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善待自己,即便你不完美》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想減肥、想戒菸酒、想停止拖延、想斷開前任、
想擺脫購物欲…,卻總是失敗?
「因為你意志力不堅定、你不夠好、你不配、
你很爛、你很弱…」
面對改變失敗時,你都是這樣對自己說話嗎?
那如果,你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會這樣對他說話嗎?
●面對改變失敗,多數人都會責備自己:「我怎麼又大吃大喝,到底在幹麻」、「我好廢,連一杯酒都把持不住」。然而,責備只會徒增自卑感,導致自信心更加低落,更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能做出改變。停止自我苛責、負面的自我對話,留點「同理心」給自己。
●我們一生之中,一定會有這樣的時刻:想要「符合標準」、想要剷除那些不知何時找上門的壞習慣、為自己設立新目標。然而,要一下子就想出能激起鬥志,又能持續執行個五年、毫不懈怠的計畫,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自我善待法」的優點,便在於每當目標有所變動時,它都能提供大量的個人化資料,讓你了解自身狀況。在它的輔助下,你可以好好檢視自己人生的各個階段,並在當腦中冒出了「我不喜歡它,我要改變它」的念頭時,做好「改變」的準備;你能自動自發地朝這個目標前進,並知道自己確實有能力達成此目標。
●你該做什麼?你會從記錄自己的優點開始,想起那些能證明你的幹勁、能力和積極的時刻,並開始檢視那些可能讓你裹足不前的想法和行為。我會邀請你嘗試新的習慣,而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比較敏銳,能先發制人地察覺到怎樣的條件和處境,可能讓你偏離計畫。你也會發現,與其老是閃躲著那些會讓你「破戒」的處境,將它們視為新的挑戰,正面迎擊它們才是根本之道。
●那些能堅守計畫,長期面對挑戰的人,有以下共通點:
-他們很清楚自己為什麼要改變。
-他們是為了自己改變。
-他們做好了隨機應變的準備,因此就算偶有某些無法避免的阻礙出現,也能確保自己不偏離正軌。
-他們發現不斷發掘自身能力、挑戰自己值得擁有目標,是令人振奮的事。
-他們不只善待自己,也善待別人。
●不論我們喜歡與否,不可否認的是,養成的這些習慣在某些時間點,確實能有效且幫助我們遠離某些難受的想法和感覺,否則我們也不會長期抓著它們不放。這些習慣本身並不是「不好」,我們也不是。從實務面來看,改變習慣這件事常會讓執行者產生一種懲罰心態,可是若用這種心 態執行相關計畫,不但會強化自認無能又罪有應得的想法,更會讓我們在遇到瓶頸 時,無法堅定自我意志,持之以恆的遵照計畫穩步前行。
●美國文豪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說:「習慣不能一股腦兒被扔出窗外,必須一步步地把它哄下樓。」與其想立竿見影的看見改變,不如享受改變的過程,重新認識自己、同理自己、善待自己;而唯有真正認識自己之後,才會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對你好」的人事物。
●擬定初始計畫的理想標準是:它能讓你做出對你有一點挑戰的改變,但這個改變又不至於自我懷疑是否做得到。在這個打頭陣的計畫中,最重要的不是要做出什麽重大改變,而是只要有照你說過的話去做。如果能做到了這一點,那麼在三週後的檢討日那天擬定更具挑戰性的計畫時,不僅心態會跟一開始大不相同,且長期堅守更遠大計畫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繪製地圖:
-繪製「我不做出改變的人生」地圖
用簡短的句子寫下,你覺得如果沒改掉想改掉的習慣,你的人生會呈現什麼樣的面貌,並用一個一個圓圈框住你寫下的每一項敘述。在想像你未來的生活時,請著重在以下三個面向思考:
1.你將如何看待這個結果?
2.屆時可能因此發生哪些事件?
3.你將對自己說些什麼?
-繪製「我做出改變的人生」地圖
在另一個空白頁面的中央,寫下「我做出改變的人生」幾個字,再於 這個標題的下方寫上跟上一張地圖相同的未來日期,然後畫一個圈,將兩者框在一起。若想要成功改變,請一定要謹記「動機」和「習慣」之間的交互關係。舉例來說,不論是就健康或社交等方面來看,戒菸可能都稱不上是一個非常遠大的目標;但 能做到一年都不抽菸,此舉或許能讓你看見自己的可能性,並更有信心去嘗試過去認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包括職場上的事。
●改變中的「走回頭路」,通常都是在某一個無法把持的「一秒瞬間」;而這一張張的地圖會不時提醒我們:不要再重蹈覆轍、其實你沒有那麼糟、其實你也有值得讚許的地方;這些探索地圖就像一張張珍貴的護身符,守護著我們每一個改變過程中的猶疑瞬間,即時拉我們一把。
~行為治療師/莎魯‧艾札迪(Shahroo Izadi)
~《善待自己,即便你不完美:拋開習慣性自責的思維,從10張探索地圖中自我覺察、無痛改變,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The Kindness Method: Change Your Habits for Good Using Self-Compassion and Understanding》
#善待自己即便你不完美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善待自己,即便你不完美》】↓↓
https://iorange.biz/2yMN1
【金石堂購買《善待自己,即便你不完美》】↓↓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30會員
1.9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閱讀筆記|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書籍介紹 書名: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 (原文:The Practicing Stoic) 副標題:跟著塞內卡、西賽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哲學家,學習面對不確定性年代的生命智慧(A Pholisophical User's Manual) 作者:沃德 • 法恩沃斯(Ward Farnswort
Thumbnail
avatar
哭追肉泥
2024-03-23
閱讀筆記|焦慮世代書籍介紹 書名:焦慮世代 (原文:Tänk Om En Studie I Oro) 副標題:為什麼我們活在充滿不確定性與不安的社會(What If The New Age of Anxiety) 作者:羅蘭•保爾森(Roland Paulsen) 出版:大塊文化 筆記 隨著科技及經濟發展
Thumbnail
avatar
哭追肉泥
2024-02-11
【善待自己的一年】閱讀筆記:從現在起,給自己多一點愛跟善意前陣子海苔醬在找有關「生活提案」類型的書籍時,打上關鍵字後馬上就跑出許多有趣的書名,其中一本就是善待自己的一年。看了書本介紹有提到這本書被選為2021年Apple Books每月最佳選書,封面上的副標題「12個月的療傷練習x生活提案,從最簡單的小事開始照顧自己」看起來蠻吸引人
Thumbnail
avatar
Hi海苔醬
2024-01-19
肯尼閱讀筆記(領導管理) @ 最後吃,才是真領導:創造跨世代溝通合作的零內鬨團隊本書的作者是TED超過4千萬人跟隨的超人氣激勵演說家賽門‧西奈克,其以「安全圈(Circle of Safety)」概念分析當今企業最常見的領導與企業文化問題。最能激勵千禧世代員工全力以赴的關鍵因素,其實是人類最原始但卻經常被忽略的需求「給予安全感」。有安全感,才能建立互信與歸屬感。
Thumbnail
avatar
人力資源的奇幻旅程 x 肯尼
2023-10-11
閱讀筆記#2-1| 善待自己,即時你不完美善待自己,即便你不完美,它是一本充滿練習的書,需要一直思考和寫下大量的文字,跟著書中的引導並繪製出屬於自己的地圖,就能慢慢展開「自我善待」的旅途。 自我善待法-只會幫著你確立目標,讓你朝目標前進,你沒有自己「想像」的這麼糟。 從無數個小地方,打破對自己的嚴苛評價。
Thumbnail
avatar
Ruby
2023-10-10
閱讀筆記《被討厭的勇氣》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3-01-28
閱讀筆記《原子習慣》  原子習慣的原理即是投入所謂「微小增長的總和」——在所做的每件事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將想要改進的事項的所有面向分解後,讓每個面向都改善百分之一,全部加起來就會得到可觀的成長。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2-11-13
閱讀筆記《冒牌者症候群》面對肯定、讚賞與幸福,為什麼總是覺得「我不配」?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2-09-10
閱讀筆記《羞辱創傷》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2-08-30
閱讀筆記《壓力管理大腦使用手冊》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2-08-29