穩定的合作基礎。

五、傾聽的力量: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曾參與過一次商會聚會,遇到一位初創品牌的創辦人。當時,她正為如何提升品牌曝光而煩惱。我並沒有急著推銷自己的服務,而是耐心地聽她分享她的挑戰和現況。透過傾聽,我了解到她的品牌缺乏目標受眾定位,於是適時地給出一些建議,並後續為她介紹了相關資源。幾個月後,她成了我的客戶,並向其他商會成員推薦了我。這件事讓我更加堅信,傾聽的力量往往超越了我們的想像。

內向並不是商業世界的劣勢,而是一種獨特的力量。透過傾聽,你能更深刻地了解他人,建立信任,並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




下一次參加商會活動時,不妨試著將焦點放在對方身上,運用傾聽的力量,為自己開啟全新的商業可能性。因為在這個講求速度與效率的世界裡,真正願意靜下心傾聽的人,總能在關鍵時刻脫穎而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潘-avatar-img
2024/12/22
內向沒什麼不好 只是該義正詞嚴和站出來說話時一定要勇敢---摘錄 讀者雜誌。
avatar-img
想把短髮留長C的沙龍
19會員
18內容數
把想說的話,不知道說給誰聽的話,都寫成文章。
2025/01/14
2024年回顧第一次創業與加入商會ISBM的經驗,感謝ISBM成員的陪伴與啟發,並說明因事業發展而選擇離開,但珍視這段經歷與情誼,期待未來以不同身份再次參與。
Thumbnail
2025/01/14
2024年回顧第一次創業與加入商會ISBM的經驗,感謝ISBM成員的陪伴與啟發,並說明因事業發展而選擇離開,但珍視這段經歷與情誼,期待未來以不同身份再次參與。
Thumbnail
2024/12/26
當成功不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本文分享成功人士如何突破限制,持續學習,創造無限可能,並提供實用的學習方法,幫助讀者打破框架,創造奇蹟。
Thumbnail
2024/12/26
當成功不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本文分享成功人士如何突破限制,持續學習,創造無限可能,並提供實用的學習方法,幫助讀者打破框架,創造奇蹟。
Thumbnail
2024/12/04
只要你想擁有自己的事業,你就一定要有商業思維的建立!商業思維並不只是談利益、做生意,它是更深層的意義!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很多人都在追尋一個夢想——擁有自己的事業,實現財務自由,或是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然而,當你初次走進商業的世界,無論是開一家小吃攤,還是創辦一個小型工作室,你會
Thumbnail
2024/12/04
只要你想擁有自己的事業,你就一定要有商業思維的建立!商業思維並不只是談利益、做生意,它是更深層的意義!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很多人都在追尋一個夢想——擁有自己的事業,實現財務自由,或是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然而,當你初次走進商業的世界,無論是開一家小吃攤,還是創辦一個小型工作室,你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許多人心中或許會存有一個疑問:「如果我有內斂特質,那適合做業務工作嗎?」我想答案會是肯定的。通常內向者常被忽略的一個事實,那就是在我們身上藏著一種強大的特質,這個特質在充滿挑戰的業務領域中,不僅是生存的關鍵,更是邁向成功的底氣。
Thumbnail
許多人心中或許會存有一個疑問:「如果我有內斂特質,那適合做業務工作嗎?」我想答案會是肯定的。通常內向者常被忽略的一個事實,那就是在我們身上藏著一種強大的特質,這個特質在充滿挑戰的業務領域中,不僅是生存的關鍵,更是邁向成功的底氣。
Thumbnail
本文轉貼自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編撰的好文,推薦給職場工作者。 這本書主要討論內向者如何利用自己的特質,比如善於傾聽、思考周到,來在職場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內向者不必強迫自己變得外向,而是可以用細緻的方式,像是會議後跟進、提前準備等來展現專業和能力,並且有效建立信任。她還提出了應對自我懷疑和
Thumbnail
本文轉貼自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編撰的好文,推薦給職場工作者。 這本書主要討論內向者如何利用自己的特質,比如善於傾聽、思考周到,來在職場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內向者不必強迫自己變得外向,而是可以用細緻的方式,像是會議後跟進、提前準備等來展現專業和能力,並且有效建立信任。她還提出了應對自我懷疑和
Thumbnail
在商業環境中,傾聽被視為一項被低估的優勢。內向者擁有專注力和敏銳的觀察能力,能夠更深入瞭解他人的需求。在商會活動中,傾聽不僅能建立信任與情感連結,還能轉化為商業機會。透過開放式的提問、適時的回應和觀察肢體語言,內曏者能夠在商業中發揮更大的潛力,創造持久的合作關係。
Thumbnail
在商業環境中,傾聽被視為一項被低估的優勢。內向者擁有專注力和敏銳的觀察能力,能夠更深入瞭解他人的需求。在商會活動中,傾聽不僅能建立信任與情感連結,還能轉化為商業機會。透過開放式的提問、適時的回應和觀察肢體語言,內曏者能夠在商業中發揮更大的潛力,創造持久的合作關係。
Thumbnail
內向者雖然在社交上可能需要更多獨處時間,但他們能夠敏銳地感知他人的需求,並在一定的社交環境中找到成就感。職業選擇不僅需考量個性,還需重視能力、興趣及價值觀的配合。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互動優勢,透過自我覺察與調整,內向者同樣可以在職場中找到滿足。
Thumbnail
內向者雖然在社交上可能需要更多獨處時間,但他們能夠敏銳地感知他人的需求,並在一定的社交環境中找到成就感。職業選擇不僅需考量個性,還需重視能力、興趣及價值觀的配合。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互動優勢,透過自我覺察與調整,內向者同樣可以在職場中找到滿足。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本書首先會說明哪些測驗可以測出我們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或者是位於兩者之間的中性性格者。再來就是針對內向者在職場、人際及社交這三個方面所遇到的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最後也會告訴我們內向者如何進一步的自我提升。
Thumbnail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猶記小學的時候只要一被老師點到問問題,我總是緊張到結巴支支吾吾,在事後懊惱著明明很熟悉答案,但當下腦中瞬間空白,老師常給我的評價是我安靜害羞需要大方一點。出社會後做了MBTI 16型人格測試中,發現我的內向偏好極高,那時從事顧問工作的我第一反應只想隱藏這個特質,因為在需要常面
Thumbnail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猶記小學的時候只要一被老師點到問問題,我總是緊張到結巴支支吾吾,在事後懊惱著明明很熟悉答案,但當下腦中瞬間空白,老師常給我的評價是我安靜害羞需要大方一點。出社會後做了MBTI 16型人格測試中,發現我的內向偏好極高,那時從事顧問工作的我第一反應只想隱藏這個特質,因為在需要常面
Thumbnail
我們在選擇職業時,通常會將自身性格特質列入考慮,自認內向不善交際的人可能會傾向選擇較不需要與人互動的工作,但是內向就等於不善交際嗎?都不能做需要跟人往來的工作嗎?這世界上有那麼多不用人際互動的職缺嗎?
Thumbnail
我們在選擇職業時,通常會將自身性格特質列入考慮,自認內向不善交際的人可能會傾向選擇較不需要與人互動的工作,但是內向就等於不善交際嗎?都不能做需要跟人往來的工作嗎?這世界上有那麼多不用人際互動的職缺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