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時候像一首後製過度的歌,
塞進了太多聲響,幾乎聽不出旋律。
●哪怕是現代生活,可能尤其是現代生活。我們周遭充滿無數一眨眼便消失的魔法。我們拿起一台裝置就能聯絡半個地球外的人。選擇度假地點時,我們能瀏覽中意的那家飯店,看上星期才住過的房客留下的評論。我們能看到非洲廷巴克圖每一條道路的衛星影像。生病了可以看醫生,抗生素能治療一度會致命的疾病。我們上超市能買到越南的火龍果和智利的葡萄酒。如果不認同政治人物說的話或做的事,很輕易就能提出異議。我們能接觸到更多資訊、更多電影、更多書、更多一切。回到1990年代,微軟的廣告標語問:「你今天想去哪裡?」這是一個無須回答的反詰問句。進入數位年代,答案是哪裡都能去。引用哲學家齊克果的話,焦慮可能是「自由帶來的暈眩」,但現代人有這麼多選擇的自由,確實是個奇蹟。
●焦慮令人沮喪的一點,就是往往很難找到焦慮背後的原因。眼前可能沒有任何看得見的威脅,然而你還是徹底感到害怕。從頭到尾只有緊張懸疑的氣氛,沒有動作情節。就像沒有鯊魚的《大白鯊》電影。但鯊魚多半是存在的,象徵的、看不見的鯊魚。就算有些時候,我們覺得自己無緣無故煩惱,其實背後還是都有原因。
●我們不可能體驗每種人生,不可能看完每部想看的電影,走過每個想去的角落。我們必須編輯眼前的選項,才不會被選擇拖累。我們不需要另一個世界,我們需要的一切都在這裡。只要我們放下什麼都需要的念頭。
●進步如果發生太快,有時會讓當下感覺已經是未來。看到網路上瘋傳的影片,跟人類身形相仿的機器人在後空翻,感覺現實已變成了科幻小說。而我們被鼓勵要嚮往這樣的狀態。「擁抱」未來,「放下」過去。整個消費主義就奠基於此,要我們喜新厭舊,想要下一樣東西,不要現在已經擁有的東西。這簡直是製造不快樂的完美配方。
●擔心是個小巧可愛的字眼,發音聽起來好像能盯著瞧小動物。但是擔心未來—未來十分鐘、未來十年,卻是我想活在此刻、感恩當下的最大障礙。
●按讚評價取代了真實互動。演算法把我們關進小小的數位同溫層,但我們可以選擇不與別人的線上精采人生比較、可以當個演算法無法預測的異數、可以讓不斷跳出的通知與訊息等一下。走出門,與真實世界的朋友喝一杯。
●接受自己正處於接受不了的狀態。接受不自在的感覺,接受我沒有主導權。接受自己。接受痛苦的時刻,才能釋放痛苦,讓痛苦緩緩的回到他原本的世界。你不接受此時此刻,就到不了你想去的地方。
●新聞無意識模仿了恐懼運作的方式—只注意最壞情況,小題大作,針對同一個令人擔憂的主題,聽取重複不斷的資訊。也因此,現在有時候很難分辨到底哪些是你的焦慮症狀,哪些是實際的新聞。
所以我們應該記住:
不看新聞沒什麼大不了。
不上推特沒什麼大不了。
關機離線沒什麼大不了。
●記住
感覺沒有時間,不代表你沒有時間。
感覺自己很醜,不代表你真的很醜。
感覺焦慮,不代表你一定要焦慮。
感覺成就不夠,不代表你成就得還不夠。
感覺少了什麼,不會因此讓你不再完整。
●如何快樂
1.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2.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3.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4.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5.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6.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7.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
~暢銷書《活著的理由》作者/麥特‧海格(Matt Haig)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
~《Notes on a Nervous Planet》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